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阅读 点亮了童年智慧之光
——低年级培养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教学策略初探

2017-03-09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华路小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5期
关键词:书籍课外阅读习惯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华路小学 曾 胜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低年级这一点尤为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能快乐阅读,就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因而,注重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在小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一、拓宽“阅读”空间,引发新的阅读需要,培养学生坚持阅读的好习惯

1.听赏流动迁移,丰富阅读广度

儿童的阅读常常会很依赖于"耳朵"的阅读,老师可以安排一些时间,如早间活动、午间活动、课前三分钟等时间为学生朗读故事(也可播放录音磁带让孩子欣赏),抑扬顿挫的语调、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都在极大感染着孩子,紧紧地抓住孩子的留意力,让他们在倾听中不断体验、品味,并积极讨论,勇敢尽情地表达,提高了对作品的欣赏能力,渐渐地"迷上"那些丰富多彩的课外书籍。

2.课内向课外迁移,丰富阅读广度

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低年级孩子的好奇心,想读书想识字的愿望,激发读书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以某个知识点为切入口,横向拓展

根据内容从天文到地理,先引导学生读、理解,引起他们的兴趣,课后再让学生收集相关言语,再根据课文的方法去理解。这样无形中又丰富了他们的知识。

(2)根据年龄特点和兴趣推荐书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比较适合童话故事、民间故事以及一些图文并茂的绘本等。例如《白雪公主》《丑小鸭》等等。

(3)结合生活实际推荐书籍

在一些传统节日、特殊日子,让学生去阅读相关的书籍,感受书中的大千世界。比如,国庆节指导学生读各种描写祖国的小诗歌,以此来激发小学生的爱国情怀。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的同时做稍微的指点,使学生明白书本与现实的相关之处,更能体会到书本能开阔我们的眼界,是打开通往美丽的未来的窗口。

二、开辟多种阅读途径,适应不同需求,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好习惯

1.集中式课外阅读

每一年龄段的孩子有一些基本的特征和共性的需求,所以采用相对集中的阅览形式,是提高一年级孩子阅读效率的良好途径。

2.休闲式个别阅读

为了适应儿童不同的需求,在集中式阅读的基础上,可适时采用较分散的、较随意的阅览形式,让孩子自由、分散地阅读,教师予以个别指导。如学生自带书交换读书,在班上开辟阅读角,创设开放自主的阅读空间,把有意义的书籍放在孩子伸手可及的地方,使阅读成为孩子们每天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逐渐养成良好而又自觉的阅读习惯。

3.亲子共读式阅读

低年级学生由于识字少,阅读理解的能力较弱,因此“亲子共读”能更有效地帮助孩子克服阅读的畏难情绪和阅读中遇到的知识障碍,从而建立起阅读的信心和兴趣。低年级亲子共读的方式有很多。如:父母读书给孩子听,边读边提问设悬念,引发思考与想象;读书后讲一讲,演一演;孩子读书给父母听,父母要耐心听,以鼓励为主,让孩子乐于大声朗读……可以是大人与孩子之间也可以是孩子与孩子之间进行的。

三、运用《悦读卡》,储存知识营养,培养学生阅读积累的好习惯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悦读卡》呈现三个板块——阅读时间、阅读内容及家长评价,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还慢慢地学会积累好词好句,勾画精彩的段落,储存着知识的营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慢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在这点点滴滴中逐步形成。这样读书方式的引导,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帮助家长共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同时也让学生和家长体验到阅读课外书籍对我们的意义。

四、提供平台,获取阅读的成功感,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好习惯

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理解能力不强,因而对阅读的兴趣也不大或者是为了读而读。 针对他们年龄特点,我觉得为学生提供体验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感受阅读的成功感,来培养其广泛阅读习惯行之有效。

1.充分运用“互联网+”,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价值

充分运用班级群等网络平台进行展示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班级中开设类似电台广播节目——“故事讲坛”“每日一新”等,让学生把自己朗读故事、阅读报纸的录音上传到群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老师再配合恰当的评价机制,就能更好地激励学生认真读书,用心读书,多读书。

2.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强化阅读的价值

在阅读过程中,我将阅读内容通过看图编故事、画图创编故事等形式表现,在讲评时给孩子表演的时间,培养孩子勇于在集体中表演的大胆性格,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和体验成功的快乐。如在班级中开展“小小种植植物”的活动,让孩子自己选择一种植物,自己养植,自己观察,自己绘画,自己描写——植物生长的过程与变化。再让孩子当“种植小能手”来介绍自己种植植物。培养了孩子关心周围事物的能力,也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提高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增强了孩子乐于阅读的兴趣,也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

设计活泼的阅读活动,学生在乐中读,在读中学,在讲中练,不知不觉中加大了阅读量,增加了知识的积累,智力得到开发,还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3.及时、正确的评价,让学生收获阅读的价值

阅读活动中,我们评价更多的目的是关注孩子每天的发展,引导孩子向更好的方向进步。正确的评价可以促进孩子良好早期阅读习惯养成。在阅读中,我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仔细倾听,善于分析,及时抓住孩子思维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肯定、赞赏、激励,不但对孩子阅读的结果作出评价,还评定孩子阅读的态度,鼓励、赞扬孩子阅读的主动性。通过积极评价,促进孩子更主动地阅读。

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要经过长期的细心耐心地磨合,持之以恒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这样才能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总之,从低年级开始培养起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快乐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点亮孩子们的智慧之光。

猜你喜欢

书籍课外阅读习惯
鲁迅与“书籍代购”
上课好习惯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书籍
好习惯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