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杀马特”的模因解读
2017-03-09卢丹晖
卢丹晖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国语系,福建漳州 363000)
网络流行语“杀马特”的模因解读
卢丹晖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国语系,福建漳州 363000)
为探讨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规律,从模因论视角,以网络流行语“杀马特”为例,简述其的兴起和发展历程,剖析“杀马特”语言模因的复制周期及其基因型与表现型并重的传播方式,从文化背景、社会心理需求和社会化媒体等角度阐释“杀马特”强势模因生成的推动因素,提出流行语“杀马特”的语言模因解读有助于揭示语言的发展规律,丰富语言的语用效果,挖掘文化烙印和社会焦点问题等语用价值。将网络流行语的研究纳入模因研究的领域,挖掘实证新例,拓展新思路,以期能为学界的研究提供实践参考。
杀马特;语言模因;基因型传播;表现型传播;语用效果
引 言
网络的普及为大众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风格各异的网络流行语应运而生。近年来,网络流行语“杀马特”以夸张怪异的造型风格和审美意识进入公众视野,引发90后青年的争相效仿,以及主流文化精英的讥讽调侃,并分化出争锋相对的两大网络阵营。古往今来,不同时期都有独特的审美标准,“杀马特”由网络流行语演化为热议的社会文化现象,反映社会文化和审美取向的变迁。张天潘(2013),张乐(2014),崔天(2015),邢媛(2015)等学者多以心理学、文化、文学和美学等角度分析“杀马特”现象,而从语言模因角度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模因对流行语的传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模因论为流行语“杀马特”的研究提供新方向。
一 网络流行语“杀马特”的兴起
“smart”本义为“时尚的、聪明的、漂亮的”。由“smart”音译而造的新词“杀马特”,本身毫无意义,但网络时代的话语垄断和意象关联赋予“杀马特”截然相反的释义,成为“非主流”“另类时尚” “惊悚雷人”的语义标签。“杀马特”指代一个边缘群体——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共性表征:90后另类青年、来自农村或城乡结合部,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妆容怪异、衣着奇特、气质悚异、上传自拍于网络。[1]
1999年香港PARANOID乐队成员Mai Rox 模仿日本视觉系摇滚风格,自拍上传夸张造型,成为“杀马特”的创始人。2008年,14岁的罗福兴以网名“杀马特创始人”上传怪异惊悚的自拍图片走红网络,掀起中国内地的“杀马特”非主流文化潮流。“杀马特”现象带来始料未及的文化波动,分化出疯狂模仿的“杀马派”及戏谑嘲讽的“反杀派”,两大阵营针锋相对。“杀马特”语义弱化,逐渐引申成为光怪陆离、叛逆夸张的另类时尚,出现“杀马特强子” “杀马特创始人罗福兴”等网络红人。
网络流行语“杀马特”以多向性的传播冲击传统文化,挑战审美取向,哗众取宠,成为深入人心的强势语言模因。与“杀马特”相关的新闻、评论和广告等层出叠见。百度搜索“杀马特”,可得14,900,000个搜索结果(截止2017年2月)。“明星也有杀马特青春”“在街上活捉一只杀马特”“杀马特变身从军”等标题的新闻标新立异,反响强烈。2013年网络新曲《杀马特遇到洗吹剪》一夜爆红,人气和下载率突破新高。
二 “杀马特”的语言模因解读
(一)模因与语言模因
源于希腊语,仿造基因(Gene), 1976年Richard Dawkins 在《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提出模因(Meme),意为”被模仿的东西”,类比基因现象。Dawkins 认为,Meme是文化传递的单位,它通过一个过程从一个人的头脑跳入另一个人的头脑。[2]192模因是模因论的核心术语。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Darwinism)的观点,从历时和共时的视角对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具有传承性进行诠释,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3]模因推动文化的进化和传承,而文化信息通过模仿复制即是模因。模因如“病毒(virtue)”般感染人类大脑,相互传染,传播范围延伸拓展,实现文化的横向和纵向传承。
模因促进语言的发展,同时以语言为载体完成复制和传播。语言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模因也寓于语言之中. Blackmore指出:模因包括你所掌握的词汇中的所有单词。句子、段落和文章也是模因,能通过模仿实现复制和传播。[4]7国内对模因研究的先锋是何自然。2003年何自然翻译“Meme”为“模因”将模因论引入国内,引起学界的极大反响。陈琳霞(2006),尹丕安(2006),庄美英(2008),陈晓莉(2011)等将语言模因与英语教学、广告、新闻和翻译等研究相结合,掀起国内模因研究的新热潮。流行语时尚新奇、简明扼要、传播力强,与语言模因息息相关。
(二)“杀马特”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过程
模因在复制和传播过程要经历四个阶段:同化(assimilation)、记忆(retention)、表达(expression)和传播(transmission)。[5]作为强势语言模因,网络流行语“杀马特”的复制和传播得益于四个阶段的循环不息的运作:
同化:模因要感染宿主实现同化须具备两个条件:一、宿主要接触或感知模因载体,具备认知力和判断力。二、模因得到宿主的关注,并将其纳入自身的认知体系。“杀马特”以无厘头的英译及惊悚雷人的造型给宿主视觉冲击,引发注意,并有意识存储模因。
记忆:模因必须存储在宿主的记忆,记忆的长短与模因的传播概率成正比。反复记忆是模因保存的重要方式。网络上不计其数的“杀马特”视频和图片,网民的评语,媒体的报道,现实中招摇过市的“杀马特”青年,强化宿主的反复记忆,提高模因的传播机率。
表达:宿主将记忆存储的模因重新编码,转换为可感知的有形体与他人交流。话语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宿主提取记忆中的“杀马特“模因以话语方式传递给其他宿主。模因被传递次数越多,感染其他宿主的概率就更大。
传输:模因在宿主间的传递需要借助有形载体。只有稳定性良好的载体才能防止模因的失真。模因传输载体对模因的成败至关重要。网络是“杀马特”语言模因传播的平台,媒体的评论和报道,拓宽模因的受众面,增强传播力。
(三)“杀马特”模因的复制传播方式
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机制分为两种:语言基因型传播(相同的信息直接传递和相同的信息间接传递)和语言模因表现型传播(同音异义横向传播、同形联想传播和同构异义横向传播)[6]42“杀马特”模因的复制传播方式是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并重。其基因型传播表现为:“杀马特”是由“smart”的英译而造的新词,采用与原始信息的发音相近的异形传递。网络流行语常为拼音缩写、数字或外来语音译复制而成:“哥哥”=“GG”;“我爱你”以数字“520”来替代;日语的“拜拜”复制为数字“3166”;英语的“fans”复制为音译的“粉丝”。“杀马特”模因的纵向传递也是基因型传播的表现。由“杀马特”衍生“脑残粉”“肥猪流”“21世纪的润土”“洗吹剪”“烫染焗”等代名词,其表现形式变异,但传递的信息内容不变。
“杀马特”的表现型传播则体现为以同构异义横向嫁接的方式传播。“杀马特”模槽与不同的模因构成新词,形成同构异义的模因复合体。如“杀马特笑话”“杀马特网名”“杀马特电影”“杀马特段子”“杀马特语录”等,折射宿主的个性化主观意图。网络流行语中以表现型传播的模因不计其数。如: 由snob(讲究的人) 一词为语言模因,产生了”coffee snob” ”tea snob” ”wine snob” 等新词。”Fans” 音译为粉丝(追星族),出现“黑粉”“技术粉”“ 高冷粉” “后宫粉”和“亲妈粉”等同构异义的模因组合。
三 强势模因“杀马特”生成的外在动因
当语言信息适应语境,符合社会的语用需求和情感表达,借助媒介传播,成为众所周知的流行语,即是强势语言模因。“杀马特”强势模因的生成,除了语言自身的内部因素,也离不开文化环境、社会心理因素和社会媒体的推动等外在因素。
(一)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对峙
“健康积极向上”主流精英文化主导中国民众的生活景观、意识形态和审美取向。随着世界多元文化的传播和融合,集体性副文化崛起并呈多维态式,出现“杀马特”“小清新”“迷文化”“AGG”等亚文化,冲击主流文化。受日本视觉系影响,“杀马特”颠覆“内敛含蓄”的审美传统,推崇个性张扬,夸张叛逆的风格。“杀马特”在亚文化场域寻找自我定位和自我认同,引发非主流文化的内部区隔,以及主流精英文化对峙,成为网络争议的焦点,是“杀马特”复制和传播的推动力。
(二)社会心理需求
人们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总是有一种求新求异的心理,总是想方设法追求新奇、陌生的表达方式,这是人们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潜在心理。[7]在求新求变的社会环境中,追赶时髦、前卫叛逆的新时代青年成为网络应用的主体,网络语言的风格彰显时尚创新。“杀马特”从无厘头的音译造词到令人骇然的妆容造型,以及褒贬不一的网络评论,激发网友的好奇心,满足大众追新赶潮的心理需求。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新闻报道也常以“杀马特”为标题来实现语用传播效果。宿主在社会语境中运用“杀马特”来自嘲或调侃或恶搞,实现预期的语用效果和语用价值。
(三)社会化媒体的时效性
社会化媒体可以界定为以社交网络应用为基础,能够创造且广泛传播新闻的信息平台。[8]形式多样的社会化新媒体异军突起,依托网络平台,实现前所未有的传播时效性。一个热点新闻能在瞬间传至万千读者,短时间引发万千的关注和热议,催生网络流行语,形成强势语言模因。“杀马特”模因的复制传播离不开社会媒体的推动作用,从第一张“杀马特”图片上传网络到风格各异的“杀马特”网络群体的建立,以及铺天盖地的“杀马特”报道,都归功于社会媒体的时效性。
2014年11月16日,《解放军报》发布以“杀马特变身”为主题的系列新闻报道,晒出入伍青年的对比照,引爆网络。短短两天,网站、微博、微信、APP等争相转载,腾讯新闻的阅读量就高达6000万,新浪相关话题阅读量7574万,讨论3.1万以“杀马特”主题新闻评议的热潮。[9]
四 研究意义
模因与语言、文化和社会息息相关,协同演化。模因的研究离不开语言、文化和社会背景,又能促进语言、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作为语言的变异体,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与语言模因密不可分,以模因论视角解读网络流行语具有显著的实践意义。
(一)揭示语言的发展规律
网络流行语简洁新颖,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其经济性特点符合公众的情感交流和的社会心理需求。模因一旦被宿主关注和感知,宿主将存储的记忆转换为语言、文字和图片等传递给不同宿主,实现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形成流行语。流行语“杀马特”的语言模因解读,揭示流行语的复制和传播过程,为语言发展的规律提供研究借鉴。
(二)丰富语言的内容
网络语言是语言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简洁幽默,富有个性的网络语言深受青睐,网民又赋予网络语言新活力。通过语言模因了解网络语言的产生和传播规律,传播优秀的强势模因,抑制不良的语言模因,发扬积极的语言模因。产生更多新词,不仅丰富网络语言,也促进人类语言的巨大发展。
(三)挖掘流行语的文化烙印
语言中的模因都有文化的印记,流行语“杀马特”(smart)既有草根文化的崛起,也有异域文化的渗透。与“杀马特”相似,伊妹儿(Email),卡哇伊(日语“可爱”),马杀鸡(massage),因吹斯汀(interesting),罗曼蒂克(romantic)都是具有共同特性:由外来语的音译而造的流行语,体现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此外,“杀马特”一词见证青年亚文的崛起和发展历程,而“杀马特”的语用功能主要是恶搞、调侃、讽刺,折射不同文化流派对青年亚文化的立场和态度。
(四)反映社会的焦点问题
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反映宿主的语用态度和情感诉求。网络流行语“杀马特”的兴起映射民众的诉求,凸显社会问题。“杀马特”群体是90后新生代的农民工,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副产品,是城乡二元格局外“第三元”群体,其社会地位和经济教育水平低下,在亚文化的场域中寻求自我,自我认同,在与主流文化融合中深受排斥,成为被消遣、被消费的群体。[10]“杀马特”在复制和传播中,宿主的语用态度更多是贬低、戏谑和消遣,现实生活中是鄙视甚至打压。如何理性看待“杀马特”现象,如何引导“杀马特”群体,如何提高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地位和教育水平是亟待解决的社会焦点问题。“杀马特”作为一个争议性的强势语言模因,一味的打压和抹杀只能带来负面效应。
五 结语
“杀马特”模因体现语言交际者的多重心理意向。“杀马特”一词时尚新奇,便于记忆。易于复制和传播,经社会媒体和公众人物的推动,人们追新从众的心理作用,使“杀马特”在网络和现实生活不断被复制和传播。“杀马特”模因展现自娱自乐、哗众取宠、自嘲、调侃讥讽等的多面的语用功能。语言模因会随着社会发展流传、消逝或嬗变,“杀马特”模因的发展变迁,无法预测。从模因视角解读流行语“杀马特”的复制和传播方式,探析“杀马特”生成的动因,有助于挖掘流行语的文化印记和社会语用功能,掌握语言发展规律和文化的变迁,该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关于语言交际者的主体性作用,强势语言模因的变迁历程,还有待深入研究。
[1]张乐,常晓梦.“杀马特”现象的社会学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 2014(7): 16-19.
[2]Dawkins, R. The Selfish Gene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192.
[3]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19):54-64.
[4]Blackmore, S. The Meme Machine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7.
[5]Heylighen Francis. Self-organisation, Emergence and the Architecture of Complexity in Proceeding of the 1st European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 [M]. Paris: Association franaise des sciencesettechnologies del’ information et dessystem,1989:23-32.
[5]何自然.流行语流行的模因论解读[J].山东外语教学,2014,32(2): 9-13
[6]何自然,陈新仁.语言模因理论与应用[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 42.
[7]杨婕,新闻标题中流行语的模音论研究[J].外语学刊,2008,140 (1):79-82.
[8]程果.社会化媒体传播路径探析[J].传播与版权,2015,(5):77-78.
[9]洪文军,张贺铭.“杀马特变身”何以引爆网络[J].军事记者,2015,(03):19-20.
[1 0]王文捷.青年亚文化:作为80后和90后“文学生活”的延伸[J].文艺争鸣,2014, (6):199-204.
[责任编辑张永杰]
Analysis of the Network Catchword “Sm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LU Dan-hui
(Applied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angzhou 363000, China)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law of network catchwords, cite the network catchword "smart"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review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smart”, probe the replication cycles of meme“smart”, summarize its transmission forms: genotype and phenotype, explain that cultural background, social psychological needs and social medias are driving factors of the generation of strong meme “smart”, conclude that the research will reveal the law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enrich the pragmatic effects of language, discover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reflect social problems. Integrating the research of network catchwords into the language memes creatively can enrich research cases, ideas and achievements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ferences for the academic research.
smart; language meme; genotype transmission; phenotype transmission; pragmatic effect
H136
A
:1008-9128(2017)04-0053-04
10.13963/j.cnki.hhuxb.2017.04.015
2017-05-09
卢丹晖(1980-),女,福建漳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语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