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国优秀传统道德与基督教精神异同的研究
——基于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的特征

2017-03-09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基督教道德政治

高 洁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北辰 300401)

对中国优秀传统道德与基督教精神异同的研究
——基于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的特征

高 洁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北辰 300401)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日益形成其独特的体系,具有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德思想与政治思想紧密结合等多个特征。相应地,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在人的地位、人与自然的相处方式、宗教自身与政治的复杂关系上也有一定的特征。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人民长久以来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文化信仰的代表之一;伴随着思想运动的不断涌动,基督教也是西方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所推崇的典型信仰之一。

中国优秀传统道德;基督教;信仰;异同

具有五千年发展历史的中华文明滋养和培育着一代代人,先哲们用智慧给我们总结的优秀传统道德对指导我们的社会生活、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国家的稳定繁荣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西方主要宗教信仰之一的基督教对于西方政治文明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二者的内涵在人的地位、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其与国家政治的关系三个方面存在着一些可供研究的异同点。

一、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突出人的主体地位

有关“人性”的学说,是中国传统道德理论的逻辑起点。突出人的主体地位是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中有大量相关的描述来表现人的主体地位:人是重要实体,是“天地之心”“万物灵长”和“宇宙精华”。与之相反,基督教突出神的中心地位,神对于人全部生活具有绝对的支配权,人只能称为神的附属品。基督教认为人具有原罪和罪性。其中,“原罪”观念是基督教神学中的核心观念之一;“罪性”是指人的欲望是罪恶的,与神的意愿相违背,只能让人堕落。

(一)对待“人性”

首先,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最先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此句出自《论语·阳货》,现代汉语的意思是,人与人的先天素质本来是相近的,后来因为人们受到不同环境影响,养成的习惯不同,人与人之间相距便遥远了。在这里,“性”指的是先天素质,“习”指的是后天习染,包括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孔子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多大差别,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很大差别,但并未涉及道德。之后,在人性发展过程中比较有影响的人性论就是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其中孟子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作为四种“善”的萌芽,是人生来具有的,即“四端”(出自《孟子·公孙丑》,指的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认为,这“四端”是区分人与非人的标准,是人先验的道德心。而“仁、义、礼、智”是“四端”发展的结果。基督教精神中与“性善”相反的是“原罪”精神。《圣经》中“罪”的概念有着特殊含义,即“罪”的介入使人堕入深渊:人不仅失去上帝的信任,也失去了与他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对于“伊甸园”的亚当,他代表着全人类,是希伯来文中一个指代全称的词。因此,《圣经》强调“因一人的悖逆,众人就成了罪人”。人性中产生的自私、贪婪、狡诈等都是由于“罪”而结出的“邪恶果实”。“原罪说”与荀子的“性恶”有一定的相似性,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另外,在宋明时期,我国的思想家们将孟子与思想家相结合,调和为善恶同处的二元人性论,但是依旧肯定了“人性”。而基督教对人性基本上持否定的看法,认为人虽然被称为神的子女,但是与神相比,人是卑微的、低贱的。

(二)对待“人的主体地位”

孟子的思想中,在道德上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价值,强调优秀的道德品格是对自身固有的“善”的保持和发展。孟子认为“反求诸己”。孟子强调更多的是“自心”“本心”,因此“反求诸己”可以解释为:返回本心,寻找原因。他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明确提出“反求诸己”一词:“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1]意思是指,人应该提高自身在道德上的自觉性,多在自己身上查找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荀子也认为“性恶”需要后天的改正和培养,即“化性起伪”。荀子《荀子·性恶》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对“性”和“伪”作了明确的分疏:“不可学,不可事之在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性”,而后天习得的则是“伪”。“伪”即“人为”之意。《荀子·礼运》中提到,“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2]后期的宋明理学家们都把“存天理,灭人欲”作为修养的目标。总的来说,不管是主张“性善、性恶”,还是“二元人性”,都在突出人的主体地位,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在道德修养上,古代先哲们将“克己”作为重要品质,认为自我反省是完善自身的重要能力。而基督教认为,凭借自身的努力,人是无法摆脱“罪”的标签进入天堂的,只有获得上帝的救赎,人才能获得解脱,而耶稣就是上帝派来人间救赎人类的。新教的卡尔文甚至认为,人不具有能够改变上帝决定的能力,上帝的选民都是上帝早就预定好的。基督教的精神强烈抹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二、中国优秀传统道德:人与自然“合一”

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认为,人与天地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即“天人合一”。人与自然是紧密联系的统一体,人不仅要协调人际关系,实现爱人,而且要与自然亲密友爱、相处融洽,实现爱物。汉代儒家董仲舒提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出自《春秋繁露·阴阳义》),“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出自《春秋繁露·深察明号》),表明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张载在《西铭》中道:“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率,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3]《程氏遗书·卷二上》中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这种“天人合一”思想体现出文人们的超然豁达,极大地促进了仁人志士实现对自身“完善人格”的塑造。

与中国传统道德“天人合一”不同的是,基督教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有不同的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基督教成立初期并没有放很多的精力在人以外的存在物上。对于体现基督教精神的教义《圣经》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概括起来,学者们的两种典型观点如下:

第一,忽视自然的价值,只肯定人的存在,自然是被人连累的对象。例如,在《圣经·创世纪》中,上帝对偷吃禁果的亚当和夏娃宣判道:“地必为你的缘故受诅咒。地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藜来,你也要吃田间的菜蔬。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土”和“地”为亚当、夏娃的错误受到惩罚。在人类受到神的惩罚时,自然物也得到牵连,并且成为人向神沟通时所付出的代价、祭品。《圣经·利未记》中规定了各种祭祀的条例,例如赎罪日献祭、平安祭等,花样百出,动物多被称为加害的对象。无论人是否犯了错误,自然物都逃脱不了受连累、被献祭的命运。整个《圣经》是讲述“人如何爱上帝”的著作,自然只是为人类服务而存在的。

第二,否定自然的地位,认为上帝授权人类征服自然。很多学者认为,在上帝的众多受造物中,人的地位要高于其他受造物,人具有帮助上帝管理和看守自然、甚至是征服自然的权利。《圣经·诗篇》中提到“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居住期间的,都属耶和华”。上帝是世界上所有存在物的创造者,但是把它们交给人类之立和征服。

总的说来,基督教精神否定了自然以及除了人以外其它自然物的地位,而中国传统道德肯定自然物的存在;另外,基督教精神中将“神”“上帝”等造物主的身份安插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进行调和,而中国传统道德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则比较简单明了,甚少涉及中间的中介物;最后,在某些学者看来,基督教承认人可以征服自然的观点,没有明确指出提倡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观点,极易导致人类忽视环境保护问题、发生生态危机,而在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发展过程中,先哲们一直提倡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处理,并将其作为道德价值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中国优秀传统道德:与政治思想紧密结合

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传统道德与政治思想之间一直存在着密切联系。参与奠基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中,很多人都身兼思想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等多重身份的。在政局动荡的春秋时期,曾为鲁国司寇的孔子将“仁学”用来填充“礼治”,提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烈提倡进行社会改良,建立一个把“仁”当做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而老子在“自然”的基础之上建立了“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提出自己包含个人品质修养和治国理民两方面的人格理想,建立一个把“道”当做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到了封建制度确立的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孟子提出了“仁政”学说;墨子主张“兼爱”,并抬出“天志”“鬼神”;荀子明确指出“一天下”的主张,并通过“隆礼”“重法” “尚贤使能”等实现“一天下”的目的;法家韩非主张“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并把“法”当做理论的核心内容。西汉建国初期,黄老思想逐渐流行,倡导“清静无为”。在汉武帝在位时期,伦理道德逐步成为政治统治的主要工具,“三纲五常”是治国之要。魏晋时期,玄学家们将道家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提出“名教出于自然”“名教即自然”的理论。宋明阶段,理学居于统治地位,而理学家们为了达到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通过“天理”对封建等级制度和道德规范的存在合理性进行论证,对人民的思想进行禁锢。

思想家们将“解决时代课题与现实问题”作为长久以来坚持学术研究的目的和支撑。中国先哲们凭借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务实精神使得中国传统道德与政治紧密相连。道德思想只有与政治相结合,才能形成强大的生命力,成为统治者的政治工具。

尽管西方各种思想运动不断涌起,但是与中国的传统道德思想相同,西方基督教与国家政治的发展始终保持着复杂的联系。事实上,宗教力量在西方也是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如同中国古代的先哲们一样,西方近代政治哲学家们也对宗教问题始终保持着重视和专注。“基督教政治化”的概念可以很好地概括了他们研究基督教和国家政治工作的思维方式。马基雅维利将罗马宗教与基督教对立起来,激烈地批判基督教,认为基督教会对政治产生很大消极影响;霍布斯将基督教的《旧约》政治化,指出基督教与国家权力互相依存,意味着上帝亲自建立了一个“真神”直接统治的王国,通过重建神权政治使现实的政权从神学上得到支撑,以彰显政治性;洛克强调《新约》中福音书揭示的耶稣基督降临对于现实政治的意义,更强调基督教精神的道德意义,认为基督教是适应于道德思想体系未被完善和启蒙而产生的,但是基督教是不能代替公共政治的;而卢梭则将宗教和政治的关系确定为一种互助协调的关系,认为包括基督教在内的一系列公民宗教对于国家政治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4]总之,基督教以及其教义《圣经》对于现代西方政治社会生活依旧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对于基督教的存在,西方近代思想家的支持和批判都是为了建构他们的神学思想,调教好政治与基督教以及其它宗教的张力,并不是排斥宗教的存在。

对于与政治的关系,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基督教在中西方都有异同。

1.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基督教思想的相同点

首先,自古以来,中国传统道德与国家政权的巩固都有密切的联系;在西方政治生活中,基督教或是其支教往往被统治者用来维护自身的统治。

另外,在中国封建制度中,包含奴隶主贵族、封建君主在内的统治阶级重视“德治”,吸收对自身统治有用的道德规范,并通过权力机构对民众进行教化与规范,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西方社会中,《圣经》的主题思想是强调神与人立约关系,即人守约则得赐福、背约则受惩罚,通过这种立约关系,西方统治者得以引导人们的思想遵守其制定的秩序。和中华民族一样,人们遵守约定有利于维护国家统治的优良道德品格得以建立,国家的政治秩序也得以实现稳定。

同时,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家积极寻求、总结和完善适合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道德思想,带着热情和勇气向统治者提出在中国实行符合道德要求的“仁政”,推动道德思想逐渐成为政治思想的伦理基础。在政权的辅助下,道德思想的价值得以实现,思想者和统治者呈互惠互利发展;而西方政治思想家也通过批判或倡导的方式对待基督教传递的教义精神,希望其神学思想得以重构,并适应于政治社会的发展。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倡导的传统道德规范,还是基督教传递的精神,盲目地倡导容易使某些思想体系不完备的群体丧失积极性、自主性,不利于个体在社会中的个性发展和现代国家的创新型发展。

2.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基督教思想的不同点

第一,中西方政治思想家看待问题的方式不同。中国古代先哲对待传统道德文化在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上采取的是直接提出有利于个人优秀品德培养和全面素质提升,并且服从于统治者统治巩固国家政权的道德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对促进社会进步起积极作用的道德思想得以延续,反之则消亡;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家是对包括基督教在内的已经存在的公共宗教传播的内容和精神进行分析,以马基雅维利为代表的批判者通过激烈的批判指出了基督教复兴只能通过“返本开新”的方式,而以卢梭为代表的思想家彻底使基督教和政治实现互助和协调。总之,不同的方式却有相同的目的,即神学重构、统治稳固。

第二,中国传统道德通过社会的考验和日益完善的教育体制的辅助,得以在政治生活中占有稳固的地位;而西方基督教通过描绘神的形象和行为来倡导和传播其存在的重要性,通过塑造“真神”的权力来说明基督教与政治的紧密联系。

第三,我国的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智慧结晶,对人类社会现在乃至未来的发展都有积极指导作用。而宗教是具有双面性的,并且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内容十分复杂。一方面,宗教的某些教义对我们人格的培养和社会氛围的创造有积极的意义,另一方面,宗教中的一些类似于祭祀、仪式活动等迷信内容会阻碍我们进入现代社会的进程。

最后,自古以来,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将一些道德与国家政治体系中的法律相结合,甚至是以道德立法;而在西方政治生活中,基督教只是辅助统治者统治国家的一个工具,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法律是一种理性存在,基督教传递的精神是无法变成法律秩序而存在的。

四、现实社会要求我们正确对待国内外道德与信仰

(一)坚持开放型原则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封闭的国家是渺小的”,闭关锁国会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无法长久保持屹立不倒的地位。我国的传统道德文化是政治、经济等方面实现创新的历史基础,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宝贵精神资源。但是,世界其他各国、各民族在他们的壮大和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许多优秀文明资源也不容忽视,为整个人类提供了最重要的精神支撑。因此,我们要做到中西结合、古今结合,吸取世界各地的先进道德文化,实现道德的创新、文化的交流与共享。

(二)坚持有原则的继承和创新

无论是中国古代至今积累下来的优秀传统文明,还是从西方蔓延过来的各种文化;不管是中国古代先哲为我们奠基的传统道德,还是不同民族、国家推崇的宗教信仰,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带有时代和地域的痕迹。因此,对待各种道德与信仰,都应注意它的双重性,即既要注意其具有进步积极内容的一面,又要注意其具有落后消极内容的一面。我们应该坚持批判地继承与吸取的原则来客观地对待国内外不同的道德和文化信仰,继承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严格抵制错误的消极的文化信仰内容,建设创新型道德和文化信仰。

[1] 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2006:12.

[2] 周炽成.性朴论:《荀子》与《庄子》之比较[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5(8):1-7.

[3] 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62-63.

[4] 孙向晨.基督教的政治化理解:近代西方政治哲学解读基督教的一种基本思路[J].学术月刊,2007(7):48-55.

责任编辑:张彩云

2016-12-20

高洁(1992—),女,河北唐山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外马克思主义。

B82

A

1671-8275(2017)02-0029-04

猜你喜欢

基督教道德政治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考与实践
明确路向,践行基督教中国化——以福建基督教为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种类型的“基督教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