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观之比较

2017-03-09刘君儒

关键词:道德观苏格拉底理性

刘君儒,许 征

(1.湖南湘潭市一中,湖南 湘潭 411100, 2.湖北体育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观之比较

刘君儒1,许 征2

(1.湖南湘潭市一中,湖南 湘潭 411100, 2.湖北体育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东西方文化的奠基者,他们在相似的社会环境中各自提出了对人生和社会的道德思考,创立了东西方的道德观。无论从道德的起源、道德与知识的关系还是道德主体性和道德理想等方面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分析两者相同观点的同时,洞悉其差异性,有利于进一步揭示这种比较研究对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价值。

孔子;苏格拉底;道德主体性;道德理想

在对孔子和苏格拉底的道德观进行具体比较之前,我们先行了解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背景,或许能使我们对于问题的研究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孔子生活在春秋中期,此时诸侯并起,周王室王权衰落,君臣互弑、家臣篡权、兄弟相残谋夺君位。孔子目睹社会乱象,感叹世道“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西周时期那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的景象一去不复返。孔子非常崇尚和怀念西周社会,尤其是那时的道德风尚,“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十五好学,“三十而立”,立下了恢复周礼的志向,晚年也不忘其志,“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正是在这样的社会乱象之中,孔子深感自己肩负的历史文化使命,竭尽一生之力,深研周礼,身体力行,广授门徒,整理典籍并创造性地有所损益,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观,目的就是为了拯救自春秋以来世风日下的社会。而比孔子稍晚的苏格拉底也同样生活在类似的社会环境中。苏格拉底经历了雅典从全盛到开始衰落的时期,目睹并体验了雅典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高度文明,后来又经历了不断的战争带来种种不幸和灾难。苏格拉底怀着对民族和人生的深切关怀,思考着“人应该过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的问题。苏格拉底认为当时的雅典人开始倦怠,开始堕落,他要用自己的独立思考去唤醒不思进取的雅典人,做一只雅典这头牛身上的“牛虻”,不断地鞭策雅典人去追求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他认为,“再也没有什么比每天谈论人的完善更为幸福的了……没有经过如此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①告诫人们“认识你自己”,在理性指导下过一种善的生活,也就是一种道德的生活。

孔子与苏格拉底在不同的空间,几乎是在相同的时间和极为相近的社会环境下创立的道德观自然有相似之处,但是,两人生活环境毕竟不是完全相同,他们创立的道德观也有相异的地方。我们将就两者在道德观方面的主要思想,如道德的起源、道德与知识的关系、道德主体性和道德理想等从同异两个方面进行具体的比较。

一 道德的来源问题

道德的起源问题是任何道德观确立之时必然遭遇的问题,也必须在不同的程度给与回答。不过,孔子和苏格拉底在道德起源这个问题上所说的并不多。苏格拉底重视人的理性和人的灵魂,认为道德是在人的理性的指导下的人的灵魂的再现。在苏格拉底看来,灵魂本身是善的,这灵魂中善来源于一种所谓的“灵异”,即心中的守护神。据说这一守护神在人们年龄很小的时候就进入到每个人的心灵之中,它是至善神的声音,它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告知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显然是一种唯心论的道德起源观。苏格拉底在道德起源的问题上可能受到古希腊宗教思想的影响,因为他本人也是笃信神的人。

孔子在道德起源的问题上和苏格拉底一样,也没有做更多的表述,我们只能从《论语》中寻求孔子对道德起源问题的看法的蛛丝马迹。在孔子看来,道德似乎有两个来源:其一是先祖传承下来的。周礼是孔子伦理道德思想内容的渊源,同时也是孔子道德思想本体论依据。“吾从周”几乎就是孔子理想,这也为后世思想形成法先王的思维习惯开了先河。其二是认为道德为人心所固有。“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后来发挥了孔子的这一观点,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孔子关于道德起源的确没有明确的表述,他有时认为“唯上智下愚不移”,这就意味着道德起源于上智者,这是后世儒学性三品说的渊源。还有“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似乎又表明道德的形成除天赋外后天环境的作用也很重要。

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起源思想,我们可以看出两者都具有道德唯心主义和道德理性主义的特征。所不同的是,苏格拉底更注重道德的理性特质,而孔子则对传统推崇备至的同时又强调心智是道德形成的重要根源。

二 道德与知识的关系

苏格拉底道德观的一个重要命题就是——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充分表达了苏格拉底对道德与知识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概括。在苏格拉底看来:第一,一切知识都是善。其根据是因为知识是有理性来把握,理性可以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可以揭示事物的普遍性。善的知识也是知识的一部分。因此美德即知识,这个命题反过来也是成立的,即“知识即美德”。尽管苏格拉底对知识这一概念并未作严格的定义,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合理地推论出苏格拉底的知识既是指科学的知识,也是指道德知识或者说善的知识,尤其是指善的知识。第二,恶源于无知,无知便无德,没有人会故意去作恶。所以,按照苏格拉底的理解,一个人要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就必须有关于善的知识,必须学会行为的原则和规范,也就是学习关于道德行为的知识。一个人不懂得善的知识,没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以及道德行为的知识,他就不可能做出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也就不可能成为有道德的人。

孔子的道德观中也很多关于知识与道德关系的论述。概而言之,孔子关于道德与知识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和知与具体德目之间的关系。“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学,其弊也荡;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好直不好学,其弊也绞;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好刚不好学,其弊也狂”“知者不惑”“未知,焉得仁”。这些话非常明确地表明了学习知识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仁、智、信、直、勇、刚等具体的道德品质,不是自然而然就能成就的,必须认真的学习和体会,才能在行为中真正做到这些德目规定的要求。第二,思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孔子不但强调知和学与道德的关系,而且也非常重视“思”对于道德行为合理性的价值。“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敏,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感官是没有方向性的,也很难以善恶的标准去做价值判断,所以人的行为决不能依感性而动,它需要理性的指导,这就要求人们必须用理性去思考,从而理性地去行动。第三,正确地知、学、思,才能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合理地揭示了学与思的关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能自以为知,而是要求得真知,即正确的道德知识。“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这充分表达了如果知、学、思误入歧途,危害巨大。总而言之,“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人在其中矣。”

从以上分析表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道德观中都很重视知识与道德之间的内在关联和知识对于道德的价值。然而,两者之间的差异是明显的,那就是在论证知识与道德之间关系的运思过程中,苏格拉底彰显出逻辑的力量,孔子则展示出直觉的洞察力。

三 道德主体性

道德主体性是指道德行为者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自觉性。道德主体性最为突出的特质是为“我”性,也就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自觉。道德主体意识到他自身就是一种道德性的存在,并能在生活之中按照某种合理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发动行为。由此道德主体便能够自觉地超越自身,但是,这种超越不是任意而为,而是在自我约束的前提下使自己的生存和生活状态越来越好。

苏格拉底有一著名的命题“认识你自己”深刻地体现了人的道德主体性观念。我们至少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一具有鲜明道德主体性意蕴的命题:第一,道德主体的形成是一个认识自己的过程。正如前面我们分析过的无知便无德,一个人道德行为的达成是伴随着善的知识的求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由此激发求知的欲望,达到有知的状态,人才能行善积德。第二,认识自己的目的是使自己成为自己道德的主人。只有真正地认识了自己,认识到自己本身就存在的善性,才能把握道德行为的原则和规范,我们的行为才不会被其它的错误观念所误导,才会坚持从善的原则出发规范自己的行为,最终成为一个真正有德性的人。第三,强调了人的理性对于道德主体的意义。对于一个道德主体来说,最重要的是认识你自己,而不是其它诸如自然、神之类的外在的东西。他极力强调在理性指导下的道德生活的价值就是对理性自身价值确认的一个很好的证明。

孔子的道德观中是如何体现道德主体性的呢?从《论语》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个方面符合孔子关于道德主体性的论断:第一,人是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创立者。在道德主体性问题上,孔子的立场和态度非常鲜明。从上文我们分析孔子对于道德起源问题的看法可见一斑,而且他还认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是非常有见地的观念。孔子这里所言“道”就是“仁”和“礼”以及两者的统一。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只有人才有能力去创立,也只有人才能去张扬其价值,而不是相反。第二,人是道德原则的实践者。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孔子对于人是道德原则的实践主体的含义:一方面是道德心理的层面,孔子说过“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也就是说,要想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关键不在于外界因素,而在于人内在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面是道德行为的践行方式具有鲜明的道德主体性特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这两句话分别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规定了人作为道德主体的行为方式的原则和规范,也充分说明了人的道德主体性特征。

人的道德主体性问题是苏格拉底与孔子道德观中最为一致的内容。这一现象充分表明道德主体性在道德观中的重要性,东西方后世伦理道德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四 道德理想

道德理想是道德观中为道德主体设定的最高价值标准,也是道德主体希望达到的道德境界。道德理想既是个体性的也是社会性的。

苏格拉底道德观中道德理想就是过上善的生活,生活得更好,实现幸福的人生。在苏格拉底看来,幸福的人生的实现需要:第一,获得知识。这是实现幸福人生的先决条件,没有善的知识,就没有道德生活;而道德生活是幸福人生的全部内容,“人的完好(arete)并不来自金钱,反之,个人的和城邦的金钱和其它好处来自他们的完好”。②第二,理性是道德理想实现的保证。人是具有感性的存在,难免受到物质享受、权力、情感、荣誉等感性的诱惑,以致迷失道德生活。只有理性才有能力控制人的感性欲望,掌握人生通往幸福的正确方向。第三,幸福人生就是智慧人生,她是知、情、意和行的统一。人生是一个整体,是各个部分的有机和谐的统一,单独地强调人生的某一个部分,都不可能达到幸福的人生。只有拥有智慧,智慧地处理知、情、意、行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之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才有可能实现道德理想。

孔子的道德理想对个体而言无疑是做一个君子。首先,君子是求道者。孔子说“朝问道,夕死可矣”。在某种意义上讲,君子还是殉道者,为了道德理想的追求,可以完全不计个人得失,做到“无求生以害仁”,甚至“有杀身以成仁”。其次,君子是品格高尚者。“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智、仁、勇即是君子的高风亮节,同时君子还是义的承担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由此可见,以孔子的“君子说”,要成为君子并非易事。一个人必须从道德观的坚守到道德品格的养成最终体现在行为之中,因此,成为君子是一个不断道德实践的过程。孔子道德理想还体现在社会层面,那就是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段文字细致地勾勒出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的图景,其中的核心就是“天下为公”的“大道”流行。道的意义上文已经指出即“仁”与“礼”统一之道;“天下为公”其实质就是“仁者爱人”道德原则在社会生活中的最高表现。由此,整个社会形成人人崇尚德才兼备之人,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诚信和睦、自由平等生活和谐社会。

在道德理想问题上,孔子并没有像苏格拉底那样明确地关注个体人的幸福,他重视的是整个社会的道德状况和社会的整体和谐。他们这一分歧决定了中西伦理道德后来的发展方向:西方道德伦理个体主义从此滥觞,而中国集体主义道德观不断强化。

五 结 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观的比较,我们可以清醒地认识到中西方文明在其自身独立发展过程中的同异。具体到孔子与苏格拉底而言,我们发现他们道德观之间的相似性超出了其差异性。这一现象是有价值的,它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中西文化的交流是有其共同的基础作为根据的,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西方优秀的文明,同时也应该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自信,积极主动地向世界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西方文化的良性互动中,提升我们对世界文明的认识水平,加快我国道德建设现代化的速度。

注释:

①② 柏拉图的《申辩篇》,王晓期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0、31页。

[1] 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2] 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朱 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85.

[4] 四书五经[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

[5] [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M].吴永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9.

AConstrastiveStudyoftheConfuciusandSocrates’Morality

LIU Junru1,XU Zheng2

(1.No.1 Middle School Xiangtan, Xiangtan 411100, China;2. Hubei Vocational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Wuhan 430070, China)

Confucius is the founder of eastern culture, and Socrates is the founder of western culture. Both of them presented moral reflection on life and society, and set up morality i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society. The origin of mor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ity and knowledge , moral subjectivity and moral ideal are highly consistent in their theories. But know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theories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valu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moral construction.

Confucius; Socrates; moral subjectivity; moral ideal

2017-09-08

刘君儒(2001-),女,湖南湘潭人,研究方向:传统文化。 许 征(1967-),女,安徽宿松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

B82

A

1671-1181(2017)04-0060-04

猜你喜欢

道德观苏格拉底理性
苏格拉底的信仰
《魔鬼的门徒》的宗教伦理与道德观照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幽默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研究
从传统学术道德观反思当今学术道德问题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卑以自牧,柔以时升——论易经初六爻的爻德内涵及其儒家道德观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