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最爱

2017-03-09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朗升小学何孟春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5期
关键词:荷叶荷花课文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朗升小学 何孟春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堂中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动,充满人文关怀、问题探索、知识魅力的。为了让学生们可以开心、快乐迪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我努力构建新的语文课堂模式,主要是从以下的几个方面着手的。

一、运用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语言

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不但要求明白易懂,具有科学性,而且力求达到优美可亲,对学生充满鼓励、赏识、尊重、期待、促进、提升、转变,这样才能使学生更易接受知识,更易激发她们的学习潜能。

国外一位心理学家说过:“要使人们相信你,首先必须要让他们喜欢你”同一个道理如果教师对学生尊重、平等待人,学生则对老师也会更加尊重爱戴,就会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观点;反之,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恐慌心理。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充满感情的语言能产生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比如,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多数比较紧张,教师应该用比较亲切的语言告诉学生“不要紧张,大胆说出来你的想法,错了老师和你再一起学习研究,你只有表达了才会让有迈进一个大台阶。”尤其是后进生更加应该给予热情的语气:“你能回答得这么好,真了不起,你比上一次有进步,见到你一点一点成长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使学生感到亲切,学生也就乐意接受知识和完成作业了。

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又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列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在课堂上要尽量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安排合作学习的环节。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得到成长。从学习方式转变的角度来看,我记得这个学期我上了一节《环保作文》的自主作文课,我先作了一段地球的自述,消除了学生对环保知识的陌生感,激发了兴趣。然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对地球想说些什么话,可以写童话、十个、调查报告、想象作文、散文……而接下来的作文讲评更是别具一格,我当场给学生打分,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打分,我记得其中一名学生写了一首《赞之歌》其想象力之丰富,奇特,令人叹为观止。我好不吝啬的给了他满分。看来,我们更多的时候是低估了学生的实际水平。

我认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基础是自主,关键也是自主。没有自主的学习---合作、探究就无从谈起。要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首先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从思想上确认、在行动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明确教学的归根到底,得让学生自己学。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智力的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是无法由教师直接教会的,而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才能做到。因此,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学就根本无从谈起。另外,还要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思想。既然在教学法中,教师起的是帮助学生学习的作用。那么,就不能让学生为教师服务,而应当是教师为学生服务。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形成自主、积极。

三、创设亲近生活的教学情境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话就表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如在教学《荷叶圆圆》一文时,我先在课前将教室做了一番精心的布置:在黑板上贴上小青蛙、小鱼儿,教室墙壁四周挂了一些荷叶、荷花、莲蓬,给学生营造了置身满湖荷花中的情景。课一开始,我播放了歌曲《采莲》,并投影了课文的插图。动听的音乐,色彩美丽的画面,很快就把学生的心牵住,她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在此基础上,我说:“同学们,你们欣赏过美丽的荷花开满池塘时的情景吗?你有乘着小船穿梭于荷花中的想法吗?那感觉一定美滋滋的、乐淘淘的。这节课让我们好好地读一读《荷叶圆圆》,一起去感受湖中荷叶的快乐吧!”然后,我让学生聆听课文的配乐朗读,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接着,我放手让学生们借助拼音自读。为让学生品味课文的意境,读出课文的韵味,我借助多媒体播放演示“微风吹来,荷花、荷叶充盈摇摆的情景。”让学生一边看画面,一边感受荷花“香”的气息,并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自己也在满是荷叶的水上,自由畅想湖中的情景的神情、动作、语言,由此体会小鱼儿、小水珠、小蜻蜓的欢乐、喜悦的心情。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入情入景,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从而理解课文。我又把课文第二段的重点词语板书出来,接着让学生仿照第二段找出与第三、四、五段重点词语并照老师的样子板书。最后根据板书引导学生加上动作当场把课文背诵下来。在引导配上动作时学生的激情一下子上来了,由开始的一部分学生到全班一起做着动作背诵。这样的教学不但轻松又激发了兴趣同时目标也达到了,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四、还给学生学习语文的自由

在教学中,教学方法是诸要素中较为活跃的因子。千篇一律,令人生厌;变则新,新则趣。所以,改革教法和学法,运用各种技艺魅力,便成为教师苦心孤诣的追求。对此,怎样才能做到既灵活又多变又不至于陷入形式主义的怪圈呢?

我们让学生享有悬着学习对象的自由。赞科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毫无疑问,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对象便是“触及精神需要”的最好方式。例如,阅读教学中,多采用“把你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把你认为写得最好的地方画下来”等方式,学生自然会很感兴趣。这就是说,提高学生细心动机的最好方式还是把重点放在学习认知方面,使学生从内心体验到学习本身的乐趣。

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把学习的主动权都还给我们的孩子。其中借鉴了部分老师、专家的研究成果。

我们作为教师,必须要做到充分地领悟新的课程目标精神。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出发点,把教育提升到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境界,反对学校过多强调“你教我做”的封闭式教学,过分强调学生技能技巧的培养,主张教师从“主宰者”上退位,将动手操作、探索发现、主动创造、合作交流的学习权利还给孩子。

猜你喜欢

荷叶荷花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荷叶像什么
背课文的小偷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花
荷叶圆圆
背课文
荷花
荷叶伞
夏天的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