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代和平镇考*

2017-03-09吴家洲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吴兴石城长兴县

吴家洲

(福建师范大学 社会历史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

宋代和平镇考*

吴家洲

(福建师范大学 社会历史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

宋代和平镇即今浙江长兴县和平镇,宋以前和平镇所在地域曾用过四个名称:石城、和平乡、嘉瑞乡、和平镇。由于其优越的水陆环境和丰富的物产资源,和平镇在北宋时置监镇,开始逐渐发展;南宋时设税务和犒赏酒库,开始走向繁荣,在绍兴、乾道年间发展到极盛。但是随着和平镇自身优势条件的弱化,最终导致该镇和税场被废除。和平镇的兴衰告诉我们,乡镇尤其是山区乡镇要获得较快的发展一定要把交通、资源和政府等因素有机结合。

宋代;和平镇;犒赏酒库;水陆环境;物产资源

宋代和平镇即今浙江长兴县和平镇,魏嵩山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载:“和平镇。在今浙江长兴县南。又名和平乡。宋设税务于此。元改置巡检司驻此。”[1](P664)史为乐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也提到:“和平镇。宋《嘉泰吴兴志》卷10:长兴县有和平镇。《方舆纪要》卷91长兴县:和平镇‘在县南五十里。宋置税务于此,元改巡司。明初废。’”[2](P1576)《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浙江省》也写道:“和平镇。宋、元曾置税务、巡检司。”[3](P174)上述著作中都提到了宋代在和平镇设有税务,可见至少在宋代和平镇就是湖州长兴县一个比较重要的市镇。为何这么重要的一个镇,在宋朝湖州的文献中却很少提及?和平镇在宋朝时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革?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故笔者作此文,考证宋代和平镇的原委,探索该镇的演变情况。同时,因和平镇大部分处于浙江西北山区地带,通过对该镇的考察以期对今天乡镇特别是山区乡镇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如有不当之处,尚祈方家指正。

一、宋以前和平镇地名沿革考

和平镇所在地域在宋朝以前出现在历史记载中的地名主要有石城、和平乡、嘉瑞乡、和平镇四个。

和平镇所在地域最早出现的地名可以追溯到王莽时期的石城。《长兴县志》引明冯梦祯《城山寺记》云:“去吴兴郡治五十里,而西有山最高大,下瞰群峰如儿孙罗列者曰‘石城’,在长兴县界顶,四方而平,周五里,相传新莽时居民避赤眉之乱,垒石为城,得名始此。”[4](P1270-1271)

石城在汉末、南朝梁时都还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吴兴志》云:

乌程县,石城山在县西南三十里,山墟名云:昔乌程人严白虎于此垒石为城与吕蒙战,至今山上有弩台烽楼、走马埒基犹存。……长兴县,石城山在县南五十里,与乌程接界。[5](P81)

《舆地纪胜》有载:

石城山,在乌程县西南三十里,山墟名云:昔乌程豪族严白虎于山下垒石为城与吕蒙战,所今山上有弩台烽火楼之迹犹存焉。[6](P234)

《长兴县志》也云:

城山城。①在县南五十一里城山(顾志)。《吴地志》云:是时严白虎与吕蒙相拒于此(吴兴志)。《西吴里语》云:梁太守张嵊与御史中丞沈浚筑戍以捍侯景之乱(谭志)。[4](P1190)

虽然石城山的位置在和平镇东南部,但当时和平镇的管辖范围包括石城山,和平镇就在石城山山脚下,所以以“石城”作为和平镇地名的肇始是合适的。宋朝和平镇所在地域所对应的行政区划名,前期叫作和平乡,后期叫作嘉瑞乡。

《湖州府志》云:

天宝初,长兴人董满父死,庐墓有芝生九茎,大中元年以其乡为嘉瑞乡(胡志)。[7](P805)

《长兴县志》也有载:

唐天宝初,长兴人董满父死,庐墓有芝生九茎,大中元年以其乡为嘉瑞乡(吴兴志)。[4](P758)

说明嘉瑞乡在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就已经设置了。

《吴兴志》云:

长兴县,按《旧图经》*《旧图经》指的是唐开元《湖州图经》,已佚。七十二乡,《统记》*[宋]谈钥撰:《吴兴志》卷十《管镇》,台北:成文出版社,据宋嘉泰元年修、章氏读骚如斋钞本影印,1983年,第238页。“统记作于景德初元年(宋真宗1004年),(序云太岁甲辰当景德元年)。”《宋史》卷二零四志第一五七《艺文三》,“左文质《吴兴统记》十卷”。所载管乡三十,今所存者十有五,苕阳、四安、凤亭、长安、灵芝、临泽、箬水、和平、青山、西湖、至德、九龙、卞山、天授、合溪,凡十五乡不存。若淳化后邑境无增损,而乡损其半者,必并合尔。[5](P61)

又载:

嘉瑞乡管里五:太平里、高明里、蠡塘里、苕源里、独山里。[5](P63)

长兴县辖境不变,先是从唐朝《旧图经》所载的管七十二乡,变成宋前期管三十乡,此时和平乡犹存;后至淳化*淳化是宋太宗的年号,从公元990至994年,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5年。(990-994)时,又变成管十五乡,此时和平乡已不存,惟见嘉瑞乡。而嘉瑞乡在唐朝时就已经成立,延续到了淳化时,所以笔者推测:和平乡极有可能在唐朝时也已存在。接着再来探讨和平乡被撤销后的命运,《长兴县志》有载:

和平镇,在县南五十里,旧名和平乡,宋设税务及犒赏酒库,改为嘉瑞乡。元罢酒库,止设税务,又置巡检司。明通行裁革,名嘉会乡*[明]解缙等编:《永乐大典》卷二二七六,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876页。宋有嘉会乡,“元改嘉会乡为顺泰,长兴乡为安化,定一百五都,皇朝因之。改嘉瑞乡为嘉会,在城为两界。”。(顾志)[4](P209)

《湖州府志》也载:

和平镇,在县南五十里,(大清一统志)旧名和平乡,宋设税务及犒赏酒库,改为嘉瑞乡。元罢酒库,止设税务,又置巡检司。明通行裁革,名嘉会乡。(胡志)[7](P439)

从这两则史料得知,和平乡后改为嘉瑞乡。结合上面的史料,说明淳化时和平乡被撤销后,应是并入了嘉瑞乡。

和平镇的名称最迟在宋初就已经出现,《吴兴志》引《图经》载:

长兴县,镇四所:四安在县西南九十里,和平在县南五十四里,水口在县北三十里,合溪在县西北二十五里。《统记》所载,四安水口合溪之外又有长兴镇,而《九域志》止有四安、水口,《旧编》止有四安、和平各二镇而已。窃考长兴之废久矣,《图经》又云合溪今废,熙丰以后水口又废,近者和平又废,止存四安一镇。[5](P241)

又引《统记》云:

管镇二十四,……本朝熙丰间王存修《九域志》所载止存其六:乌程有乌墩,归安有施渚,安吉有梅溪,长兴有四安、水口,德清有新巿,余悉罢,废后复废水口置和平,今为镇六:乌墩、施渚、梅溪、四安、新市、和平(属长兴),……[5](P237-238)

《统记》虽明确说明了置和平镇的事实,却没有说明置镇的具体时间,但《统记》作于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说明至少在公元1004年前就存在和平镇。需要说明的是,这时的和平镇应该不是军镇,而是监镇,“主烟火兼征商”。[5](P237-238)

《吴兴备志》也有载:

吴兴在景德初有管镇二十四,其八已废,……至嘉泰中,又废水口,置和平,国朝设后潘、大钱、琏市、四安、皋塘、独松、天目、松阬口、新市、下塘巡检司,凡十所。又商贾聚众之处今皆称为市镇,其处一十有七(劳志)。[8](P850-851)

对比前面一则史料,这则史料指出“吴兴在景德初管镇二十四”,《统记》也是撰于景德初,两者是一致的。但是《吴兴备志》明确写道是在嘉泰中(1203年前后)置和平;《吴兴志》引《统记》只是说明“废后复废水口置和平”,没有写置和平的时间;而《吴兴志》成书于嘉泰元年(1201),早于嘉泰中,也远早于成书于明朝的《吴兴备志》,所以《吴兴备志》的记载有误,和平监镇应置于公元1004年前。置和平监镇后,税务、犒赏酒库是否已经设置就不得而知了。

再来探讨和平税务及犒赏酒库的设置时间。南宋初年,为了筹措支持重建军队和抗击金军所需的物资财税,各种应急措施应运而生[9](P23-27), 南宋酒库即是在这种背景下兴起的[10](P77)。经过数年发展,至绍兴七年(1137),已经有宣抚司、制置使司、都统司、安抚大使司、三衙等建置的犒赏酒库出现[10](P77),但此时和平镇是否已有犒赏酒库还不得而知。根据李华瑞先生的研究,绍兴三十一年(1161),“殿帅赵密、同安郡王杨存中等人分别将60所酒坊和9所买扑酒坊送还户部,户部将其中20处改作17所激赏酒库,所余55坊散在浙西一路八州及浙东绍兴,改称户部犒赏酒库”[11](P249),55坊中应有和平坊,又和平镇犒赏酒库在乾道五年(1169)被“却行拘收”[12](P5148)。据以上资料推测和平镇税务及犒赏酒库在绍兴七年至绍兴三十一年间设置是比较合理的。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和平镇所在地域出现的最早地名是石城,宋朝和平镇所在地域曾存在过三个名称,分别是和平乡、嘉瑞乡、和平镇。和平乡、嘉瑞乡属于行政区划名,和平镇是监镇、税务及犒赏酒库的名称。嘉瑞乡设置于公元847年,和平乡极有可能在唐朝时就已经设置,大约淳化时和平乡被撤销并入了嘉瑞乡;和平镇设置于公元1004年前,和平镇税务及犒赏酒库应在绍兴七年至绍兴三十一年间设置。

二、宋朝和平镇的兴起

宋朝“重文轻武”,提高文官地位,削弱武将权力,极力想解决唐后期至五代十国时期藩镇权力过重的问题。许多宋初所置之镇的军事功能逐渐减弱,经济功能开始逐步凸显,和平镇*[清]赵定邦等修.丁宝书等纂:《长兴县志》卷四《兵房》,台北:成文出版社,据清同治十三年修、光绪十八年增补刊本影印,1983年,第486页。和平镇设有“汛营房五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和平镇约在北宋真宗时设置监镇,开始逐渐兴起;在南宋绍兴年间设税务及犒赏酒库后才真正繁荣起来。李华瑞先生指出:“酒库和酒课为支撑南宋统治延续150 余年起到了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 。”[10](P176)对于和平镇来说,犒赏酒库在宋朝和平镇的兴起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袁说友在《犒赏酒库疏》中言:“诸州犒赏库,元系军中酒坊,以赡军为名,取利甚厚”[13](P326);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十月,户部侍郎刘岑等言:“杨存中并赵密献纳两浙酒坊七十四处,……岁收息钱四十余万贯,……”[12](P5145),假设和平坊的收息钱数达到74坊的平均水平,则有5400多贯;而按时人对南宋一州酒库收入的估算,“公库每日卖生酒,至一百八十余贯,煮酒亦及此数。一日且以三百贯为率,一月凡九千贯,一年凡收十余万贯”[14](P37),假设湖州酒库年收入也为10万贯,共有4个酒库,平均来算每个酒库年收入有近2.5万贯,以上足见酒库的丰厚利润。当时,两浙犒赏酒库所共管辖“诸坊三十二处”[12](P6445),而和平坊占其一,可见其地位颇重。犒赏酒库为和平镇带来了大量的客商、客源,促进了周边产业的发展,加上政府的政策倾斜,地方经济愈加繁荣。南宋绍兴、乾道年间,和平镇发展到极盛,此时和平镇人烟繁盛,和平坊的规模在三万瓶酒以上[12](P6444-6445),有自己的瓶窑[12](P6448),还在和平镇专设“监和平犒赏酒库一员”[5](P196),监督管理犒赏酒库。当然,除和平犒赏酒库的因素外,和平镇本身优越的水陆环境、丰富的物产资源则是其兴起的基础。

(一)宋朝和平镇的水陆环境考察

既然要考察水陆环境,那么首先需要确定和平镇的方位。关于和平镇的方位,《读史方舆纪要》[15](P4194)《明一统志》[16](P8192)《肇域志》[17](P1951)等都有相关的记载,都明确指出和平镇在长兴县南五十里左右,从和平镇附近山、陵墓等的位置也可以得到佐证,“石城山,在县南五十里,……山西为和平镇,有晋建威将军莫侅墓。”[4](P839)“犴山,在县南四十里,和平镇东城山北(韩志、邢志按四十里当作五十里)。”[4](P840)石城山上有“殷景仁墓,在长兴县南五十里。”[6](P243)可见,和平镇在长兴县南五十里左右的位置是确定无疑的了。

再看和平镇和湖州府的距离,从石城山的方位来考证,《吴兴志》载:“石城山在(乌程)县西南三十里,……石城山在(归安)县西南三里,……与乌程接界。”[5](P81)《舆地纪胜》也载:“石城山,在乌程县西南三十里,……”[6](P234)可见,和平镇在乌程西南三十里左右的位置是无疑的。乌程、归安和长兴都属于湖州管辖,乌程是湖州州治所在,归安在乌程东南,这样来看,石城山在归安县西南三里应有误。

其实从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可以看出:和平镇东与湖州接壤,西与安吉毗邻,北面长兴,南达德清,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的中心位置,区域优势十分明显。[18](P24-25)苕溪是和平镇的水路大动脉,和平镇位于苕溪支流毛贤涧上。[4](P997)从《中国历史地图集》及《长兴县志》关于苕溪的相关记载中也可以发现:从和平镇沿苕溪往上可以到达安吉,往下可以直达湖州,到达湖州后往东北可以通太湖,往东经过吴兴塘可以抵达江南运河,然后可以直接通过运河到达杭州、苏州等地;从湖州南通过余不溪、苧溪可以到德清,再通过宦塘河可以到达杭州;到杭州或其他沿海港口后,可以通过海路到海外,可见其水路交通十分发达。

和平镇地区水路交通发达,也可以从桥梁、涧渎、港口等的情况看出来。桥梁有长桥、毛贤桥、斜桥、小溪桥、便民桥、和平镇桥、巍山桥、濮村涧桥、莊行桥、上殷桥、金墩桥、石墩桥、许家桥、永兴桥、吉祥桥(俗名竹桥)等[4](P331-354),桥梁肯定是跨河而建的,如此多的桥梁,可见河网密布。需要说明的是,江南的桥梁下都是可以通行船只的。直接流经和平镇的涧渎有毛贤涧、濮村涧、和平渎[4](P1056)等。而且和平镇有自己的港口——和平港,承水毛贤涧[4](P1056),直接和苕溪相连,而且可以分水纪费渎、嘉会乡六都、下殷港、惟新乡三都等[4](P1035),可见水量很大,港口条件非常优越。

另外,和平镇虽然没有驿道直接通过,但是经过苕溪或陆路,不远就可以直接和驿道相通,陆路交通也相当便捷。酒库是一个酿造、批发的机构[11](P252),客商从酒库批发酒到外地去零卖,也需要良好的交通条件。

(二)宋朝和平镇的物产资源考察

和平镇北部是平原水网区,约占15%;中部属谷地丘陵,占25%;东西和南部系山区,占60%。

湖州历来是产粮大区,南宋时就有“苏湖熟,天下足”[19](P669)的说法。长兴县是湖州粮食的主产区之一,和平镇虽然平原面积不大,但是粮食产量也很可观。和平镇“山田有水可蓄者”种植了多种的秔稻和糯稻,如黄秈、观音稻、七月白、赤秔、乌稻等。[4](P1414-1415)而且和平镇离长兴县粮食主产区——中部地区很近,和平镇及附近地区的粮食都可以通过和平港转运到湖州。大量的粮食为和平犒赏酒库酿酒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和平镇的丘陵和山区主要种植茶树[4](P1413)、毛竹、桑树、杉木、松木、水果等产品[20](P81)。和平是产梨大区,主要品种是草梨;和平也是湖州地区毛竹林、杂竹林的主产区之一。和平生产白苧,可以制成苧布。[4](P1425)和平镇产观赏植物兰花,有春兰、夏兰等。[4](P1417)和平镇有铁矿,以赤铁矿、褐铁矿为多;还有硼和锰矿,都很有开采价值。[20](P95)

和平镇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城山上有古城遗址,山顶成燕窝状,冬暖夏凉,是避暑佳地;山上水源充足,产茶叶、毛竹等。[20](P100)山上有著名的城山寺,又叫慈氏院、新安寺,晋朝始建,宋治平二年复旧名,山顶有禅堂,又有管洞书壁。[4](P1273-1275)城山顶有唐武德中建的清凉禅院,东山施舍庵、观音庵。[4](P1270-1272)“(吴)山下有广寿寺,宋狮子和尚于此住持,俗传山湾有潮,高三尺,倒流七十里,名吴王送女潮(张志)。”[4](P836)这些寺观不但吸引了不少僧尼道士,而且带来了很多香客、游客,促进了当地酒及其他消费,拉动了经济发展。

便利的交通和物产资源的贸易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江湖连接,无地不通,一舟出门,万里惟意,靡有碍隔。”[21](P354)水路交通便利,就可以把物产资源运送到各地转卖交易。正是和平镇良好的水陆环境和丰富的物产资源有机结合,并充分发挥犒赏酒库的功能,最终造就了和平镇在南宋时的辉煌。

三、宋朝和平镇的衰弱

宋朝和平镇兴盛了一段时间后,也渐渐走向了衰弱。酒库大多以赡军的名义兴办,诸军乱立,市场混乱,后宋廷命令禁止诸军擅立酒库经营酒业。[10](P78)和平镇犒赏酒库也在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却行拘收”[12](P5148),归各州县管辖。但酒库收归国有后,“数增变易”[13](P326),管辖的官员“未尝一岁而不易”[13](P326),秩序混乱。仅过了3年,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十一月六日,“诏当湖、和平、澉浦、徐公犒赏四酒库见欠钱九千一百四十贯四百八十九文,并予蠲免。”和平镇犒赏酒库此时还需要朝廷蠲免所欠的钱,估计是经营不善,酒库有积压。说明从乾道八年开始,和平镇逐渐走向衰弱,直到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先撤销了税场,最终被废除。[5](P241)《宋会要辑稿》中有明确的记载:

(庆元六年)七月二十四日,诏湖州施渚、和平两处镇税,并行省罢。以两浙转运司言:“两镇坐落僻静山乡,商旅难得,合干人假官客为名,重征苛取。”故有是诏。[12](P6384)

又载:

宁宗庆元六年七月二十四日,两浙转运司言:“湖州乞省罢本州官下施渚、和平两处镇税。本州既称拖认通融起发,其于上供窠名,何缘更有妨阙?民旅从便往来,无复拦截骚扰之患,委是经久可行。欲从所乞施行。”从之。[12](P9532)

以上史料不仅说明庆元六年和平税场被撤销,还显示撤销的原因是和平镇位置相对而言比较偏僻,商旅交通不便,再加上对商旅征税重而且市场管理混乱。其实仔细考察可知,在南宋后期,随着周边市镇的发展,和平镇能提供的资源周边市镇都能够提供;而比较地理位置,靠近太湖和江南运河的市镇[22](P216)比比皆是,海运也发展起来,和平镇区位优势已不明显,商旅往来不便,酒库经营不善,衰落也在情理之中,这也是太湖周边山区市镇的普遍状态。

四、对山区乡镇发展的启示

宋代和平镇的兴衰是交通、资源、政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当今乡镇特别是山区乡镇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一)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效率,增强经济活力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口号,现在依然适用。便利的交通会带来物资的集聚,“交易集合之要素,以交通与人民为转移,间有昔盛而今衰者,皆系世局之变迁耳”,[23](P388)可以提高两地间的信息交流,加强与其他区域之间的联系,相对缩小生产、居住和流通的空间范围,加快物资流转速度,增强经济活力,促进当地发展。同时,水陆交通的便利,提高了乡镇的可达性,从而改善其经济地理位置,使区位优势发生变化。[24](P20)宋代和平镇正是充分利用了水陆区位优势,实现了飞跃。

对于山区乡镇来说,交通是其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只有首先解决交通问题,才能更好发展。在建设好本乡镇道路的同时,要注意建设乡道与县道、省道、国道、高速公路,甚至铁路、机场、港口的对接路径,尽量缩短运输时间,提高本地产品流转的效率。拥有便捷高效率的各种运输工具,农村产业和市场的距离就不会形成较大的障碍。[25](P56)纵观现今发展较好的山区乡镇,交通状况都比较优越。如与和平镇毗连的安吉县梅溪镇,是湖州市确立的16个重点培育中心镇之一,交通就十分发达,西苕溪及杭宁高速公路支线11省道穿镇而过,500吨级船舶可直通上海、江苏、杭州。

(二)充分发掘当地资源,发展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经济

山区乡镇的资源在山水,潜力在山水。[26](P13)山区乡镇本身的自然条件、生态状况决定了其必须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经济。要以农业为本,充分发掘当地农业资源,根据当地特色农副产品,如林木、茶叶、食用菌、竹木、蔬菜、花卉等,发展绿色农业。如四川成都三圣乡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打造了“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等特色产品基地。[27](P23)同时,山区乡镇也要充分发掘当地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如高山、峡谷、森林、河流等;人文资源,如民俗、文物古迹、古建筑等,注意自然、历史与人文的结合,发展生态旅游。如安徽黟县宏村,以宏村风景区为中心,周边发掘了奇墅湖、塔川秋色、木坑竹海、卢村木雕楼等特色景点。还可以把农业和旅游结合起来,如建设生态农业园、农家乐、采摘园等,以期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如德清县的“洋家乐”,以低碳、环保、回归自然、崇尚原生态为特色,已成为全国休闲旅游发展的新样板。[28](P64)

(三)政府要转变思路,创新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水平

“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宋时和平镇官员“合干人假官客为名,重征苛取”。[12](P6384)是导致和平镇衰弱的重要原因。宋代和平镇的兴衰史告诉我们,政府只有保证管理的科学、规范、有效,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才能吸引外来商旅和投资,才能带领当地人民走向致富。乡镇政府要转变工作思路,建设服务型政府,[29](P174)按照强化公共服务、严格依法办事和提高行政效率的要求,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30]如河北省霸州市南孟镇致力于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提升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31](P1)

本文考证了宋代和平镇地名的沿革及其兴衰的过程,考察其水陆环境和物产资源。指出宋代和平镇水陆环境优越、物产资源丰富,两者有机结合,借助犒赏酒库的优势,再加上政府的规范管理,最终铸就了南宋和平镇的辉煌。但是随着以上优越条件的弱化,和平镇也随之衰弱,可见一个市镇的发展与水陆环境、物产资源、政府政策等有很大的关系。今天的乡镇特别是山区乡镇,在改善自身水陆交通环境的同时,要充分发掘利用本地区的各种物产资源、发展生态经济,并且政府要转变思路、提高服务水平,只有把几者有机结合,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1]魏嵩山.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

[2]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陈桥驿.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浙江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4][清]赵定邦等修,丁宝书等纂.长兴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据清同治十三年修、光绪十八年增补刊本影印,1983.

[5][宋]谈钥.吴兴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据宋嘉泰元年修、章氏读骚如斋钞本影印,1983.

[6][宋]王象之撰.舆地纪胜[M].北京:中华书局,2003.

[7][清]宗源瀚等修,周学濬等纂.湖州府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据清同治十三年刊本影印,1970年.

[8][明]董斯张.吴兴备志[M].刘承干,辑.民国吴兴刘氏嘉业堂刻本.

[9]栗品孝.南宋军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0]李华瑞.南宋的酒库与军费[J].人文杂志,2016(3).

[11]李华瑞.宋代酒的生产和征榷[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12][清]徐松.宋会要辑稿[M].刘琳等,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13][宋]袁说友.东塘集[M]//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宋集珍本丛刊:第64册.北京:线装书局,2004.

[14][宋]朱熹.晦庵集:卷十八[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1143.

[15][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贺次君,施和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

[16][明]李贤.明一統志[M].明天顺五年内府刻本.

[17][清]顾炎武.肇域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8]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

[19][宋]范成大.吴郡志[M].陆振岳,点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20]谢文柏.长兴县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21][宋]叶适.水心文集[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

[22]邹逸麟.江南运河镇江、常州段历史地理问题之研究[M]//邹逸麟.椿庐史地论稿.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23]谢祖安修,苏玉贤纂.宜春县志[M].民国二十九年石印本.

[24]刘碧霞.浅析公路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09(14).

[25]王永作.日本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经济问题,2000(11).

[26]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新农村建设课题组.打造中国美丽乡村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安吉模式”研究报告[J].中国乡镇企业,2009(10).

[27]邹志平.安吉中国美丽乡村模式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0.

[28]华谊,张晓飞.浙江省德清、安吉两县美丽乡村建设考察启示[J].南方农业,2016(10).

[29]周维现.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30]中央1号文件起草组成员.解读中央一号文件:农村改平如何深化[N].人民日报,2006-02-28.

[31]李亚薇.乡镇政府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南孟镇为例·摘要[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5.

[责任编辑 陈义报]

A Textual Research about Heping Town in the Song Dynasty

WU Jiazhou

(College of Social History,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7,China)

Today, Heping Town in Changxing county of Zhejiang province is just Heping Town in the Song Dynasty. It previously used four names in Heping Town areas in the Song Dynasty: Shicheng, Heping country, Jiarui country, Heping Town. Because of its superior land and water environment and rich product resources, the government set up tax and reward wine library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had a long period of prosperity. But as advantages of Heping Town itself weakened, eventually the town and tax was abolished.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own of Heping tells us that for townships, especially mountainous villages and towns, to get faster development needs an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he traffic, resources and government.

song dynasty; Heping town; reward wine library;land and water environment; product resource

2017-03-08

吴家洲,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 ① 即石城,在石城山顶平台,新莽时居民避赤眉之乱,垒石为城。

K928.6

A

1009-1734(2017)05-0034-07

猜你喜欢

吴兴石城长兴县
浙江吴兴:四好农村路为乡村振兴架起“最美走廊”
努力进取,不断成长
——浙江省长兴县第四小学青年教师施燕燕
长兴县太湖街道:从民富村穷到民富村强
My family
浙江长兴县太湖街道:从民富村穷到民富村强
赵孟頫《吴兴赋》(局部)
吴堡石城札记
石城旧事
石城秋色
漫画五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