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LOGO语言走进学生心灵
2017-03-09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36团中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36团中学 刘 海
LOGO语言作为一门程序设计学科出现在小学信息技术高段课程中,由于其窗口组成简单、语言结构接近自然语言,生动有趣,简单易学、内容设计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不仅具备多种优秀程序设计语言的优点,而且能以直观的运动过程和结果来体现编程,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思考,在趣味中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游戏”为出发点,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那么,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怎么样让LOGO语言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走进学生的心灵?尤其是面对刚学习LOGO语言的学生,这就要我们去深深的思考和探究,以下是我对LOGO语言教学的几点思考。
1.利用LOGO语言“绘图”功能,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增强求知欲
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开设了“LOGO语言”内容,让学生通过寓教于乐的“绘图”方式来学习编程,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枯燥无味的灌输式教学,对于学生而言,第一次接触到以LOGO语言为内容的程序设计,这是一个知识内容的重大转变,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和认识计算机软件精髓。
但是,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把LOGO语言程序设计理论化,进而造成教学内容不具体化、不直观化。LOGO语言教学设计是非常注重过程,尤其是信息技术这种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最忌讳教师空谈。在课堂上,每次看到学生被LOGO语言程序设计丰富知识和奇妙变化所吸引,被同学在LOGO语言中奇妙、创新的设计所震撼。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自身也深深的感受着LOGO语言程序设计带给学生的兴奋感与成功感。从而也有效的从根本上消除学生认为LOGO语言程序设计是一种遥不可及的语言的思想。
2.以任务为主线,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LOGO语言程序设计的各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能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包括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规划能力、观察力、判断力、想象力、实践动手能力等。如一个绘图题目的阅读和题意分析,就会考察到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简单算法设计的过程能反映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规划能力和创造性;算法复杂度的估算又能体现出学生的预见性和科学精神;编写程序、实现算法的过程能体现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构造能力。程序设计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研究态度,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LOGO语言课堂设计起点定位不准,或高或低,不能面向全体学生的情况发生。如有的老师认为LOGO语言程序设计太难,只适合聪明学生学,为了显示出LOGO语言程序设计的神秘感和专业性,就在设计练习内容时提高起点,一味地追求难度,一味地讲解语法,学生面对枯燥无味的知识,就会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教师要注意内容设计的趣味性,在操作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互动交流,要鼓励学生创新的思维和创新想法,哪怕是不成熟的、不对的。因为学习LOGO语言程序设计的目的不是培养“小程序员”,而是定位于:一是让学生通过学习LOGO语言程序设计进一步深入理解计算机的一些工作过程,二是让学生了解LOGO语言程序设计的一些初步知识、算法的概念,以及通过LOGO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思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等,这就是信息技术总体目标所在。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性精神
在上课时学生在完成原有任务的基础上,会对LOGO语言程序加以创新,这些创新有些是学生有意识的,有些是学生没有意识的,大量LOGO语言程序设计问题的解决,并没有标准算法和现成的数学模型,都需要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提出一些新颖的、巧妙的想法和思路。所以,我感觉到,绝大多数的学生在程序设计中都具有思路敏捷、头脑灵活、创新意识和精神比较强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的鼓励和认同。让学生敢于去尝试,去设计,尤其是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他们思想比较奇怪、提出的问题比较抽象,对于这些学生,老师不能简单的对付几句就可以,而是要去思考他们的提出的问题,只有你融入到他们的思路中,细细的品味了,你才会发现学生的提问时多么的有趣和深刻。
通过以上的几点思考,我深刻认识到LOGO语言程序设计对小学生的积极导向作用,我在以后的信息技术课程中,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的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LOGO语言程序设计的解题思想与方法正体现了更深层次的信息素养,是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只有重视这种素养的培养,才能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才能使学生获得更为有效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使学生有新颖感、惊奇感、独特感、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