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差异性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索

2017-03-09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劬劳中学黎绮婷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5期
关键词:差异作业评价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劬劳中学 黎绮婷

一、问题的提出

在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差异而带来的教学困境,相信是每一位任教教师都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而在我国现行的教学形式与考试制度下,国家对于每一位学生的考试评价是一致的,学生在校的求学历程,包括义务教育的时长、大班教学形式及教育涵盖的整体内容不会因人而异。

但学生来自不同家庭,个体自控能力不同,使他们之间的差异事实存在。尤其当12~13岁的孩子经过6年的小学学习后踏入初中,面对陡然增大的学习压力,他们之间的差异便愈发明显。据调查在一般的公立初中学校,数学不及格的学生超过35%,其中包括约17%的学习特困生,而优生的比例不足30%。

面对如此大的学生差异,在固定的教学时长,统一的教学要求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便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

二、“差异性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差异性教学是指“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其核心是尊重学生的差异,营造兼顾学生差异性的教学环境,并持之以恒,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把“差异性教学”应用于数学课堂,我们重点作了如下尝试。

(一)将小组合作学习引入课堂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及学习能力把学生个体大致分为A-优,B-中,C-中下,D-学困四个层次,相应辅以4、3、2、1的分值,由学生按组内平均分值<3分的原则自由组合,组成3~5人的学习小组并确定组长。教师在此基础上做适时、适当的调配。这样既遵循“组际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又关注到学生的个性特征,性格特点,使学生乐于建组,利于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的完成。

(二)优化课堂设计,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1.优化课堂设计,是差异性教学的核心

对于新课讲授:学生按学案要求先期预习。课堂上,在新知探索、新知巩固、新知应用等环节展开小组讨论。教师注意做好引导、点评和总结工作。小组合作学习效果,通过小组代表展示、学生师傅抢答板演、小组徒弟抽检等形式进行检验。

对于习题课/卷评课:学生先期完成习题/试卷。堂上,首先让学生讨论,确定组内疑难,再由教师根据教学要求,选取部分典型及疑难问题,在班上通过组际支援、教师补充解决。教师注意做好课堂调配和总结。

2.完善学生评价体系,是差异性教学成功的保障

学生学业评价,除了必定的考试成绩外,还辅以小组合作学习考核:该项考核,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堂上学习态度及解决问题能力全面记录,并入考试成绩,全组同学共进退。此举,强化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形成了积极进取,共同进步的风气。

(三)建立“师徒”学习制度

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补充,我们还引入了“师徒”学习制度:在小组中,选取部分学生结对,形成“学优—中等”“学优—中下”“中等—中下”“中等—学困”的师徒关系,这进一步关注到学生个体,加强了学生势力的培养,利于学生展示个人化智力。

三、效果分析

1.学生学习心理及学习面貌的变化

为了解学生学习心理及学习面貌的变化,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分析显示: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数学课堂模式后,觉得数学有趣,积极学习的占42%;觉得容易了,乐意学习的占32%;有成功感,觉得想学一点的占27%;还是不想学是0%!

事实说明:随着差异性数学课堂教学实施,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许多学生从消极应付转而愿意学习,到主动学习。客观表现为:不完成作业的人大幅减少,课堂学习气氛活跃,课堂学习效果良好,学生学习成绩不断提高。真正做到了“人人参与,让人进步”。

2.学生成绩的变化

以2010~2013届学生为例,通过系统整理分析实施差异性数学课堂教学的两个教学班(课题班、普通班各一)初中三年各次重要考试的成绩,不难发现:

普通班:无论是平均分,还是优秀率、及格率,绝大部分都领先于级平均。年级越高,超越越多。到中考时,优秀率、及格率均遥遥领先于级平均。

课题班:成绩大大超于区平均,与省级公立学校对比也毫不逊色。该班2013年参加广州市中考,100%同学达高中录取线,其中94%达区级高中录取线,33%超高分保护线。

四、教师反思

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改进,目前,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模式的差异性数学课堂教学已渐趋成熟,但总结反思,觉得还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因素。

1.课堂学习功能小组的构建

一是小组的构建必须严格遵循“组际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具体操作时,既要有“民主”,又要有“集中”。二是小组的构建必须相对固定,以利于以小组为单位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一般每半个学期对各小组作一次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小组作相应的调整。

2.学生学业评价

“合作学习”注重标准参照评价,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一般做法是:①以小组为考核单位,辅以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优秀个体奖励;②考核内容包括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③小组合作学习考核成绩并入考试成绩中。

在此,需要特别强调评价的两个分层:一是学生作业分层。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作业要分层布置。作业“能够”做,是完成作业的前提。学生完成作业与否,直接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二是学习效果分层。学生作业的达成度及新知的接受度,徒弟、师傅分层进行评价。这样,徒弟才有机会体验“成功”,增加了“学”的动力;而师傅不但有了“教”的理由,更乐于向难题挑战。

五、结语

如上所述,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模式的数学课堂教学,推进了差异教学的平等观,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摆脱了每日必行的繁重的作业批改,腾出更大的精力进行优质的课堂设计及课堂管理,从而促进了教与学的进一步发展。

然而,学生学习差异的形成,成因不同,更是其长期习惯使然。初中三年的教育努力,不可能使这种差异消失。但我们可以为,并且尽最大可能地为每位差异的学生提供平等的、可发挥个人潜能的平台,使他们日后能获得长足的发展。这便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教育的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差异作业评价
相似与差异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快来写作业
找句子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作业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