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养成教育中培养学生做人的品格

2017-03-09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镇晨光小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5期
关键词:教会规矩品格

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镇晨光小学 王 伟

吉林省长春市长德新区沃皮第二十七中学 赵思源

教育不仅是对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人格的塑造。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而这一切的核心源于养成教育,近年来,迫于对升学率的追求,很多老师、家长及学校忽视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得成长中的孩子们常常出现一些无理取闹、令人发指的意外事端。多年从事小学教育工作,每当静下神来思考着耳闻目睹的这一切时,不禁心生慨叹,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如何肩负起传道、授业、解惑这一神圣的职责,更好地塑造孩子们的人格呢?

作为小学教师应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一、教会孩子的是非观念

所谓的是非观就是知好歹。知道了好歹孩子本性中的善良,就会指引他去做好的事情,拒绝做坏的事情。孩子的优良品质,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培养出来的。孩子将来踏入社会,这些品质也能起到定盘星和指路灯的作用,能让孩子不走歧路、邪路,并得到善良所应有的回报。

知好歹,这关乎孩子的情感和内心的认同。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定期举办班会,通过班里近日的是非有代表性的给予他们以陶冶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们接受和认同。

二、懂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家喻户晓的中国古代孟子的名言。规矩是人们行事的准则,背后则是引导人们明事理。教会孩子们懂规矩,就是教孩子明事理,启示孩子们什么是该做的,什么事不该做的;自觉地去做该做的,远离不该做的,这样未来的日子里才能走得远,行得正。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独生子女盛行的时代,很多家庭溺爱子女,致使老师不敢管,使得家庭和学校之间常出现误区,殊不知“严师出高徒”“严父出孝子”。

教孩子懂规矩就是让他们清楚“赏罚分明”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要及时地表扬那些言行正确,积极向上的孩子们。批评和责罚一些不懂规矩、言行失衡的孩子。让成长中的孩子们带着一颗敬畏之心去自觉地遵守法律,约束自我,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行。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准则,老师应和家长密切配合,及时沟通,让孩子们在春风化雨中受到鼓舞和鞭策。

三、会感悟、常反思,教给孩子们感恩的情怀

“吾日三省吾身,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一个人成长的前提。好的教师,好的家长应当同孩子们一起成长,这是受用一生的财富。试想一下,凡成就大事者,必须有一个温暖祥和的引路人。而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并不一帆风顺,常常伴随一些痛苦的体验和磨练。会感悟、常反思即会懂得挫折的含意,更会有“感恩挫折吧,它教会了我顽强;感恩父母,让我有个温暖的怀抱;感恩老师,教会我做人的道理;感恩生活,让我去体验成功与失败”!如果我们的孩子都能拥有这样的胸怀,我们肩负的使命就成功了一半。

可现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家庭的孩子都被父母捧在手心里,含在嘴里,孩子在家里的地位可谓是“小皇帝”。全家的一切都以孩子为中心,孩子们从小到大都处在被爱的位置,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认为从父母亲人那里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就会知道索取,不懂得回报,更不懂得去关心和感激他人!一个不懂感恩的自私自利的人未来如何回报亲人、贡献社会呢?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说的是一个人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说的是不忘师恩;“受人点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说的是不忘别人的帮助之恩;“喝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说的是不忘前人之恩……一份感恩的心,可以串起这么多珍贵的皮质,正式这做人的品格金子般熠熠生辉!

四、教会孩子们树立远大的理想

对待别人轻慢不恭,就会丧失道德;沉溺于好玩的东西而不能自拔,就会消磨掉志气。目前,我们的孩子们处在信息化的时代,周边的网络以及我们们个家庭的电脑和手机无时不吸引着未成年的孩子们。一旦步入游戏状态,很难自拔,严重影响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此,师者应结合实际帮助孩子们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并为之努力学习,为之奋斗。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因为少年时代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后来才成就了他辉煌的一生。作为一名小学生,应从小养成好习惯,在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培养做人的品格。

综上所述,一个教育者,在完成课业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人文情怀,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唤醒学生的纯真世界,让美好的心灵塑造高尚的品格,未来去成就人生,服务社会,成为祖国的栋梁。

猜你喜欢

教会规矩品格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按规矩办”
新来的主任“立规矩”
粤人吃饭讲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