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语言环境 强化语言训练
2017-03-09云南省普洱市特殊教育学校
云南省普洱市特殊教育学校 毕 丹
语言是人们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工具。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聋生由于听力受损,丧失了通过听觉感受语言信息的能力,导致其后天学习语言受到严重障碍。因此,培养和发展聋生的语言能力,是聋校语文教学工作重中之重的任务。为此,如何有效地对聋生进行语言训练并提高语言能力呢?笔者的认识如下。
一、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上好语训课
聋生的生理缺陷使他们在学习和理解语言文字方面遭遇很大的障碍。他们只凭一双眼睛无法在有声的世界里获取准确全面的信息,无法进行深入有效的沟通、交往。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有效地对聋生进行学习语言和语言实际的系统活动。语训课更是形成和发展耳聋学生语言的关键学科。低年级语训教材的内容相当的丰富,汇集了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自然常识、生活常识和文明礼貌各种用语,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听觉和语言能力的训练。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发音、听(看)话、说话的训练,提高他们对语言的理解与表达的能力。
且低年级的新生对周围一切事物充满了新鲜感,有求知欲旺盛的特点,教师要根据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掌握聋生学习语言的规律,明确聋生的认识是由表及里、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运用各种方法灵活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避免用教语文的方法来上语训课,防止以读代说,以读代训。
直观教学是主要的教学手段,便于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联想,可采用图片、实物、演示、录像、动画、表演等直观手段进行教学。
通过语训教材中对话练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训练时,教师有机地创设一些情境,让聋生身临其境进行对话。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对话时,先认真听或看,之后大声说话,以便真正达到语训的目的。
二、创设语言环境,强化语言训练
生活是人类语言的源泉。语言是聋儿童了解社会和认知世界,适应人生,参与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的必不可少的工具。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发展语言的必要条件,只有处于丰富的语言环境中,才能不断积累语汇,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字、词、句。聋童因长期耳聋导致语言能力低下,他们无法去聆听洞悉大千世界里各种美妙动听、千奇百怪的声音,他们的世界里只有寂静,正如盲童的眼里只有黑色一样,他们根本无法了解到“声音”这两个字的真正意义,从而割断了大自然赋予他们学习语言的天然渠道,严重阻碍了他们语言水平的提高。鉴于聋童的自身特殊性,我们应因地制宜给聋童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从听(看)话入手,从学说最基本的词语开始,进行听(看)说强化训练,是发展耳聋学生语言的一条重要途径。具体做法如下。
1.重视口语训练,迈好学习第一步
在口语训练中,教师总是要求聋童大声“朗读”,上讲台面对学生和教师“朗读”,以训练他们克服胆怯、自卑心理,逐步具备应变能力。尤其是在学龄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改善聋童因缺乏语音刺激和听觉反馈导致语言发展滞后,教师可为聋童进行听力补偿或重建,增加语音刺激,多种学习感官协调配合,使其视听结合模仿发音说话,注意纠正发音口型;与呼吸问题,改变聋童读词破句、发怪声怪调的现象.提高发音说话的自然度与流畅度。并把口语训练延伸至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给聋童创造说话机会,逐步培养聋童敢说、爱说、会说。
2.优化课堂提问,激活趣味语言训练
课堂提问是各种语文基本功训练的引发点,是进行各项训练的有效载体。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翅膀,只有全程优化课堂提问,把语言实践的机会还给学生,才能有效地对聋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课堂中创设师生相互问答的多种教学形式,激活学生的趣味语言训练,从各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
3.丰富聋童知识,积累词汇
利用带学生外出活动、社会实践、游览观光等活动,可以让他们有目的、有意识地去观察一些常见的、直观的事物,并及时告诉他与之相对应的词语,使他们在实践的进程中加深语言应用的印象,让他们学得会、记得牢。其次利用聋童各种正常感官,积累词汇。可以把一些直观的、形象的词汇“以目代耳”地教给他们。如各种的颜色、形状之类的词;触觉方面可以让他们去感触、去体验;味觉方面的酸、甜、苦、辣等,可以让他们去品尝、去理解。
4.增加交际机会,注重语言直观规范
聋哑学生大多远离父母寄宿在校,聋校一般都配有生活老师,负责管理、指导聋生课后的学习、生活。因此,他们肩负着既当老师又当父母的双重任务。听力健全的儿童放学后回到家里与父母说个没完,他们的语言水平就在“说”中迅速提高。聋生走出课堂,同学间以互相打手势的形式交流,他们的“说”就此中断,仅依靠课堂上说是远远不够的。此时,老师们就应挑起当父母的重任,要在管理、指导聋生学习、生活的同时跟他们“说”个没完。教师们要为聋生创设“说话”的机会,让学生敢于大胆地与正常人交往。正所谓“功夫在课外”,教师们要常常带学生外出,了解外面的世界。比如带学生到公共场所接受新知识,进行思想教育;带学生到公园观赏风景,让学生通过感官领略大自然的乐趣……当然这里的“说”一定要用口语,避免以手势代替说话。让聋生在说中学习语言、巩固语言、发展语言。
培养和发展耳聋学生的语言能力是社会生活的需要,更是培养聋生成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合格的社会公民的需要:语言能力的训练是在多向互动中展开的,旨在为聋生创设一个良良好的语言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积极主动地参加到社会生活的各种活动中来,使他们人人学会说,学会看,乐于交流。当然,提高聋生对语言的理解与表达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性的工作,它不光是语文老师的任务,也是全体从事特殊教育工作者及全社会人士的重任。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把这件事情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