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语文学习倦怠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7-03-09严婧
严 婧
(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广东 云浮 527400)
中职生语文学习倦怠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严 婧
(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广东 云浮 527400)
语文作为中职公共基础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中职生语文应用能力、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学校、教师及个人层面分析中职生出现语文学习倦怠的原因,并从学校育人理念以及教师教学理念、课程改革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达到消除学生学习倦怠的目的。
中职生;语文;学习倦怠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了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以及科学文化素质,为专业知识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对日后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1 中职生语文学习倦怠现状
本研究对Y市某校20名在校中职生和5名语文教师进行了随机采访,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有的中职生认为自己读的是职业学校,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文化课是次要的课程;而教师描述中职语文课堂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或短语是: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问而不答、左顾右盼、睡觉、玩手机、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对老师态度冷漠、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有迟到旷课等违纪行为。笔者发现,以上描述与学习倦怠的表现十分相像。所谓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出现的精疲力竭、学业疏离、低成就感的现象[1]。
2 中职生出现语文学习倦怠的原因
2.1 学校层面
职业教育是培养专业人才(一线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的教育,是强调实际训练、突出技能的教育[2]。有些中职学校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存在“过度理解”现象,即重专业轻人文,导致学校整体教学理念、课程改革、评价体系等出现了问题。
2.2 教师层面
在前期调查采访中,学生普遍反映以下情况会让他们感到“身心耗竭”:教师教学古板,缺乏创新;教学内容枯燥,脱离实际生活;教学手段单一,以“灌输式”为主。语文学科是一个庞大的知识理论体系,分支极多,内容极其丰富,如果教师不加以选择,容易导致过度教学。此外,“灌输式”教学虽然可以保证课堂的秩序性、教师的权威性、时间的可控性,但同时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3 个人层面
中职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弱,对专业知识不感兴趣,对学习更是毫无目标,但是由于来自家庭、学校的压力等,不得不继续学习,长此以往身心疲乏感日益加深,出现学习倦怠。如果用Shirom的资源保护理论来解释,学生在持续压力的状态下,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耗尽个人内在的身体、情感和认知能量资源[3],加之同伴的影响(身边同学玩手机、睡觉),学生的意志力开始动摇,最终出现学习倦怠。
3 消除中职生语文学习倦怠的对策
3.1 学校层面
3.1.1 加强关注,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由于受学习成绩的影响,大多数中职生长期处于被冷落、被嘲笑的环境中,自信心缺乏,习得性无助感较强。韩国学者Kim&Jee[4]发现,学校或教师的支持与学生的倦怠呈最强烈的负相关,具体而言,就是当学生得到学校或教师的支持越多,总体倦怠感会越低。因此,学校应该对中职生多一份关注,多一点帮助,改善中职生学习、生活环境,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使其能走好自己职业生涯的每一步。
3.1.2 转变育人理念,切实提高语文课的地位 语文不仅是日常交流工具,同时也是培养一个人思想品德、人文涵养的重要手段。俗话说“有德有才是人才,有德无才是庸才,有才无德是害才”,如果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道德修养,那么即使其拥有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操作技术,也将会危害社会。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一些中职学校确实存在注重专业教学而忽视公共文化课现象,语文课时被压缩,语文教师被边缘化,教学设施设备缺乏。因此,只有学校转变观念,提高语文课的地位,引导语文教师积极钻研教学,才能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并投入学习。
3.1.3 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提高学生专业承诺水平 学者杨丽娴指出,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是造成学生学习倦怠的一个主要因素。根据访谈结果,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并未意识到语文对其综合职业能力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学校应不定期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提高专业承诺水平,懂得语文应用能力对其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学生只有清楚未来职业对个人素养的要求,才能自觉投入语文学习中,避免出现学习倦怠。
3.2 教师层面
3.2.1 关注学生生存状态,发挥语文课育人功能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随着个人经历不断发生动态变化。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把每一个学生看作是独立的个体、发展中的个体,在教学上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加强学生人文情感体验,最终达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目标。
3.2.2 加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避免过度教学 有学者[5]在研究中发现,教师过度教学是造成学生学习倦怠的因素之一。当学生无法适应教师过多的教学内容、过长的教学时间、过快的教学进度或过于单一的教学方法时,就容易出现学习倦怠。语文学科内容庞杂繁多,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多了解学生的文化基础,避免出现“滥而不精”现象,要注重培养学生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阅读与鉴赏能力。在教学进度与课堂时间把控上,要善于利用“注意力原则”,及时转变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进度,以适应中职生实际情况。
3.2.3 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实施多元化评价 每一种教学方法均有其优点以及局限性,不可能成为“万能钥匙”。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语文叙事模式、小组合作激励教学、情景体验教学等。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积极性与创造性,在成功的体验中变得更加乐于参与课堂活动,更加自信,自我效能感更高。在教学评价方面,遵循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性、评价方法多样性、评价过程发展性原则。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慕课、微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目前为止,关于中职生语文学习倦怠的研究相对较少,以上所提措施的合理性亦有待进一步验证。
[1]鲁正火,万秀梅.高师学生的学习倦怠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1994(1):31-33.
[2]刘彦文.职业教育特点分析[J].职教论坛,2008(19):10-13.
[3]Shirom A.Handbook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Eds)[M].Washington D 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aiation,2003.
[4]Boram Kim,Sooin Jee,Joungwha Lee,et al.Relationships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student burnout:A meta-analytic approach[J].Stress and Health,2017(5):72-73.
[5]胡俏,戴春林.中学生学习倦怠结构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6.
G421
B
1671-1246(2017)23-00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