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药学专业天然药物学教案设计
2017-03-09谭桂莲宋亚芳
武 佳,谭桂莲,宋亚芳
(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北京 101300)
浅谈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药学专业天然药物学教案设计
武 佳,谭桂莲,宋亚芳
(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北京 101300)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以保证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和技能型、实用型药学人才的培养任务是教师无法回避的问题。教师必须从自身和学生实际出发,从教学环节设计、教学媒体选择、教学效果监测等方面修订教学方案,使教案成为促进教学的真正载体。
高职;药学专业;天然药物学;教育信息化
21世纪,人们的工作、生活和网络密不可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计划提出后,各行业迅速刮起了一股“互联网+”的旋风。目前,教育被普遍认为是未来互联网行业最受关注的领域,人们接受教育的方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作为移动互联网的终端——以Android和iOS为代表的智能手机的发展,催生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
我院在三年制药学专业天然药物学教学过程中,尝试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肯定。问卷调查显示,88.2%的学生认可此种教学模式,绝大多数学生自学能力、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等得到提升,一半的学生认为本门课程的全部内容可通过翻转课堂形式自学完成。由于天然药物学知识点多,易学难记。因此,在教案设计过程中,教师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以保证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和技能型、实用型药学人才的培养任务是教师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教材要求及学生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能体现教师对教学的总体安排和对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交互学习过程。本文在研习部分高校教师优秀教案[1]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特点、学生层次等,初步探讨了高职药学专业天然药物学理论教学教案的设计方法。
1 教案设计原则
1.1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学生只有通过学习与实践,才能掌握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在教案设计之初必须领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在深入研究教学大纲、教材的基础上,尽量采取能调动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法,不建议采用“满堂灌”式教学方法。
1.2 突出互联网资源的辅学地位
当前,互联网教育的崛起,势必对传统课堂教学产生影响。互联网改变了学习资源的流通和获取的基本法则以及教师在教学中占据绝对权威地位的局面,使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有了实质性提升。当然,对于高职生来说,在如何利用互联网信息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
1.3 实现个性化的教案设计
教案作为教学文书留存的基本要求就是规范化。规范的教案对于刚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提示、教育作用,然而若过分要求标准化,易使教师拘泥于教案,限制了教师课堂教学中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允许教师在教案中“删除”众所周知的共性内容,集中精力就教学难点、重点进行独创性的教案设计尤为重要,突出实用性[2]。
1.4 落实具体化的教学目标[3]
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只有这样才能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起到决定性和制约作用。目标过高、过低或模糊不清,都不利于教学的实施。教师首先要认真研读教学大纲,深入理解其内涵,在大纲的基础上添加内容;其次要熟悉教材内容,选取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最后一定要了解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与水平,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做到量体裁衣,因材施教。
2 教案模块设计[4~6]
任何教学过程都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3个环节。我们在教案设计过程中尝试将这3个环节逐一细化,突出实用性和个性化,使教学各环节的设计既体现出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又反映出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2.1 课前教学设计
课前教学设计不仅包括传统教案中的基本元素,如教学对象、授课内容、时间、地点、教材、学习目标等,还要突出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及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2.1.1 教材的选用 增加电子教材或辅导书的链接,增加与讲授内容有关的官方公众号、《中国药典》(2015年版)等实用信息,既方便教师及时把握学科前沿知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指导学生筛选和利用互联网资源的作用。
2.1.2 细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既包括对具体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要求,又包括对学生技能培养的要求。以中药大黄的教学为例,知识目标为掌握大黄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熟悉大黄的理化鉴别方法,了解大黄的药理作用与功效应用;能力目标为能够辨识正品大黄药材及饮片,能够通过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结果,初步评价大黄品质。
2.1.3 课前准备工作 通过QQ群、微信群、网络课程等终端上传预习内容与基本要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中药大黄的预习为例,预习内容为大黄的来源、生药性状、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及质量控制等有关内容;预习要求为通过自学教材、网络课程、《中国药典》(2015年版)以及互联网资源检索等多种途径,学习中药大黄的质量控制标准与方法,将自学结果制作成PPT、思维导图等,以备课堂学习、讨论。与此同时,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教师课前需要准备大黄的原药材、生药饮片等实物。
2.2 课堂实施计划
课上,在组织学生观察中药材或饮片实物的基础上,要注重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寻找其学习薄弱点,帮助解决疑难问题。通过实物观察,学生可以将头脑中空洞的概念性知识转变成具体的形态学认知,有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通过随机抽取学生进行自学成果汇报或选择蓝墨云班课进行手机在线测试等形式的课堂互动,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讲解。与此同时,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借助互联网资源,课上组织学生进行网络课程深入学习或专业文献检索等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3 课后学习安排
课后学习是巩固知识的必要手段,主要形式为完成课后作业。布置作业时,教师要注意对知识点进行提炼,切忌题目过多、内容过杂,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学生通过课后复习,提炼知识点,掌握学习本门课程的方法和思路,培养学习能力。
2.4 课堂随笔及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经常会有很多心得感悟,如果将其及时记录下来,不断积累、总结、反思,将有利于教师成长。因此,在教案设计过程中,可设专栏用于教师随时记录教学心得,积少成多,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3 讨论[7~9]
3.1 教学内容设计
高等职业教育遵循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核心,以服务教学为宗旨的原则,在坚持“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导性、启发性、适用性)”的基础上,强调具有针对性、实用性、条理性的教学。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建立在深入研究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教学团队充分讨论后,将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拆解,确定学生学习的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过程相结合。
3.2 学生活动设计
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做什么、怎么做。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活动,并提前通知学生,引导学生参与各环节的学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提倡和鼓励学生以合作学习的状态参加活动,同时将学生按照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性别等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促使小组成员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以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教师活动设计
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做什么、怎么做。在教案设计过程中,教师始终要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主要目标。课前充分了解学生是教案设计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成效的基础;课堂上与学生积极互动交流,是启迪学生智慧、培养能力的关键;课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要求。
3.3.1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将多种教学方法有机融合,如提问式、总结式、比较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尽量少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备课除了要备内容、备学生,更要备方法。
3.3.2 严格监控课堂,把握课堂节奏 教师要根据课堂整体运行状况,严格控制各阶段时间和节奏,指导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纠正学生课堂违规行为,记录和反馈学生课堂表现。
3.3.3 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有效评价 教师要组织多种形式的过程性评价,如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在线测试等,同时结合具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对每个小组或个人的表现进行点评,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4 教学资源收集
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用到的各种资源,如教材、互联网资源、网络课程资源、在线测试软件、微信公众号等。新一代的大学生是在互联网和各种移动终端的陪伴下长大的,将互联网资源整合到教学过程中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但是各种海量数据,对于高职层次的学生而言很难轻松驾驭。因此,教师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要付出大量精力了解各种教学资源,并将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指导学生检索信息、筛选信息、整合信息,逐步提高学生信息收集、整理、运用能力。
3.5 教学时间分配设计
将教学任务细化为教学单元,并将每个教学单元依据教学目标、内容难易程度设计教学时间。由于学生的学习主要在课下进行,课堂主要用于汇报、讨论、总结和学习效果评价,因此,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因素均可能影响到教师对教学时间的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加深对学生和教学内容的了解,有效把握课堂,争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3.6 教案与课件的区别
课件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后制成的课程软件。课件不能代替教案,教案更多的是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主线,充分体现学习探究过程和方法,教案中应反映出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情感甚至对工作的态度、价值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学理念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着巨大挑战。教师应以此为契机,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以适应时代发展[10]。教案应充分体现出时代性、实用性,教案设计要避免过于强烈的预期性和预设性,教师须从自身和学生实际出发,从教学环节设计、教学媒体选择、教学效果监测等方面修订教学方案,使教案成为促进教学的真正载体。
[1]史利国.站在大学讲台上[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2]谌卫军.教学与教案设计[J].计算机教育,2013(17):113-118.
[3]李津,闫润红.浅谈中医基础类课程教案设计思路[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0):81-82.
[4]王映学.基于教学理论的教案设计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7(1):79-83.
[5]包桂花,包同力嘎,包明兰.正确认识教案及编写教案[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18(5):181-182.
[6]陈允龙.基于课堂情境的教案设计[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8(6):67-69.
[7]赵启文.浅谈一体化课程的教案设计[J].教学探索,2016(10):80-81.
[8]李俊杰,谭静,吴毅,等.谈教案内涵要素与教案撰写问题[J].高等教育在线,2016(6):129-130.
[9]丁志强.教学信息化建设视角下教师教学信息化理念确立之我见[J].价值工程,2017(14):248-249.
[10]杨晨,路海,高立,等.医学院校教学理念转变及教改问题对策研究[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25(4):204-208.
G424.2
B
1671-1246(2017)23-0029-03
注:本文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课题(2016JYY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