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助推学校武术践履文化使命研究
2017-03-09郑薇娜王宏
郑薇娜,王宏
“规划”助推学校武术践履文化使命研究
郑薇娜1,王宏2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解读《中国武术发展五年规划(2016-2020)》基于学校武术践履文化使命的多主体意识担当,以及其路径建构的外在表现和内在逻辑,为践履学校武术服务小康社会建设、服务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使命提供理论参考及实践借鉴。
“规划”;助推;学校武术;践履文化使命
2015年3月5 日和3月3日,两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教育部将基础大项(体操、田径、游泳)、集体项目(足球、篮球、排球)及传统国粹(武术)列入校园体育教育的重点项目,武术成为学校七大重点体育项目范畴。2016年5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提出“各地要把学校体育工作列入政府政绩考核指标、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负责人业绩考核评价指标”的重大决定迅速得到传颂[1]。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专节明确“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培育青少年体育爱好”的重要战略部署[2],传达着学校武术倍受重视的机遇。2016年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再次点到“发展武术、龙舟、舞龙舞狮等民间健身休闲项目,传承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3],预示着学校武术搭乘武术产业的新方舟已然惠临。
2016年10月14 日,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顺势地抓住武术发展的历史契机,印发含括九项36条举措的《中国武术发展五年规划(2016-2020)》(以下简称《规划》),书写了发挥武术服务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新篇章,开启了助推健康中国建设部署的新航程。其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建构的总体要求涵蕴着助推学校武术界践履文化使命的精神。而重视社会武术活动、规范竞技及其竞赛体系、强化合作交流与拓展推广渠道、弘扬文化与加强传承、推进教育与完善师资、重视研究院作用与科技创新、协调培育市场与引导消费需求、强化协会组织建设与媒体宣传等其它八项工作重点亦都富涵助推学校武术践履文化使命的要义。无疑,解读好《规划》文件助推学校武术践履文化使命的精神要义,并在学校武术践履文化使命的工作中贯彻其指导精神、执行其要义不仅成为当下学校武术界迫切需要阐释的认识论问题,也成为当下学校武术界迫切需要力行的重大实践论命题。
1 助推学校武术践履文化使命的主体要义
继十八大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以来,国家主体、社会主体、人本主体兼顾的文化事业正阔步前行。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适时发布的《规划》亦是基于党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建设步伐提出中国武术合于多重主体意识担当的战略性表达。
1.1 助推学校武术践履文化使命的国家意识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健康中国的新目标贡献力量”[4]的《规划》指导思想闪烁着武术“国家主体”担当的立场,表现于其基于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及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工作要求而定,表现于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要求而定。这种国家主体意识体现出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制定和实施规划的战略目的是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形势和国家根本利益的需要确定的,体现出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确定武术发展规划战略目的是符合国家主体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冷兵器时代,“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成为见证武术立基国家主体的时代音符。“列强环伺,虎视鹰瞬”的热兵器时代,“国家有难,武术有责”成为见证武术立基国家主体的时代号角,“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战略核武器时代,“全民健身促进、健康中国建设”成为见证武术立基国家主体的时代标签。这种取向逻辑亦是学校武术遵循的逻辑。
早在2006年,邱丕相先生撰文提出,“无论从文化视角、战略视角,还是教育视角,都必须把武术教育提高到一个重要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武术教育任重而道远。[5]”这种感慨饱含其对武术教育学界缺失国家主体担当意识的忧虑。2016年9月2号,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陪同下视察某特种部队格斗训练时一句“武文化是国家的血脉和力量”激励着将士们的爱国豪情。视频传出的同时,即刻一石激起千层浪地振奋起广大武术界的尚武激情,并得以广受赞嗌性转发。确切地说,这是近年来国家最高领导人在“演武”场合对武学的最高评价,蕴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国粹内在民族血脉性精神及力量支撑的赞同,寄予着习总书记对当代武学界爱国尚武、励志修为的关怀和厚望。作为一种夙愿,学校武术只有立基于国家主体意识的改革,方能在践履其文化使命进程中实现武术对国家富强精神、民主信仰、文明意识、和谐理念的价值信奉。厘清、解读并执行好《规划》助推学校武术践履文化使命的国家主体意识之精神要义,学校武术教改势必成就契机正值当时。
1.2 助推学校武术践履文化使命的社会意识
以“社会”为检索词,在《规划》文件里的累计频数为24次,虽不都是直接提及武术发展基于社会主体担当的叙述,但也足见行文基于武术“社会主体”发展意识的显著。其中,“以服务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指导思想[6],凸显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武文化正合于中国社会的民众健康促进而发挥作用。而“社会力量举办各类武术赛事活动”、“开发研究成果及文献资料公开服务社会”、“探索社会武术指导员管理新模式”、“加强社会力量办学的规范管理与引导”、“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组织开展各类武术教育培训活动”、“扩大武术社会影响力”以及“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武术产业体系”等举措彰显涵括学校武术受益主体的社会性指向。另外,“广泛开展社会武术活动”、“全面推进国内社会武术普及推广”及“加强对社会武术网络的引导和管理”等举措亦释放涵括学校武术受益主体的社会性指向。
学校武术并非社会文化藩篱之外的世外桃源,而是社会文化有机体的重要建构成分。一方面,相对独立个体存在而又普遍联系的意义上讲,涵盖广领域、众学科、泛类型、多层次的学校人员主体与社会群体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万事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意义上论,涵盖众领域、广范围、泛类型、多层次的学校武术受众终将踏入社会而成为社会主体成分的有机建构。另外,从中国武术卫国为民的历史叙事中亦观照着社会主体的逻辑。“武化天下”及至“文武化天下”的冷兵器时代,马背征伐与器械搏杀辅佐徒手格斗的中国武术不仅能为“执干戈以卫社稷”而呈示其铸就国魂的价值担当,而且能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昭示其护卫民族苍生的价值担当,亦能为“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彰显其安身立命的价值担当。新时期,学校武术能否基于社会自由文明、平等和睦、公正廉明、法治兼爱的价值理解及向往将聚现于学校武术教学、训练及竞赛视域中社会行为规范、公共道德、公共秩序的理性表达,这些朝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光芒让人拭目以待。
1.3 助推学校武术践履文化使命的人本意识
《规划》里不仅充溢着助推学校武术践履文化使命的国家主体及社会主体意识,字里行间亦闪耀着其助推学校武术践履文化使命的人本主体意识。指导思想视域可窥一斑,“以服务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说明《规划》基于中国公民健康需求的福祉而定,学校武术将在合符全民健身事业中大有作为。其它人本助推学校武术践履文化使命的范畴视野俯拾皆是,诸如“重视武术的文化特性,保持武术技术创新与文化传承”、“弘扬尚武精神,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原则凸显基于公民主体爱国、爱民族文化理念视域,“探索职业传承模式、形成科学的武术文化传承与保护机制”的目标则凸显其基于公民主体敬业品性理念视域,“营造竞争有序、公平诚信的武术产业市场环境”的原则凸显其基于公民主体诚信立人理念的视域,“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武德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的目标则凸显其基于公民主体友善文明理念视域。
基于公民主体意识的武术发展思想虽并非是《规划》首次倡导的杰作,但《规划》立基全民健身视域提出武术为民健康发展的鲜明人本主体意识思想确是其足以眩目的闪亮点。我国奴隶制社会就有了文武合一的教育,如西周时期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种炎黄远古的学校武术历史叙述其培养阶级统治的国家身体。封建王朝时期,学校武术一如既往地传承其忠君报国的精神信仰,培育出众多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爱国护民的尚武精英。特别引以为证的是国家危难与民族危亡之际,梁启超著述《中国之武士道》为中国之武士道“招魂”以求拯治民族精神的孱弱,孙中山推崇“尚武精神”并力行将其融于军队之魂、融于民族之脊梁,他们爱国尚武的精神理念为近代学校武术培育爱国图强的人才取向注入了浓厚的印迹。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提出“锻炼身体,保卫祖国”、“心怀祖国,放眼世界”、“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及“全民健身,利国利民”的体育理念,受统领发展的学校武术无不通透着基于适时人本主体关怀的核心价值主线。
2 助推学校武术践履文化使命的路径分析
作为助推学校武术践履文化使命的路径策略,《规划》在“着力推进学校武术教育,完善武术师资培训机制”等多方面给予了指示性观照。其中,“推进武术进校园”是前提支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则是其基于上述多重主体意识慎虑的战略性布局。
2.1 助推学校武术践履人才培养使命的分析
学校武术践履人才培养使命的范畴主要在于学校武术学生成才与教师的再充电问题,那么相关学校武术的武术教材建设、学校武术的师资力量配套以及学校武术培养学生受众的就业保障均成为学校武术践履文化使命的重大关切。围绕这些相关重大关切,《规划》均给予了全方位而周密的统筹布局。其中,“创编或修订《武术教材》和《教学大纲》,规范课程设置,鼓励开展地域性特色拳种校本课程”凸显助推学校武术践履人才培养的教材建设及管理规范务实[4]。“力争在全球50%以上的孔子学院开展武术教学活动”与“力争青少年武术习练人员逐年递增10%”突现助推学校武术践履人才培养的量化目标[4]。“鼓励支持武术专业毕业生进入中小学任教,促进青少年武术师资总量稳步增长”突显助推学校武术践履人才培养的教师保障及武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保障工作[4]。另外,设立“少年宫武术师资培训基地”彰显助推学校武术践履人才培养师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的智慧。
当然,《规划》基于学校武术践履文化使命的人才培养路径策略实质亦是对学校武术存在“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的破解策略。原任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王筱麟在任期间直言不讳地抛出过此三问,上海体育学院博导邱丕相先生曾撰文提出破解性策略,河南大学博导洪浩教授亦公开发表相关破解性学术谏言,其它专家学者也基于此重要问题做了相关见解性探讨。结合学校武术当今发展现状的认识及体会,笔者非常认同并推崇他们给予的策略贡献。因为,邱丕相先生“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是基于套路动作复杂多样、学生受众上手难且掌握慢等现实问题而出,“权威性、指导性教材与地方性教材、校本教材相结合”、“汲取传统武术营养”是基于当前教学与管理不规范而出,“遵循原则”、“借鉴经验”则是基于怎么教与怎么传播的方法而言。洪浩教授的“教学评价变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探索、师资培养模式创新”[5]相关建树性策略亦是其团队践履认知的智慧结晶,皆隶属《规划》助推学校武术践履人才培养使命精神的真知灼见。
2.2 助推学校武术践履科学研究使命的分析
《规划》第七部分“充分发挥武术研究院作用,重视武术科技创新”的部署阐述了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未来五年在科学研究领域给予的重视,亦可以作为助推学校武术践履科学研究使命的号角性宣言。“推进武术研究院实体化探索”部分明确武术研究院机构身份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主导作用的重点抓手,“调动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合作共建武术科研基地、研究中心和武术研究院分院等科研机构”是确保畅通发展机制必备的筹略[4];“加强与体育总局科研主管部门合作”部署则是基于建制机制保障问题的进一步明确与细化,体现于“经费和政策保障、院管课题、交流平台、学术活动品牌、学术水平、成果转化、科研水平”等各个方面;“重视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运筹涉及武术科研人才研修班、武术科研人才梯队建设的大战略;“支持、引导、鼓励科研创新”及引领武术科研工作的攻关方向、强化科研的导向则是基于武术科研服务全民及武术事业良性发展的考虑。
重点健全机构组织的基础上建立地方性武术研究院分院是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管控好武术科研工作的新创举,合理配合地方政府及调动地方力量则是推进管理绩效的双翼辅助手段。学校武术是寄予国家、民族情结的特殊学校体育工作,通盘统筹全国学校武术工作是件复杂系统的攻坚性工作,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是其主心骨,其科学、有效、有序、有力的战略部署决定《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作为一个系统组织,相关武术科研工作者、武术科研项目管理平台、武术科研资金及政策保障等有机建构均纳入到高屋建瓴性规划,这也为学校武术科学研究工作带来了时代性的推进契机。《规划》明确了“解决武术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战略问题和关键问题为着力点”的指导精神,学校武术如何完成逐年递增10%的硬性指标?如何更好地服务于践履健康中国建设的文化使命?如何在套路、散打、中国跤等成熟武术项目上获得更大发展?三大密切关联“武术申奥”的问题应得以重视,理性认识并及早解决好这些现实问题亦是坚定《规划》引领学校武术好前景信念的体现。
2.3 助推学校武术践履社会服务使命的分析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健康中国的新目标贡献力量”的指导思想不仅仅是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助推学校武术未来五年发展“国家主体”意识担当的叙事[4],亦是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就受引领的学校武术未来五年发展基于服务社会使命旗帜的鲜明性宣言。这一宣言是毛泽东“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方针政策的传承,是邓小平“体育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理念的继承,是江泽民“保证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体能素质”理念的传承,是胡锦涛“体育事业不仅仅为生产、建设、国防服务的手段,亦是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实践”[7]信念的弘扬。观照于学校武术教育,我们的工作无疑正是传习技艺、传承文化、传播精神、传递理念的践行平台,相关我们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是武术事业健康、全面、协调、合序发展的践行性保障,我们的工薪是基于学校武术为小康社会、健康中国贡献力量的良心性报酬。
“国破山河碎、同胞遭蹂躏”的悲惨屈辱的近代中国,陈独秀“发爱国之思想,振尚武之精神,使人人能执干戈卫社稷”[8]及孙中山推崇尚武精神、强健民族体魄、抵御外侮、扶危救国之路均不合乎引领学校武术发展的定论已为历史所证实。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之路,历经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的励精图治,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为“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健康幸福”服务的体育思想正是几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发展体育理念的当代表达,这不仅是建构武术发展《规划》指导思想的逻辑,亦是学校武术社会服务取向发展的逻辑。基于此,人才培养视域,体现兼顾未来武术业界人才与社会非武术业界型人才,而契合服务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健康中国建设意识及能力的武术知识、技能、素养等要素无疑是这些人才标准的重要依据。科学研究视域,相关“创新发展竞技武术,优化规范竞赛体系”、“弘扬武术文化”、“武术科技创新”、“培育武术产业市场”等领域均是学校武术可予拓展的契机性渠道。
3 结语
《规划》不但呈现其未来五年武术合于国家主体、社会主体、人本主体等多重主体意识传承、发展、革新取向的学理性逻辑,而且明确了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基于珍重品学兼优的人才培养、推崇优秀文化的科学研究、重视健康生活的社会服务等全方位工作的通盘统筹。启示广大学校武术业学界,正确解读相关助推学校武术践履文化使命的理性逻辑,并在结合各差异性领域、学科、类型、层次的学校实际,领悟《规划》助推学校武术践履文化使命的精神要义,切实为学校武术服务小康社会建设、服务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时代性贡献。进入良性循环发展的学校武术亦终将推动曾经命途多舛的中国武术文化事业迎来更美好的发展宏图。
[1]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OB/EL].[2016-10-30].中国政府网-信息公开-国务院文件,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5/06/content_5070778.htm.
[2]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具体内容解读[OB/EL].[2016-10-30].至诚财经网-财经频道-国内财经,http: //www.zhicheng.com/n/20161026/101669.html.
[3]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OB/EL].[2016-10-30].中国政府网-信息公开-国务院文件,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10/28/content_5125475. htm.
[4]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发展五年规划(2016-2020)》发布[J].中华武术研究,2016,5(9).
[5]邱丕相,王国志.当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体育学刊,2006,13(2):76-78.
[6]洪浩,田文波.现代化进程中武术教育新理念与体系重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11):52-58.
[7]曹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体育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6:188-189.
[8]陈独秀.陈独秀著作选[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17.
Plan Boosts Cultural Mission of Campus Chinese Martial Arts
ZHENG Weina1,WANG Hong2
Through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expert interview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this paper based on the multi-agent consciousness of practicing of campus martial arts cultural mission and its construction of external representation and internal logic to read"Five Year Plan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Development(from 2016 to 2020)".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achieving a well-off society and the revival of Chinese nation by campus martial arts.
plan;boosting;campus Chinese martial arts
G80-05
A
1003-983X(2017)06-0537-04
2017-04-0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5YJA890019);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BTY070)
郑薇娜(1979-)女,湖北武汉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体育部武汉430073;2.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武汉430079 1.Sect.of P.E.,Zhongnan Univ.of Finance&Law,Wuhan 430079,China 2.Wuhan Inst.of P.E.,Wuhan 430079,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