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开展小学生感恩教育探析

2017-03-09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实验小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5期
关键词:班主任小学生家长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实验小学 李 燕

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处于启蒙阶段,很多行为习惯就此养成。在小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能使其从小就对感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会感恩,能够促进小学生与他人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然而,目前小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长辈的百般呵护下,自以为是、自私自利,只知道索取,不懂得感恩,这些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感恩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学内容。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实践层面,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成为新形势下强化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字的一撇是智能,一捺是人格。一个人只有把知识和崇高的国格、高尚的品格、优秀的性格、健康的人格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独生子女是“抱大的一代”,但不能让他们成为“冷漠的一代”。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道德观念还未成型,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尤其是加强对小学生的感恩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那么,新形势下,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呢?

一、要把感恩教育融于班主任工作中去

提高学校感恩教育的实效,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致力追求的目标,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的必修课。班主任要积极探索感恩教育方法,开拓感恩教育新途径,紧扣学生思想脉搏,把感恩教育融于日常工作中去。

要引导学生的感恩意识。感恩来自心灵,不假外求,近在咫尺,关键只在一念之间,也就是感恩意识。班主任在教学中,应从各种角度、多个层面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例如设计“争当爸妈好帮手”活动,要求每名学生都动手实践,帮助父母进行家庭劳动,使他们从小就树立感恩意识。

要让学生明白感恩的内涵。感恩包蕴着孝亲敬长、关爱他人、精忠报国、敬畏自然等传统伦理价值,而《品德与生活》教材中所表现的“恩”也是丰富多彩的,父母养育之恩,老师教育之恩,社会关爱之恩,祖国呵护之恩,大自然滋养之恩等等。因此,班主任应明确教科书中的感恩教材,为学生诠释感恩内涵。

要善于引导学生的感恩行为。班主任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在教学工作中,要经常召开主题班队活动,让每个孩子说出平时感恩的点点滴滴,进行感恩行为的交流。同时,把感恩教育作为日常行为规范,给每个学生建立感恩档案,每月评出“感恩之星”,让学生时刻提醒自己做个懂得感恩的好孩子。要注重从实际生活中挖掘资源,让学生看看大街上不怕脏累的环卫工人、田里辛苦劳作的农民伯伯、一年四季的自然现象、家乡的巨大变化等,并把所感所想记录下来,在潜移默化中让感恩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

二、要把感恩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部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感恩意识的形成,常常受到父母的耳目渲染。作为家长,不仅要给孩子爱心、榜样、机会,更需要学会珍惜、欣赏、肯定孩子的感恩表现。要引导孩子开展家庭实践活动,如“我为父母洗洗脚”“我跟爸妈同劳动”“亲手制作小礼物”等,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感恩中享受爱与被爱的幸福。父母要经常带着孩子看望长辈,以实际行动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父母要鼓励和支持孩子为灾区和困难学生捐款捐物,学会关心帮助他人,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看感恩题材的影视作品,教育孩子要知恩,会感恩。总之,家庭感恩教育并非一朝一夕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日常管理要常抓不懈。

三、学校要做好开展感恩教育的结合

感恩教育和学科教育相互结合。课堂是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各学科感恩教育的因素,自觉的、有意识的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如语文课时可以组织作文比赛、感恩演讲等;音乐课可以教唱《爱的奉献》《烛光里的妈妈》《感恩的心》等,使感恩歌曲温暖孩子们的心田;综合实践课可以组织学生制作“爱心卡”送给父母、老师等。这样一来,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感恩教育的和谐环境,能使学科和德育教育相互渗透更加有效。

四、感恩教育与社会实践相互结合

王阳明曾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开展感恩教育,要积极引导,将孩子们的感恩意识化为行动,尽可能地带领学生到社会实践中体验。如开展感恩活动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活动,具体可以设计开展“为父母洗一次脚”“向曾帮助过你的人送上一封感谢信”“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等,引导学生接触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懂得关爱社会,回报社会,使感恩之行成为自然之举。

开展感恩教育,学校和家庭是两大主体,要善于做好两者结合文章,共同为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献策出力。学校要定期开展家长会、感恩教育专题会,及时听取家长对开展感恩教育的意见建议,还可以听取家长介绍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家长间相互交流。鼓励孩子参加校家共建活动,教师、家长与学生共同参加感恩活动,使教师和家长更加了解与合作,使学生在活动中更加尊敬师长、孝敬父母、懂得感恩。要建立教师与家长互访机制,学校及时向家长汇报孩子在校表现,家长主动向老师介绍孩子的优点、缺点及特长,两者共同研究教子良方,共同开展感恩教育。

总之,感恩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我们更要把开展感恩教育,作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道德实践的准则,它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班主任小学生家长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夸夸我的班主任
我心中的好家长
班主任
家长请吃药Ⅱ
我是小学生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