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核心素养在天津高考试题中的体现

2017-03-09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卢芙蓉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8期
关键词:天津区域素养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 卢芙蓉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以《地理教育国际宪章2016》为指导,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人地观念、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能力四个方面,作为国家级统一考试,2016年天津地理高考命题与教育部高考命题的要求相契合,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一、人地观念,地理学基本的价值观念

人地观念是指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知、理解与判断,是地理核心素养的核心与灵魂。人地观念具体反映在看待“人地相互影响、协调”等问题时,人所持有的观点和见解。学生可以通过地理的学习,逐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发展观等,能够正确的审视人与地的相互影响,能够很好的协调人与地的相互关系,树立“爱护自然、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016年天津高考选择第4题要求学生分析天津市区气温较周边地区气温高的最主要原因;选择第10题,要学生分析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这两道题的命题出发点都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暗示学生寻求人地和谐相处的发展方式,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第12题第(1)小题,题干中强调要从地理环境变化的角度来分析北方古“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视角新颖,立意独特。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从材料中可提取信息“北方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结合如今“北方丝绸之路”的自然环境,不难得出“自然地理环境的恶化”是导致古“丝绸之路”衰落的一个原因。学生在解题的过程当中,能够体会到如果人地关系不协调,最终将会两败俱伤,只有人地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双赢,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学基本的思想和方法

(一)区域认知,整体把握区域特征,关注空间分异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2016》指出:“地理是一门以位置和区域知识为基础的学科”。在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位置是生活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整体把握区域特征,关注空间分异,能够为日常生活提供非常实际且有用的视角。

2016年天津卷高考试题以不同的区域为载体,着重考查学生对区域的认知。从观察海陆分布、经纬坐标、地形特征、人口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等对学生区域认知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天津卷选择题第1~4题,通过出示天津市等高线和古海岸线分布图、天津市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并以贝壳堤的形成与作用为背景材料,学生应知道古海岸线的变迁反映了海陆变迁——离现海岸线越近,说明地势越低,进而判断出天津市地势变化趋势,根据贝壳堤的形成条件来推断该地区5000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特点。学生只有掌握降水、气温的影响因素,才能通过对比分析出局部地区的特殊性,与天津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海拔较高且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甲地为天津市中心城区,工商业发达,人口集聚,城市热岛效应明显,所以比周边地区气温高。

第12题,以区域尺度变化、空间分异为基础,关注学生地理视角,以热点问题“丝绸之路”为背景材料,考查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地区自然环境变化、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和城市发展,在空间尺度上由“丝绸之路”到我国西部一些城市,在时间尺度上由汉唐时期到21世纪。

可见,2016年天津卷运用认知区域、联系区域、对比区域等方法,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征,完美体现了地理核心素养。

(二)综合思维,结合感知觉,实现思维价值

地理学是关于地球和地球上自然环境、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研究。地理学科不仅包括自然因素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也包含其影响下的社会经济因素的相互作用与发展。要求学生在区域分析中把地理要素作为统一的整体,并结合感知觉,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彰显思维品质,从地理的视角欣赏世界的整体性。

选择10~11题,根据材料,可知随着时间推移,黄河中上游来水在减少,学生需知道上游水电站增多改变黄河流量的季节变化,中游水土流失加剧使得黄河含沙量增加,近几十年来,黄河下游降水量基本不变等关于黄河开发与治理的相关知识,才能得出流域内用水量不断增多,是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呈下降趋势的最主要原因。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泥沙也减少,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减少,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会出现海水倒灌现象,导致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加重;对河口地区的气候影响不大,气候不会变干。该题角度多变,思维多变,要求考生综合考虑流域的气候、水文、地形、人类活动等因素,具备很强的思辨能力,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三、地理实践能力,地理学基本的活动经验

地理实践能力是指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与技能,结合内在品格,正确处理人地关系,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地理实践能力特别强调学生能够在陌生的环境中,从地理的视角去认识环境(空间定位;寻找水源、食物等),为生活服务,比如正确选择宿营地,防避自然灾害等,具备自我认知、适应环境变化、独立生活的能力。针对高考而言,无法设置现场实践来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只有通过材料设置情境或者模拟实验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刺激其想象力与创造力,将自己真实的体验融入到试题的答案中。

2016年天津卷第14题第(3)小题,以“浙江省沿海的洞头岛受台风及其次生灾害的影响”为背景将学生带到了自然灾害的现场,结合洞头岛景观图及避险地分布示意图,让学生完成“防灾避险地”的选址条件并分析其原因,这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具有积极有效地实践指导意义。第14题第(2)小题,以“福建省湄洲岛妈祖文化”为切入点,借当地政府的视角,通过对妈祖文化的简介,命题者试图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利用“妈祖文化”为发展旅游业出谋划策。

天津市自实施高考自主命题以来,地方特色凸显,彰显时代气息。但对于学生地理实践能力考查的题目形式单一,建议适当转化为对地理实验观察、实验设计、绘图技能等地理实践力的考查,从而发挥高考的指挥棒作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带着热情去探索、求知。

猜你喜欢

天津区域素养
如果天津有“画”说
分割区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天津卷
《天津之眼》
区域发展篇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