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辅导员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7-03-09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健康交流

余 彦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福州 350100)

辅导员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余 彦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福州 350100)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交流工具和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有着重大的影响。辅导员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大学生;新媒体;心理健康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子设备的高普及,新媒体时代迅速来临。新媒体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信息的传递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因此,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包括多样性、及时性在内的多种优势,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新媒体的定义

学术界目前对“新媒体”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清华大学吴征教授对新媒体做了如下定义:消解力量是新媒体的首要特点,消解国与国之间、产业之间、社群之间的边界,消解传统媒体的边界,消解信息接受者与信息发送者之间的边界。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则认为:在计算机信息处理基础上产生和影响的媒体形态是新媒体。中国传媒大学宫承波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种依靠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等新技术提供信息服务的传播媒介。

一般,我们将与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不一样表现形式的媒体称为新媒体,新媒体的主要特点是任何一个个体都能利用多媒体这个媒介实时地传播信息,从而使得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求学认知的心理

在传统知识传播过程中,人们主要通过课堂、书籍等方式获取知识。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可以非常迅速、方便地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满足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丰富了大学生的认知范畴、增强了社会与大学生的关联性。然而,由于目前大学生心理仍未完全成熟,在庞大的新媒体数据面前,由于好奇心,以及缺乏独立自主的判断,他们往往容易受到新媒体中的虚假信息、不良信息的消极影响。由于新媒体多元复杂的信息,信息发布、信息内容以及信息的碎片严重影响到大学生认知的有效性,从而对其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情感需求心理

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学生的心理情感的交流渠道及交流方式更加多元化。在当下大学生情感交流方式更多的是依托新媒体。学生利用微信、QQ等聊天工具与人交流,结交朋友。还有人利用网络进行虚拟恋爱,甚至将虚拟恋爱发展成了真实恋爱。新媒体的壮大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交流沟通的平台,学生在这些平台上不仅可以提高社交能力,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心理压力。

(三)逃避现实心理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当下的学生有着更大的社会责任与压力。新媒体平台的发展给了他们一种暂时躲避社会压力的方法。比如,他们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中采用匿名的方式做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敢做的事,说一些自己平时不敢说的话,尽情地放飞自我。在虚拟的新媒体平台中,大学生可以抛开各种束缚以及局限,从而取得平时在现实生活中缺失的心理补偿。人的心理结构可以被分成三个层面:本我、自我以及超我。利用新媒体平台逃避现实社会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本我”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正面的体验,然而,如果这种状态缺失“超我”的束缚,便会使其失去底线,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四)行为习惯心理

相比于传统媒体封闭的信息传播途径,新媒体更加开放、自由和丰富,对求知欲极强的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新媒体有助于大学生的自主成长,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自主交往、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然而另一方面,由于对新媒体的过度沉溺和依赖,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面对面交流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弱化,加之新媒体上并未有传统社会的束缚。部分缺少自律和社会责任的学生,会做出一些道德失范行为或者网络犯罪行为。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正面影响

新媒体的出现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第一,新媒体有助于大学生增进对社会的了解。拓展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大学生的认知领域,有助于大学生能力以及知识的发展。第二,新媒体的发展对大学生解除传统思想的束缚具有促进作用,在新媒体的各个平台中,大学生不仅可以自由发表意见,使得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平等,同时也有助于他们通过交流等方式排解自身的心理问题。第三,由于新媒体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新媒体对社会一些不良现象的展露,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认清事物的本质,能够帮助大学生培养正义、公平、诚信的品质。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负面影响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影响,第一,由于新媒体信息的多元化影响,这使得大学生的心理情感易于陷入迷茫。大学生在新媒体交流平台中,比较易受各方面不良信息的冲击。部分色情、暴力、低级趣味的内容使得大学生接受、认同,从而迷失了方向。第二,新媒体平台是一个虚拟的网络空间,由于新媒体平台可以匿名发表信息以及自由交流信息,这使得大学生在新媒体交流平台的信息交流中出现一些肆意妄为的行为,从而使得有些大学生变得自大、自我、排他、孤僻,从而放弃社会活动。甚者出现情绪抑郁、心理封锁的情况,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第三,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巨大的信息资源在网络上共享,这使得一些大学生放弃独立思考能力,过度依赖网络信息查询能力,这进一步造成大学生心智发展能力的退化。

四、辅导员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新媒体时代的迅速发展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辅导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将新媒体平台发展成为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平台

新媒体平台能够满足大学生心理交流的需求,通过这些平台,大学生不仅能抒发自身情感,同时也能表达自身的观点和看法。新媒体目前是大学生表达自身心理情绪的一种重要平台。目前大学生对新媒体平台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辅导员可以采用一定的手段来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地疏导,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防线,防止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事件。

(二)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在目前的社会状态下,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做心理咨询的是存在心理疾病的。因此在心理健康咨询方面,他们无法做到坦诚,从而无法真正地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然而辅导员可以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工作。因为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交流可以降低学生的不适和紧张,真正将内心真实情绪表达出来,从而使得辅导员可以及时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帮助和引导。

(三)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课堂教学模式

辅导员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通过将图片、文字、图像等形式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与辅导员进行沟通,从而实现和谐、平等、轻松、民主的交流氛围,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四)利用新媒体定期组织相关活动

目前,大学生正处于求新求奇的年龄,他们具有非常大的学习潜力和激情。通过利用新媒体如微信等工具建立微信群,辅导员可以结合大学生的日常事件,定期组织开展学习,引导学生多吸收正能量,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新媒体目前已经全面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在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辅导员应该将新媒体平台当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积极开展网络文化建设,宣扬正确的文化观点和信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健康的心理情绪。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调整,形成健全的人格。

[1]李焰,马喜亭. 中美高校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比较[J].思想教育研究,2010(7):50-53.

[2]张文闻,张甲田.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2) :159-160.

[3]卢淑芳.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及策略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5):148-149.

HowCounselorsUseNewMediatoDevelopCollegeStudents'PsychologicalHealthEducation

YU Yan
(Minjiang Teachers College, Fuzhou 350100, 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Chat, micro-blog and other new media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mmunication tool and platform in daily life,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also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how counselors use new media to carry ou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s; new media; mental health

G645.1

A

1671-3974(2017)04-0051-02

2017-09-05

余彦(1987- ),女,硕士,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政工作。

猜你喜欢

辅导员心理健康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