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团队角度审视“智取生辰纲”

2017-03-09

关键词:晁盖杨志生辰

焦 彤

从团队角度审视“智取生辰纲”

焦 彤

智取生辰纲是两个群体之间的斗争,一个群体在晁盖的领导下接近于现代意义的高效团队,一个群体在杨志的管理下走向崩溃的边缘。成员内化了的团队目标、首领的个人魅力和领导才能,以及团队每个成员都具有团队精神是晁盖团队成功的关键。粗暴管理、队伍目标的领导私人化、队伍成员好逸恶劳与消极抵抗是杨志队伍失败的主要原因。官僚体制危机是导致杨志队伍无法形成团队的外部环境因素,江湖义气则催生了晁盖团队。

《水浒传》;团队;生辰纲

“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传》中的著名片段,被选入人教社2003年6月版初中语文课本九年级上册。*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版七十一回本《水浒传》第十六回。本文《水浒传》原文引自施耐庵《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1月版。这一片段描写智多星吴用设计智取了杨志押送的生辰纲,课本使用的题目强调了吴用与杨志个人的智慧较量,小说使用的回目“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更强调了吴用个人的智慧是夺取生辰纲的关键。但实际上,参与对决的不止杨志和吴用两人,而是以杨志和晁盖为首领的两个群体,分别由十五人和八人组成,以“送”“取”生辰纲为明确的目标。

现代管理学多用“团队”称呼特定群体。如著名管理学家周三多指出:团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和协作以便于完成组织预定的某项特别目标的单位。[1]231弗兰克·拉夫斯托和卡尔·拉森指出:“只要人们集中起来,共同去完成某项工作,就形成了团队。”[2]1多个个体,共同的目标,一定的组织形式,个体之间相互协作,这些就是团队的特征和要求。晁盖所领导的正是具有前述特征的典型团队,而杨志领导下的群体不能团结协作、相互依赖,最终导致目标的失败。

一、晁盖团队:众志成城的高效团队

劫取生辰纲是要掉脑袋的大事,这种行动在任何朝代都冒着巨大的风险。晁盖团队由一个保正(晁盖)、一个教书先生(吴用)、一个道士(公孙胜)、三个渔民(阮氏三雄)、两个闲汉(刘唐、白胜)组成,可以说是一群未经训练的乌合之众,很难成功。但晁盖队伍的成员们却共同努力、团结合作、各展所长,形成了一个高效团队,最终完成劫取生辰纲这一困难重重的团队目标。原因何在?

(一)团队目标内化为每一个团队成员的内心追求

晁盖团队目标非常明确:夺取“生辰纲”这“一套富贵”。这一目标不仅是团队领导者的个人目标,更汇集着所有团队成员的共同追求,这个目标只能由团队成员共同努力来完成,它对所有团队成员有着巨大的凝聚力。

晁盖团队成员完成任务的获益有其特殊性。一般来说,团队领导者完成目标后获得的利益远远大于其他团队成员,而抢劫生辰纲的晁盖团队却是一个特例。团队领导者晁盖作为一个保正,本身就是一个富户,并不缺少钱财。相较而言,阮氏三雄是饱受官府压迫和剥削的穷苦渔民,生活都成问题;吴用是并无家产的教书先生;公孙胜是没有家业的云游道士;刘唐、白胜则是缺少固定生活来源的闲汉。相对于团队首领晁盖来说,他们可能失去的东西更少,而任务成功则获得得更多,因此他们的态度更加积极。这就出现了,刘唐、公孙胜不约而同地主动上门加入团队;吴用闻听之后立即献计献策;阮氏三雄、白胜得知这个打算后,无不欢天喜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

抢劫生辰纲之所以由犯罪行为转变为众望所归的团队目标,是因团队成员存在着一种价值判断:“生辰纲”是大名府梁中书搜刮的十万贯民脂民膏,梁中书为了升官晋爵的私欲,献给权相蔡京作为祝寿的私礼,是一种不义之财,任何人都有权利夺取享用。可以说这一目标体现出好汉们对“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的生活追求,是“锄强扶弱”“杀富济贫”侠义行为的现实展现,更是小说后期塑造的“替天行道”理想社会的精神雏形。团队目标无形中内化为每个成员的内心追求,调动了所有团队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极大地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成为这一高效团队的思想基础。

(二)团队领导者晁盖“仗义疏财”的个人魅力与领导才能

晁盖团队自主做出决策并且自己承担责任,是典型的自我管理团队。团队自行制定工作任务,确定工作进度,决定谁可以加入团队。[3]288晁盖不是官方授权的管理者,而是这个团队众望所归的领导者,其个人魅力和领导才能在高效团队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晁盖“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识天下好汉”、“江湖都闻他名字”,在江湖上有很高的威望。正因如此,刘唐和公孙胜才会不约而同地把生辰纲这“一套富贵”报与晁盖,三阮愿意舍出性命来帮助赏识他们的晁天王。作为领导者,晁盖具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使他们心甘情愿地追随他制定的目标。

其次,晁盖爱惜人才、尊重人才,具有宽厚的胸襟。当晁盖管理梁山时,立刻报答恩人宋江。当“花荣、秦明、黄信等九位好汉上梁山来要求入伙时,也只是凭着宋江的一封荐书,而晁盖却是带领梁山众好汉‘全副鼓乐来接’,‘杀牛宰马筵宴’,随即在聚义厅上排好交椅,虚位以待;当他看到花荣射箭的高超技艺时,便赞扬花荣为‘神臂将军’,认为是‘山寨之幸’……总之,每当新的英雄好汉上山入伙,晁盖都是看成大喜事”[4]。虽然后来白胜出卖了弟兄,但晁盖仍然不计前嫌,念念不忘救他。上山之前,不管刘唐这样的闲汉,还是三阮这样的穷苦渔民,或者公孙胜这样的出家人,晁盖都真诚热情地接待,不因对方的社会地位卑微而有所轻视。真心换真心,他由此赢得了团队成员的信任与尊重。

再次,晁盖管理有方,用人不疑。晁盖在管理梁山的时候井井有条,正如李光翠、付娟所言:(晁盖)整点仓廒、修理寨栅、打造军器、教演人兵水手……准备迎敌官军。晁盖的战略、战术的远见卓识,很快就为山寨迎来了一个大胜仗。[4]在智取生辰纲的准备中,他尊重吴用的才能、信任吴用的人品,对吴用言听计从,终于使吴用的才华得以施展。

正如周三多所言,领导“可能更多的是建立在个人影响力和专长权以及模范作用的基础上”[1]200。晁盖成功地唤醒了他和团队成员之间的积极情感,赢得了团队成员的尊重、喜欢、佩服。

(三)每个成员都具有团队必需的一技之长和团队精神

晁盖团队成员每个人都具有团队所需的一技之长,刘唐、公孙胜信息灵通,为行动提供了准确的信息资源;吴用作为智囊为团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白胜作为地头蛇能够为团队提供落脚之处,他本地人的身份也颇为适合卖酒人这一关键角色;三阮善水为事败后团队成功撤退留了后路。

《现代汉语词典》将“团队精神”定义为:“指集体合作、共同奋斗的精神。”[5]1321晁盖团队成员在劫取生辰纲的任务中都表现出了这种精神,他们愿意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团队做出贡献,为团队目标付出所有努力:刘唐、公孙胜千里迢迢赶来主动加入团队,他们在加入团队之前就为团队做了很多前期工作,提供了准确的生辰纲押送信息,为任务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吴用加入团队之后,主动前去游说阮氏三雄,并提出“智取生辰纲”的方案计划,在“智取”任务顺利完成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白胜则用出色的演技为“智取”行动添上了精彩的一笔。这样,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专长为团队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他们的一切行为都服务于团队的最终目标,他们的精神反映了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团队的高效率运转。

总之,成员内化了的团队目标、首领的个人魅力和领导才能,以及团队成员的团队精神,使看似乌合之众的群体转化成为一支高效团队,为实现团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杨志队伍:从接受任务走向分崩离析的押送队伍

杨志押送队伍以杨志为管理者,以一个都管、两个虞候为副手,十一名军人为成员。相比较于晁盖团队,该群体具有很大的优势。首先,作为官军押送财物,具有形式上的正义性。其次,从技艺来讲,杨志武艺十分高强,曾与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在梁山泊下打个平手,其他成员都是经过正规训练的军官和职业士兵。再次,杨志作为官方任命的管理者,具有法定权,对部下也具有惩罚权。最后,老都管年龄大、威望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着队伍人际关系调节剂的作用。然而,他们却失败了,原因在于这个群体不仅没有成为一个团队,反而迅速军心涣散、分崩离析。

(一)领导有效性的丧失

杨志的管理只是“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权力基础上对下属命令的行为”[1]199,因此其称不上领导者,只是队伍的管理者。他拥有队伍中的最大权力——高超的武艺带来的个人专权、丰富的江湖经验带来的个人影响力、官方任命带来的管理制度权,本可以组建一个优秀的团队,成为一个优秀的团队领导,顺利完成押送生辰纲的任务,但他的管理方式方面的缺陷,导致队伍溃散。

拒绝沟通,扩大了队伍的分歧,削弱了凝聚力。沟通是促进组织有效运作的重要因素,是影响企业成败的关键要素。杨志的押送计划同样十分巧妙,但他对队伍其他成员缺乏基本尊重,甚至只将队员看作类似于牛马的押送工具,主观上就拒绝与他们进行任何沟通交流、拒绝把重要信息传递给他们。队伍内部矛盾爆发,队伍成员义愤填膺地质问他,他仍不加解释只管责骂:“这畜生不呕死俺,只是打便了。”最终,队伍在黄泥岗拒绝前进,他才简单解释:“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谁敢在这里停脚!”但这时其他成员对杨志已经完全失去信任,再也听不进他的话了。

管理方式简单粗暴,管理手段失灵。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惩罚只是一种对被管理者的威慑手段,只是辅助手段。但杨志管理队伍却只有这一种简单粗暴的肉体惩罚手段,他在出发之前就专门准备几根藤条,用藤条管束下属。他对军汉“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黄泥岗上,大家又累又热瘫软在地,杨志却只是劈头劈脑打去。单纯的暴力手段最终失去了管理效果,“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再也无可奈何。

缺乏对下属的关怀,成员怨声载道。成功的团队领导者会尽量理解团队成员的心理,准确地把握队伍成员的需要,利用成员的各种需要,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在押送队伍中,付出最多的是押送的军汉,他们背着“百十斤的担子”,在“火似热的天气”里行进。他们的行进速度连空手的虞候都追赶不上,却只要求片刻休息、要求一些饮品稍解酷暑。平心而论,他们的要求并不为过,但杨志却从不关心他们的需求,既没有精神层面的语言褒奖,也忽视他们的基本生理需求,只是用藤条毒打他们。军汉们感受不到来自管理者的任何关怀,怨声载道,分崩离析,也就在所难免了。

杨志管理方式的极大缺陷,是其队伍溃散的主要原因。正如李卓吾所说:“杨志是一勇之夫,如何济得恁事也?须以恩结这十四人,方可商量事体,要行便行,要住便住。一味乱打,众人自然拗起来,虽然由你智勇足备,亦不能跳出这七个人圈套了!徒自作恶耳,蠢人!蠢人!”[6]174

(二)队伍目标的领导私人化

生辰纲押送失败,从老都管到军汉们,每个成员都将面临严厉的惩罚。老都管意识到生辰纲被劫后第一句话就是:“你们众人不听杨提辖的好言语,今日送了我也!”将责任推给众人。也因如此,大伙一起编造了谎言,诬蔑杨志里应外合截取生辰纲以逃脱惩罚。从客观上来看,像其他任务一样,押送队伍成员的个人命运与他们的队伍命运紧密连在了一起。押送生辰纲不是杨志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队伍的目标。但在任务执行过程中,从杨志到军汉,却都不这样认为。所有人都认为,是杨志在梁中书面前立了军令状,一切都是杨志的责任。梁中书对老都管和虞候指出:“这干系都在他身上。”杨志也公开地说:“这干系须是俺的!”老都管调解队伍人际关系也与队伍目标的达成无关,只是因为“相公当面吩咐,道休要和他鳖拗”。于是,和每个人利益息息相关的最终的目标,却被私人化,成为管理者的个人目标。除了杨志,队伍中没有人愿意为这一目标付出更多的努力。杨志对待其他成员的粗暴态度正说明了他对队伍目标实现的急切态度与现实努力,而这恰恰与其他成员的漠不关心形成了巨大反差,造成了成员的激烈矛盾,使队伍的人际关系持续恶化。

(三)队员们好逸恶劳与消极抗争

真正的团队往往由心态开放的成员组成,他们“总是乐于处理各种问题,懂得营造一种开放的氛围让其他人畅所欲言,以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这些团队成员实际上是真正高明的沟通者,他们善于营造一种氛围来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交往,使得团队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而合理的解决”[2]12。可惜的是,杨志队伍的成员或者消极抗争,或者组成了小团体来对抗杨志的领导。军汉们、虞候缺乏团队精神,只计较自己的付出,不关心团队建设,也没有与队伍管理者沟通的能力。老都管在队伍中没有正式职务,名义上只是捎带礼物。但他是“夫人行的人,又是太师府门下奶公”,年龄大,威望高,具有队伍中的非正式地位,最有希望在队伍中扮演协调者角色调解矛盾,帮助杨志组建团队。在行动中,老都管也确实为调和队伍的矛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听到士卒抱怨时,他曾再三劝解大家:“你们不要怨怅,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只是被掩盖起来。在黄泥岗上的关键时刻,老都管在兵士的劝说下、在基本生理需求的驱使下,利用自己在队伍中的非正式地位扮演起了阻拦者的角色,从而使队伍彻底失控。

三、江湖道义与体制危机

诚如上文分析,晁盖团队与杨志押送队伍较量,结果却是由经过正规训练成员所组成的具有“严密组织、严格纪律”的队伍完败给几个散兵游勇。但是押送生辰纲时缺乏团队精神的杨志,在与鲁智深、曹正夺双龙山的行动中却能够从善如流、完美合作。这又该做如何解释?笔者认为,团队的形成固然有内部因素,但外部因素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一)官僚队伍的体制危机

小说描写了一个以高俅、蔡京为首的腐败官僚群体,在他们的领导下,官员们都以自己的私利为重。有才能的人被逼上梁山,无能之人依靠贿赂、关系平步青云。这样,整个官僚体系陷入腐败,丧失道义上的正当性。就杨志来说,他押送花石纲失败,到东京行贿不成,被发配大名府充军,押送生辰纲对他来说,正是谋求自己个人仕途的手段,来得并不比其他官员光彩多少。押送生辰纲的本质是地方官员向朝中首脑行贿,本身就是官僚腐败的一种典型体现。这种活动恐怕就是在押送队伍成员来看,也未必光明磊落,他们不肯为行动目标付出更多努力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小说描写的官僚体系中,上级对下属拥有绝对的权力。具体到杨志队伍的组织结构也是如此,杨志不仅有权力决定队伍的行止,而且有权随意处罚。“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正是这种权力导致了杨志妄自尊大,忽略手下人的想法,漠视他们的需求,最终被孤立起来,有令难行。

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信任,才能互相依赖、互相合作。小说中的整个官场氛围都缺乏信任,官员以私利为先,对他人充满猜忌。杨志队伍缺乏团队建设的环境,也无法独善其身。具体来说,梁中书对杨志不信任,因此派老都管和两个虞候对他进行监督;杨志对老都管和两个虞候也不信任,因此一听有他们参与,立刻拒绝行动;老都管、虞候和军汉对杨志也不信任,多次质疑他的身份和行为动机。

杨志队伍外部的官场组织结构的大环境,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杨志的管理方式和队伍成员之间的关系,使杨志的队伍难以形成真正的团队。我们从小说里也可以看到,官府的队伍从未形成真正的团队。梁山好汉被招安之后,在官僚体制的作用下,他们的团队凝聚力也逐渐削弱,最终走向解体。

(二)江湖义气催生团队

按照王学泰的理论,晁盖队伍中公孙胜、吴用、白胜、刘唐脱离了“士农工商”的正常社会秩序,游走于城镇之间,没有固定的谋生手段,属于封建社会的“脱序人”,也可以称之为“游民”。三阮是穷困潦倒的渔民,渴望“变泰发迹”,稍有外部动力就会轻易转变为“游民”。王学泰在《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一书中总结了“游民”的群体性格:①强烈的反社会性;②在社会斗争中最具有主动进击精神;③注重拉帮结派,注重团体利益,不重是非;④表现出中国传统思想意识中最黑暗、最野蛮的一面。[7]288-318游民这种“注重团体利益,不重是非”的性格,也可以称之“江湖义气”。

智取生辰纲之前,吴用介绍三阮加入团队时多次强调三人最讲义气,“义气”是晁盖们组建团队甄选队员的重要标准。小说中的江湖,没有官场的规则,没有官方设置的组织结构,将晁盖们团结在一起的是“义气”。这种“义气”涵盖了“替天行道”“锄强扶弱”的高尚情操,但更多时候表现为“哥们义气”的江湖习气。这种江湖习气是社会底层的“游民”在社会生活外部的重压下相互扶助的社会潜规则:讲义气即为兄弟,要扶持帮助、要两肋插刀;对敌人不能讲义气,要刀剑相向。

这种江湖“义气”没有上下级关系问题,合则聚,成员相互信任、相互依赖,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团体。这种团体带给成员强烈的归属感,每个成员都愿意为团队目标付出巨大努力。团队的管理者没有官方任命,领导者由团队成员自由推举、自然产生。这样,团队领导者就由团队中最有威望的人物担任。自然生成的领导者得到大家的拥戴。

团队成员关系在江湖义气的作用下发生了改变,被蒙上了兄弟感情的温情面纱,大家由合作关系变成了江湖兄弟式的混合型人际关系。黄光国、胡先缙先生认为:“在中国社会中,混合型关系是个人最可能以人情和面子来影响他人的人际关系范畴……”[8]10-11在兄弟感情的温情形式的作用下,团队成员关系相对平等,每名成员都可以自由发表看法,这样,就无形中改善了团队内部之间的沟通状况,使群体接近于民主决策、相互依赖的现代团队。“江湖义气”只讲感情、不明是非,与现代文明社会格格不入,不宜提倡,但在当时的背景下,的确促成了团队的形成。

[1] 周三多.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拉夫斯托,拉森.最卓越的团队合作[M]. 邹琪,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 格林伯格,巴伦.组织行为学 [M]. 毛蕴诗,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 李光翠,付娟.晁盖应位列32位天罡星之首 [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24-127.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 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6] 朱一玄,刘毓忱.水浒传资料汇编 [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7] 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 [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

[8] 黄光国,胡先缙.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006-2920(2017)03-0093-05

10.13892/j.cnki.cn41-1093/i.2017.03.012

焦彤,河南财政金融学院(龙子湖校区)文学院讲师(郑州450000)。

2015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英雄传奇小说中的团队现象教育功能研究——以《水浒传》为例”(2015-JKGHYB-0647)。

(责任编辑孟俊红)

猜你喜欢

晁盖杨志生辰
与杨志共饮
陈毅诗记赣南游击战
“《智取生辰纲》:于‘智’的角逐中观情节之妙”教学设计
《智取生辰纲》,智在何处?
《水浒传》中晁盖之死新探
晁盖:误闯梁山的孩童
晁盖:误闯梁山的孩童
青面兽的选择
全新一代·全面升级港福珠宝《宝宝生辰牌》第二代珠宝臻品火爆上市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Lilytype lectin ( Sm LTL) in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and its response to Vibrio anguilla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