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的短板
2023-07-31闫珊
《水浒传》中多悲剧英雄,但悲剧亦有多样性。有人路逢奸佞,惨遭迫害;也有人作茧自缚,关键时刻“挺”不住,把一盘棋走成死局、败局。杨志就是后者中的代表。
杨志乃三代将门之后,应过武举,做过制使。这样的出身和履历,是国家储备的将才,功夫自不必说,综合素质摆在那里。但杨志有致命的短板——每遇紧要事,第一反应总是“跑路”。
杨志等十位制使去太湖边搬运花石纲,唯他一人因风浪翻船,失了花石纲。同去九位皆回京复命,他却逃去别处避难。这里虽有运气不好的成分,但实践证明,跑路肯定不是最好的选择。
其实朝廷并未失察,弄清原委后,很快赦宥了他的罪名。后来杨志想再补制使职役,朝廷鉴于他的表现,当然有所顾虑。而杨志不但不反省,还怀恨在心。
朝廷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的,杨志后来押送生辰纲失败,又一次跑路了。他曾想自杀(这是一种更徹底的逃跑),又觉得不值。对于同行的十四个人,杨志没有做任何安排,只骂他们连累自己,就下岗而逃了。
那么杨志到底还有没有别的选择?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他可以追。十一担金银珠宝,百斤的担子,对方只有七个人,要飞快地运走销赃,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杨志手下有十四个人,快马加鞭,分头去追,不失为一种选择。
其次,对方在撤离过程中总会留下蛛丝马迹,搜集好这些有用的线索和情报,可以报送给官府。生辰纲是梁中书给岳父蔡太师的礼物,去年已经丢失过一次,上面不满意,下面办案人员有压力。在谁的地盘上丢的,谁就可能丢乌纱帽,能不着急?事实也是如此,济州府尹很有压力,马上通过线人查到了晁盖、白胜等人。
再者,官府对流动人口是严格控制的,来历不明的生意人,无论他是贩枣子的还是卖酒的,只要路过,必有登记。杨志只需用最常规的破案手段,就可以查到贼人。
可杨志偏偏一走了之。他这么一走,还带来一个恶果。本来,杨志只要坚守,他手下的十四个人就不敢妄动。而现在,这十四人为了自保,便诬陷杨志事先与贼人勾结。他们未必是大奸大恶,但杨志的行为唤起了他们的邪念。
领命,习惯性逃跑,关键时刻掉链子,再遭诬陷……杨志的命运陷入了一个怪圈,其结果也可想而知。
(摘自《特别关注》 闫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