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高校师道

2017-03-09朱延军

菏泽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师道治校教辅

朱延军

(菏泽学院法律系,山东菏泽274015)

试析高校师道

朱延军

(菏泽学院法律系,山东菏泽274015)

高校师道是从事高校教师及教辅管理人员的前提,高校教师及教辅管理人员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当代高校师道比传统师道包含更加丰富的内涵:立德树人的规律、办学治校的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围绕高校师道的内涵分析高校师道所面临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高校师道;内涵;问题;对策

道最先被老子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论语·述而》中较早的记载了孔子的师道思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在《师说》中论述了道对于师的重要性,“……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传统的师道是围绕尊师重道展开的,而当代提倡的师道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教师首先要明道、信道,然后才能传道,承担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界定高校师道的内涵、浅析高校师道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高校师道的内涵

传统意义上的师道主要指尊师重道,是更多对受教者提出的要求。当代提倡的高校师道,较多的是高校教师及教辅人员之道。师道是以高校教师及教辅管理人员为主体,以学生为客体,以高校为场域,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为根本问题所产生的教学与管理活动的规律。以高校师道主体的侧重不同,高校师道的内涵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立德树人的规律、办学治校的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规律。

(一)立德树人的规律

立德树人更多的是对高校教师提出的要求,当然教辅管理人员也要遵循立德树人的规律。立德树人的规律是高校师道的中心环节,它具体包括三个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来说是做人的工作。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要求做到:第一,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第二,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以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第三,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整体氛围。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及教辅管理人员的天职和基本使命。遵循教书育人规律要求做到:第一,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校教师及教辅管理人员首先要做到学生的表率,将身教与言传结合起来;第二,是非分明,热爱集体。高校教师及教辅管理人员在大是大非方面一定要是非分明、坚持原则、牢守底线。高校教师及教辅管理人员要热爱集体,树立大局意识,反对小团体主义及拉帮结派;第三,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传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方法。《礼记》中记载:“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要求做到:第一,循序渐进,循循善诱。高校教师及教辅管理人员对于学生要循序渐进,不要拔苗助长。要善于有次序地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思考;第二,重视素质,全面提升。高校教师及教辅管理人员要重视学生的整体素质,全面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第三,终身学习,与时俱进。高校教师及教辅管理人员要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随时进行知识更新,保持与时俱进。

(二)办学治校的规律

办学治校更多是对教辅管理人员提出的要求,当然高校教师也要遵循办学治校的规律。办学治校的规律是高校师道的根本问题,它紧紧围绕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展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培养目标的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培养目标。如何培养人是办学治校的方式方法问题。我国必须走自己的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以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为谁培养人是办学治校所要坚持的理念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办学治校理念必须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三)历史发展的规律

高校教师和教辅管理人员都要重视历史发展的规律。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这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不是封闭办学的独立体系,而是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和教辅管理人员首先懂得历史发展的规律,然后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要教育引导学生做到四个正确认识。第一,正确认识远大抱负与脚踏实地。脚踏实地、珍惜韶华,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第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第三,正确认识中国特色与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处理家、国、天下,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第四,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信心和信念。

二、高校师道面临的问题

从1985年诞生的北洋大学开始,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高校已经有了12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至2016年5月30日,全国高校共计2879所;在校生规模2015年达37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现在的“双一流”建设更加凸显高校的建设质量。不过,高校内并非尽善尽美。高校存在差强人意的地方,高校师道也同样面临很多问题。现从高校师道内涵的三个方面出发,浅析高校师道所面临的问题。

(一)立德树人的规律所面临的问题

立德树人的规律所面临的问题,针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这三大规律,主要存在三个问题:轻学生重活动,多形式少内容;重言传轻身教,少包容多苛责;轻素质重教条,少全面苟终身。

第一,轻学生重活动,多形式少内容。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是处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处理校园内涉及学生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课堂的出勤率一直是令高校教师及教辅管理人员头疼的问题。学生请假的常见理由就是参加活动。除了校级和院系的活动外,有些甚至是学生自治组织的活动。这些活动形成了学生请假,特别是请思政等公共课假的借口。这样造成思想政治等公共课的出勤率普遍低于专业课,从而导致不能充分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而且,高校内的活动较多的是流于形式、较少的具有丰富的文化内容,从而不能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针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这个主要问题,要做到以学生为本,严把活动关,提高出勤率,并且丰富活动的内容,创造以文化人以人育人的校园环境。

第二,重言传轻身教,少包容多苛责。高校教育不同于其它非高校教育的重要特点在于育人。高校教师及教辅管理人员要做到育人,首先要高标准要求自己,做到率先垂范、为人师表。高校教师及教辅管理人员要从自身的德性与自身的行动做起,身教重于言教。“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第五伦传》)。它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不同的做法所得到的迥然相异的社会效果,强调了身教比言教对于育人具有更大的优势。除班主任和辅导员以外的高校教师及教辅管理人员只有上课时与相关事务时才与学生交流,平时与学生接触少、沟通少,造成了高校对于学生重言传轻身教的问题。而且,在给学生授课、与学生接触时,有些高校教师及教辅管理人员的态度是苛责多于包容,有了事情、出了问题时多从学生身上找原因。新媒体使现在的学生接受的信息多,学习到更多知识的同时也使他们缺少主见与易成偏见。这更需要高校教师及教辅管理人员去疏导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高校出现的更多问题,更需要高校教师及教辅管理人员对学生多些包容、少些苛责,对症下药,在处理问题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与管理能力。

第三,轻素质重教条,少全面苟终身。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应当是重视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而现在部分高校的现状恰恰相反,照本宣科,仅是讲授完专业课本上的知识点就是好的现象了,不会深挖,而且美其名曰学生的接受能力差。甚至遇到讲授深入的教师,还批驳说理论太深,学生不理解。实际上,对于学生来说,没有讲授深不深的问题,只有讲授方法到不到位的问题。剥笋式的逐步剖析的方法讲授问题,只要进入大学的学生都会懂。所以,对于学生的成长,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这样,学生会抓住问题的关键,减少课程的时间,从而有足够的业余时间去全面提升自己,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且,要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时时进行知识更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有时俱进。

(二)办学治校的规律所面临的问题

办学治校的规律所面临的问题,围绕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可以总结为三个主要问题:领导变动带来的政策断点、从众心理引起的特色缺乏、利益驱动造成的理念缺位。

第一,领导变动带来的政策断点。高校领导的变动是高校的正常管理所需,包括高校校级领导的变动和院系领导的变动。高校校级党政负责人的变动是有利有弊,实行了任职回避的同时也带了的学校政策的断点、不持续。院系党政负责人的变动也存在政策断点的问题,只是相对影响较小。完成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这就要求高校领导的变动不能形成政策断点,即使有政策断点的现象也要有断点续传的功能。如果存在因领导变动带来的政策断点现象,那么就应该认真分析世情、国情、党情、省情、地情、校情,找出政策断点所在,实行无缝衔接。

第二,从众心理引起的特色缺乏。从众心理是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它是指个体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其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从众心理有两个明显的弊端:其一是从众心理使个体获得了匿名感,从而使个体做事会无所顾忌;其二是从众心理给个体带来了淹没感,进而减少了社会的创新。办学治校紧紧围绕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展开,从众心理可能导致办学治校的特色缺乏。特别明显的表现在学科建设方面,尤其突出的表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方面。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依法治国战略的推进,全国高校普遍新设或加强了法学学科建设,结果可想而知,遗留下法学学科的很多问题。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对于高校的发展又是一个新的契机。双一流建设会使中国高校选择两条不同的发展路径:弱校向专业型发展;强校向综合型发展。特色发展将是高校发展的立足点和落脚点。普通本科教育将会弱化,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研究生教育将会被重视。

第三,利益驱动造成的理念缺位。利益驱动是人的一种最基本的动力源泉,它是指受利益关系调整的拉动,利益主体因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而表现出的行为倾向与趋势,并形成为达到其目标的行为动力。治学办校没有利益驱动不行,但是过度强调利益驱动而忽略理念导向也是同样不行。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受利益驱动导致专业设置趋同现象越来越严重。而专业设置则是围绕市场转,不能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四为”办学治校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办学治校必须坚持利益驱动与理念导向的统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办学治校理念。

(三)历史发展的规律所面临的问题

历史发展的规律所面临的问题,根据要教育引导学生做到的四个正确认识,可以总结为三个主要问题:文化多样性带来的自信不足、网络冲击力造成的信念不稳、功利思想所导致的信仰缺失。

第一,文化多样性带来的自信不足。在《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文化多样性被界定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在各群体和社会内部及其相互之间传承。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高校教师及教辅管理人员在认清历史发展规律时要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存在,前提是首先要尊重中华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中华民族的文化,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高校内洋节、洋货、洋人横行,这给我们强调的文化自信提出了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只有首先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文化兴邦,文化立世。

第二,网络冲击力造成的信念不稳。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说明》中指出,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状况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排在首位的是,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的理想信念不坚定,他们出了问题首先是因为理想信念垮掉了。高校教师及教辅管理人员并非全部都是党员,他们的理想信念也需要加强。并且,网络冲击力也会对高校教师及教辅管理人员的信念造成不利影响。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不仅深刻改变了网民个人的生活形态,也对整个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一,互联网的多元化、个性化特征使得网民的个性需求得以彰显,加剧着社会的“碎片化”程度;其二,互联网打破了现实社会交往的社会障碍和时空阻隔,以一种新的方式发挥着社会聚合功能;其三,互联网还重构了当代社会的组织模式和互动模式,从多个维度推动着我国社会形态的进化进程。①邓小平同志说过,“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高教教师及教辅管理人员就要强化理想信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而奋斗。

第三,功利思想所导致的信仰缺失。拿破仑曾经说过,“世间有两种武器:信仰和利剑。在短期内,利剑可能凌驾信仰之上,耀武扬威;从长远看,信仰必将打败利剑。我曾经统领百万雄师,现在却空无一人;我曾经横扫三大洲,如今却无立足之地。耶稣远胜于我,他没有一兵一卒,未占领过尺寸之地,他的国却建立在万人心中”。《辞源》对信仰的解释是:人们“对于某种宗教或对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准则”。信仰缺失会造成很多问题:道德滑坡、信任危机、人性扭曲、社会不稳等。功利思想是导致信仰缺失的主要原因。高校教师及教辅管理人员在面对这个问题时,要牢守阵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在保证信仰选择的自主性的同时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真理性。

三、高校师道相应的对策

针对高校师道面临的问题,从历史发展的规律、办学治校的规律以及立德树人的规律方面,提出三条相应的对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德治与法治的结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自1848年诞生至今,已历经了近170年的时间。经过这么久的时间检验,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马克思主义强烈地冲击着资本主义体系,不断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对整个世界近代、现代及当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以国际工人运动为它的物质力量,国际工人运动则以马克思主义为它的精神、灵魂。回顾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它至少已经从三个方面改变了世界:第一,使被剥削阶级的斗争由自发反抗走向自觉斗争;第二,使俄国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第三,让中国革命敲响了彻底埋葬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旧世界的丧钟。

高校教师及教辅管理人员要认清及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高校历史发展的规律,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为此,就必须努力做到四个坚持不懈:第一,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第二,坚持不懈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坚定信仰者;第三,坚持不懈地促进高校的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和健全人格,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第四,坚持不懈地培育优良学风和校风,使高校发展做到管理到位、治理有方、风清气正。

(二)坚持德治与法治的结合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关于德治与法治的论述:“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实际上强调了儒家对德治的重视。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关于德治与法治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以来,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条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强调德治和法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德治与法治的结合,以实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高校教师及教辅管理人员在办学治校方面,一方面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办学治校要牢牢掌握中国共产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高校党委班子要保证高校正确的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权,从而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高校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高校教师及教辅管理人员在办学治校方面,另一方面必须实行制度治校。制度是治校的根本。狭义的制度就是要求组织内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在此意义上,制度就是规矩,具有约束性和强制性。世界上一流的大学,无一例外地都具有严密的制度体系。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和“学院制”,造就了这所历史最悠久的著名大学;哈佛大学第21任校长开创“选课”制度,把一所逐渐没落的老校重构为最有影响力的世界性大学;耶鲁大学最早实行了一院制董事会体制,这奠定了现代董事会由外部人士把持的基调,成为美国许多大学的基本制度;斯坦福大学在教育教学制度上进行了一年四个学期制、休学制度等很多独创性改革,从而为学生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基本制度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进高校的章程建设,就是要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根本前提之下,推动各高校根据各自的特点,重构各具特色的制度体系,用以引导、规范、创新学校的办学治校实践。

(三)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就要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高校学生成长规律,从主体、客体和实效性三个方面进行要求。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要抓好三支队伍建设,这是立德树人的主体。在高校教师及教辅管理人员中,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这三支队伍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主体,要抓好这三支队伍的建设,保证这三支队伍后继有人、源源不断。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必须做好高校学生的工作,这是立德树人的客体。做好高校学生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必须注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际效果。要强化问题导向,在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书育人工作及高校学生成长工作中的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结语

高校师道的三个内涵:立德树人的规律、办学治校的规律、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按照人、地、天的逻辑论证的,可谓高校师道的“人道”“地道”“天道”。接着以高校师道的三个内涵为基点,分析高校师道的三个内涵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并且,高校师道的三个内涵之间也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天道”与“地道”是“人道”的指南;“人道”应该效法“地道”与“天道”。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注释:

①资料来源于新华网:《互联网调研:谁在上网 网络冲击力有多大》,最后访问时间:2017年1月2日,16:25,网址: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5/27/c_12148018.htm。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R].新华社: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An Analysis of Teachers’Doctrin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U Yan-jun

(Department of Law,Heze University,Heze Shandong 274015,China)

Teachers’doctrin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 precondition of working on teachers and teaching assistants or administrative staff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First of all,teachers and teaching assistants or administrative staff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must understand and believe teachers’doctrin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ontemporary teachers’doctrin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tainsmore abundant connotations than traditional teachers’doctrine,that is,the rule ofmorality education,the rule of running a colleges and the rul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And then,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confronting problems of teachers’doctrin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vid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ound the connotations of teachers’doctrin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ers’doctrin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onnotations;problems;countermeasures

D64

:A

1673-2103(2017)01-0015-06

(责任编辑:王佩)

2017-01-02

朱延军(1978-),男,山东菏泽人,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师道治校教辅
浅论“教授治校”及其相关问题
尊重学生维护师道
以“师道”重塑社会风尚
浅议“师道”
培育法治文化是依法治校的基础
我待教辅如初恋
教辅虐我千百遍
对依法治校的理解和认识
强化读者意识 提高教辅竞争力
试谈教辅出版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