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爱的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2017-03-09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司前镇华侨学校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4期
关键词:后进生心灵班级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司前镇华侨学校 陈 演

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书育人是我们教师的天职。教师是教化的基础,师爱是育人的关键。把爱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老师真诚的爱护和尊重,是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的最有效方式。

一、把爱渗透进日常细节教育中

爱是教育的前提。班主任是一个班级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的人生导师。一个有爱的班主任必定会在行为形成、学习习惯等细节教育中融入自己的感情,以诚相见,用良好的言行去影响学生,从心灵上去感化学生,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以达到心灵上的沟通。把爱渗透进日常细节教育中,往往会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很多时候,班主任老师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首肯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都能渗入学生的心田,形成巨大的心理动力,学生便愿意向你靠拢,不知不觉受到你的影响。课堂上学生默默笔耕时总有我一句“注意写字姿势”的善意提醒或从背后轻轻推正腰椎的关爱动作;每逢下雨,总会有我自带吹风筒回到教室为衣衫头发湿漉的学生吹拨风干的温馨一幕;每遇学生生病,总会有我三翻两次的嘘寒问暖和轻抚。我常常叮嘱孩子们夏日酷暑别过分贪凉,小心饮食;向孩子提供考前营养饮食搭配菜谱;为矮个子学生出谋支招,告诉把握长高的方法和时机……在孩子们心中我不仅是良师,更是益友。在师爱雨露中,孩子们喜欢把我拉进班级Q群,每逢周末聊天,只要我参与便异常热闹兴奋,Q群中大伙都亲切地唤我姐姐。平时遇到困惑难题时他们都乐意主动坦诚地向我倾诉,听取我的意见。曾记得,毕业在即学生们在日记本中不约而同写上“老师,您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永远爱您”等令人感动的留言。曾记得,带在疲累的身躯回到家中,手机中收到家长们对我工作负责,细心关爱学生表示由衷感谢的信息。在这一句句洋溢感激之情的话语文字中,我体会到了班主任辛勤工作的幸福。

在传递爱的教育中,我除了言传,更注重身教:看到地面有纸屑垃圾我会默不作声捡拾干净,课桌歪了轻轻摆正,讲台脏了亲手拭擦……,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潜移默化,此后班级学生中便会常常出现争着默默做好事的积极分子。我做事积极认真,尽善尽美的个性也常常影响着学生,我每年所带的班级在学习成绩、黑板报评比竞赛、文艺表演等活动中总能表现出色,取得好成绩。

二、尊重学生人格,宽容学生过错

良好的班级纪律是建设优秀班集体的根本保证,但青少年学生敏感好动、争强好胜、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一个班级群体势必会出现一些违纪行为。责备求全,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往往会让老师在教育上变得严苛甚至简单粗暴,从而造成与学生沟通上的更大的隔膜,致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其实,孩子是在不断的犯错中成长起来的,在批评教育中如能做到不偏不倚,晓之以理,学生往往乐于接受,而不会有任何抵触情绪。尊重是教育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教育中如果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多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走进学生的心灵,懂得宽容学生才能使教育卓有成效。

在班级管理上我一向以尊重学生,保护学生自尊心为原则,多宽容少批评,多理解少埋怨。对待学生的犯错,极少疾风暴雨般的批评,更不会冷嘲热讽。因为我相信学生经过教育是能够进步的。特别是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和发展中的学生,犯这样和那样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我教育学生从不摆老师高高在上的架子,说话做事恰如其分,批评教育学生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以理服人,这样的班主任工作往往会产生一种不可估量的教育效果,使受教育者受到潜在的激励和鞭策。

陈某同学是刚从别校转来本班的一位女同学,入学初期,常有迟到现象。一天早上,早读已经过了20分钟,她才急急忙忙,头发散乱来到教室门口,一声“报告”打断了全班的早读,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望着我,陈某也战战栗栗地站在门口,似乎正准备迎接一场可怕的“暴风雨”,气氛显得凝固而紧张。为了不妨碍班中正常的早读,我点头示意让她进来,并在她作业本一角写上“谁人迟到不心焦,莫怨爸妈关心少,只因梦甜难睡醒,麻烦时钟叫一叫”的句子。事后,这个女同学买了闹钟,并特意叮嘱父母早上叫醒她,从此以后她再也没试过迟到,学习比以前更加认真了。抱着理解与宽容的态度来与跟学生相处,既达到了和谐,又赢得了孩子的心灵与敬爱。

三、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班级中学生总是良莠不齐的。作为班主任,我们不仅要重视表现良好成绩优秀的优等生,还要格外关爱引导好表现差、成绩差的后进生。如果对优等生取得的成绩、获得的荣誉就大加赞扬、宠爱有加,而对后进生的错误或过失就表现得冷若冰霜、严加批评,认为这是拖了班级的后腿和影响自己的工作效率是有失偏颇的做法。不管对待哪一种学生,班主任都应该做到一视同仁,站在较高的层次上看问题,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以平等的态度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特别是后进生,在别人眼中他们或许成绩差、缺点多,常常受父母的责骂、同学的嘲笑、老师的批评,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因此他们心理承受的压力更大,更渴望能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重视和关心。班主任如果能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走进他们生活,找准“切入点”, 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真心、善意去帮助和引导他们,逐步增强他们的信心、勇气,定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把转化工作落到实处。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陶行知先生曾经告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一个冷漠的眼神、一句刻薄的话语、一次不公平的对待,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如果没有立德树人的仁心、没有诲人不倦的耐心、没有有教无类的公心,那么这样的教育是没有温度的。爱的教育是一座桥梁,是精神相融、心足交汇的桥梁,班主任老师如果学会尊重并爱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班集体这一方沃土上,培养出绚丽的花朵。

猜你喜欢

后进生心灵班级
班级“四小怪”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唤醒心灵
不称心的新班级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