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探究
2017-03-09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程寨镇中心小学黄云先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程寨镇中心小学 黄云先
现代教育技术是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而信息技术包含了数据和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等多种功能,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正是利用其对数据和信息的强大获取和传递、处理技术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技术作用模式分析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水平,对于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与效果,下面将从四个角度进行解读。
(一)学生视角
现代教育技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允许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学习需要来安排自己的学习;为教师提供更多样、更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是教学能提高的有效途径。
(二)教师视角
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资料、读书体会,利用网络进行学术交流,从而相互提升。而且在这里可以得到应用于教学中的广阔的资源,进行资料的查询,软件的预览、修改,电子教案的准备等备课工作。
(三)学校管理视角
主要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用其为学校提供及时、准确的管理信息,实现学校办公自动化,建立学籍管理,人事档案管理等系统。为决策支持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校外视角
建立学校网站,通过主页向外界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发布招生信息,联系各界校友,扩大学校的影响。突破传统的地域限制,借助于互联网的传播,更好的宣传和进行教育工作,加强社会与学校的相互交流,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技术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中小学的过程中,尽管带来了上述许许多多的优点,但同样也暴露出不少的问题。而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尤为重要。
(一)师生交流不畅
中小学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之后,教师在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是面对各种设备或是播放课件,讲解是事先录制好的,板书是荧幕上的,重点难点由三维动画来承担,教师所要做的只是点击鼠标,操作某种仪器。然而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扮演的引导的角色就这样被淡化,尽管知识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转移,但是师生在课堂上不再有充分的交流,教师角色的淡化使得教师亲和力消失,师生关系无以为继。
(二)教师依赖课件
部分教师之所以喜欢运用多媒体教学,主要是因为课件的复用性,一次只做,循环使用。对多媒体教学平台存在依赖性,甚至盲目地将未经加工的教材内容直接搬上屏幕,然后照屏宣科。更有甚者,直接在互联网上下载相关的课件内容。这种拿来主义的直接结果就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进一步生疏。如此移花接木、生搬硬套岂不是误人子弟。
课件的使用往往用来解决教学中的疑难点,但有时并未达到教育技术使用的目的,只是为了用而用。
(三)忽视学科情感特点
有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因如此,教师在对待不同学科过程中应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而一些学生则关注于漂亮的图片新奇的动画,至于教师讲什么,重点在哪里,并不知晓。而且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多、讲解时屏幕翻滚较快,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印象淡漠,缺少思考、辨析和推敲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因为课件的存在不再做笔记,缺少对知识的吸收和建构过程。
(四)教学模式的排斥
我认为现代教育技术不是建立在代替或是排斥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的。一味崇尚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力量,必将削弱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能力,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追求知识传授上的“大容量”最终不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就是把学生搞得顾此失彼,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
三、技术应用方法
现代教育技术的高效毋庸置疑,但我们教育工作者也必须正视自身在教学工作中的位置,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与学校管理经历,提出一些个人意见。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现代教育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型的学习为主动型的学习,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创设自由探索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多采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学习,但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与注重和学生的相互交流,培养师生情感,从而避免上文提到过的师生交流不畅和过分依赖课件和互联网资源的问题,正确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二)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多引进资金,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援助,加快山区中小学教育现代化建设,完善配备硬件装备。坚持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同时加强教师及学校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和学习,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道路,着重点则放在如何才能使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山区中小学现代化教育,以及如何才能提高整个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上来。
(三)加强培训,注入考核
我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贫困地区教育现代化发展应给予政策和经费上的帮助,选派一些教师去省市一些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较好的学校参观学习,学习到经验后再去培训其他教师,学会的教师再去影响周围的教师。或者让个别主管教学的领导去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较好的学校考察学习或挂职锻炼,使得领导的观念先转变过来从而更好的推广这种观念。
可在中小学成立信息技术小组。由小组负责制作教师教学需要使用到的教材以及对专业教师提供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工作的技术指导等。建立健全的培训制度,实行任课教师“人人必培训,人人必考核”的办法,让所有的任课教师都能在自己课上灵活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四、总结
无论我们是学习理论还是技术,最终都是要与课堂实际教学联系起来的,所以“学用结合”才是真正的有效方式。转变理念的教师加上积极配合推广的学校和地区教育部门支持才可以实现真正高水平的现代教育模式教学。
中小学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与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可以说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的内容相当广、难度大,这就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订立合理的培训目标,选取合适的培训内容,采用有效的培训模式,使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不断满足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需求,从而促进我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基础教育水平的不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