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教”转化为“学”的几点探索

2017-03-09广西贺州市大平瑶族乡民族学校何木山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4期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师

广西贺州市大平瑶族乡民族学校 何木山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会教、会学呢,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1.抓好入门教育

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所以,教师要在前几节课上专门的设计一些有关的物理演示实验,上好入门教育。让学生真正的踏入物理门槛。促使一时的好奇变为永恒的爱。比如象通过演示“真空里的闹钟不能传声”“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孩子们都感到好奇而不得其解的现象。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又有用,能解决他们心中的好多迷。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当然,后续工作也要紧抓不放,课堂设计的原则就是要一切从孩子兴趣出发,每节课都要让有趣的实验和丰富的语言等围绕学生的学习,让他们对物理产生好感,不能厌倦。

2.注重实验兴趣的培养

实验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都非常好奇,看到实验器材学生都有去探索的欲望,而且,物理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些抽象概念只要用一个简单的演示实验或是学生实验尝试操作就能很直观的被学生掌握。这样教师不费劲,学生又轻松,课堂气氛又活跃,不仅如此,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也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从而解决对有些知识的疑问或疑惑,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把老“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如“光的直线传播实验”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些所用的器材,(激光笔、手电筒、洒水壶等)再让拿不同器材的学生演示不同的实验现象,这样,孩子们在多种视角下发现同样的问题,学习的热情也就油然而生了。课堂自然也就成了孩子们的学习乐园。再如,“力”一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方面,就让学生自己用手挤压吹鼓的气球,它会被压扁,用力向前排打气球,它会向前运动,这两次实验结果能说明什么?让学生互相讨论后回答,这是力作用在气球上的两个表现,学生从而能顺其自然的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教学手段相当于给师生们了一个省时又省力的教与学的好工具,何乐而不为呢?此外,也可以让几位学生同时准备一个演示实验,选一位好的在教学时演示,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

3.实现信息技术在课堂里的有效性

多煤体教学为物理教学改革,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但这也离不开老师们的合理利用。针对目前初中学生对学习物理的畏难情绪和对物理现象缺乏感性认识的实际,运用将自然界、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另一方面增强了教学气氛。对初中学生来讲,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活泼有趣的课堂气氛可以刺激学生积极思维,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比如,在讲《运动和力》一课时,教师按排学生观看课本图12.1-12.12,1-2,然后播放录制的影片,使学生充分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提高对机械运动概念的认识,再观看足球比赛影片片段,回答相应问题,由浅入深地提高对机械运动的理解,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抓住时机,以片设疑,机械运动有什么特点呢?接着让学生可以很自然的得出机械运动的概念,这节课虽然只用了两次放映影片,但它却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创设了一种情景。再结合教师不失时机的引导,点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机械运动这个概念生动形象地逐步表达出来。而且通过学生的反应也可以知道,学生对这种学习方法感兴趣,概念容易理解,记忆也既深刻又牢固。

4.加强课后训练

现行物理教科书中采用国际单位制,初学者对“米/秒”“千克/米3”“牛顿”“帕斯卡”等单位感到陌生抽象;学生习惯于单位的单一性,开始学习 和功率的单位焦耳/秒这些知识时,对概念的多因性很难适应。又如“电功”“电功率”,都需要具有初步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这对于刚入物理门槛的初中生的确感到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法使学生的思维方法跟上,并侧重对差生的基本功进行强化训练,从而减轻差生学习物理的困难。

在强化训练中,要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新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按每一条的预习提纲先预习新课内容,上课首先检查预习情况,课后应要求学生把上过的课文复习一遍,对课文中的概念、原理、公式做到透彻理解的前提下然后再做作业,做作业时应该注意力集中,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所以教师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去弥补原有的知识缺陷,从一开始,就查漏补缺,对差生紧盯狠抓不放,不让一个人掉队。

5.拓展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联想,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也可有意地制造“矛盾”,把学生置于是非徘徊中,诱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挥其创造性。比例:在初三的串、并联电路实验后,利用串联电路中只要有一处断开,整个电路中没有电流这一特点以及电键与用电器一般只有串联这些学生已有知识,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电路有一个电源,一个电键k两个灯泡L1,L2,这两个灯泡串联,当电键K断开时,L1,L2均发光,但K闭合后,L1不发光,L2发光。这种情况可不可能存在,画出可能的电路图。由于已有知识的干扰,就将学生置于“矛盾”之中。学生只有敢于想象,冲出“电键只能与用电器串联”的定式,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在新课程改革后的今天,要求教师改变以前的传统教学方法,要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长。让每个学生都具有自我学习、自我汲取知识的能力,这才是真正的生本课堂,是学生们学习的乐园!

猜你喜欢

物理实验教师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只因是物理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处处留心皆物理
做个怪怪长实验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