试析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维修与管理
2017-03-09张智学
张智学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维修原则
(一)预防为主,计划检修
所谓预防为主,就是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电气设备运转、磨损规律,加强电气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查,及时消除设备的故障和隐患。但维护保养工作无论做得多好,也不能消除设备的正常磨损,当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就要及时修理,否则会缩短其寿命,因此要同时做好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工作,不能厚此薄彼。
(二)正确处理生产与维修的关系
电气设备检修要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在煤矿生产任务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有时候会忽视电气设备的维修工作,造成磨损加剧,电气设备带病运转,机电事故频繁,甚至会毁坏电气设备,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因此,作为煤矿的领导干部,必须正确处理生产与维修的关系。正确处理生产与维修的关系的方式是在维修人员和时间上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确定这一比例关系还需考虑到影响因素的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机械化强度生产过程的机械化程度越高,机电维修工作所占的比例越大。
2、设备的新旧程度设备的故障发生率与设备的新旧程度有很大关系,刚投产的新设备及寿命后期的老设备故障率都较高。由此可见,当一个矿井的电气设备比较老旧时,修理人员和修理时间所占比例必然较大。
3、设备的结构复杂程度及易修性设备结构越复杂,故障越多,修理工作量越大。而设备的标准化、通用程度越高,设备零部件的互换性越强,则可大大减少修理工作量,从而缩短修理工作时间。
(三)专业修理与群众保养相结合的原则
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可由使用部门负责,并通过岗位责任制落实到操作人员头上,专业修理机构负责设备的定期检查和修理工作。
二、我国煤炭井下电气设备管理现状
我国煤炭井下电气设备管理大多还处于粗放式管理阶段,管理体系并不完善,由此带来一些不利于煤炭生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设备选购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项目设立初期,采购部门没有结合本企业需要进行充分论证,大多按照设计院标准进行采购,导致所购入设备不完全符合本企业需要,一些设备在投入时间不长的情况下迅速被淘汰。其次,认为因素导致所购入设备不符合需要。如,职能部门相关人员由于利益或人情关系选购标准偏离、设备管理人员技术参数把握不严、选购信息不灵等等。再次,选购设备贪大求洋。选购设备时一味追求洋品牌,对技术参数研究消化不够,管理及维修技术跟不上,反而不能发挥设备的技术优势,加大了设备运转费用。
(二)电气设备安装、运营、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劳动用工形式的多样化,企业员工流动频繁,由此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操作维修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由于工作时间短,对技术掌握不熟练,不能胜任岗位要求等。其次,计件工资制度下,考核制度不完善,职能部门把关不严,出现一些在设备检修工作中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最后,设备的点检定修制没有严格执行。许多煤炭企业对设备的点检定修制重视不够,还是采用传统的计划预修制度,许多设备存在过修或欠修等缺点,严重影响设备的技术状态,增加了维修费用。
(三)忽视电气设备保养、设备超负荷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对于煤炭能源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很多煤炭生产企业受到利益的驱动影响,往往将提高经济效益,尽快完成工作任务作为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忽视了设备运行的安全稳定性以及使用年限。很多电气设备在井下都处在超负荷状态下,对煤炭井下作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年限,增加了维修设备的资金投入,对于煤炭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是极为不利的。
三、加强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维修与管理
(一)煤炭企业井下电气设备的有效监测
煤炭企业井下电气设备数量众多,而且分布范围广,为尽量避免故障的发生,减少设备维修,有必要对井下电气设备进行有效监测,从而保证企业的连续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井下电气设备监测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集中式机电设备监控系统。集中式监控系统的特点是系统主机和各个控制电路相对集中,室外设备极少。但这也造成了一定的局限:当主机出现问题时整个监控系统将完全瘫痪不能运行,当一个线路出现问题时,整个系统也有可能难以正常工作,同时,该系统投资成本高,系统可扩展性差。
2、集散式井下机电监控系统。该系统可以同时满足分散操作与集中控制。系统通过相关的通讯技术实现多台计算机的连接。这些计算机通过分工协作来实现对煤矿电气设备的监控。各个监控组成部分的任务是采集设备信息、执行控制指令,工作人员只需要通过计算机发出汇总控制信息、传播指令。该系统投资较集中式监控系统少,系统局部出现问题并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这些优点使其在煤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二)加强井下电气设备前期管理
1、正确选购设备。在选购设备时,企业要组织技术人员参与评价,要确认该设备是否符合企业生产需要,该是否有利于技术人员的操作,该技术是否安全耐用,维修技术是否能配套,设备效用与购买使用费用是否合理等。
2、做好安装工作。对新投入使用的电气设备的验收与安装必须符合企业质量验收标准和安装标准进行,对不合格,不符合本企业需要的型号产品要拒收或安装,在安装完成后,安装检测人员、设备维护人员、设备操作人员要共同评价和验收。
3、做好员工技术培训。在设备安装完成后,要加强员工技术培训,不仅要加强对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使他们能够正确熟练使用设备,而且要加强对设备维修人员的培训工作,设备维修人员要能够检测设备可能出现故障的原因,熟练维修所出现的故障。
(三)抓好设备的使用、维护及检修工作
首先,正确合理使用设备。建立健全、严格规章制度,保证上岗只能经过技术培训并能熟练使用设备。保持设备工作环境清洁通风,有良好的散热条件。做好设备使用记录,建立畅通的设备使用人员与检测检修人员的信息沟通渠道。其次,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做好点检、紧固、润滑、治漏等基本工作,保持设备的本体清洁,无油污、无积灰,设备周围无杂物,设备的操作者要定人定机,利用设备运转的间隙时间进行维护保养,并通过维护,消灭跑、冒、滴、漏,确保设备的整洁干净,平稳运行。
(四)构建电气设备质量监控维修体系
在选购设备时就要将质量放在首位,建立完善的设备质量评估体系、设备检修体系与设备监测体系。在技术上加强对设备的维修与管理,及时发现设备的有关漏洞和缺陷,对于设备的故障问题绝对不能轻视,在检修体系中多聘用一些经验丰富的检修专业人员,一旦发现电气设备的故障就要及时下到煤炭井下开始维修作业,保证煤炭生产的顺利进行,尽可能地减少设备故障带来的不利影响。
(五)建立煤炭井下电气设备的管理机制
结合矿井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化的、现代化的、系统化的管理制度,包括管理设备的台账、采购要求、设备安装项目、维修和检测、运营调试等责任追究体系,保证将每一个质量检验环节落实到人。此外,不仅要对电气设备的文献资料档案进行管理,更要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检测,例如:井下如果同时在运行三台或以上的电气设备时,就要张挂一张严格审核过后的供电系统模拟图。
(六)加大检查考核力度
首先,要制定科学的管理考核制度。企业要“走出去、引进来”,通过学习同行业和先进管理经验、优秀操作方法等形式,提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一套完善的设备使用、检测、维修考核管理制度并有效实施。其次,要明确分工与责任。从公司级、车间、区队、班组和岗位操作人员,建立岗位责任制,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再次,要奖惩兑现。奖罚要有尺度,赏罚分明,及时兑现。该处罚的责任人要毫不手软地进行处罚,该奖励的要给予一定的优厚嘉奖,充分调动广大设备管理人员及设备操作者的积极性,使设备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结语
总之,电气设备在煤矿井下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维修与管理,制定系统的维修管理制度,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加强考核力度等等,进而有效的促进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1]吴存良.浅谈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维修与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9).
[2]王岐林.试析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维修与管理[J].科技创业家,2012(18).
[3]董登,郭洪刚.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维修和管理[J].科技传播,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