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经典海读之旅

2017-03-09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南街小学黄玲华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8期
关键词:范本语文课成语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南街小学 黄玲华

在听了陈琴老师和韩兴娥老师的课以后,我深感自己的责任巨大,虽然我在二十七年的教学生涯中也在不断向我的学生们推荐有益的课外书,每期为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而读几页论语,背十几句经典,但是,向两位老师那样在语文课上正儿八经地大量教经典是屈指可数的,为他们能在六年时间让学生“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写下千万言”而佩服。试想,假如一个人所背诵的这十来万字、所阅读的千百万字都是“永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卡位维诺语)经典作品,这个人的文学素养还会差吗?为此,我在教学中也大胆地进行着改革。

一、一个月完成语文课本教学

我是个慢性子,面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级下册语文书,我把全书看了又看,整合又整合,怎么算也无法像陈琴、韩兴娥两位大师那样在两星期内把它教完。两星期教不完,那就教一个月吧。

这本书共12个单元,每个单元2至3篇课文,加上每个语文天地中的“开卷有益”推荐的1至2篇文章,总共有45篇,古诗共有9首,要求背的名言警句共14句,要求积累带“言、词”“手”“指”“日”“看”字的成语和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以及有关“智谋”的故事。

我每个星期8节语文课,一个月约32节,开学第一天两节语文课完成书上的14句名言警句;第二天、第三天四节语文课完成9首古诗教学;要求积累带“词”“手”“指”“日”“看”的成语和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以及有关“智谋”的故事在三节课完成;剩余的45篇课文在23节课内完成( 每节课上2~3篇)。第二个月开始就进行经典海量阅读。

二、检查假期中布置的课外读物

每个假期,我都要给学生布置看1~2本名著。这个假期,学生们看了《小猪唏哩呼噜历险记》《中华上下五千年》,《小猪唏哩呼噜历险记》故事有趣,学生们一看就懂,而《中华上下五千年》中有很多生僻字,历史人物多,名字难记,事件复杂。当我看完韩兴娥《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后,我后悔当初给孩子们推荐书时,应该推荐韩兴娥编制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因为韩老师把里面的生僻字注了音,有文言文和现代文对比读,每个故事后面还有一些练习,以丰富孩子们的语言和历史知识。当然,我当机立断叫儿媳帮我在网上买了韩老师创编的6本书,一睹为快。其中,我用一个星期的时间用韩老师创编的《中华上下五千年》来指导我班的孩子回顾书本上的内容。效果很好。

三、制定经典素读要求

(一)加分激励

韩兴娥老师在进行海读时,运用的是加星的方法,她的方法有它的好处,不过有时候,一篇文章加星下来有100多个,我认为那样把一本好好的书由于加星弄花了,会影响书的美观。就算不把书弄花,老师也难得盖章。而我班孩子喜欢以小组为单位,每天每节课谁表现好了,当堂课的老师就给这组加分,一节课下来,由学习部长和纪律部长上台总分,哪一组本节课加分最多就在总评栏里这组的下面加一分。每周五中午评一次,哪组在本周内加分最多,哪组就得一个苹果(事先剪好的纸苹果),由本组内本周进步大的孩子到苹果树上贴苹果,第二名得到绿叶(事先剪好的绿叶),同样由得到绿叶的这组中表现好的孩子到苹果树上贴绿叶。每期下来,哪个小组夺得的苹果多,哪个小组就取胜。我就会给取胜的小组每人一个小礼品作为奖励。平时,会背的孩子家长就在书上签“已背”。第二天,老师检查,看见孩子书上签了家长写的“已背”,便在上面用红笔画一个小苹果,表示这个小苹果是送给家长和孩子的。有时候,老师忙的话,就由各组小组长代劳,而每相邻的两个小组长互相检查。当然,在家没有背的孩子第二天来在小组长那儿再读,再背诵,并且要扣没有背书的孩子那组一分。久而久之,孩子们由于害怕扣分,所以当天的背诵内容,许多孩子早早地就背熟了。

(二)加星鼓励

孩子们在背诵韩兴娥创编的《成语接龙》时,每本书的最后一页专门设计有加星的表格。为了激励孩子们背成语的热情,我便规定凡是读准确一页便加一颗星,背一页便加两颗星。十五颗星可以换一天的同桌,五十颗星可以换和一位老师合影,一百颗星可以换和学校一位主任合影,二百颗星可以换和学校校长合影。一周下来,我发现孩子们背成语的热情高涨,而背课文的热情却没有那么高。我便又规定在语文书和《经典素读范本》书最后一页打上加分表格,凡是能读准确一课的孩子加一颗星,能背诵一课的孩子加两颗星,换星的规定和背《成语接龙》一样。我还承诺孩子们,到期末,只要把老师要求背的内容全部背诵下来的孩子,老师会奖励他一本课外书。这样一来,孩子们背书的热情便越来越高,每天一到校,孩子们便拿出书来背,琅琅的读书声从我班传出,连平时调皮的几个孩子也安下心来呱啦呱啦地读着、背着。当然,为了激励孩子们,平时的小奖状不间断地发。这样,孩子们的热情就不会减弱。

四、经典海量素读

读书贵在读经典,读经典贵在素读。海读而后能悟,悟而后能用,用而后能巧,巧而后能出新。读经典贵在黄金期,此阶段的记忆将是孩子终生的财富!让孩子拥有“童子功”是负责任的父母给孩子最深沉的爱。

开学第二个月,我班孩子一边按我校经典海读班要求完成《中华经典素读范本》(一年级下),一边教学《中华经典素读范本》(四年级上)。教学中,我首先叫孩子们认真听陈琴老师制作的光碟吟诵和念诵三遍,然后开火车进行每人一句诵读,读得好的组当堂给这组加分,读漏读错的孩子也当堂给本组减分。孩子们害怕减分,都希望为本组加分,所以都会努力读好。诵读的方法也像陈琴老师一样一会儿引读,一会儿开火车读,一会儿快读,一会儿抢读……孩子们在多种形式的读中很快就会背了。直到今天,孩子们已经背完了《中华经典素读范本》(四年级上)的内容,正在完成《中华经典素读范本》(四年级下)的内容……

这种“不求甚解”“鲸吞牛食”的海量阅读在我班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我希望我校还有更多的班级也加入其中,让经典浸润孩子们。我也相信,在不久的一天,我的弟子们也会个个诗书满腹,出口成章。

猜你喜欢

范本语文课成语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引子”教材观:聚焦语文要素与课文范本的阅读教学模式——以部编版教材为例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智能化之吉林范本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拼成语
猜成语
高桥搬迁:沉重的范本
实施范本管理 促进内生力有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