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护生养老护理职业认同感和从业意愿的研究进展

2017-03-09韩雨欣王红艳梁小利苏国明黄彬洋申洋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认同感意愿养老

韩雨欣,王红艳,梁小利,苏国明,黄彬洋,申洋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成都610100)

我国护生养老护理职业认同感和从业意愿的研究进展

韩雨欣,王红艳,梁小利,苏国明,黄彬洋,申洋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成都610100)

综述近年来我国护生养老护理从业意愿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影响因素、测评、局限及展望,以期为培养养老护理人才的护理教育者提供新思路。

护生;养老护理;职业认同感;从业意愿

20世纪末,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5年,中国老年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数的14.3%[1]。我国注册护士为278.3万,每千人口护士人数为2.05人[2],虽然基本符合WHO(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每千人口应配备两名护士的标准,但在养老护理行业,护士的数量和服务能力仍然不足,与养老服务需求矛盾显著,已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护生从事养老护理行业的意愿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我国老人的健康和生存质量。本文综述近年来我国护生对养老护理行业的职业认同、从业意愿的相关研究进展,现介绍如下。

1 我国养老护理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自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其发展速度日益迅速,但养老护理行业发展却相对滞后。老年护理服务形式主要有老年护理院、老年公寓、养老院、日间托管中心、社区照护和居家养老照护等[3]。根据最新估算,我国各类养老护理机构可提供的养老护理服务仅可满足实际养老需求的34.06%[4],注册护士大多数从事医院临床工作,从事社区与居家养老的护理人员数量很少。在养老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很少有人接受过护理专业教育,大多数是下岗职工或周围农村进城的农民工,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5],因此,目前急需培养大量高质量、专业性强的养老护理人才,以缓解养老护理服务的供需矛盾。

2 职业认同感

2.1 护生职业认同感现状

职业认同感是护生对养老护理职业的看法和感情以及决定自己积极职业行为倾向的心理状态,对护士的职业生涯有着重要的影响。刘志敏[6]通过调查发现,在职业认同方面,88.3%的护生认为“养老护理工作是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主要职业之一”,但66.5%的护生“认为从事基层养老护理工作没有出息”,46.5%的学生认为“现在的老人不太好伺候”;在职业行为上,10.7%的学生明确表示“毕业后将不从事养老服务相关工作”。

2.2 提升职业认同感的方法

2.2.1 教师在教学中发挥榜样作用有研究表明,教师通过发挥积极的榜样作用,将专业思想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有意识地加强对护生的职业指导,是提高护生职业认同感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养老护理理论与养老照护技术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指导护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养老护理专业,以提高职业认同感。Lucile等[7]研究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具有强烈职业认同感的杰出护理人物或历史传记作为案例,让护生感受作为职业群体成员的快乐和骄傲,可使其产生职业认同感。

2.2.2 护生多渠道学习养老护理知识关颖姣等[8]调查发现,担任学生干部的老年护理专业护生职业认同感高于其他护生。担任学生干部的护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学校起到连接教师和护生的桥梁作用,在此过程中可以更多地接触养老护理相关知识,提升职业认同感。另外,有兼职经验的护生职业认同感也高于其他护生,原因在于在兼职过程中,护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养老护理行业,证明自身价值,从而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感。

3 从业意愿

3.1 护生从业意愿研究现状

文献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由于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关于护生养老护理就业意愿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研究对象和地域范围越来越广。涉及的研究对象包括中职院校、高职院校、西医类本科院校和中医类本科院校等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方向的护生,而大部分护生对毕业后从事养老护理工作持否定态度[9];从研究类型来看,文献绝大多数为调查类研究[10],调查时间多集中于护生在校学习阶段,而实习阶段护生的从业意愿调查研究较少;采用的研究工具常为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其信度和效度还有待验证[11];在数据统计方面,多采用统计描述的方法。

3.2 护生从业意愿的影响因素

虞红等[12-16]研究发现,护生随着年级的升高与接受老年护理学课程学习后,从业意愿有改善趋势,而不愿意从事养老护士行业的主要原因为:(1)养老护理从业人员学历层次普遍偏低;(2)养老护理行业职称晋升机制、结构欠合理,晋升机会较少;(3)养老护理行业人力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从业者知识面窄,知识老化且观念陈旧,主要以农民工和城市下岗职工为主;(4)养老护理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5)养老护理行业社会地位较低;(6)养老护理专业工作人员薪酬较低,福利较差;(7)存在专业抗拒现象,不喜欢所学专业。

4 讨论

目前,我国护生对养老护理事业的职业认同感较低,大多数护生对毕业后从事养老照护工作持否定态度,这是国内研究报道的普遍观点。从文献研究结果来看,大多数研究者对护生的职业认同感、从业意愿仅止于调查,深入分析其原因、影响因素,探索其解决方法、人才培养方式等的实证研究较少。比如,多位研究者[17-18]都认为,老年护理相关知识教育、加强与老人的交流与接触、养老护理工作经历等在促使护生形成对老人的正向态度、引导护生正确认识养老护理事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相关的探索性实证研究却十分欠缺,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尚未见报道。

同时,此类研究多从行为学角度来评判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和从业意愿,而未从积极正面(如积极体验、责任心、自我意志、美德、仁慈等)的角度来研究,相应的专业研究工具也较少。若能将心理学中计划行为理论、激励机制等融入其中,设计出适合护生的专业量表,同时结合质性研究对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和从业意愿进行深入分析,将有利于推动我国护生的职业教育,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另外,学校应加强职业教育,从入学开始即着手培养护生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改革养老护理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更多优秀的养老护理专业人才,促进我国养老护理事业的发展。

[1]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EB/OL].http://www. stats.gov.cn/,2011-04-28.

[2]中央政府.我国注册护士278.3万人每千人口护士数2.05人[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14-05/12/content_2678170.Htm,2014-05-12.

[3]李春玉,刘姝,陈宏吉.试论我国老年护理现状和发展方向[J].护理学杂志,2014(2):1-3.

[4]孟润堂,胡樱,宇传华,等.我国老年护理发展现状与护理人员老年护理从业意愿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5(15):1791-1796.

[5]刘珩,沙丽艳.老年护理人员教育现状及对策[J].护理研究,2015(8):2948-2949.

[6]刘志敏.老年服务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现状调查及对策[J].新西部,2016(3):44-45.

[7]Lucile EC,Patricia AS.Nursing history as a tool for development of aprofessional identify within nursing students[J].J Nurse Educ,1997,36(9):432-433.

[8]关颖姣,廉军孝,王燕,等.老年护理专业护生职业认同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全科护理,2015(26):2468-2450.

[9]张晨琛,刘桂萍,闫波.不同层次护生对老年护理的态度及就业意向比较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1):102-104.

[10]廖桂香,李国平.护理新生从事老年护理意向调查[J].社区医学杂志,2012(18):27-29.

[11]李婧.297名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从事老年护理的意向[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9):1625-1627.

[12]虞红,盛芝仁.地方城市老年护理人员及其培养现状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2(7):319-322.

[13]杨莘.老年服务机构护理人员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14(1):6-9.

[14]穆晓云,吴伟.高职护生养老机构就业意向[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2):3425-3426.

[15]李新艺,路丽娜.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知信行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8):3-5.

[16]刘笑梦,张彦芳,高晓梅.河南省城乡老年护理从业人员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0):2838-2840.

[17]郝玉玲,孙书勤,张丽,等.高校涉老专业本科生职业认知与从业意愿调查[J].护理研究,2016(4):1309-1313.

[18]崔戴飞,饶和平,陈燕,等.对老年护理服务人才就业意愿及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91-93.

G40-03

A

1671-1246(2017)18-0155-02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2017年度院基金课题(2017ZRY15)

猜你喜欢

认同感意愿养老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成都市初任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培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