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学困生教育问题的探究
——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2017-03-09广东省广宁县大迳小学李迎春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5期
关键词:学困生交流家庭

广东省广宁县大迳小学 李迎春

笔者有着26年的小学班主任工作经验,在班级管理上,特别是学生教育问题上有着自己的见解,尤其是在学困生教育方面。学困生的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本文将从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学困生的特点、以及如何针对其形成原因和表现的特点进行教育转化作了一些分析和探究,就此谈谈自己在这二十多年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学困生”是指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其形成的根源复杂,就好像一个患有严重疾病的病人,“病去如抽丝”,绝不是轻易就能根除的。因而对他们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去做好转化工作,是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索的课题。

教育工作不仅是我们老师的责任,更是家庭和社会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幼苗需要太阳的照耀才能茁壮成长;孩子需要父母的关爱才能健康成长;学生也需要教师的关怀才能顺利成长;后进生更需要各个教师的关心指引才能正常成长。成为教师,特别是站在课改前沿的人民教师,更应当义不容辞地去引导、教育好班级中的学困生,是的他们在爱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一、解家教之忧,为学困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学困生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庭影响。现代家庭独生子女多,有的父母只是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有的孩子养成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的习惯,一旦要求不能满足,很多孩子就有可能干坏事。有的家长发现孩子有劣迹或犯了错误时,态度简单粗暴、非打即骂,使孩子产生了强烈的对立、逆反心理。有的家庭则有意无意地放弃了对子女的教育义务,致使孩子形成不良人格。同时,父母的不良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作为一名教师,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就是通过家校交流。家校交流必须借助于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是家访,也可以是家长学校、家长会或信访等,其中每一种形式的家校交流都有它独特的运作模式和作用。家访和信访是学校主动介入家庭教育的交流方式,家长学校和家长会则是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交流方式。这两类交流方式既是互补关系,也是互动关系,因而二者不可偏废。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家访。

家访是班主任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与家长交换意见、为家长提供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常用的、有效的方式。通过家访,班主任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生在家的表现,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表现,并和家长共同研究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家访既增强了班主任的高度责任感,有利于教师深入实际,了解社会,密切学校与家庭的关系。

家访对学困生的教育起着很大的作用,因为学困生产生的很大一个因素来自家庭,而家长又不予以重视,或者是家长处于一种不知情的状况。通过家访促进学校老师和家长的沟通与交流,首先是彼此了解情况,然后是针对学困生的具体问题商议对策,共同解决问题。

二、学校在学困生问题上予以高度重视,努力增强学生自信心

学困生形成的另一个原因是学校的影响,许多学校只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德育的倾向,重视对尖子生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学困生”和“双差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所以首先应该是学校在学困生问题上予以高度的重视,注重对学困生的培养,引导学困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在学校开展多项活动,使学生各方面能力都能有所体现,善于发掘学困生的潜质和其他能力,努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学困生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一大因素就是教师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处理问题不公正,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得不到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就会引起学困生的心理不平衡,而长此以往,就会使学困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和对老师的信任,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解决学困生问题,首先要辩证地看待学困生。全面正确地看待学困生是教育工作的起点。学困生的缺点和不足是显而易见的,但学困生身上也有金子般的闪光点,教师就应该更好的去发现学生身上容易被忽视、掩盖的可贵之处,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精神宝藏。比如,学困生自尊心强,渴望得到信任,重视友谊讲感情,生活知识较多,实践能力强,精力充沛,兴趣广泛等。有全面正确地认识学困生,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才可收到良好效果。还要给学困生多一份真情实爱。学困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一般较重,他们更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和理解。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这些学生的心理,找出每一名学困生形成的原因,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有针对性的地做好教育转化工作。

三、良好的社会思潮促进学困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困生形成的社会原因——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随着潮流在不断变革,思想意识也在不断更新,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消极因素,使部分学生受到金钱至上、享乐主义、读书无用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偏离了健康成长的道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之努力成长为新世纪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少年。学困生之所以“学困”,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奋斗目标,没有学习动力,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因此,要在学困生中以张海迪、徐虎、比尔·盖茨为榜样,谈理想,讲信念,帮助他们胸怀崇高理想,树立远大目标。

转化学困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作。转化学困生需要一个过程,要怀抱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转化学困生的经验千条万条,核心就是多给学困生关爱,让爱的阳光温暖学困生的心灵,让爱的阳光温暖学困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学困生的成长。概括我的体会是:玉璞需要雕琢,铁杵可磨针;浇树要浇根,育人需育心;转化学困生,全靠予关心;认真实行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密切配合的教育体系,一定能推进学困生的素质教育,使学困生问题得到完善的解决。

猜你喜欢

学困生交流家庭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