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环境统计方法及指标体系

2017-03-09许鹏飞

绿色环保建材 2017年7期
关键词:统计人员百分比指标体系

许鹏飞

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

浅析我国环境统计方法及指标体系

许鹏飞

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

环境统计是环境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目前常用的环境统计的方法,分析了环境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对应问题的解决措施,归根结底环境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是工作的核心,只有统计的数据真实客观才能真实反映我国真实的环境状况。

环境统计;指标体系;方法

1 统计方法及指标体系介绍

环境统计分析是传达和梳理信息的方法,环境统计分析使用标准的方法,将感性的认识转化成理论的阶段,展现整理的结果和制作出不同的统计“结果”的过程。认真对待环境统计的相关工作,才能更好的为环境工作服务。

常见的环境统计方法有:

1.1 分析指标可以反应现有的排污水平

(l)污染源或污染物的回收百分比或处理百分比,即在提交报告期间回收、处置污染物的数量占处置的总量的比值。

(2)重要污染物处置的达标百分比,即某污染源监测达到标准的次数占所有监测次数的百分比值。

(3)污染物综合排放合格百分比,单位内所有污染源中合格的排放因素与所有污染因素的百分比。

1.2 环境经济效益分析指标

(1)能量或材料的消耗能力,是单位产品消耗量或材料与相应的消耗标准的比值。

(2)单位产品的污染物的排放量,是某单位在报告编写期间的某污染物质排放量和相应工业总产值的百分比值。

(3)污染治理项目的技术和经济的能效对比,是依据钱的收入和支出总额差或者材料投放产出来核算其经济或材料的衡算,作为考核指标。

2 综合分析指标

因为各行业、各地区会涉及到的环境问题不尽相同,有多种影响污染的因子,污染物不止一种形态,每种污染物毒害生物的水平也有很大的区别。已介绍的方法反映不出各因素的共同作用,而且两者不可比。所有必须产生综合性的管理指标,即标准化计算所有污染因素,转成同量纲的、可比较的指标。通过并实行的指标有“万元利润污染负荷”以及“万元产值等标污染负荷”。

2.1 环境统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环境统计的工作很繁琐,环境统计的数据从基层环保单位汇总后逐渐上报到上一级的环保单位,最终国家环保部门整合上报的环境统计的各项数据,基层环保单位上报数据的质量关乎到国家环保部门总体数据的水平。必须重视基层环保单位采集数据的真实性和精准度,必须控制数据收集过程中的误差范围,能尽量反映数据统计过程中的真实情况。但工作上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现具体分析如下。

(1)接受统计的单位重视程度不足

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接受统计的单位的领导面对环境统计的相关工作认识不足,以为环境统计工作只是走走形式,认为环境统计工作不是很重要,态度不够认真,数据随便填写,很难保证统计上来的环境数据的准确性。

(2)某些地区存在行政干扰的情况

一些单位的领导好高骛远,为了管理地区的少部分的利益,严重放大或减少一些统计的数据,对上级领导避重就轻,很难保证统计上来的环境数据的准确性。

(3)环境统计人员流动性强

环境统计的工作必须持续工作,统计人员必须是同一个人对监测数据从始至终连续记录,能详细了解监测数据的基本状况和突发状况,若统计人员随意更换最后的监测数据偏差会特别大。不符合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原则。某些单位领导不重视统计工作,认为统计工作非常简单,每个人都可以干,导致相关的统计人员经常更换,造成环境的统计工作没有了连续性,就会出现漏错报、漏报等严重的错误问题。

(4)环境统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差距很大

环境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不仅需要领导的积极配合,还有提高基层的环境统计技术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很多单位的环境统计人员存在兼职的问题,对环境专业的相关专业术语以及专业的业务知识不熟练,非常容易出现环境统计工作中的错误的情况。

(5)上报环境统计表的时间长

环保系统上报以年的时间为单位,上报周期长,一些单位的领导对环境统计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对待。更有甚者某些单位无正式的环统人员,即便存在专业人员未得到有效的合理的关于环境统计相关工作的学习和培训。

(6)统计管理相关部门监督不足

由于某些因素导致统计行政的管理部门监管、指导环保单位的统计工作不足,会导致环境统计的数据不够准确。

(7)统计制度不健全

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继续存在旧的环境统计的报表制度和体系标准,一些统计数据浪费时间但是参考价值不大。

3 改进环境统计工作的措施

(1)统计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和领导必须认真学习相关统计的法律法规,必须完善统计制度的相关法律,做到主动增强统计执法。数据的客观、精准是统计工作的核心,环境统计工作真实可靠必须依靠加强实施细则的执法和统计执法的法律保障。

(2)提高环境统计人员的专业工作能力。环统工作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各基层环统工作人员要定期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加大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政治觉悟,保证统计的数据客观、精准。

(3)环境统计的工作人员必须长时间稳定的负责同一个项目。环境工作需要专业知识扎实,专业能力强的工作人员来完成,环境统计工作人员一定熟练掌握统计单位的主要污染来源、具体生产流程等问题的技能,顺利完成各项统计上报工作的具体内容。因此环境统计工作统计结果的好坏跟环境队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分不开的。

(4)改善环境统计的方法制度和指标体系。将对不符合环境统计指标的各种问题必须避免以适应快速增长的经济形势。积极监督介绍环境统计单位的数据,做到完善企业记录的台账,统计好企业的主要环境问题。

(5)行政部门要认真负责监督和管理环境统计工作。统计部门必须全面掌握环境统计人员的每天的工作业务范围,尽职尽责的监督管理统计人员的工作,避免统计数据有误差。统计工作的核心是数据客观精准,监管部门监管到位才能保证数据整体的准确性。

4 结论

我国环境统计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完善,但是环境统计体系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基层环保局必须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才能有利于国家环保局对全国环境数据的整体把控,文章提出了改进环境统计工作的方法措施,为以后的具体环境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1]洪亚雄.环境统计方法及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5.

[2]沈士珍.环境质量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5(4):42~46.

猜你喜欢

统计人员百分比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普通照明用自镇流LED灯闪烁百分比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医院统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分析
趋势攻略之趋势线:百分比线
综合统计分析系统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
环保车型最多的美国城市
浅谈如何提高基层教育统计人员能力与素质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