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美好而改变
——青岛市中小学美术学科研究调研分析
2017-03-09山东省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魏世建
山东省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魏世建
为大力推动青岛市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向高质量、高水平、常态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探索轻负担高质量、重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提高青岛市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2017年初,聚焦课改实施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了地毯式调研。
一、调研内容——在参与中发现
2017月2月13日上午,美术学科在市北区召开了各区市教研员年度工作会议,在总结上学期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新学期工作部署,并确立了各区市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同时以参观立新小学校园文化和美术特色教学拉开了美术学科调研的序幕。
(一)以课堂为中心的美术高效教学发展调研
2017年3月3日,以青岛市高中美术公开课为契机深入平度一中调研。此次活动展示了平度一中姚久全老师的《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青岛天龙中学朱晓沛老师的《神奇的易容术——以假乱真的特效化妆》、黄岛区教育发展中心靳北老师的《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2017年3月17日,以青岛市高中美术学科名师开放、城乡交流活动为契机深入平度市开发区高级中学调研,听取了1节名师课和4节交流课,并聚焦高中美术教学模式转变带动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展开深层讨论,强调老师们要学会听课、评课;在日常教学中要搞清楚教什么、怎么教、教的效果如何等问题,多想方法,挖掘教材,渗透德育教育,注重课后反思;使用导学案要研究让学生学什么、学会多少等问题。美术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不断提升,在专业方面也不能放松,两者兼顾,老师间相互学习,不断提升。
(二)以课题为引领的传统文化特色发展调研
2017年3月10日,美术学科在黄岛区弘文学校召开了十三五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现代美术教学域本融合研究》阶段研讨会,课题组主要负责教师围绕课题开展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为此,美术学科首先深入崂山区实验小学、崂山第二实验小学进行调研,对崂山区组织的学生作品展和各校装置作品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其次,到崂山区晓望小学进行了筹备参加全国美术学科特色展示活动调研。对崂山区晓望小学深入挖掘学校所在区域的美术特色资源,与美术课堂教学、学校特色发展相结合,在剪纸、面塑、崂山民间故事、崂山人文自然风光等方面做的深入研究和挖掘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就聘请当地艺人入校教课,培养文化传承小艺人,打造传统美育特色品牌学校方面提出了新的发展建议。
(三)以技能为重点的教师专业素养发展调研
2017年3月14日,美术学科深入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进行了美术学科区域教学、专业技能调研活动,并对即将进行的教师版画作品的收交和展示提出建议。3月22日下午,以活动引领实施品质教研,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市南中小学专业素养提升主题培训系列研讨活动在市南教育研究中心一楼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市南区中小学美术教师版画作品交流评选暨色彩技能培训活动。老师们在上学期系统学习版画史、版画论、版画创作的基础上完成了版画作品并上交,提高了教师在相关课程中的课堂表现力。
二、优势分析——在发现中总结
通过前期一系列调研,青岛市美术学科在课堂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提升、学生素养发展的方面存在着以下优势。
第一,青岛市美术学科立足于全市美术教育教学和教师发展的现状,以扇形梯队、研训一体、区域互动、区片管理、优化整合、主讲人制度等为主体,构建了丰富多彩的教研形式。并以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凸显了美术学科的“走研”的特色,深入到课堂,全方位、深层次的研究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做好小初高教学与教研的衔接工作。
第二,青岛市美术学科充分发挥美术学科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心组的作用,引领学科教师在高起点、高效率中进行教学研究与交流活动,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研究能力,完善了教师的发展梯队。其中实施的名师带动战略,合理利用学科素养平台的效应,开展“名师开放课堂”的引领活动,推广了优秀教师的教学范式与教学经验。
第三,青岛市美术学科小学、初中学段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基础和技能,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综合性和探究性,建立具有开放性的美术课程结构。给予教师教学更大的空间,挖掘彰显着国画、书法、剪纸、水彩、工艺等地域特色和技能,在课程实施方面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4、5月份将组织筹备全市高中美术教学质量分析研讨会,找准高中美术教学的发展方向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效推进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实施。
三、整改措施——在反思中发展
第一,完善备课,增加教材拓展与创新环节,引导美术教师在深入钻研新《美术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新《美术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设计理念和意图,有目的的创造性的使用美术教材。引导教师继续进行单元之间、学习领域内容之间的整合,调整单元顺序和课的内容顺序,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删减与拆分,突出重点。将教材内容通过自己的实践整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系统化。
第二,延续学科“走研”的教研模式,以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深入到课堂,全方位、深层次的研究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实施名师带动战略,合理利用青岛市学科素养平台-“岁月菁华”的效应,开展“名师开放课堂”的引领活动。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范式与教学经验。
第三,小学、初中学段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基础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织课程的内容,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综合性和探究性,建立具有开放性的美术课程结构。倡导各学校开展第二课堂,借助社会力量在课程实施方面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总之,青岛市美术学科将融合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加强“跟进式”指导和教研引领,在探索课程与课堂改革的同时,积极探索地域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为青岛美育的发展构建更加美好的发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