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价文体学》理论内容概述

2017-03-09牟许琴

外语学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文体学叙事学主旨

牟许琴

(四川大学,成都 610065)

《评价文体学》理论内容概述

牟许琴

(四川大学,成都 610065)

《评价文体学》于2015年1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是彭宣维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一部专论。全书499页,55万字,共分6个部分,依次为绪论、评价思想的历史沿革、评价文体学的理论基础、评价文体学的模型建构、实例分析演示和尾声。下面逐一对前4部分内容做扼要概述,同时参考作者在该书出版后发表的相关论文(彭宣维 2016)。

在绪论部分,作者主要概述4个议题:研究背景、研究范围、理论框架以及学科定位,重点是相关背景、范围和定位。

首先,作者拟厘清评价文体学关涉的两个核心概念“评价”和“文体”。作者指出,“文体”在这里指style的3种汉译术语:“文体”、“语体”和“风格”,其中“风格”是其核心关注对象,涉及概念内容、人际情感、文本修辞以及语境诸因素。进而,作者扼要介绍评价范畴体系,定性说明它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模型中的地位,认为评价范畴体现价值观念,应与文化语境连成一体。

其次,作者指出评价文体学这一选题应当克服两个理论问题,由此引出评价文体学的研究范围。这两个理论问题是:(1)先前文体学的既有基本原则无法解释文本中的潜在评价现象;(2)评价范畴在立论的出发点上与强调读者中心论的解构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冲突(彭宣维 2015:8)。为此,评价文体学以评价范畴为立足点,尝试整合先前文体学的前景化思想与叙事学的叙事技巧和策略,既关注“表层”话语现象(经典文体学的关注内容),又探究文本间接表达的评价意义(叙事学的主要议题)。

最后,作者明确说明评价文体学属于广义的功能文体学,并强调其与狭义和广义的文体学的关系。评价文体学和狭义的功能文体学虽然在操作方法上有一致之处,但出发点、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各有侧重;同时,评价文体学赖以建立的现在主义认识论可以视为广义的功能文体学、甚至整个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哲学基础,而以当代工作记忆理论为立足点的一体化解读模式,又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泛时观的具体体现(同上:17)。

在第二部分,作者对评价思想追本溯源,全面梳理相关主要文献,包括评价思想在文学研究史上的潜在影响,涉及学科包括伦理学、修辞学、诗学、风格学、文艺美学、文体学和叙事学。

作者以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相关阐述为出发点,概述高吉亚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和昆提利安等人的评价思想。在这里,作者重点探究亚里士多德的著述:以评价范畴各子范畴为出发点考察其著作中的相关论述,揭示评价范畴的历史渊源。

接着,作者以个案细究和以点带面的方法回顾西方修辞学和文艺美学的评价主旨。关于西方修辞学,作者以赫尔摩吉尼斯的风格说为代表,集中分析赫尔摩吉尼斯在《论风格种种》中确立的6种风格(明晰性、壮观性、优美性、流畅性、特征性和真挚性)的评价主旨,并与我国古代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确立的8种风格(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进行对比。关于文艺美学,作者以评价子范畴为出发点,考察西方批评史上“以情感立场为主的情感派”、“以社会批判和社会约束为主的判断派”、“以美为基本态度的鉴赏派”、和“完全态度派与兼及介入和级差观者”。

最后,作者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总体框架为依据,审视先前文体学和叙事学在相关理论思想方面的评价主旨,进而用较长的篇幅,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内,从概念、人际、语篇和文化语境的角度对先前文体学和叙事学的评价主旨进行相关文献综述。

作者指出,评价范畴有其自身的历史渊源,与哲学、美学、文学研究有内在联系,以此说明文学行为“是以评价为特点、手段和目的的互动性艺术话语行为,文学性就是评价性”;“与文学研究有关的活动,包括文学批评、文体学、叙事学、修辞风格,都是围绕评价这一初衷和目的展开的”(同上:115-116)。

在第三部分,作者从哲学基础、语言学平台和学科前提3个方面确立评价文体学的理论基础,即现在主义认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扩展模式及一体化解读机制和相关操作原则与分析框架。

作者基于涉身哲学的基本思想(Lakoff 1987),阐述评价文体学的哲学基础,即现在主义认识论。作者以时间(空间)给人以平稳感体验为契机,结合“时空乃事件之广延属性”这一科学认识,重新思考“时(间)”、“空(间)”、“(事)物”、“事(件)”、“身(体)”、“心(灵)”存续的特点和相关议题;进而以当代科学认识为基础,建构“现在”的基本内涵及其基本构成要素 (彭宣维 2015:123)

现在主义认识论可以通过内涵、外延和基本特征来认识。其内涵是:作为事件属性之一的时间,只有当下的现在,一种可以通过直接感知来加以确认的事件存续状态;过去的现在已随自身事件消解而随即以基本物质元素和信息方式进入新的当前事件状态;将来是现在的现身潜势。三位一体,可表征为:[现过去在(将来)]。其基本外延涉及3类主要对象:“自然语言的发生与理解过程”、“人自身”以及“外在世界”(同上:134-137)。现在概念有3个基本特征:“一维过程性”、“轨迹在线性”与“层次结构性”。一维过程性不再割裂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而是将广义的“现在”视为包含过去、现在和将来为一体而不断更新的过程。轨迹在线性指过去构成现在这样一种不断推向下一个现在的过程。层次结构性指每一特定事件的存续具有自身的时空结构,而整个宇宙是由不同时空体系构成的巨系统。3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维过程性的走向是轨迹在线性,两者共同织就整体的层次结构性”(同上:158)。现在主义认识论的这3个特征是建构评价文体学的前提。

评价文体学同时涉及传统文体学和叙事学的基本研究对象,需要一个能够将两者纳入视野的语言学框架。为此,作者从韩礼德的语言模式演变过程入手,分别介绍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早期模式(Halliday 1961)、经典模式(Halliday 1994)和扩展模式(Halliday 1995/2006)。在确立扩展模式为评价文体学的操作平台之后,作者介绍社交环境下语言过程的工作记忆加工方式,为语言加工的动态性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为评价文体学确立的学科前提,包括“作者—文本—读者”一体化解读机制以及相关具体操作原则和分析框架。作者认为,传统的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以及读者中心论都不可取,都存在孤立主义和割裂主义的错误。事实上,文本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但读者是创建这一链接功能、使“作者—文本—读者”共同成就意义的当前主体,因此作者建立一个整合3者为一体的文本解读记忆加工模式。文本解读的任务之一是所指重构,它以记忆加工原理为基础,涉及长时和短时工作记忆,加工的基本内容是社会性的,这就决定相关评价的个体差异,解释主体间性和个体差异。

作者以现在主义认识论的3个特征为前提构拟评价文体学的基本工作原则:(1)“前景化评价成分随事件走向而次第出现的过程性”;(2)“同类评价成分随文本不断不累增而彼此关联的在线性”;(3)“由上述二者编织并指向的关于文本整体评价意义的层次结构性” (同上:183-184)。这是现在主义认识论在评价文体学建构中的具体体现。

最后,作者以叙事学的叙事交流模式为蓝本,建立一种阅读互构观,作为评价文体学的分析框架。在这里:文本处于中心地位,是隐含作者表达评价意义的语言手段,也是解读的具体依据;叙述者、叙述对象甚至隐含读者共存于文本过程中;隐含作者、叙述者、叙述对象和真实读者均有各自的局部语境(同上:190-191)。

第四部分建构评价文体学的分析模式,包括文本中各类评价意义的识别以及由不同视角构成的评价意义网络系统、文本评价意义的前景化组织与整体评价主旨的多层次性、评价意义的批评与审美途径及其元思维3个层面 (同上:195)。

首先,作者以认知科学中的“图形—背景”原则为基础、叙事学的叙事交流模式为框架、文本过程中的3类具有评价者身份的叙事角色(隐含作者、叙述者和叙述对象)为出发点,确立相关前景化评价成分及其由此构成的系统网络关系,具体议题包括:仅有隐含作者与叙述者出现的情况及其关系;隐含作者、叙述者和叙述对象:三重评价立场的配置模式;隐含作者、叙述者、叙述对象1、叙述对象2;四重评价立场的配置模式;叙述角色: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关系;隐含性评价与隐含作者 (同上:197-221)。须要强调的是,作者为识别评价成分做出的努力不仅是为评价文体学的建构服务的,更是对评价成分在文本中的识别方法给予补充。

其次,作者从前景化评价成分转向背后的评价主旨。这里的“主旨”就是文学批评中的主旨(motif)概念,既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但它们不是“客观”地存在于文本中,也不是读者随意杜撰,而是基于文本和隐含作者可能的动机,解读者以自身体验为依据构建的。作者还区分“整体评价主旨”和“局部评价主旨”,以此说明文本中的整体与局部评价现象。

明确“主旨”的内涵,作者分别从语词和话语组织的角度,通过实例分析演示底层评价主旨如何统摄表层评价成分。具体来看,作者通过实例分析建构一个“由3个侧面的评价意义组织而成的篇章模型”:“随文本过程分布的评价成分链”、“以不同评价意义为立足点随文本过程次第生成的评价范畴链”、“整体的评价组织——包括背后的文化语境及相应的修辞模式”(同上:227)。前两个侧面为语词组织,第三个侧面为话语修辞。分析表明,由于整体组织和局部成分之间具有弹性关系,前景化和非前景化的区分不是绝对的,文本无论以哪种方式组织评价意义,它们都不是孤立现象,而是由(一)成分构成整体(自下而上)以及(二)整体性文化因素统摄相关成分(自上而下)两个方向的互动作用互构而成的(同上:244)。

由于辞格具有评价初衷,作者还特意“从文本的整体高度对常见辞格的评价组织做了延伸阐述”(同上:244),以此说明这些修辞策略的多种评价机制,是评价的有效手段。除以诗歌为分析范例外,作者还分析抒情性散文和小说的整体评价主旨,旨在涵盖主要文学文本类别。传统文学批评有相近的路径,却是感想式的,缺乏系统的语言学或类似形式基础。

最后,作者在上述两个层次的基础上,借用物理学上的“波动”概念建立一个基于评价范畴的文学文本批评—审美模式。“波动”指隐含作者在文本中注入的能够为解读者识别的评价意义的变化过程,其动态波动平衡即是评价文体学的批评—审美模式。这一模式基于但又高于评价意义诸范畴,其依据是跟评价主旨有关的思想内容(包括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话语修辞手段、语词选择策略;高于评价意义诸范畴,是因为这一模式从现在主义的泛时角度思考文学批评与审美的相关行为现象(同上:259)。波动平衡包括两个方面:(1)共时视角下个体文本中积极和消极评价特征之间的“对立波动平衡”,主要关注态度和级差意义;(2)统摄共时—历时的泛时视角下评价意义在个体和历史文本中的“穿梭波动平衡”。最后,作者总结出8对常见的波动平衡关系:“积极与消极”、“频次(分布的远近与多寡)”、“直接与间接”、“对应与错位”、“主与次(中心与边缘)”、“显与隐”、“共时与历时”和“虚位与补偿” (同上:282)。

正如作者引用的库恩在《科学结构的革命》中的名言一样,“一个新理论总是与它在自然现象的某种具体范围的应用一道被宣告的;没有应用,理论价值不可能被接受”(同上:289)。因此,作者在完整地呈现评价文体学的理论模型之后,在全书的第五部分以《廊桥遗梦》为例演示评价文体学建构的分析模式的适用性:作者指出,通常的文学批评分析,往往局限于其中某一个方面,这就出现学界所谓的千人千解的说法;本书的详细分析是为提供一个综合性的分析范例;但在针对具体文本时则出发点不同而会有所侧重(彭宣维 2013)。

作者在文末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通过其他词汇语法范畴引发性地体现的评价意义、根据不同目的和侧重点分析整体文本的评价主旨等议题。

总之,该书视角新颖、独具匠心,选题极具价值,且结构严谨、综述详实、理论性强、分析具体,不仅建构出评价文体学的理论框架,还为具体分析做出演示,也为进一步研究指明方向。正如作者在前言部分引用的韩礼德先生的话:“一味的理论消费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反复强调理论探索的价值以及需要注意的个性化问题”。《评价文体学》一书正是这样一种颇具特色的力作。

彭宣维. 金凯与弗朗西丝卡相互吸引的语言学依据——《廊桥遗梦》反应性鉴赏成分的文体特点[J]. 外语学刊, 2013(6).

彭宣维. 评价文体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彭宣维. 视角逆行、评价隐喻与情感—伦理诉求——《你还在我身旁》的评价文体效应与解读模型[J]. 外语学刊, 2016(1).

Halliday, M.A.K. Categories of the Theory of Grammar[J].Word, 1961(17).

Halliday, M.A.K.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M]. London: Arnold, 1994.

Halliday, M.A.K. Computing Meanings: Some Reflections on Past Experience and Present Prospects[A]. In:Webster, J.(Ed.),TheCollectedWorksofM.A.K.Halliday:ComputationalandQuantitativeStudies[C]. London: Continuum, 1995/2006.

Lakoff, G.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猜你喜欢

文体学叙事学主旨
一部女性成长与救赎的见证录——《证言》的女性主义叙事学阐释
文体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主旨演讲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后经典叙事学在国内的传播研究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从文体学视角研究英诗《为国捐躯》的反战主题
《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主旨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