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当前大学生就业瓶颈的思考

2017-03-09安徽省亳州蒙城县第六中学杨永志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5期
关键词:瓶颈毕业生大学

安徽省亳州蒙城县第六中学 杨永志

突破当前大学生日趋严峻的就业瓶颈,关键在于大学生自身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做好恰当职业实习并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根本在于要逐渐转变高等教育培养人材的理念,规范建立有助于培养独立思考、善于创新、适应现代化的发展的人材机制,同时还要制定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形成突破就业瓶颈的合力。

一、就业还需自身硬,这是突破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瓶颈的关键

首先,选好专业,夯实基础。

大学生专业选择基本预示将来自身的职业定位、规划与发展,能否在有限的4年内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将会对未来求职产生重大影响。无论当时选择专业的初衷是什么,除非有特殊的情况需要变更外,既选之则安之,就应该认真、踏实、系统的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并形成相应的专业理论体系,进而逐步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这对毕业求职至关重要,同等条件下求职应聘,一个专业知识扎实、理论过硬的毕业生必然获得竞争优势。当然专业的学习过程,有时是枯燥、乏味的,因此大学生要“练就内功”,必须有坚定的毅力,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适时实习,培养能力。

良好、恰当的专业实习,为毕业求职做好充分实践准备,有助于增强求职成功的系数。实习的主要目的就是把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工作实际,为顺利过渡到将来的工作做好前期铺垫,因专业不同,找实习单位的时间因人而异,但不宜过早,一般安排在大四阶段,通过一阶段的实习,充分熟悉相应工作的流程和要求,学习逐步适应、处理工作中各种复杂的关系,对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的角色转换大有裨益,这也是实习的重点所在。当然也有不少学生过早进行实习,以至于和正常的上课发生冲突,甚至有的学生身兼数职,由于时间有限,出现敷衍所修学科本末倒置的情况。

再次,准确定位,勇于突破。

大学生职业定位,就是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做出恰当的职业选择,同时也应该打破传统观念束缚,进行务实择业就业,甚至敢于自主创业。在发达城市人材需求日趋饱和的状况下,随着西部开发的深入推进及国家政策扶植力度的加大,今天的西部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西部广阔发展空间和潜力肯定会孕育更多的机遇,而经济的发展逐渐要求大学毕业生职业定位要向西部转移,认清形势、客观务实、转变思想、及时准确定位、积极投身西部建设。另外,大学毕业生应该突破传统就业思维,向自主创业发展,因此大学毕业生发挥聪明才智积极创业,是突破当前就业瓶颈、进行成功就业的最好举措。

二、逐步变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体制,是突破当前就业瓶颈的根本要求

首先,反思应试教育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通过提高大学生自身能力,以适应当下职场上不断变化的需求,有利于突破当前就业瓶颈。

因此大学教育阶段,学校应该重视专业实践教育,提供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通过交流学习、亲身处理事务来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同时也应对学生职业选择、规划进行指导,不断增强学生就业竞争优势。

其次,重视大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提高、健全人格的养成,有主见、思想异、善于创新的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更能获取较多成功就业的机会,对突破当前就业瓶颈很有帮助。

未来的社会发展更需要有创新能力的人材,唯如此才能为社会的变革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这将影响用人单位对人材选择的方向和标准。学子们在各种考试的陪伴下走进了大学殿堂,长期受应试模式的熏染,习惯于追寻标准答案、强化所谓知识重难点的学习策略,使得思维呈模式化、固定化的特点。按部就班、中规中矩使得大部分学生思维单调、少了锐度,缺少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应该营造更为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勤于思考、提出不同的见解,养成主动探讨问题的习惯;日常教学应避免划重点、考前突击的无效学习形式,应注重传授知识过程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另外还应把健全人格塑造融入日常的教学中去。这样一来,学生逐渐养成“多思”、“常疑”、“敢异”的行为,并内化于自身思维模式之中,创新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一旦步入社会,必定为求职增加砝码,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最后,重新审视大学的任务,注重人材培养多样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培养过程中进行职业定位,从人材培养理念上突破大学生就业瓶颈。

毫无疑问,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材,“育人”是大学的核心,同时在育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大学独有的精神内涵。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不断促进大学的现代化,高等教育借助大学独有的精神气质,源源不断向社会输入各类有创新气质的人材。不过,这样的人材必将具备引领未来人类社会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内涵气质,也一定有着崇高理想、优秀美德及悲天悯人的精神情怀,从此意义上讲,真正意义的大学主要是培养社会精英的场所。如今,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全面升级各类学校的办学层次,大学含金量持续下降,大多数毕业生走入社会后可能没有知识分子的优雅,也没有可供竞争的一技之长,高不成低不就。因此大学和一般职业院校之间应有区别,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资质、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这样一来,教育培养了社会需要的不同类别、层次的人才,同时在培养过程中初步解决了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定位问题。

突破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瓶颈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是毕业生应提升自身实力,根本是大学要逐步改变教育理念、破除旧体制束缚,另外也需要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联通互动,经济的良性持续发展,是就业最根本的基础和动力,政治与社会的进步,可以为就业扫清体制机制上的障碍,相应的科学理性的制度设置必定造就公正良序的就业环境,这些对突破就业瓶颈至关重要。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表明,“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可以预期,随着《决定》逐步落实,不仅对破解未来就业困局将产生实际效果,而且能全方位激发就业内蕴潜力,并能助力社会教育等其他方面的变革,进一步化解大学生就业内部矛盾、突破就业瓶颈,最终助成良好、健康的就业氛围。

猜你喜欢

瓶颈毕业生大学
9岁的高中毕业生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突破雾霾治理的瓶颈
突破瓶颈 实现多赢
如何渡过初创瓶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