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下古筝产业化发展路径探寻

2017-03-09张静嘉

菏泽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古筝产业化培训

张静嘉

(阜阳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河南阜阳236041)

新时期下古筝产业化发展路径探寻

张静嘉

(阜阳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河南阜阳236041)

近年来,在经济、政治、文化整体大发展的背景下,音乐文化产业也是异军突起,不但获得了多方面的积极效益,更使音乐文化本身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作为传统的古筝艺术,也应该积极融入到产业化进程中来,通过古筝培训业、古筝旅游业、古筝制造业和古筝演出业等多个产业项目的发展和完善,使这门传统艺术在新时期下获得创造性的新发展。

古筝艺术;产业化;必要性;发展路径

一、古筝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古筝是我国传统的器乐艺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流派众多,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然而近年来,伴随着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包含古筝在内的多种传统音乐都在传承上遇到了困境,急需探索出新的发展模式和渠道。另一方面,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门朝阳产业,也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很多传统音乐艺术通过产业化发展,不但丰富壮大了自身,而且还通过与其它产业的融合获得了联动效应,所以推动古筝产业化发展,不仅是自身传承的需要,也是当代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价值和意义。

二、新时期下古筝产业化发展路径探寻

(一)古筝培训产业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入,艺术培训市场的发展更是如火如荼。“整个市场规模已经由2008年的64亿元发展至2015年的462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了32.62%。而在各类艺术培训中,古筝一直都是一只主力军。在学习人数上仅次于钢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热门。”[1]推动古筝培训的持续稳步发展,既能使古筝艺术在当代更好的传承和推广,也能获得丰厚的经济和文化收益。

首先是规范培训市场。从当下实际情况来看,各种培训机构在数量上已经能够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但是因为准入门槛较低,所以整个古筝培训市场还在很多方面存有不规范的现象。包含办学资质、场地和设施、师资水平等多个方面,需要得到及时的完善。具体来说,在办学资质方面,要通过行业协会建立起准入资格,包含场地和设施建设是否达标、教师的数量是否充足等;在师资建设方面,应严格按照社会古筝教师考评制度进行考核,合格后才能颁发相应的证书;在教学过程方面,应该尽快走出传统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在科学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系。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完善后,各类培训机构都能获得名利双收。

其次是扩展培训市场。中小学生是当下古筝学习主力军,但是伴随着近年来音乐文化的发展,有更多的成年人也对古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表示出了较为强烈的学习意愿。这正是当下古筝培训市场新的增长点所在。所以一方面要进行广泛的宣传,一方面要结合成年人音乐活动的实际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式。比如可以和社区文化机构建立积极合作关系,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成为古筝培训基地等,尽可能的为学习者提供方便。

再次是丰富营销策略。“市场经济体制下,如果没有合理、丰富的营销策略,再好的资源也无法转化为商品,也无法获得更大的价值。”[2]所以当下的古筝培训应该以社会属性为主导,采取丰富的营销策略。在产品方面,要建立起核心、形式、潜在、期望四种类型构成的产品体系,尽可能的满足各种市场需要。在定价方面,要按照市场规律来制定,不能孤立的、自以为是的定价。只有真正将古筝培训视为是一种营销,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与此同时,还需要充分做好营销的辅助工作,一方面要积极承办各种演奏比赛、等级考试等,使当地成为周边区域的中心;另一方面要在各种业余音乐文化活动中大力推广古筝艺术,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古筝。通过艺术氛围的营造使市场基础更加雄厚。可以预见,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古筝培训产业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依靠自身的规范和完善,方能够保证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古筝旅游业

旅游业被誉为是污染小、效益大的绿色无烟产业,而作为传统艺术的古筝,本身就蕴含着独特的山水情怀,视高山流水为知音。所以完全可以将古筝和旅游业相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古筝旅游产业。

首先是开发景区旅游资源。每一个地区几乎都有代表性的风景名胜区,可以适时的将古筝融入其中。比如江苏省扬州市,园林文化和茶文化十分发达,在瘦西湖、何园、富春茶社等多个著名景区和百年老店中,都常设古筝表演,赏园品茗的同时,耳边传来清丽、隽美的筝乐,让每一个游客都感到心旷神怡。安徽黄山市黎阳镇的八位农民,闲暇时间练习古筝弹奏。在专业教师的辅导下,经过刻苦努力,已能弹奏《渔舟唱晚》《高山流水》等名曲。自2006年起,在黄山脚下的屯溪老街义务为游客演奏,为景区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可以看出,如果能够结合景区实际,将古筝引入其中,既能使景区资源得到扩展,也能使古筝艺术得到推广和普及。

其次是打造古筝文化园区。在传统景区融入古筝,虽然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古筝始终处于配角的地位。所以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打造专门的古筝文化园区。如扬州市,扬州古筝生产量占全国总量的2/3以上。扬州也因此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被文化部授予“古筝之乡”的美誉。对此当地旅游部门专门开辟了一条古筝文化游路线,包含参观古筝制造企业、欣赏古筝名家演奏等。近年来又逐步建立起了古筝文化园区,将古筝制造、古筝培训、古筝表演等聚拢在一个园区内,既发挥出了产业集群效应,也成为了一个新的景点。

最后是建设古筝博物馆。建立古筝博物馆,以收取门票的形式适当盈利,既能够使各种古筝史料得到良好的保存,同时也能获得一定的收益用于博物馆的维护。具体形式和规模可以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既可以是单独的博物馆、展览厅,也可以在其它博物馆或展厅中开辟出专门的位置。如葫芦岛市提出了“中国筝岛”的建设目标,对此就可以建设专门的古筝博物馆,除了资料的收集和保存外,还可以依托于博物馆开展相应的研讨、演出等活动。如以“朱雀牌”古筝闻名的西安音乐学院乐器制造厂,便在西安音乐学院图书馆、展览馆内设置了专门的展示,全方位的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

(三)古筝制造业

古筝是学习人数仅次于钢琴的第二大乐器。改革开放后,庞大的学习群体对乐器的需要,也使很多乐器制造厂商重新焕发了青春。特别是一些有着悠久制作历史的地区,更是在这场热潮中大显身手,先后涌现出了多个知名厂家和品牌,在满足了学习者乐器需要的同时,也有效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当下古筝学习热度有增无减,这对于古筝制造业来说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变革和完善。

首先是提升产品质量。产品销量越好,对产品质量要求越高。近年来,因为市场的大量需求,使很多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厂家也纷纷生产古筝,一些传统厂家也为了追求产量而忽视质量,导致古筝质量参差不齐,比如长短不一、弦距不统一、尺寸不规范、音梁音柱结构不合理等。还有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经常以模仿的形式生产,产品质量可想而知,给企业自身发展和使用者都带来了恶劣的影响。所以要严把质量关,从设计到备料,从生产到组装,每一道环节都一丝不苟,紧密衔接,力求使每架古筝都呈现出最佳状态,构成完美无缺的整体。

其次是树立品牌意识。所谓品牌,就是一个名字、名称和符号,其主要目的是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明显区别于其它竞争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品牌的树立是十分重要的。对此可以从两个地区的对比中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江苏省扬州市古筝文化发达,素有“古筝之乡”的美誉。全市古筝制造厂家多达114家,拥有品牌数量近150个,但是拥有江苏省名牌产品的企业却为数不多,数量上确实是全国之冠,但是精品不多,成为了古筝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所以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应该树立起品牌意识,方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再次是丰富营销手段。目前大部分的古筝销售都是在实体店交易完成的,但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线上购物开始成为一种潮流,而且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多的乐器企业也搭上了电商快车,开拓出了更广阔的市场。古筝制造和销售也应该尽快融入其中,要紧跟“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步伐,成立专门网络销售团队,把互联网销售做大做强,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更大的动力。

(四)古筝演出产业

作为一门表演艺术,通过演出获得相应的收益,乃是古筝产业化发展的最基本形式。“但是耐人寻味的是,在当代古筝艺术产业化发展进程中,最基础的古筝演出业却最为薄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含多元音乐文化对传统器乐艺术的冲击、当代古筝艺术在创作和演出形式上的陈旧、缺少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演奏家或演奏团体、地方古筝音乐文化氛围缺失等。”[3]因此要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有效解决,重振古筝演出市场的辉煌。

首先是古筝作品方面。作品是演奏和欣赏的基础。一方面,要对经典曲目适当的改编,通过全新音乐元素的注入,使之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要;另一方面则要创作出全新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新作品。比如以林海为代表的当代青年作曲家,就先后创作出了一大批具有当代审美情趣的传统器乐作品,然后借助影视配乐、民族民间音乐专题节目等进行推广,同样受到了普遍的欢迎。这就充分说明传统器乐艺术不是为当代人所排斥的,重要的是能够一边继承传统,一边推陈出新,创作出符合当代人审美需要的作品。其次是演出形式方面。当代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古筝从听觉为主,视觉为辅,逐渐向视听融合发展。观众不仅要听到美妙的乐声,更要看到演奏者表演的过程,获得视觉美感享受。如果能够在表演形式上进行创新,也就形成了较强的吸引力。“如曾经名噪一时的女子十二乐坊,作为中国第一个以流行音乐形式来演奏传统音乐的乐团,一开始就将自身定位于视觉音乐,以充满震撼力的表演给观众新鲜感,极尽视听之余,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而且叩响了通向国际市场的大门。”[4]因此要通过演出形式的变革,拉近当代观众和传统器乐艺术之间的距离。再次是市场培育方面。一个地区的古筝艺术氛围越浓厚,古筝演出市场也就越火热。在这方面最突出的当属辽宁葫芦岛市。新世纪伊始,葫芦岛市委、市政府从发展文化产业出发,提出了建设“中国筝岛”的目标,基本要求是“上至六十九,下至刚会走,楼楼有筝响,处处闻筝声。”。近年来推出的拳头产品《红山魂》,更是一首气势磅礴、演奏技术难度较大的古筝协奏曲,并且大胆尝试了用古筝新筝协奏的方式演绎,多年来久演不衰。通过自身的建设和完善,在当地和周边形成了浓郁的古筝艺术氛围,各种古筝演出活动的顺利开展也是水到渠成,在演出规模、效应方面都是首屈一指。可以看出,虽然是一门传统艺术,但是在创作、演出和欣赏等多个方面,都是有着广阔创新空间的,要在坚守古筝本质艺术规律的前提下,结合当代人审美需要,通过一系列积极的尝试和探索,重振古筝演出产业的辉煌。

综上所述,近年来,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其特有的价值和意义。作为传统的古筝艺术来说,要想在新时期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与新的环境相适应,积极探索产业化发展路径,使其在当代得到继承和发展的同时,通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产生良好的联动效应。古筝培训业,古筝旅游业、古筝制造业、古筝演出业等,正是新时期下古筝产业化发展的具体项目和方向,理应为其探索出科学的发展路径,使古筝产业化的价值和意义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一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绝非是一朝一夕之功,势必会遇到诸多困难和曲折,只有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才能使古筝文化产业够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

[1]毛婕.“古筝热”环境下古筝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音乐创作,2015(7):70-71.

[2]曾遂今.音乐传播链上的音乐表演空间与文化创意[J].艺术百家,2010(2):16-17.

[3]陈韵竹.谈古筝艺术的发展与繁盛[J].戏剧之家,2016(15):58.

[4]范晓峰.少定性多观察多思考——由民族乐队“通俗化”、“时尚化”所引发的思考[J].人民音乐,2007(7):43-44.

An Exp loration into the Path of Guzheng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New Period

ZHANG Jing-jia

(School of Music and Dance,Fuyang Normal University,Fuyang Henan 236041,China)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economy,politics and culture,music culture industry has suddenly risen and got notonly the positive benefits inmany aspects but an unprecedented new development.The traditional artof Guzheng should also be actively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to geta creative development in the new period by developing and improving Guzheng training industry,tourism industry,manufacturing industry,Guzheng performances and other industrial projects.

Guzheng art;industrialization;necessity;development path

J0

:A

1673-2103(2017)01-0135-04

(责任编辑:陈光磊)

2017-01-15

2016年阜阳市社科规划课题“阜阳地区城市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研究”(FSK2016031);2017年度阜阳师范学院皖北文化研究中心校级委托专项课题“皖北地区城市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研究”(2017WBZX02)

张静嘉(1980-),女,山东东营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音乐学。

猜你喜欢

古筝产业化培训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遇见古筝,置身竹海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系统产业化之路
第一次弹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