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课堂教学浅谈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创新教育
2017-03-09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大兴实验学校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大兴实验学校 张 新
古往今来,各流派教育大家都对教育提出过相似的看法,如卢梭曾经说过:“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叶圣陶老先生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而如今提出的生态课堂便是遵循了这些大家的观点。可见,生态课堂在教育者思想中早已萌芽,当下发展生态课堂有着必然性。
一、“教学相长”益师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无论是卢梭还是叶圣陶,他们提出的观点都提倡教育遵循学生的自然生长规律,主张让教育在最自然的情况下发生。正所谓人是有别于动物的,动物更多的是对外界环境的条件反射,是被改变者;而人是有主观意识思想的,即改变者。在培养学生日常常规及学习习惯的时候,我们也要严格遵循这一原则,不能只一味的追求孩子知识的输入,而是更加注重倾听学生的想法。学生是一个个具有思想、意识、情感、欲望、需求以及各种能力的活生生的人,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保护学生个性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事物独到的见解,认真倾听学生的声音,也许意想不到的奇迹就在这一时刻悄悄地萌芽。作为教育者,我们在课堂中应时刻关注学生的需要,增加学生表达、思考的机会,适时提供引导。正所谓学以致用,只有在最自然的环境中孩子的习得才是最自然的,对于孩子来说才是最有价值的,这才是最快乐的当然也是最有用的学习。
开阔思路不仅有益于学生,对于教师来说,也未尝不是充实自己的方式。正如《礼记》中提到的“教学相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也在提升自己的能力。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的教育思路应以学生为主导,了解学生所疑所想,把教育的目的准确定位在学生的疑惑上。有了明确的方向,就能够更加明确地引导学生。
二、思维培养是核心——注重学生的思维
为了完成生态课堂的转变,作为教师的我们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首先要把学生的地位摆正,一定要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课堂的中心,要以学生的自主思维为主线,用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让孩子自主思考,从而达到习得的效果。如果想要将书本上的死知识带入到实际环境中,教具是必不可少的助力。教具不一定是要很严肃甚至很正规的,但是一定要是贴近生活的、能给学生带去很多奇思妙想的、有趣的物品。这样才可以充分的唤起学生的热情,才能够使学生更好的进入自然习得的状态。最重要的还是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是直接把握课堂整体方向的指标,传统的教授型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为了学习而学习,而且也不能很好的将课堂气氛带动起来。那么这就需要在教学方式上面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我们应该更多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更多地运用提问的方式来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促使学生们自主思考。我们应该更看重学生们思维上的成长和发展,而并非仅仅是课业上的成绩。
三、满足好奇促情感——营造生态课堂环境
拥有好奇心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真实的生态课堂能够为学生进行自然教育埋下有力而又深厚的契机,因为这样的生态课堂是能够充分唤起孩子的好奇心,在这种好奇心的契机之下,学生的好动、好学、好胜就会伴随着快乐的情绪接踵而至,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向上的人格也就在无形之中逐渐形成,从而发展成好学积极的良好习惯。当然在这过程中师生的感情不断升温,学生也能从这温情之中感受老师对其的关爱、尊重,使学生在人格上也能得到发展,使其更加完善。良好的情绪能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氛围,能使他们放松对严肃学习这件事情的警惕。
在生态课堂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突破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不只是教与学,老师站在引导者的位置上,给学生们提出正确的建议;老师听取学生的想法,充分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知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密切,他们相互帮助、补充以及合作,相互探讨、辩论。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到的知识,会更加深刻,这样的学习方式也会促进学生的思考。当学生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满怀热情的学习时,就间接的达到了情绪上的自然习得。
四、游戏环节调状态——适时调整学生注意力
学生无法保证整节课一直保持高度集中精神的状态,当他们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趋势,很多教师会采取点名、警告等方法将学生拉回课堂,这样的效果的确立竿见影,学生虽迅速将注意转回课堂,但注意力将大部分停留在老师和其他同学的眼光上而非课堂的内容。与其让学生带着恐惧和抗拒坐在座位,不如调整学生状态,让他们主动在心理上重视课堂。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通过更优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都能得到有效的开发,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有利的发展,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的课堂。
为了营造生态课堂,可以在课件中设置一些简单的小游戏环节用于调整学生上课的状态。小游戏不需要非常精致,但一定要锻炼到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将数字或学生所熟知的诗句打乱顺序安排在九宫格中,要求他们可以迅速指出来正确顺序的内容。这样的游戏使学生可以维持注意力的集中,对课堂产生期待和兴趣。同时,可以设置一些简单个性的游戏来消除学生对自身能力的顾虑,以建立信心。
五、调动课堂积极性——恰当实施课堂奖励
作为语文教师,遵循学生的身心个性发展规律,以不同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而在课堂中,最有效激发学生动力的方法莫过于恰当实施课堂奖励。一般的情况下,课堂奖励教师通常会选择口头奖励或物质奖励。这样的奖励简单,易实施,但它们对学生的吸引力随着年级的增高而下降。作为五年级班主任,为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除以上奖励外我还设置了例如班干部体验卡、老师体验卡、小小愿望卡等奖项,不仅满足他们小愿望,让他们感受到奖励带来的“特权”,还可以让学生更加期待课堂。
生态的课堂是为师生发展而教,为师生发展而学,以创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养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习惯,培养学生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心,造就张扬的个性、开放的思想、创新的品质。生态课堂是生活化的课堂,学生感兴趣的,想知道的,想做的,都可以在生态课堂里畅所欲言,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得到有效解决。实现生态课堂是一个长远而又伟大目标,它的提出代表着中国的教育又一次革命性地取得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