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人生的大文豪
——苏轼*
2017-03-09杨春燕
□ 杨春燕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长沙 410116)
启迪人生的大文豪
——苏轼*
□ 杨春燕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长沙 410116)
人生需要先导的启迪。苏轼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能够给我们的人生以启迪的大文豪。透过苏轼丰厚的艺术人生、潇洒的现实人生、坎坷的仕途人生,我们在感受其人生起伏的同时,也将感悟到其成功背后的启迪:其一,是天才出自勤奋的努力;其二,是文章得江山之助的历练;其三,是胸襟与怀抱的豁达。
苏轼;艺术人生;现实人生;仕途人生
世人缘何少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苏轼创作的丰厚与魅力,苏轼为人的潇洒与豁达,留给我们的永远是精神的喜悦与思想的快乐。透过这位迄今将近千年的百科全书式的“宋型文化”的代表人物,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一个大文豪的人生点滴,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性格的沉淀。
说不完的东坡居士。要想感受苏轼经久不衰的无限魅力,先从苏轼的为学为人与为官说起。古语云“文人相轻”。苏轼是一个读书人心目中典型的文人。可是,无论从什么角度,历代的文人们对这位前辈同行,不仅没有看轻,反而赞誉有加。是什么原因让人津津乐道于苏轼的魅力呢?接下来,我们分别从苏轼的丰厚的艺术人生、潇洒的现实人生、坎坷的仕途人生几个方面来感受。
一、丰厚的艺术人生
苏轼是欧阳修之后的又一文坛领袖,也是诗文革新运动的集大成者,他的文学创作代表着北宋时期的最高成就,宋词、宋诗、宋文都在他手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书法、绘画也有不同凡响的造诣。他是在宋型文化滋养下产生的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天才与全才。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艺术境界。
苏轼的作品,众体兼备。
苏轼的词,流传下来的有340多首。刘辰翁曾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辛稼轩词序》)
作为草根的一种经典的文学样式,词从敦煌曲子词走来,到白居易的《江南好》,到刘禹锡的《竹枝词》系列,再从五代至柳永,只有一种格调与境界:词为艳科。填词以协律为要,以婉约为宗,词附庸于音乐,是娱宾谴兴的工具。到了苏轼,一曲“大江东去”,词风突变,另辟蹊径,解放词体,开拓词境,提高了词的品格,使词摆脱了附庸的地位,成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开创了宋词的新纪元。
苏轼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之一,在观念上,破除了诗尊词卑、诗庄词媚的传统见解,把词与诗相提并论,认为二者是具有同等功用的文体,大大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与艺术价值。之二,在内容上,进一步突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藩篱,“以诗为词”,凡是诗能表现的内容,他几乎都用词表现了出来,扩大了词的创作视野,开拓了词的境界。之三,在风格上,于柔媚婉约之外,另创恢宏雄迈的豪放词风,这在两宋词史上是一次重大转变,为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派开了先路。唐五代以来,词以婉约为宗,风格单一。之四,在形式上,无论是词的表现手法、艺术技巧,还是语言、音律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增强了词这一新诗体的表现功能,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新风貌。
苏轼的诗,流传下来的有2700多首。他一生于诗歌用力最勤,较之词和散文,诗歌题材更广阔,内容更丰富,风格更加多样化,是一代宋诗典范。他的诗,主要分为这么几类1.反映现实的政治诗;2.表现自我的抒怀诗;3.歌咏自然的景物诗;4.因物寓理的理趣诗;5.咏物题画诗。其中景物诗与理趣诗尤其出色。他的诗歌创作呈现出来的特征是有目共睹的,主要表现为:1.以文为诗。例如《洗儿》诗云: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吾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2.构思新颖,想象奇幻,比喻新巧。例如《次韵法芝举旧诗一首》:春来何处不归鸿,非复羸牛踏旧踪,但愿老师真似月,谁家瓮里不相逢。3.语言清新流畅,圆熟自然。4.兼备各种体式,尤以七言诸体为妙。
苏轼的诗,艺术风格以清雄豪放为主调而兼具多种特色,在不同时期、不同作品中其风格也有不同表现。
苏轼的散文,有政论、记事、小品笔记等4800多篇,可谓著述宏富,影响深远。苏轼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为宋“四大家”,在民间也受到追捧:“苏文生,吃菜根;苏文熟,吃羊肉”,人们认为,只有对苏轼的文采风格,文理脉络烂熟于心,科举功名定然唾手可得。
苏轼的文章,平易流畅,豪放自如。其前后《赤壁赋》,将沉寂许久的赋的体裁推向了又一高峰。他以扎实的功力和奔放的才情,广泛吸取各家文章之艺术精粹,达到他自己所说的“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境界。
苏轼的书法与绘画。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二、潇洒的现实人生
苏轼一生经历两次在朝——外任——贬谪的过程,既经顺境,复历逆境,荣辱、祸福、穷达、得失兼于一身。因为不能安稳地在朝为官,苏轼的人生际遇充满了坎坷,但真乃“国家不幸诗家幸”,恰恰是“身行万里半天下”的丰富经历,使苏轼在创作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这是林语堂在《苏东坡传》序中所说的,作为国学大师的林语堂先生继续说:“像苏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摆在书架上,就令人觉得有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总是不容易理解的。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
苏轼的生命列车,始发时间:1036年与1037年的冬春之交。始发地点:古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对于他的名字,作为父亲的苏洵在《名二子说》里是这么解读的:“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可见,父亲是希望他人如其名,如同车轼一般保全自己。但好在“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苏轼的一如既往的本性,让我们从此多了一个可以如此追怀不已的东坡居士。
轼的生平可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期(1036-1069)为读书、应举、初入仕途时期。这是一段相对风平浪静的人生阶段。嘉佑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第二名。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第二期(1069-1085)为请求外调、历任四州、乌台诗案、贬谪黄州时期。这十余年的“在野”,可谓“风起云涌”。但正是这段时间的历练,使得其创作等上了一个艺术高峰。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第三期(1085-1093)为两次召还及复连外放时期。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就又升翰林学士。
第四期(1093-1101)为远谪惠、儋时期。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66岁。
总之,苏东坡一生的经历,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他“出入儒道,濡染佛禅”,他奉儒而不迂执,好道而不厌世,参禅而不佞佛。在政治思想方面,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一生积极入世,以经世济时为己任。佛老思想对苏轼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上。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三、多舛的仕途人生
苏轼从政40载,流放33年。其流放次数之多,流放地点之偏远,都堪称“一绝”。
做官最怕“站错队”。苏轼踏上仕途之初,正是宋神宗大力支持王安石变法时期,也是新旧两党争得不可开交的时期。苏轼本意不愿“站队”,但一则出身不由己,他的老师司马光是新法的反对者,是旧党的领袖;二则他在奔父丧后,从蜀返京的途中,亲身感受到了新法对老百姓的危害,所以上书反对。所以,虽然他的思想并不守旧,但自然地被归入旧党的行列。
苏轼的为官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入仕途。嘉佑六年,也即公元1060年,苏轼被授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走上了他仕途人生的第一站。苏轼在凤翔府做了三年判官,初步展示了他的政治抱负与理政才能,任满后调回京城。
第二阶段:历任四州。从凤翔回京后,在接下来的两年,苏轼遭遇了丧妻与丧父之痛。守完父丧还朝后,苏轼因为上书反对新法,不容于朝廷,先后被外放到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在此期间,苏轼的理政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展现。但因为一场“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苏轼被捕入狱,遭遇了一场有名的“乌台诗案”。一百余天的牢狱之灾,是苏轼仕途上的一次重大变故。
第三阶段:贬谪黄州。“乌台诗案”后,死罪虽免,活罪难逃,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做团练副使。黄州生活十分艰苦,苏轼亲自开荒种地,渡过了四年的老农般的拮据日子,但“东坡居士”的名号,苏东坡式的潇洒也由此扬名立万,其创作也因祸得福,达到了登峰造极、无人企及的高度。
第四阶段:提拔重用。当苏轼还在常州团练副使位置上煎熬时,他的恩师司马光为宰相,在短短的17个月时间里,苏轼由八品劲升到三品,可谓青云直上,风光无限!这也是苏轼仕途最为得意的一段。
第五阶段:一贬再贬。高处不胜寒,因为政见的相左,因为管不住自己的嘴,苏轼在接下来的六年左右的时间里,由一个三品重臣直贬到九品小芝麻官,而且从惠州到儋州,贬谪地越来越偏远,生活环境与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一度处于居无室、食无肉、病无药的凄惨地步。
一方面是现实与仕途人生的不顺,一方面是艺术人生的成就无限,特定的人生历程,成就了苏轼不一样的艺术作品。但毋容置疑,无论是从为人为学还是为官等方面,都可以说苏轼是一个成功人士,是一等一的文豪,是有口皆碑的好官,是人格高贵的真性情者。透过苏轼这位成功人士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一切成就都需要源头活水。苏轼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给我们的人生启迪是丰富的。让我们来看苏轼成功背后的启迪。
其一,是天才出自勤奋的努力。
苏轼的成功绝非偶尔。在苏轼成功道路上起决定性的作用的,到底是“公之于文,得之于天”的禀赋,还是“大树底下好乘凉”的贵人相助等等?父母的熏陶,良好的教育,肯定是苏轼成功背后重要的因素。但个人的努力与勤奋,才能真正造就一个百科全书式的苏学士!窥一斑而见豹。在此,我们姑且不论苏轼是如何通览群书,我们单看他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汉书》是如何研读的。《汉书》全书八十万字,包括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苏轼不是汉学专家,可是他却将《汉书》誊录了三遍,这是可等的功力!而且他绝不是练书法式地简单抄书。因为他将《汉书》中的每一段文字都融会贯通,理解消化了,将厚厚的一部《汉书》变成了几千、几百字的心得。据说,当时有人随意从苏轼的心得笔记中抽一个字,他都能脱口而出,倒背如流。由此我们不得不感叹:如果说苏轼的天赋极高,而他尚且如此用功,我们作为一介资质平庸的凡夫俗子,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天才出自勤奋。从苏轼身上,又一次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其二,是文章得江山之助的历练。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文章需要江山之助。苏轼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西蜀老家走出来,来到中州大地,但由于仕途的不顺,一再被贬,历任十几个州的地方官,使得他有机会“身行万里半天下”,不仅领略了大江南北的大好风光,而且亲眼目睹了民生疾苦、世事艰辛,亲历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有着旁人少有的感性素材的积淀。如果不是到了风景如画的杭州,饱览了西湖的湖光山色,又岂能写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名篇?如果没有来到黄州,又岂能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淋漓抒怀?也只有到了天涯海角的海南儋州,才会有“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咏叹。可以说,正是由于东坡居士不能在朝做悠闲的京官,体会到了不一样的人生况味,有着丰富的深邃精微的人生体验,加之他的丰厚的学识积淀,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理性基石的支撑,故而在其创作上能挥洒自如、不断创新。
其三,是胸襟与怀抱的豁达。
苏轼的豁达与潇洒是有目共睹的。当因为上书反对新法,自知不容于朝廷,做不成被人高看一等的京官时,聪明的苏轼主动请求外调,离开风浪中心以求自保,这未尝不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潇洒。当遭遇了平时惨痛的牢狱之灾,九死一生,好不容易释放出来时,他说:“此灾何必深追究,窃禄从来岂有因。”丝毫也不去计较是谁在背后扔石头使绊子。当被迫流放到黄州生活困顿时,却自诩为“东坡居士”,依然在烹制“东坡肉”,追求着生活的高质量,只是偶尔感叹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不自由:“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鄃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既然在现实中有遗憾,那就在“江湖世界”中去释怀,既然改变不了这个现实窘况,那就改变内心情怀:“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因为人生充满了偶尔性,雪泥鸿爪,不如“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种风雨无晴的淡定,这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直至最后,弥留之际,作为即将逝去的长者,还可以不可救药地宽慰生者:“我一生没有做过坏事,我不会下地狱。”其胸襟怀抱,古今再无人及!
苏轼的潇洒,是东坡居士的真性情与真怀抱的精神自由;苏轼的豁达,是他随缘自适、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上的旷达。今天,东坡居士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在不断地启迪着我们的人生,而且历久弥新。
[1]林语堂.苏东坡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
[2]苏灿.《苏轼的为官之道》绪论[J].苏轼研究,2009(3).
[3]康震.康震评说苏东坡[M].北京:中华书局,2008.
I206
A
1008-4614-(2017)03-0041-04
2017-4-24
杨春燕(1969—),女,湖南衡阳人,硕士,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