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在主义与文体学的评价转向

2017-03-09

外语学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文体学语篇语境

张 俊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

现在主义与文体学的评价转向

张 俊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

1 引言

评价是人类认知和社会交往的必要成分,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和交往工具,人类对语言在认知和社会交往方面的评价性功能需求使主观性成为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李洪儒 2016)。在一定意义上,评价是以语言为介质的意义生成(语篇)动因(彭宣维 2015:1)。评价研究由来已久,成果丰硕(Lyons 1977; Martin 2000; Hunston, Thompson 2000; Martin, White 2005等)。评价文体学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评价范畴出发,在现在主义认识基础上,为文学文本分析创建一个综合性的分析框架。本文阐释评价文体学的现在主义思想背景、语言学理论基础、一体化操作机制和多维分析框架,希望能引起学界对评价文体学的研究兴趣。

2 时间、事物与现在主义哲学思想

时间是人类最“难以捉摸”却“最受其影响”的概念范畴(Langone 2000:7)。西方哲学关于时间的探索已经持续近二千五百年(Massey 2015:87-144; Bardon 2013:1-78)。根据是否参照“时制”(tense),有关时间的哲学理论分为无时论(tenseless theories)和有时论(tensed theories)两大阵营。无时论阵营的基本主张是:时间不具流动性,所谓“过去”、“现在”和“未来”既不真实,也无本体论意义;事物(包括人、物和事件等)之间存在“早于”、“晚于”或“同时”3种一经存在便永固不变的顺序关系。有时理论则认为时间是流动的,并且是事物的变化方式之一。有时理论阵营又包括全时主义(past-present-futurism)、未来主义(futurism)、未来虚无主义(no-futurism)和现在主义(presentism)4种理论取向。全时主义认为,时间流动是事物依次获得过去性、现在性和未来性的单向连续变化过程,因此“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真实性和本体论意义并无不同。未来主义认为事物自身并无过去、现在和未来之分,时间流动实际上是未来事物渐次失去未来性(futurity)的同时获得实在性(即现在和过去)的变化过程,因此,未来更具真实性和本体论意义。但未来虚无主义与未来主义针锋相对,认为时间流动是事物由过去到现在的变化过程,未来仍未存在,所以不具有真实性和本体论意义。

现在主义认同时间流动是事物变化方式的基本观点,但主张只有现在才具有真实性和本体论意义。因为未来尚未存在,而现在事物一旦成为过去,虽未消弭无踪,但其在微观、中观和/或宏观层面已与现在不同(Bourne 2007:3-14;Balashov, Janssen 2003)。现在主义哲学思想与‘过往无悔,未来盖然’这一常识契合,且具有认识论意义上的合理性,因而成为目前极具影响的时间理论(Langone 2000:7)。人们关于时间的认知体验往往与空间相互关联。相对于空间而言,时间体验更具个体性(egocentricity)和主观性(subjectivity)(Evans 2004:6-7);与空间的各向同质性(isotropicity)不同,时间具有各向异质性(anisotropicity),即时间经验不像空间经验那样可以在任何方向上往返重复;严格意义上讲,过去事物只在人的记忆中原样重现,未来事物仅凭思维可及。与空间的三维多向性不同,时间具有一维单向性,人类有关时间的各种印象和认识实际上是对这种一维单向变化过程的记忆和思维结果(Galton 2011, Tenbrink 2007:25)。时间体验基于个体、千差万别,但在社团、民族和文化等层面具同一性,例如,英语文化中有关时间的认知隐喻近三十种,但可大致归入“价值”(value)、“拥有”(ownership)、“运动”(motion)和“测量”(measurement)4个大类(Bourne 2007:2)。

从认知体验着眼,时间的一维单向性使现在(时间)具有过程性,即现在从过去生成,且不断以新面貌出现在新的异质时空中;因此,任何生命、传统、成就和价值评判均具过程性,其实质均为现在的“在线推移”(passage online),即“过去”塑造“现在”,“现在”为“未来”提供存在潜势。就个体认知而言,事物的现在是事物最真实和直接的体现方式,这一体现方式可抽象为[现过去在(未来)],也即“凡事以现在的方式出现、维系和消失”,“过去与未来均寓于现在之中”(彭宣维 2015:144)。时间的在线推移使空间广延中的事物之间产生差异、共现、关联和累积等关系;总体来说,事物及其历史在本质上是认知主体对具有差异性、共现性、关联性和累积性的[现过去在(未来)]的整合,而认知整合需要对事物的[现过去在(未来)]赋予层次和结构特征,也即系统特征(Mesle 2008:42-53)。从这个意义上讲,系统性是事物及其历史总体的认识论总特征。由于认知整合过程涉及认知主体对事物的[现过去在(未来)]的评价、选择与编排,因此,评价是人类认知过程中具有普在性(omnipresence)的内蕴机制。

现在主义哲学对时间、事物及其与认知的关系的认识越来越受到关注,并已经对人们理解现实世界的方式及有关现实世界的理论产生影响(刘福森 1994);其影响所及,也包括人们如何看待语言及以语言为介质的意义生成过程(即语篇,包括文学文本)。彭宣维(2015)建构的评价文体学,通过对“现在”的重新定义与阐释,系统论述评价文体学的学科属性、语言学理论基础、解读机制和分析框架等。

3 评价与文体学的学科属性

3.1 评价的普在性

现在主义哲学关于评价是人类认知过程中具有普在性的内蕴机制这一认识可从认知主体的发展过程予以验证。行为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均认为个体心理及认知发展主要与自身行为有关:个体在面对事物时,往往根据自身心理和认知状态,在权衡努力程度、存在风险和可能收益等基础上,从多种可选策略中做出主观选择。例如:为了能跟父母玩游戏,儿童可在父母面前扮演某种角色诱导父母“入场”,可通过献殷勤的方式来获取共玩游戏的奖赏,也可通过哭闹等手段迫使父母参与等。此例中的每一种行为都可被儿童用于达成与父母游戏的目的,因而都具有“行为潜势”(behavior potential);但儿童在行为潜势系统中做何选择则取决于其对各种可选行为的评价(Burger 2011:351, Rotter 1966)。换言之,行为者对特定的行为潜势进行评价并做出选择是目的性行为发生的必要前提之一。如果我们将“目的性行为”限定为人的动作行为、认知和言语行为、非言语表达行为、情绪反应,甚至这些行为的可能结合,排除人类的反射性生理行为,那么,目的性行为必然涉及行为潜势的评价和选择。尽管许多目的性行为已经高度规约化和程式化,但这并不能否认评价是人类行为中的普遍性成分,即“人是一种评价性的存在”(彭宣维 2015:7)。

但是,个体认知和心理发展还需要利用社会手段适应周围环境(Vygotsky 1994:116),且所有发展阶段均受“社会行为”(social act)影响(Pia-get 1995:278)。言语行为是个体认知和心理发展必然涉入的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进程的核心部分(Halliday 1978:37)。某一言语行为是说话者在该言语行为潜势系统中进行评价并做出选择的结果;其理解则需要言语行为接受者对言语行为潜势系统中的可选项进行评价,从而了解说话者在话语潜势系统中做出特定选择的动因(同上:52)。因此,评价也是言语行为的预设性底层特征。

语篇(text)是言语行为的词汇—语法体现,无论是作为“意义整体”(semantic unity)的语篇,还是语篇中的词汇—语法成分,均离不开语篇建构者对各类语境信息的综合处理,并在词汇—语法(潜势)系统中进行评价和选择,因此,语篇蕴含丰富的评价意义。评价意义在语篇中的体现方式或隐或显,但它是语篇意义的核心部分,也因此成为语言的主要功能之一(Hunston, Thompson 2000:2)。

文学文本是以“考究的表达或形式”传播“永恒或普遍的思想”的语篇种类(Webster 1994: 681)。无论传递何种思想,采用何种表达或形式,也不论表达或形式如何考究,文学文本的产生均离不开作者在多种思想和多种表达或形式构成的多种潜势系统中做出评价和选择,反之,文学文本解读则需通过分析文本潜势系统,构拟特定选择的评价过程。因此,文学文本也是评价性的存在。

3.2 文体学的评价性

文体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刘世生 朱瑞青 2007:1)。(我国古代)以审美为目的的篇章品鉴、(古希腊罗马)以公共演讲的劝说功能为对象的修辞学论述、现当代有关文字(包括各种符号)和语篇(包括社会语篇)的各种理论,均可归入“文论”范畴。实际上,西方学界不存在“文论”这一术语,我国现当代常见的“西方文论”主要涵盖“文学评论”(Literary Criticism)、“批评理论”(Critical Theory)和“文学理论”(Literary Theory)等(张中载等 2002:V-VI)。这里的Criticism源自拉丁文Criticus和希腊文Kritikos,其意义不是“指责缺点”,而是“评价”(张中载 2000:IV),与英语中的appraise或evaluate相当。换言之,文论是以某种思想、理论和方法对文学艺术进行评价的探究活动。自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来的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之争一直延续至今,并由此生发出繁芜的文论思想和理论,20世纪还先后出现朝向语言和文化的两次转向,但是,“就文学研究而言,现有的各种新理论与以往的旧理论在阐述行为方面并无不同,不同的主要是作品的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张中载 2000:VIII, 张中载等 2002:VIII)。文体学延承(东西方)文论,是以某种思想或理论为工具、对文学文本进行评价的学科范式。

文体学也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刘世生 朱瑞青 2007:1)。直到上世纪60年代,以语言学方法评价文学文本的现代文体学研究才在俄国形式主义的推动下蓬勃兴起。俄国形式主义者主张对文学文本(主要是诗歌)“诗性”特征(如音系、词汇、语句结构及其变异等)如何参与意义生成(meaning-making)予以科学、严格(rigorous)和外显(expli-cit)的观察与评价。不过,由于俄国形式主义文体学主要以诗歌为评价对象,缺乏统一的评价(理论)体系,未提供有效评价语言形式的功能及其语用、社会和历史等语境因素的工具而受到广泛批评(Nørgaard et al. 2010:1-2)。

现代文体学的功能转向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其中尤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影响最大。在该理论模式中,语篇是既受语境影响又动态参与语境建构的“社会符号”(social semiotic);语篇中的“所有选择均具有功能属性和文体意义”(Leech, Short 2007:25),因此语篇研究及文体学研究应从语境出发,对语篇的经验、人际和语篇意义予以评价。相较而言,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文体学提供一套更具统一性和可操作性的语言学理论工具。语境和功能研究自此成为文体学研究的主流,现代文体学由此走上相对完备的以语言学理论为工具、对文学文本进行科学评价的道路(张德禄 1998)。系统功能语言学使文体学的评价对象从诗歌扩展到叙事小说和戏剧等较长语篇;语域、语类及意识形态等概念也成为女性文体学和批评文体学等分支学科的重要评价工具(参见Nørgaard et al. 2010:3; Toolan 2009:1-45,75-104,136-161; Simpson 2004:22-28)。

以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等学科的理论模型为主要评价工具,侧重读者在线认知机制研究(Stockwell 2002:1, Semino 2008, Tsur 2008)的认知文体学(认知诗学)在本世纪初异军突起,成果丰硕。其实,在认知文体学迅猛发展之前,作为对“系统功能语言学轻视语篇及其语境的在线认知研究”(van Dijk 2008: 28-55)这一批评的回应,系统功能语言学发展基于词汇级阶的人际意义研究工具(Martin, White 2005:35),即评价范畴(Appraisal Category)。评价范畴的提出,为文体学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工具,使语篇中的人际/评价意义,特别是语篇推进过程中的在线“情感品质”(emotional qualities)的理解和阐释,更为深入和全面(Tsur 2002)。

可见,文体学是以评价为本质属性的学科;这一属性既因东西方文论范式的延承,也因发现和解读语篇评价资源所必需。以语篇在线情感品质为取向的评价范畴不仅体现文体学的评价属性,也是评价文体学诞生的缘由。不过,评价文体学也对文体学的语言学理论基础、解读机制和分析框架等提出新要求。

4 评价文体学的语言学理论基础

4.1 评价文体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扩展模式

从现在主义哲学视角出发,“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扩展模式”是与评价文体学高度兼容的语言学理论模式(彭宣维 2015:156)。二者高度兼容的关键是对语言和语篇评价属性的认同。

评价文体学认为,对语言使用者而言,语言以现在的方式出现、维系和消失。语言的过去塑造现在,语言的未来为语言的现在提供发展潜势。语言的过去(历史)是语言在各类异质空间中被用于生成意义的历史,因此语言具有历时性和功能性。在任何以语言为介质的意义生成过程中,语言各成分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语言的未来将会怎样则取决于语言在何种可能空间广延(广义语境)中因何种可能目的(功能)以何种方式参与意义生成。以现在主义哲学为思想背景,则任何语言都是由具有差异性、共现性、关联性和累积性的语言成分按照一定的层次和结构关系整合而成的系统网络,其运作/演化具有整体性和动态平衡性(彭新竹 2015)。

无论以语言系统为介质的意义生成,还是以语言系统为资源的意义理解,语言的[现过去在(未来)]都经语言使用者的认知识解(construal)而成为社会交往的可用资源;语言使用者根据自己所处的时空环境(广义语境)和交际目的在语言资源系统做出主观评价和特定选择,因此,评价是语言使用的必然过程。

相对于长期累积而成、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系统网络特征的语言系统,语篇是认知主体在特定时空广延(具体语境)中以语言系统各成分的主观评价和选择为前提的意义生成过程,也即语言使用者利用(评价并选取)其认知系统中语言的[现过去在(未来)]进行社会交往的具体过程。作为社交语义单位(Hasan 1984),语篇是语言系统的“实例化”(instantiation),是语篇制造者和语篇理解者选取语言系统网络中的相关成分进行“编码”或“解码”的过程(Halliday 2014:27-28)。选择是“编码”的前提,而基于交际目的和语境因素对语言系统资源予以评价则是选择的前涉过程;“编码”过程随着评价和选择的在线推进而推进。选择也是“解码”的前提,是语篇理解者基于语言系统和相关语境因素发现并评价语篇特定选择的过程;“解码”过程随着评价动因的在线发现和评价过程的在线推进而推进。也就是说,文本生成(语篇制造)和文本解读(语篇理解)均基于语言和时空特征(广义语境)的[现过去在(未来)]而在线推进,在此过程中,评价伴随始终,举足轻重。

4.2 评价文体学与评价范畴

早期的文体研究没有将评价作为语言系统和语篇的一部分纳入研究视野;有关评价的研究往往因研究视角的不同而各有侧重。广为接受的研究视角有“含义”(connotation)、“情感”(affect)和“态度”(attitude)(Hunston, Thompson 2000:2)。“含义”视角着眼于具体词项指示意义之外的蕴含意义,“情感”视角关注情感意义的表达方式,“态度”视角则以态度意义的结构性特征为主要关注对象。

Hunston和Thompson (2000)、Martin和White(2005)最早从语篇基本属性的高度考查评价资源。Hunston和Thompson的评价范畴包含好—坏(good-bad)、确定性(certainty)、预期性(expectedness)和重要性(important)4个评价参数(parameter)。前两个范畴以世界经验为取向,关注说/作者关于命题的观点,后两个范畴则以语篇组构为取向,关注说/作者如何引导听/读者把握语篇的连贯性。Martin 和White的评价范畴主要包括态度、介入和分级3个子系统,其中态度子系统关注说/作者赋予语篇成分的情感、伦理和美学价值;介入子系统关注语篇各种价值的来源和接受程度;分级子系统则关注各种价值的强弱;各子系统还可继续层层细分。Martin和White的评价范畴还包括积极与消极价值取向和铭刻—引发体现方式。

就评价文体学而言,语言的评价属性最终由词汇—语法体现,词汇—语法是语言评价资源的索引,一端与语言实体层(语音、文字)相连,另一端与文化语境、情境语用及个体心理(如认知策略、记忆加工等)相连,而文本解读就是以词汇—语法为依据的意义重构。

5 评价文体学的操作机制与分析框架

5.1 ‘作者—文本—读者’一体化操作机制

西方文学批评已先后经历3种理论范式的更迭,即传统的作者中心论、新批评的文本中心论和后现代的读者中心论。新批评的文本中心论认为作者中心论“恢复写作者写作意图”的范式落入“作者意图谬论”;读者中心论则认为文本中心论与作者中心论无异,因为两种范式均否认作者的主体地位和文本意义指向的确定性。从现在主义视角出发,这3种理论范式导致孤立主义错误。作者中心论受机械决定论思想的影响,强调文本由其过去(主要是作者)确定,因此恢复作者意图成为文本解读的首要任务;文本中心论持经验主义立场,强调可直接观察的当前文本,忽视非在场的、内在的、隐性的和心理的可能性,因而,文本的语言形式和结构成为文本解读的首要任务;读者中心论则以现代阐释学和接受美学思潮为背景,声称作者已死,强调读者对文本创造的重要性及文本理解的不确定性。

评价文体学以现在主义哲学思想为背景,强调文本的[现过去在(未来)]属性,认为作者、文本和读者不可分割:文本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是作者、文本、读者共同参与建构的意义单位。因此,文本解读应立足于文本,通过文本(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的主体间性和文本间性来阐释和评价其意义生成的在线过程。这就是评价文体学提倡的“作者—文本—读者”的一体化解读机制(彭宣维 2016)。

5.2 评价文体学的“三维”分析框架

评价文体学的分析框架基于现在主义,从一维过程性、轨迹在线性和层次结构性3个维度来分析文本中的评价成分及其组织(彭宣维 2015:183-191)。文本的一维过程维度关注文本中前景化评价成分随文本的一维单向推进而次第“入场”的动态过程。在此,文本解读应从描写和统计音韵模式、书写特征和词汇—语法等表达手段入手来发现前景化评价成分在文本中的分布模型及其成因。此外,文本解读应关注文本评价成分的总量和各成分间的跨距。

文本的轨迹在线维度关注各类评价成分随文本意义生成过程而不断累积、彼此关联的在线性。在此维度,文本解读应从主体间性和文本间性两个方面考察评价成分的在线推进过程。主体间性共有4个关注面,即社会学和伦理学意义上的社会人之间的关系、认识论和现象学意义上的个体认识和普遍意识、本体论意义上的个体差异性与世界同一性、体验哲学意义上的个体身份建构。文本间性考察应立足文本发生(logogenesis)、个体发生(ontogenesis)和种系发生(phylogenesis)3个过程,分别考察文本如何以线性方式获得评价意义的累积与增值、文本关涉的(隐含)社会个体在其生命存续不同阶段的评价立场变化以及相关社会共同体,甚至整个人类历史,如何在评价意义上形成相同的主旨。

文本的层次结构维度关注评价成分如何随文本意义的动态生成而线性地建构为层次性结构。该结构体现的评价意义总体是(隐含)作者赋予文本的评价期待,是对文本中所有前景化评价成分的统摄性主旨。考察评价成分层次结构及评价意义整体(即评价主旨)往往需要深入分析文本的语用(如言语行为、会话含义、礼貌原则和关联认知等)、语境(如文化语境、情境语境等)以及(隐含)作者的叙事策略和修辞方式。

总体而言,“三维”框架是“作者—文本—读者”一体化解读机制的应用场域,是现在主义整体思想的具体体现。该框架力图中和文本研究的历时与共时差异,解读不同时空下的(隐含)作者、文本、读者的主体间性和文本间性,并将既有经验知识纳入文本的加工与分析过程。

6 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哲学背景、语言学理论基础、解读机制和分析框架4个方面对评价文体学进行阐释:评价文体学以现在主义为哲学思想背景,以系统功能语言学扩展模式为理论基础,以评价范畴为出发点,提出一套界域更宽、更贴近语言和语篇评价属性的文体分析体系。评价文体学理论体系有待更多的文体学研究实践予以检验、发展和完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评价文体学是“站在诸多巨人肩膀上”的文体学理论,但这并不否认评价文体学的创新性。这对当下中国学界大力提倡自主创新精神尤为重要。

李洪儒.主观性概念及其语言哲学价值[J].外语学刊, 2016(6).

刘福森.从机械论到有机论:文化观念变革与唯物史观研究中的问题[J]. 人文杂志, 1994(3).

刘世生 朱瑞青.文体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彭新竹.从哲学系统论看语言的系统性[J].外语学刊, 2015(2).

彭宣维.评价文体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彭宣维.视角逆行、评价隐喻与情感—伦理诉求——《你还在我身旁》的评价文体效应与解读模型[J].外语学刊, 2016(1).

张德禄.功能文体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

张中载.西方古典文论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张中载 王逢振 赵国新.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Balashov, Y., Janssen,M. Presentism and Relativity[J].TheBritishJournalforthePhilosophyofScience, 2003(2).

Bardon, A.ABriefHistoryofthePhilosophyofTim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Bourne, C.AFutureforPresentism[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Burger, J.Personality[M]. Belmont: Wadsworth, 2011.

Evans, V.TheStructureofTime:Language,MeaningandTemporalCognition[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4.

Galton, A. Time Flies But Space Does Not: Limits to the Spatialisation of Time[J].JournalofPragmatics, 2011(43).

Halliday, M.A.K.LanguageasSocialSemiotic:TheSocialInterpretationofLanguageandMeaning[M]. London: Arnold, 1978.

Halliday, M.A.K.Halliday’s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M]. London: Routledge, 2014.

Hasan, R. Coherence and Cohesive Harmony[A]. In: Flood, J.(Ed.),UnderstandingReadingComprehension:Cognition,LanguageandtheStructureofProse[C]. Newark: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1984.

Hunston, S., Thompson, G.EvaluationinText:AuthorialStanceandtheConstructionofDiscourse[C].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Langone, J.TheMysteryofTime:Humanity’sQuestforOrderandMeasure[M]. Washington, DC: National Geogra-phic, 2000.

Leech, G., Short, M.StyleinFiction:ALinguisticIntroductiontoEnglishFictionalProse[M]. Edinburgh Gate: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007.

Lyons, J.Semantic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Martin, J. Beyond Exchange: Appraisal Systems in English[A]. In: Hunston, S., Thompson, G.(Eds.),EvaluationinText:AuthorialStanceandtheConstructionofDiscourse[C].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Martin, J., White, P.TheLanguageofEvaluation:AppraisalinEnglish[M]. London: Macmillan, 2005.

Massey, H.TheOriginofTime:HeideggerandBergson[M].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5.

Mesle, C.Process-relationalPhilosophy:AnIntroductiontoAlfredNorthWhitehead[M]. West Conshohocken: Templeton Foundation Press, 2008.

Nørgaard, N., Busse, B., Montoro, R.KeyTermsinStylistics[M]. London: Continuum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10.

Piaget, J.SociologicalStudies[M]. London: Routledge, 1995.

Rotter, J. 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J].PsychologicalMono-graphs, 1966 (1).

Semino, E.MetaphorinDiscours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Simpson, P.Stylistics:ASourceBookforStudents[M]. London: Routledge, 2004.

Stockwell, P.CognitivePoetics:AnIntroduction[M]. London: Routledge, 2002.

Tenbrink, T.Space,Time,andtheUseofLanguage:AnInvestigationofRelationships[M].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2007.

Toolan, M.LanguageinLiterature:AnIntroductiontoStylistics[M]. London: Hodder Education, 2009.

Tsur, R. Aspects of Cognitive Poetics[A]. In: Semino, E., Culpeper, J. (Eds.),CognitiveStylistics:LanguageandCognitioninTextAnalysis[C]. Amsterdam: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2.

Tsur, R.TowardaTheoryofCognitivePoetics(Second,ExpandedandUpdatedEdition)[M]. Sussex: Sussex Academic Press, 2008.

van Dijk, T.DiscourseandContext:ASociocognitiveApproach[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Vygotsky, L.TheVygotskyReader[M]. Oxford: Blackwell, 1994.

Webster, M.Merriam-Webster’sCollegiateDictionary[Z]. Springfield: Merriam-Webster, Inc., 1994.

猜你喜欢

文体学语篇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文体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从文体学视角研究英诗《为国捐躯》的反战主题
跟踪导练(三)2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