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新探索
2017-03-09广东省台山市台城二小伍雁仪
广东省台山市台城二小 伍雁仪
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影响。教学方法对于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采用优秀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学生创设思维的情境,使教学过程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如何运用好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呢?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肤浅做法。
一、准确找出有关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低年级数学教材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图多。许多题目的呈现都以图或图文结合的形式代替了单纯的文字。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学生的识图能力就成了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是正确理解题目意思的关键,是顺利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保证。针对教材中的图例,我结合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相应内容的学习策略,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物作为学习素材,以一幅幅情趣盎然的画面呈现出来。例如,二年级(上册)“乘法口诀”的第一个例题,教材呈现了学生玩跷跷板的画面。学生叙述图意时,可能会不着边际地抓不住重点,会讲成自己游玩的过程,也会像讲故事一样把看到的、想到的全说出来,教师要注意有耐心地点拨和引导,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可以在学生充分看图、交流之后,引导学生看图上主要画的是什么——画得比较大的这个物体或人有几个?一组有几人在玩?有几组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多让学生讲,多次讲。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引领学生走进画面。再逐步要求学生将“数”和“物”连起来说。这样处理,不仅告诉学生看图要看什么,还帮助学生感受如何运用数学语言把看到的说出来,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方向,达到学会数学知识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二、推行探索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营造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敞开思想参与学习活动
关于教学方法的改革,观念的转变很重要。在课堂中,学生的好奇心、思想方法、探索精神,特别是创新意识都要得到培养。通过探索,我认识到教学过程应该是这样的:学生在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中,紧紧被问题吸引,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一时而高兴,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对知识理解十分深刻,而且“创造”着获取知识的方法,体验着获取知识的愉悦。同时,在和谐诚恳的交流中,充分展示着自己的个性和才能。
儿童的天性是活泼好动,乐意在游戏和活动中学知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在探讨问题时,有宽松的气氛,允许学生用自然的、带有童趣的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意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这样就可以大大解放了学生,也大大解放了老师,课堂上呈现出一种积极的、向上的、自然的、和谐的新景象。例如,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课堂上,学生们用摆实物、画线段图、比绳子等多种方式来理解数量关系,建立自己的解题思路。互相交流想法时,有的学生没有用“同样多”“分成两部分”等字眼,却拿了一根长绳子和一根短绳子,对齐一头做比较,然后大声说:“从长的里面去掉一部分(与短的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多的,所以用减法计算。”虽然语言不那么准确、完整,但可以看出他对求相差数的实质是逐渐清晰和理解了。老师高兴地点点头,示意只要让同学听明白就行。他满脸笑容,流露出对问题理解的自信和开心。等到教师引导全班同学进行系统总结时,他表现很活跃,在不断吸取别人表达方式的基础上,兴奋地用手不停地比划着,并用流畅、清楚的语言建立起了合理的解题思路。
三、重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数学教学不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有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热爱数学和爱好数学。例如,在教完《表内除法》后,我给学生布置这样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周末跟家人到石花山公园租2人座或4人座的车游玩时,至少要租多少辆?回家后编写成应用题,并写出解答过程,最后在课堂上读出来。学生尝试到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并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那种成功的喜悦感激发了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
四、在课堂上,心里有差生,要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差生的学习质量。我体会到教师应在教学各个环节中从差生的实际出发,想方设法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条件,使他们逐渐尝到成功后的欢乐,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学习兴趣,摆脱落后的困境,从而提高差生的学习能力。
优秀学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强,所学的知识掌握得快。但有少数学生脑子不灵,比较呆笨的,甚至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讨厌学数学,这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很难调动。对这种学习上后进生不能失去信心,不能不管不问,也不能操之过急。在课堂上,教师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采用启发式教法多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条件,让他们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同学们心目中树立起信心——我学会了,我能学,我会学。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就会使差生学得扎实,既培养了他们的能力,又发展了他们的智力。
教无定法,没有最好但有更好。在一幅幅趣味盎然的图画中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在探索、讨论中敞开思想的翅膀,应用数学知识到实际生活中去,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魅力,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热爱数学和学好数学。灵活地把各种教学方法配合起来运用,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在实践中教与学,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高素质的现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