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 计算教学课堂也高效
——以《秋游》三次教学与思考例谈

2017-03-09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金福园小学郭晓红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4期
关键词:试商秋游除数

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金福园小学 郭晓红

“计算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数学思想之一,也是最早开始的数学方法之一,数学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姚芳教授

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但计算的枯燥乏味往往使学生知难而退,计算教学往往事倍功半。那么,老师如何攻克这个难题呢?笔者认为: 这就需要教师从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联系小学生的具体情况,积极探索,创新课堂,使小学生对计算充满兴趣,课堂活跃,让枯燥的计算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对北师大数学第七册第五单元《秋游(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三次教学的得失,谈谈自己的做法和感悟。

一、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用心设计教学

在《秋游》第一轮教学时,由于不是自己任教的班级,虽然也精心设计了教学,但忽略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水平起点进行了解,而该班学生的计算底子较薄弱,因此,整节课下来,出现了: 1.列竖式时数位没有对齐;2.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口算能力不强;3.试商后被除数同试商乘除数的积相减出现错误等一系列问题。

接下的第二、三轮教学,笔者对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做了了解,明确学生学习的起点在哪里,教学时一方面唤醒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回忆,另一方面做了针对性的铺垫复习,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二、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做好预设

在《秋游》 第二轮教学时,正当学生在讨论“商什么时候往大里,什么时候往小里调”的规律时,有个学生突然站起来激动地说: “干嘛这么累,直接用计算器来算不就完了?笨死了!”我并没有想到会出现这个“意外”,慌乱中批评了这个学生,看着他一脸的不服气坐下时,我才反应过来自己处理得不恰当……

类似此类“意外”,往往是课前老师并没有想到,所以在真正遇到了老师就会慌乱,就会不恰当,就会出瑕疵。说实话,学生的思维活跃,谁也避免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但是,我们能预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产生什么样的困惑和疑问?针对存在的冲突思考应对措施──是应该以开放的态度鼓励,还是应该针对具体的问题给与引导,怎么引导等,只有做到心中有数,冲突的解决往往成为课堂的精彩。

三、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实施教学重点

在《秋游》 第二、三轮教学时,为让学生认识调商,我是这样设计的:

1.三年级师生共272人都坐小客车,需要租几辆?

①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272÷34=

②让学生猜得数,

③讨论如何估计试商。

④学生试着独立计算,(一名学生板演)

⑤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除数与商的积大了,说明什么?该怎么办?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

⑥全班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明确把除数“34”看作“30”来试商,初商“9”大了,调商“8”的原因。

2.四年级师生共230人都坐大客车,需要租几辆?

(方法同上)

3.我们用了哪些方法试商?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或者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什么时候商会小?)

(1)由学生发现提出并解答:积大了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大呢?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确定商?

(2)继续完成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由学生发现提出并解答:余数大余或等于除数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小呢?

(3)小结,引导学生说出:我们在试商的过程中遇到商大了就调小,商小了就调大,这就叫做“调商”(板书“调商”)

这样的设计,问题由学生提,方法让学生找, 规律由学生总结,由于调商是在试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大部分能解决问题,只要让学生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师稍加点拨即可,节约大量时间,同时学生在交流中也能很好地弄明白试商、调商的方法,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更乐意去探究、发现和总结,教师也投入到小组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现,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搔到学生的痒处,突破教学难点

《秋游》一课的教学,如何调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真正的“痒处”。怎么突破难点呢?教学中,我抓住前后两次调商的经历,在学生的“痒处”反复抓挠。

……

1.总结试商的方法:先估商,再试商,最后确定商。

2.出示:四年级师生共230人都坐大客车,需要租几辆?

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进行自习。

汇报自学结果。

3.看书,回顾一下刚才所学的内容并书上的例题填完整,再想一想怎样概括我们刚才的试商过程?

也可以和同座小声读一读淘气和笑笑的想法。

4.小结, 引导学生说出:我们在试商的过程中遇到商大了就调小,商小了就调大,这就叫做“调商”(板书“调商”)

尝试、交流、自学、再尝试、讨论、观察、分析、归纳等一系列活动下来,通过一次次的追问挠着学生的“痒处”,激荡着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对为什么调商、怎样调商、调商的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自然就突破教学的难点啦!

五、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查漏补缺

在《秋游》 第二轮教学时,有学生练习中出现以上错题,该生把商在4和5之间调来调去,在那儿一筹莫展,我发现了这个情况,对啦,不少学生,尤其是中下生,这样的错误现象可不少见!我把它投影出来,丢出问题:我这道题目怎么啦?让孩子们展开讨论。

一部分学生刚开始也被绕晕了:对呀,好像又不对!清醒的孩子七嘴八舌,纷纷指出改用商5乘 除数27算出积,而不能乘30……

等几个孩子发完言后,该生恍然大悟,摸着小脑瓜说道:原来是这样!

我趁势引导孩子:计算时我们要注意哪些地方?学生们踊跃发言,把自己的“教训”汇报上来……

就这样,只有关注学生状态的意识,有学生样本采集的意识,不能盲目巡视,有错误资源利用的意识,还要有资源的价值判断意识,再对错误资源进行有效利用,让学生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能力在对错误的反复思考中得以提升。

总之,“以生为本”作为基本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存在,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淡化自我,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以学定教,以需选教,给学生提供更广泛的空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课堂教学带来新的生命活力。

猜你喜欢

试商秋游除数
除法中的数学问题
一起去秋游
除法中的简便计算
分类试商
你会算吗——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例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秋游去啦
试商妙计
“五入法”试商教学实录与解读
巧试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