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民族精神引领文艺创作新高峰

2017-03-09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文艺事业文艺工作者小康社会

杨 冰

(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0)

以民族精神引领文艺创作新高峰

杨 冰

(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0)

良好社会模式的运行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平衡发展。当代中国,经济发展飞速,成绩突出,精神文化却发展不足,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新时期要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文艺高峰必须高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伟大旗帜,引领文艺新创作、新发展,坚持以为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把文艺创作融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民族精神;引领;创新

当今,文化软实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评价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依据,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一个国家的发展应该是经济、文化、科技等全方位的发展,尤其是以文艺、科技为代表的文化软实力,在当前的国际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展文化软实力,是提升中国国力,改善国家形象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党对文艺创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伟大民族精神引领文艺创作新导向

当前,我国文化发展日新月异,尤其电影、文艺创作等的数量都呈现出井喷的发展势头,但是其中也充斥着一些低俗、愚昧、守旧的东西。如何坚持正确的文艺创作方向,创作出质量更高的文艺作品,实现我国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从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食量,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一)推动文艺事业积极健康的发展需要以伟大的民族精神来引领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原则,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同心同德,以爱国主义、为民服务为最高价值追求,抵制资本主义对我国人民的同化与侵蚀,培育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树立民族自豪感,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文艺高峰。

(二)推动文艺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首先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推动文化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全面提升,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文艺创作中不断融入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元素,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吹响时代前进的号角,把文艺创作融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中;其次要做到胸中有大义、心中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推出更多迎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能够陶冶高尚情操的、振奋民族精神的、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优秀作品。

二、伟大民族精神,督促文艺创作者,坚守艺术理想引领社会风尚

文艺事业是我国一项重要的事业,文艺战线也是我国一条重要战线。在革命战争时期,文艺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坚持为人民服务、为民族服务的方向,创作了大批优秀作品,弘扬了中国精神,凝聚了中国力量,为革命胜利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重塑文艺复兴新高峰需要文艺工作者心怀祖国和人民,响应时代号角,坚守艺术理想,在爱国主义情怀的引领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在逆境中,坚守自我,保证方向的正确性。在顺境中,不骄不躁,保持谦虚谨慎的心态。文艺工作者应坚守自己的艺术理想,敢于担当,敢于创新,让爱国主义与艺术理想相融相契,在引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传递正能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文艺创作须精于内而博于外,兼收并蓄

民族精神能够让文艺工作者拥有更宽广的胸怀。文艺工作者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融于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中,保持文化自信、道德自信,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对外交流中坚守本真,保持自我。

(二)文艺创作须求真务实

文艺创作须求真务实,把时代的新东西融入到作品的创作当中,指引时代潮流,引领社会新风尚。

三、文艺的发展与民族精神传承相融相契

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时代性是指民族精神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阶段性的特征,它与特定的的时代经济、政治、文化密切联系。每个时代都有其相应的历史任务或者说是发展目标,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在引领时代发展中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当前,我国总的战略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该战略任务,我党积极推进“一带一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1]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长征精神、航天精神、红旗渠精神等具有时代特性的民族精神,而这些精神又推动着民族与社会的发繁荣、大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支持。

(一)文艺振奋民族精神

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有助于人民培育文化自信,促进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培育。文化的发展与民族精神传承相辅相成,民族精神在传承的过程中总会打上文化的烙印,文化赋予其具鲜明的时代特征,而时代性与民族精神相结合更能解决当今时代的问题,完成发展任务。因此,文艺工作者要紧随时代脚步,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鲜明个性和民族特点的优秀文化作品,激励全体国民不断奋进。文化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全体国民的凝聚力、向心力,还在民族精神的传承中充当纽带,培育一代又一代有自信、有特色、有内涵的中国人,让中华文化更有时代性,创新性,让中华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二)民族精神引领文艺发展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信仰、民族价值观念等诸多共同特质,是一个民族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中华民族精神集中表现为爱国精神、重德精神、务实精神、自强精神、宽容精神,这些精神历久弥新,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民族精神在长期的传承中与文化发展是相融相同的,可以说是民族精神指引着文化发展的方向,是文化之船的压舱石。

四、推进文艺工作的举措

(一)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文艺工作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重视文艺工作,把文艺工作摆在突出地位,指导并推动文联、作协深化改革,发展文化事业。但也要注意工作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符合文艺发展规律的方式领导文艺事业,充分发扬民主,调动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积极引导,创作中创造优良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要多为文艺工作者着想,为文艺工作者办实事,解难事,营造出有利于出优秀文艺作品、培养创新人才的良好环境。要推广全民艺术教育,在人民群众中形成热爱文艺、崇尚文艺的良好风气,提高人民群众的艺术品位。

(二)充分发挥文联、作协的引领作用

文联、作协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关爱和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带有爱国主义性质的人民团体,它是中国的文化名人和社会贤达汇聚在一起的组织,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在引领文艺事业的发展中,文联、作协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文艺创作者的重要的桥梁。在文化产业发展、对外交流、保持团结、联络协调等方面户负重要职责。新时期,文联和作协要全面深化改革,祛除不合理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引领、加强团结、加强沟通,筑成文艺新的统一战线,激发人民的创作能量,使我们的文艺事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3]

(三)改革不合理的机制

合理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政府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机制的构建一靠体制,二靠制度。政府作为复杂社会的管理者,应把机制构建作为重点来把握。文艺事业的发展跟机制有很大关系,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文化领域同样也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政府要促进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改革老旧僵化的东西,增加活泼、新颖的东西,制定有利于创作出优秀文艺作品的运行机制。[4]十八大以来,我国文艺界出现了新气象、新特点,一大批具有爱国精神的、符合国人品味的、符合民族感情的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出来,弘扬中国精神。

(四)文艺发展从高校做起

高校是培养文化人才的基地,高校中的青年人是发展文艺事业的后备力量,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主力军,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在文艺发展中的作用。大力发展高校的社会团体,尤其是学生会,校研会等组织,赋予其更多的自主性、开放性,让其面向社会、面向人民群众,举办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切合城市社会发展的文艺活动。比如以所在城市开展全国文明城创建工作为契机,开展文明讲座、至善社工等活动,对全市文化惠民和文化市场发展工作进行动员,推进以“创城”促“文化”、以“文化”带“创城”,进一步推动全市文化事业的发展。

五、结语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背景下,发展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更具特殊意义。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民族精神引领文艺事业的发展,坚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号角,铸就新时代文艺高峰。

[1] 齐鹏飞.习近平“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论初探[J].台湾研究,2016(4):20.

[2] 胡振民.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纲领性文献:学习胡锦涛同志在文联第八次、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讲话[N].求是,2006-12-16(10).

[3] 樊荣.文艺工作者要成为社会风气的先行者[N].陕西日报,2004-10-21(3).

[4] 万晶.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文化发展战略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2:71.

责任编辑:之 者

The National Spirit Could Lead to New Peaks in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YANG Bing

A good operation of social mode needs a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n today’s China, the economy has had rapid development with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but spiritual culture is not developed enough to keep pa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o cast the literature peak in the new period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great banner of the national spirit with patriotism as the core should be held high, new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literature and art should be guided, the creation guidance centered with people should be insisted to satisfy people’s growing spiritual cultural needs.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should be involved into the great cause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to realize the Chinese dream of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national spirit; lead; innovation

2016-12-15

杨冰(1996—),女,河南长垣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A8

A

1671-8275(2017)02-0015-03

猜你喜欢

文艺事业文艺工作者小康社会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贯彻“两学一做”精神做促进文艺事业发展的先锋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助力文艺事业 培养编剧人才
习近平给文艺工作者提出4 点希望
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为湛江文艺工作者“开课”
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深远意义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