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僵硬的护理
2017-03-09方敏敏
方敏敏
(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1 病 因
分为关节内和关节外两种因素。但绝大多数患者是混合性的,同时具有关节内和关节外因素。创伤后肘僵硬的机制主要是关节内出血、渗出导致肘部处于屈曲位,因为在此位置时肘囊容量最大,关节内压力减小,疼痛缓解。此后关节囊逐渐增生变厚,肘部屈伸受限[1]。
2 预 防
肘关节僵硬一旦发生,治疗非常复杂,关键在于预防。肘关节手术后将肘关节置于最大伸直位减小手术部位出血和减少组织液渗出。手术后肘关节术后持续功能锻炼,达到软组织水肿被控制,能有效防止软组织挛缩的发生[2]。肘关节关节内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优劣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目前临床仅可通过医护人员主观判断来指导病人进行主动功能锻炼,锻炼时仅通过肉眼观察是否达到合适角度,病人在锻炼过程中存在锻炼角度的差异,特别是病人出院后无法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肘关节角度显示锻炼器能有效改善病人锻炼的弊端,达到有效锻炼的效果。
3 护 理
3.1 实施FMEA模式护理预防肘关节僵硬
具体步骤是把查找出容易导致肘关节僵硬发生的5个失效模式(功能锻炼方法不当、患者依从性差、出院后随访落实不到位、患者年龄大或体质弱、术后伤口出血及肿胀严重)进行分析预防肘关节僵硬的发生。
3.2 舒适护理
张玲等[3]等通过生理舒适护理(体位舒适、术后疼痛护理、功能锻炼、饮食护理)、环境舒适护理、睡眠舒适护理,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心理状况,采用舒适护理应用于肘关节僵硬镜下松解术后患者,肘关节活动度及焦虑评分均降低。
3.3 疼痛护理
患者行肘关节僵硬术后,病人往往怕痛不敢活动,手术后采用留置针行臂丛麻醉,术后留置镇痛泵7天,石膏托固定1天,给予肘关节被动、主动活动及中药熏洗等康复治疗。50例患者均能进行后续治疗达到了86%的优级康复水平[4]。也可以对患者进行预防性镇痛,如口服镇痛药;对病人进行放松治疗,多说说成功的案例,改善病人的紧张情绪。
4 个性化的功能锻炼
4.1 对于可活动的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术后第1天为防止患肢随意活动
术后24 h固定外固定外架制动,指导患者进行患肢指掌腕关节的屈伸活动10~20次/组,2~3组/天。术后第2天进行肘关节的屈伸活动前臂的旋转练习,其中肘关节屈伸10~15次/组,3~4组/天。术后6~8周拆除外固定后,进一步强化肌力,改善关节灵活性及协调性逐渐恢复适当的日常活动,鼓励患者日常生活中免负重使用患肢,如吃饭梳头洗脸等。
4.2 肘关节术后病人进行锻炼时往往对锻炼角度掌握不到位
特别是患者出院回家后,没有专业人员进行指导,患者对锻炼掌握不到位,导致恢复差,不到位。肘部关节活动角度显示锻炼器仅需医务人员设定某一固定角度,患者在此角度范围内自主锻炼,当报警装置启动报警时,表明患者锻炼有效,达到某一阶段锻炼效果,患者可以进入下一锻炼阶段。是一种具备早期、简单、经济、非创、精确等优点的方法来指导肘关节关节内骨折患者术后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及时挽救患者肘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5 小 结
术后立即功能锻炼能有效的预防肘关节功能僵硬的发生,药物治疗能预防肘关节异位骨化。通过规范、正规的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肘关节ROM恢复。护理人员通过肘关节术中与术后的活动范围进行记录,患肢感觉功能观察等能有效预防肘关节僵硬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正确的角度指导及锻炼时角度显示能提高锻炼的效果。
肘关节僵硬使上肢活动度减少和功能受限。虽然有许多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可用来处理肘关节挛缩,但预防至关重要。希望在不远的将来,通过医务人员的努力及患者的配合,人类能够预防肘关节僵硬的发生。
[1]查晔军,公茂琪,蒋协远.创伤后肘关节僵硬[J].中华创伤杂志,2013,29(5):474-478.
[2]何大炜,查晔军,蒋协远.肘关节僵硬[J].中国医刊,2014,49(1):23-25.
[3]张 玲,徐虹霞,曾 珍,等.舒适护理应用于肘关节僵硬镜下松解术后的效果[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5(4):163-164.
[4]陈月桂,崔楚莹,梁色明,等.臂丛麻醉加留置镇痛泵下行肘关节僵硬松动术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6):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