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攻玉,自强之路待玉成
——上海徐汇社区学院考察及其思考
2017-03-09黑龙江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区社区教育学院刘晓文
黑龙江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区社区教育学院 刘晓文
将这次考察及其思考整理成文,对构建我们的社区教育大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呈现,也是给大家一个参考,希望能给初创区教育者提供好的基础的借鉴。
一、考察背景
社教中心成立即进行调研、建设队伍、培训、尝试开展工作,并触及许多困难,产生许多困惑。
二、考察学习见闻梳理
(一)上海市徐汇社区教育是全国示范区,有自己整套逐渐形成完备的管理实施体系,顶层设计逐步完善
1.组织体系
05年起,逐步建立起区和街镇两级社区教育管理机构。
(1)调整和健全社区教育委员会。
(2)调整和健全街、镇社区教育委员会。
(3)建立以区或街道为主体的地域型体制模式。
2.战略布局
(1)整体布局。社区教育提出了“一体两翼”的战略布局。社区教育委员会做为主体,教育局和社区教育学院是载体,教育局社区教育管理办公室和学院的社教部是两翼。
(2)自上而下的社区教育三级办学网络布局:社区学院、街镇社区学校、居委学习点。社区学院是龙头院校。学院社教部发挥业务指导功能。
社教部:设远程教育、服务协调、策划培训、发展研究等四个工作中心,分别负责区域内社区教育信息化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培训、活动策划、科研工作四大内涵建设的业务指导。与其对应,有四大平台。
四大平台:以课程建设为重点,有区域特色的课程体系的整合平台;以师资培训机制创新为抓手,注重制度规范的顶层设计,搭建的队伍建设的组织平台;以强化科研引领意识为动力,构建的国家、省市和地区三级科研网络,形成完善的科研体系管理平台;以信息化发展为突破口,打造的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
3.机制、制度体系
(1)科研引领,开展教研活动建立社区教育的发展创新机制。以社区教育特色课程为依托,以优质课程为基础开展教研活动,是目前教研活动开展的主要形式。
承担国家和市课题,潜心探索社区教育的发展规律,指导自己的实践工作,并积极通过实践创新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
(2)计划领先,建立社区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和成本分担机制。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的社区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采取“政府拨一点,社会筹一点,单位出一点,个人拿一点”的办法。
(3)项目管理,建立社区教育推进机制。作为政府对有关部门绩效评估的项目予以立项和管理。在市教委的领导下,积极申报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还制定了《徐汇区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管理办法》。
(4)制度管理,形成社区教育运行机制。除了制定区级层面的指导性文件以外,办公室还出台了不少制度。
(5)落实责任,建立社区教育激励机制。委员会办公室和区政府教育督导室联合制定了《徐汇区社区教育督导评估标准》。督导室采用一般督导和重点督导相结合的办法,对各街镇、政府各委办局进行社区教育专项督导。
做为激励机制,考核和表彰是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徐汇区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要运行机制。
(6)多方合作,形成社会资源共享机制。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逐步做到区域内的各类教育资源为社区教育开放。经建立起符合徐汇特点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4.课程体系
(1)完备的教师队伍。专业教师、聘任教师、社区教育志
愿者构成了教师队伍,利用行业协会的专业人员提高教师队伍档次。
(2)课程斟定。根据社区居民的诉求,判研确立课程立项。
(3)教材系列。根据课程需求,由最初的教案、讲义,逐步完善到教材,乃至教材系列。在区本教材建设上,社区学院牵头组建教材编写委员会,形成教学资源建设社会参与机制,设立教材建设专项基金,保障教材品质。
(4)教学及其课程组织形式。适合社区受众的在社区学校或社区学院的课堂教学、针对企业实际深入到企业单位的实地教学、居民学习点的学习小组活动教学、运用信息化手段,网络化教学管理服务、各项培训以及讲座、主题活动。
系列讲座形式、主题活动形式等形成小型学习型组织。
(5)文化活动。自主开发的大型活动,如学习节;结合文化挖掘整理的活动;适应上海大型展、会开展的活动。
5.培训体系
(1)队伍建设培训:针对具体工作内容或专业的专题培训、新教师的岗前培训、选修课程培训、针对兼职教师的教研培训。
(2)各类主题培训。针对大型展、会等活动的专业培训。
(3)志愿者培训。根据志愿者特长的培训。
(4)品牌培训。社区学院和各街镇社区学校的主打品牌方面的培训。
6.科研体系
(1)完善的科研制度。
(2)科研项目产生途径基本上是立足于实际。
(3)自办与社区教育同步发展的《徐汇社区教育》杂志,做为承载活动和科研成果的平台。
7.资源体系
(1)传统资源系列,使用拿来主义。
(2)网络上进行信息资源管理和开发,同时上升为上海市社区教育网络学习平台。
8.教育督导评估体系
有涉及到各个行业,包括工会在内的完善的督导评估体系。
(二)工作落实推进措施
项目管理促进工作推进,项目管理和工作策划开展靠会议制度(区级、街道级社区教育联席会议)进行。
三、思考
1.他们走过的历程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成型的做法,具体的实施,大部分经验都可以成套搬过来。因为教育基础的、相通的地方还是主要的。
2.做为感受,能利用的就拿来,不能利用的,如其广阔的智力资源,可以拓展思路,通过各种渠道,能为我所用。
3.上海人做事的认真、细致、严谨是出名了的。这是上海固有本土文化所决定的,需要好好学习,是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
4.社区教育工作者本身的学习、思考、实践活动不是空口说出来的,是在能契合社区居民水平,服务社区居民需求,合乎社区建设上下了真功夫的,体现在他们的工作中。
5.人才培养是关键。
四、我区社区教育展望
只要能够适应我区的区情民情,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我区的社区教育大有可为。
以后我们的工作,应不计个人得失,在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心系事业,笃实工作,定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怡然自得境遇,“先一步,高一层”有我们自上而下的努力,自下而上工作的富集,时刻在手中。为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