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与道德的培养

2017-03-09广西玉林容县容州镇厢南小学陈雪玲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5期
关键词:高潮创设情境

广西玉林容县容州镇厢南小学 陈雪玲

“情感”不仅局限于学习情感得到满足,还应着眼于学生的情感是否得到了发展。情感效果,不仅局限于一节课上,而应着眼于未来。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学生情感的发展,把培养情感与创新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全面正确的评价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上进的人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而这一理念的实现又恰恰渗透于平日教学之中。

一、用课堂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而这些又不是孤立存在的,不应把它们当成外在的附加任务。教学中,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贯穿于平日教学过程的始终。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任务观

教学就是教育人的活动,教学在完成“双基”任务的同时,应当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各种能力,也就是坚持实施素质教育。只有长期这样坚持做下去,才能提高我们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够培养出适应信息经济时代激烈的国际竞争所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并且从中培养出数以千万计的具有很强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这是新世纪历史赋予中国教育及教育工作者的艰巨任务。这就是我们的教学任务。

(二)重视陶冶、感染作用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情感的投入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必须是一个神采飞扬的人,你的授课过程必须也是情感投入的过程,老师的情绪必须是足以调动学生的情绪。而呆板、沉闷的课堂是失败的。一位成功的老师应会运用各种技巧使学生激动起来,振作起来。随手动而来的简笔画,一两句赞赏或玩笑,一个亲切的手势便可使学生佩服你、欣赏你、并视你为友人。说实话,不说空话;敢于承认自己不懂、不会,学习反而更会信服你。应该争取在平易的教学风格中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

数学教学中的感染、陶冶语言不仅仅来源于我们的课程设计,教师的语言水平也正是语言文化素养的体现。与此同时,德育教育也就参透于数学的课堂教学之中。使他们受到了爱国主义的传统教育,从而净化了他们的心灵、他们的品格受到熏陶,学生的境界得以升华,使学生的情感与课文中蕴涵的情感相融合。

二、创和谐气氛,造情感空间

人们在教学实践中得出了结论,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能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并能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习潜力。因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要善于将自己的心境调整到最佳状态,对教学内容阐述精确,语言富于情感,表情亲切自然;更要善于诱发学生的积极情绪,敏锐捕捉学生的情感变化,并以宽容期盼之情的对待学生。

创设情境,情感自然渗透。

1.直观形象营造情境

利用录音、幻灯及多媒体课件等辅助设施可以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化为鲜活生动的画面,撼动心灵的音乐,声情并茂的讲述。在这种刻意营造的情境中,学生的各种感觉活跃起来,情感上更容易与作者达到“契合”。

2.活跃想象,情感不断深入

情境就是引导学生入境,无论图画、音乐或其它教具的运用,都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感知,使他们能直接与课文中的情感产生共鸣。然而,学生毕竟有他们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如果能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能挖掘出其独有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更深刻,道德 情感摧发的道德认识也必然更牢固地存在于学生心中。

三、创课堂高潮,使情感升华

教师应创设一种使学生乐学的情境。一上课能迅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你所创设的情境中,即把孩子们的兴趣激发出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整个学习中充满激情,然后用学习生活中的经验、亲身感受和已有的知识来学习新的知识。

(一)培养自信心、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使每个学生能够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成功的体验中树立自信心,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使师生关系融洽,让他们能在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中学习。从而使师生的情感撞出火花,达到情感的共鸣。而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学生,发展的根本方法是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主去构建。要在学生自主构建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空间和相应的条件,给予学生安全的心理环境,让他们运用各种方法冷静地独立思考。

(二)创设课堂高潮,激活参与的欲望

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励学生的主动参与,从而创设课堂上的高潮。一节课如果有一个高潮出现,学生对这节课的印象就会非常深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会相应提高。这样教师必须设计好重要内容的教学方式,根据班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另外,课堂上可以引入竞争的机制,不甘人后的竞争意识最能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更容易形成课堂高潮。教师应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引入竞争。如设疑、质疑。这样一来,学生的参与率大大提高,在课堂上就会高潮不断叠现。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便会得以提高。

四、要积极探究,方式多样化

教学中一刻也离不开情感,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掌握、运筹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方法,多给学生创造有情感的学习环境。

(一)创新教育是教师的创造

“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创新的基调就是标新立异。在教学中,只要学生没有接触过,通过自己努力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创新的结果。

(二)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创新

合作讨论的教学方式,是体现学生为主体,合作的手段。开展有组织有指导的互教互学互帮活动,这种活动方式使他们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主体学生获得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使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发散思维,各抒己见,这样真正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猜你喜欢

高潮创设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百折再看高潮来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四化』助推学雷锋掀高潮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