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阈下英汉服饰词语的语义异同
2017-03-09董建民
董建民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80)
文化视阈下英汉服饰词语的语义异同
董建民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80)
英汉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审美心理、历史背景、文学传统、自然环境和社会习俗等方面影响着英汉词语的语义异同。文章在文化视域下,从文化语义方面,以英汉语中服饰词语为例,分析解读英汉词语的语义异同,体会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利于英汉语言对比和学习,有利于英汉文化交流,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语用失误都有实际意义。
文化;文化语义;服饰词语;语义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可以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蕴,从语言中我们可以观察一个民族的文化特性,从文化上又可以解释语言现象。服饰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大凡有人的地方就有服饰;有关服饰的穿戴方法和具体款式乃至各部位名词等,都为人们所熟悉,因此常用来做语言借代。服饰形象又很鲜明,人们经常以服饰穿着中的切身体会去概括、形容、比喻生活中的事物发展规律或点明现象,语言生动、印象深刻、说服力强。由服饰而生发出的语言,表达形式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形容服饰的字词,被作为日常生活的基础用语。如“衣”“帽”“冠”“鞋”“靴”“裙”等字。还有一种是以服饰用语为基体,注入其它概念或思想内容,以阐明某种道理,或凭借服饰用语加以延伸,转注而予以运用,如英汉语中的词组、习语、谚语等。不论哪一种表达形式,英汉服饰词语都打上了各自民族的文化烙印,即词语的文化语义。文化语义就是词语的概念意义所包含或附着的反映该语言使用民族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审美心理、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等民族文化因素的那部分内容,词语文化的差异性实际上就是语言民族性的表现[1]25。本文根据这一定义,从英汉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审美心理、历史背景、文学传统、自然环境和社会习俗等方面,以英汉服饰词语为例,解读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异同,体会英汉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服务于英汉语言对比、学习和英汉文化交流,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语用失误。
一、英汉民族不同思维方式对词语的语义影响
不同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不同形态的民族文化,不同形态的民族文化又通过民族的语言得到最好的表达。对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认为,“语言与世界观相互影响,语言是从精神出发,再反作用于精神,这是我要考察的全部过程”[2]17。一个民族的语言机制和表达方式各不相同,实际上就是不同民族思维方式和思维特征的反映。“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一个重大区别是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这在哲学上的背景就是汉民族的思维习惯重悟性,而英语民族的思维习惯重理性”[3]360。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概念“道”,孕育了中国特色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悟性思维。中国文化的这种悟性思维是一种情感体验型直觉思维,推崇直觉领悟和类比推论。中华民族这种比类取象式的思维方式在语言表达中就导致人们爱使用比喻,强调充分发挥人们内心的认识能力,通过视觉形象直观地把握客观对象的本质。[1]257-260因此,比喻在这种思维方式中就成了一种极其重要的手段,造成汉语中有大量的比喻性词语或习语。而与服饰词语相关的汉语成语更是拾笔皆是。笔者统计,在《现代汉语辞海》中[4]16-541,仅与服饰词语相关的成语就有50多个。例如,常用的成语有:一衣带水、衣锦夜行、衣冠整齐、和衣而睡、天衣无缝、量体裁衣、纨绔弟子、冠冕堂皇、怒发冲冠、削足适履等。
西方哲学的核心概念是“logos”,体现事物或思维对象的自有规律。这种哲学思维孕育了西方民族主客二分的理性思维模式,具有分析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特点。 例如,在表达“他不穿鞋身高五英尺”这句话时,“不穿鞋”在汉英大辞典中表达为‘in his socks’[5]1777。当我在课堂上,让中国学生翻译这个句子时,大家不约而同把“不穿鞋”翻译成了‘without his shoes’。这符合我们汉语的直观思维表达。但是从英语的分析和抽象思维角度,‘without his shoes’可以理解为不穿鞋,也可以是没拿着鞋或没带着鞋,是以人为中心的表达。而‘in his socks’是以客观事实为观察对象进行的描述,即穿着袜子量身高是五英尺。因此,英语语言可以说是一种过滤了事物具体形象的抽象符号。当然,这并不代表英语语言中不使用比喻手段。英语语言中也有很多比喻性词语或习语,如,wet blanket(扫兴、令人不快或打击人们的热情),on one's uppers(处于困境,穷到极点),too big for one's boots(妄自尊大,目中无人,自高自大),cap/hat in hand (卑躬屈膝地,恭敬地),turn one's coat (背叛), wipe one's boots on sb.(侮辱某人),等等,但是这与英汉语言中比喻性词语的运用是有区别的。首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在20世纪以前(即受到西方文化影响之前)基本上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且越往前追溯这种特点就愈加明显,因此,比喻在中国文化中可以说就是思维方式的一部分。而西方民族在进入文明社会早期,当时理性思维尚未充分发育成熟,比喻在人们思维中的地位是重要的。例如,产生于希腊氏族社会时期的荷马史诗,其中的比喻就占相当大的分量。但在西方民族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其思维方式主要以理性思维为主,严格地说,比喻未能真正介入思维之中成为思维的一部分,只是思维的一种辅助手段[1]269-270。其次,从一种历时的角度来考察中西思维方式的起源和发展,东方悟性思维的环形思维特点使得汉民族在词语语义的隐喻中更多地使用双体隐语,如衣冠、发冠、钗裙、冠履、足履、布衣、鞋袜、襟肘等。而西方理性思维的线性思维特点是英语词语的文化隐喻注重单体隐喻[1]257。第三,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也表现在观察事物的方法、方式或角度的不同。例如,英语词语birthday suit,是一种幽默表达,意思是“光着身子”。 如果按照中国文化重直觉形象的思维来理解,“生日服装”一定是指好看、华丽的服装,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个词语表达的意思是指“光着身子”[5]170。因为西方的悟性思维中重局部分析和逻辑推理,birthday生日是指出生的那天,birthday suit即出生的那天人是光着身子来到世界的。
二、英汉民族不同审美心理对词语的语义影响
审美活动是人类把本质力量投射到客观对象中并感到愉悦的过程。审美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打上了深深的民族文化烙印。因此,不同的民族有其特定的美学精神和审美心理。在审美活动中,英汉两个民族的主体投射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汉民族的主体投射是主客体混通、人与自然合一意义上的主体投射,是内向型的主体投射[1]262-263。这种内向型的主体投射容易将自己的主观感情投射到自然物体中,因而在语言表达中喜欢用隐语和拟人手法,或是借用大量的植物词语、颜色词语、服饰词语以及其他方面的词语来描述主观情感,语义浓缩,语言模糊、含蓄、委婉。特别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对美的研究大都与善、功利密不可分。孔子在《论语》中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如有周公之才之美”等言论[7]31-33。这种美学观点影响了汉语言的文字使用,“表现在汉语词汇文化语义的衍生上,就是以人本主义作为基本的建构方略,词汇文化语义带有泛道德化色彩”[1]266。如汉语服饰成语衣冠禽兽、衣冠楚楚、冠冕堂皇、怒发冲冠、被发缨冠、两袖清风,植物词语如花容月貌、樱桃小口、芙蓉女神,颜色词语如绿衣黄里、面黄肌瘦、红墙绿瓦、青楼等等,这些词语都蕴含着丰富的主观情感和道德的褒贬色彩在内。对这些词语的理解依赖我们对古代思想和历代文学融会贯通的联想和领悟。
西方民族的审美主体投射是世界的对象化,甚至是人的对象化和物化,是主客体分离的外向型主体投射,倾向于从客观现实、物质属性上探索美的根源,注重美在事物的形式、安排、比例、体积大小等方面[7]22-23。这种审美方式表现在语言上就是语义的简明凝练、明白直露。例如,cap在英语中有“资金限额”的词义,是依据帽子戴在头顶具有覆盖、遮盖、限制住这样的形式和功能来引申,而非汉语言中常用帽子形象意义来比喻,如衣冠禽兽、冠盖相望、衣冠楚楚等。再如英语习语hang on sb.'s sleeve/ pin on sb.'s sleeve(依靠或依赖别人),roll up one's sleeves (卷起袖子准备大干或准备打架),give the shirt off one's back (把衬衫都给了别人,比喻倾囊相助,竭尽所能去援助他人)等词语,语义清晰,易于理解。
三、英汉民族不同历史背景和文学传统对词语的语义影响
汉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悠久,文化典籍十分丰富;英语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语言,它从许多民族语言中吸取了精华,语言丰富多彩。因此,英汉语言中一些词语,特别是习语或谚语的表达都来源于各自不同的文学作品或是典籍著作、历史典故、名人名言等。例如,英语成语cut one’s coat according to one’s cloth (量入为出),就是出自英国作家约翰·李利(John Lyly),在一五八零年最早使用这一成语。I’eat my hat if……这句英语谚语最早见于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意思是“我决不……,决无这回事;要是……我就不是人;要是……就砍我的头”。another (a different) pair of shoes (另外一回事,另当别论)这一成语是来源于法语成语tour autrechoes(完全是另外一回事)。Off the cuff/off-the-cuff这个词语出现在英国,历史十分悠久。几百年前的欧洲各国,在上流社会中流行举办盛大宴会,宴会过程中,主人经常邀请客人发表即席演讲,为了避免出现尴尬局面,客人常在袖口内放一张小纸条,写上准备好的演讲内容,需要时看一眼,由此,这个词语就表达了“即席发言”的含义[7]。
汉民族在几千年的文字中,语言发展日臻完善与成熟。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出现了大量的著名典籍和文学作品,汉语中大量的成语都来自于古代丰富的文学作品。 例如,成语“解衣推食”,指慷慨施惠,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成语“筚路蓝缕”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以启山林”;成语“冠盖相望”形容使者和官员来往不绝,冠盖是古代官员的礼帽和车篷,出自《战国策·魏策》“齐楚约而欲攻魏,魏使人求于秦,~,秦救不出”[4]205-297。
四、英汉民族不同自然环境和社会习俗对词语的语义影响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对民族生活和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因而语言词语的表达也反映出这种文化的不同。英国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航海渔业比较发达,因而产生了很多与航海、渔业等相关联的词语。例如,英语成语 die in one’s boots /die with one’s boots on源于船员们的海上航行。过去海上航行通常需要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船员遇上风暴或是海盗抢劫时有发生,许多船员都是穿着自己的衣服和鞋便遭遇了不测,因此,这条成语表达的含义就是“死于非命”。 trail one’s coat 则源自古爱尔兰人的一个风俗习惯。古爱尔兰人喜欢穿宽大的衣服,下摆经常拖到地上,后面的人不小心就会踩上,前面的人就会勃然大怒,有时会发生争斗,甚至拳脚相加,由此这条成语就被用来表达“寻衅,找茬”的含义[6]33-148。
汉民族最早生活在中原地带,自然条件恶劣,靠天吃饭,衣食就成为生存的关键,因此,汉语言中含有大量与‘衣食’相关的成语,如食租衣税、宵衣旰食、衣不蔽体、丰衣足食、衣锦还乡、锦衣玉食、衣食父母、饱食暖衣、衣食之媒、候服玉食、节衣缩食等等。中国社会还是以农耕为主的社会,因而重人情世故,社会关系,语言表达中就出现了“裙带关系”“连襟”“一衣带水”等相关词语。
综上所述,由于东西方在文化习惯、认知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共性和个性,而这些异同又通过语言中的词语反映出来。服饰词语属于语言中的专有词汇,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也真实地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历史、语言文化等方面。深刻挖掘英汉服饰词语中形象意义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揭示英汉服饰词语中体现出来的不同文化背景和认知心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两种语言词语的理解与学习,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1]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2008.
[2] [德]威廉·冯·洪堡特.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M].姚小平,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3] 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4] 王元书,陈有生,张炳元,火木. 现代汉语辞海[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2003.
[5] 陆谷孙.英汉大辞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6] 夏清祥. 英语成语故事[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
[7] 杨辛,甘霖.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编校 舒易红)
Semantic Differences of Cultural-loaded Words and Phras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Fashion Expressions——From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Effect
DONGJian-min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Hohhot?Inner Mongolia 010080, China)
Different concept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cultural aspects have a profound effect on semantic varieties of their word or phrase expressions. These cultural aspects involve in thought mode, aesthetic view and mood, historical background, social customer,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others. The article would read semantic differences of cultural-loaded words and phrases by taking English and Chinese Fashion Expressions from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effect, which is of significanc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so as to avoid pragmatic error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ulture effect, cultural semantics, fashion expressions
2017-02-19
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年科研项目“英汉服饰词语语义对比”(项目编号:ZD201528)。
董建民(1964—),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语言学、语言文化与教学研究。
G125
A
1673-0313(2017)02-014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