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嵩焘的国际意识
2017-03-09方慧
方慧 方 萍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1)
郭嵩焘的国际意识
方慧 方 萍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1)
在中外关系急剧变化的晚清时代,郭嵩焘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和绝无仅有的机遇,形成了一定的国际意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研究和探讨郭嵩焘的国际意识,对提升中国人的国际意识、扩大中国对外交往、促进国际理解与融合,无疑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郭嵩焘;国际意识;国家形象
近代以来,中外关系急剧变化。深受经世之风熏陶的郭嵩焘以天下为己任,开始关注世界、走向世界,形成了一定的国际意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研究和探讨郭嵩焘的国际意识,对提升中国人的国际意识、扩大中国对外交往、促进国际理解与融合,无疑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一、国际意识之意蕴
国际意识也称为世界意识、全球意识,是相对民族意识而言的,指的是国民对跨国事物或国际事务的认识和了解,“国际意识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或者社会团体在看待国家间关系的发展及整个国际形势发展状况时所表现出来的敏锐度、关注度及其了解的深度等”[1]。
如果从更为广义的角度来看,国际意识不仅仅作为旁观者的“冷眼向洋看世界”,同时还包含着对本国和外部世界关系的分析,这正如朱锋教授所言:“国际意识不仅仅是我们简单的对在世界的认识,而是一个国家的人民准确和全面地定位与把握自身与世界关系的基本观念、原则和信仰。”它可分为三个层次:“认知世界的意象(world in agery),了解他国的知觉(foreign perception),以及自我的期许(self-expectation)。”[2]由此可见,国际意识意味着一种关注国际形势的责任意识,一种尊重其他国家的平等意识,一种看到自身差距、进而向先进者学习的学习意识,一种以遵守国际规则为前提维护自身权利的法治意识,一种谋求本国发展的竞争意识等等[3]。在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世界经济迅猛发展、各国联系日趋紧密的今天,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孤立的发展下去。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增强国际意识、融入国际社会无疑是大势所趋。
二、郭嵩焘的国际意识
郭嵩焘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国门洞开、开始与世界各国频繁接触的转型时期。在中西方的碰撞、摩擦过程中,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从夜郎自大的迷梦中逐渐清醒过来,开始了对世界与中国关系的反思。而作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位孤独的先行者,郭嵩焘对中外形势变化有敏锐的观察力,逐渐正视中外关系、努力学习西方、遵守国际规则的过程,形成了近代中国人早期的国际意识。
(一)关注形势变化,正视中外关系的意识
受湖湘文化“经世致用”思想熏陶的郭嵩焘,对中外形势变化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他较早看到了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强大,开始正视中外关系。
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时,郭嵩焘因任浙江学政罗文俊的幕僚而亲眼目睹了战事,“亲见海防之失,相与愤然言战守机宜,自谓忠义之气,不可遏抑。”[4]。在对英国坚船利炮有了直观印象后,郭嵩焘深感:“西洋之入中国,诚为天地一大变”[5]。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时,郭嵩焘随僧格林沁办理天津防务。通过对西方国家的考察,他进一步认识到了英、法、美是西方“三大国”[6],反对僧格林沁轻言战事。当时,僧格林沁对前来换约的英法联军态度强硬,而郭嵩焘则指出:“必先自循理;循理而胜,保无后患,循理而败,亦不至于有悔”[7]。郭嵩焘主张的循理,实际上是希望先通过外交谈判的方式来解决中外矛盾,而避免付诸武力。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让郭嵩焘进一步认识到“夷人之变,为旷古所未有”[8],中国目前是处于“十洲天外一帆驰”“万国梯航成创局”[9]的全新形势,建议清政府应正视中外关系。如何与西方国家交往呢?郭嵩焘认为,首先应摒弃虚骄之气、“夷夏”观念,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西方国家和人民。郭嵩焘对长期以来清政府及士大夫的虚骄之气予以了批判,他说:“南宋以后,议论事局,与古一变。学士大夫习为虚骄之论,不务考求实际,迄今六七百年,无能省悟者”[10]。郭嵩焘从客观情势出发,指出:英、法等西方列强与历史上的“夷狄”不可同日而语。他认为,“洋人之与吾民,亦类也”[11],“夷狄人民,与吾民同也”[12],应该以平等的态度来面对他们。
其次,郭嵩焘建议清政府以诚信的态度来维系中外关系。郭嵩焘认为,处理对外关系时最重要的就是讲信义、不欺诈。在与洋人谈判时,他主张“可以诚信,万不可以虚伪相饰”[13]。在郭嵩焘看来,西洋敦信明义,只有待之以诚信,才有“言忠信,行笃敬……而能控奴夷狄,使就约束者。”[14]在此认识下,他对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的外交予以了批驳。他建议,与西方各国交往最好的方式是“德”,其次以“略”,以“威”,以“恩”,“而信与义贯乎四者之中而不能外。”[15]为了能维系既有中外关系,郭嵩焘提出要遵守条约。他说:“通商条约所载,皆奉谕旨允行,如有抗违,即是违旨……条约所不载,以理拒之;条约所载,不得不俯从”[16]。
(二)承认中外差距,向西方国家学习的意识
郭嵩焘被时人誉为洋务干才,较早看到了中西方的差距,开始了向西方国家学习的过程。
出使英国之前,郭嵩焘就感受到了西方先进的物资文明,并十分震撼。1855年-1856年,郭嵩焘受曾国藩委托,赴上海为湘军购买“洋器”之时,参观了各国领事馆,把玩了望远镜、风雨表等西洋器物,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日记中,郭嵩焘这样写道:“夷人所住,靡不精洁白”“西人举动,务为巧妙如此”[17]。出使英国之后,郭嵩焘更为直观地感受到了中西方的差距。他说:英国“百余年来,其官民相与讲求国政,自其君行之,蒸蒸日臻于上理。至今君主以贤明称。人心风俗,进而益善。”[18]而反观中国,则是“风俗人心,已成江河日下之势”[19]。
在此认识下,郭嵩焘果敢地向西方学习,他说“能知洋情,而后知控御之法;不知洋情,所向皆荆棘也”[20]。作为首任驻外使节,郭嵩焘首先学习的是盛行于西方的国际法知识。在英国,每当他听到别人谈起国际公法方面的事或看到相关的书,总要在日记中详细予以记载。为了能为维护国家权益找到法律依据,郭嵩焘对国际公法中有关于中国的部分尤为重视。与此同时,郭嵩焘还抓住一切机会,与谙识国际法的学者进行面对面交流。此外,郭嵩焘还与万国公法会英国总办特威斯频繁交往。在1879年1月27日,在郭嵩焘即将离任回国前,“禁买黑奴会总办斯得尔治、禁烟会坐办丹拿、万国公法会总办屠威斯英人但曰退斯及其参赞经贞次第来见”[21],以示相送。
其次,郭嵩焘注重语言的学习。郭嵩焘认为,造成中西膈膜的主要问题在于中国缺乏通晓西方语言文字的人才。他说:“今英夷鹗张于南,俄夷桀骜于北,中国情形虚实,皆所周知,无所顾忌。而通市二百年,交兵议款又二十年,始终无一人通知夷情,熟悉语言文字者。”[22]为此,他积极提议要设立外语学校,亲身参与了北京同文馆和广州同文馆的筹建。担任驻外使节后,郭嵩焘深感语言不通之苦楚,“徒苦不能通知西洋语言文字”[23],“是以出充西洋公使,以通语言文字为第一要义。”[24]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郭嵩焘不顾已六十高龄,潜心学习外语。他还鼓励夫人梁氏努力学习英文,为日后成功举办“茶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郭嵩焘还注重学习西方礼仪。郭嵩焘指出,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讲究礼节不仅可以避免混乱状况的发生,而且可以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在中外关系的新形势下,郭嵩焘勇敢地承认西方国家是与中国平等的国家,并主张以国际礼仪与之交往。出使英国时,郭嵩焘便以平等的礼节觐见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他不卑不亢地向女王呈递国书,并对她行鞠躬礼,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许。
(三)融入国际社会,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
进入19世纪中后期,召开国际会议,集体协商国际事务变得日渐频繁。[25]郭嵩焘非常关注国际机构和组织,并积极参与国际会议。如,万国公法会,郭嵩焘了解到“此会为修改万国公法,以臻妥善”为宗旨。[26]郭嵩焘在担任驻外后,即被邀请参加万国公会第六次年会,在会上,郭嵩焘表示,尽管他的国家因为她不同的文化和政治背景没有完全服从国际法规则,但他“非常渴望获取这门学科的知识,希望它有益于我的国家”[27]。对于万国公会,郭嵩焘予以了充分肯定,认为该协会是“为所有政府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由于郭嵩焘的积极参与,他被推选为该会的荣誉副会长。
郭嵩焘一方面重视国际交往,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另一方面则也重视参与国际竞争。对于出身于商贾家庭的郭嵩焘而言,他较早就指出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出使英法后,郭嵩焘看到“西洋以行商为制国之本,其经理商政,整齐严肃,条理秩然”[28]等现象,十分羡慕,认为应该学习西方重视商业,联络商情。他说:“西洋各国以通商为制国之本。广开口岸,设立领事,保护商民。与国政相为纬经,官商之意常亲。”[29]为了改变中国现状,郭嵩焘力倡“广贸易以收利权”[30]。卸任驻外使节返回湖南后,郭嵩焘针对湖南经济的落后,呼吁“开放口岸,广通商务为兴湘第一义。”[31]在中法战争爆发之时,郭嵩焘认为可以满足法国的通商要求,“彼其意在通商,即以通商应之”[32]。郭嵩焘始终相信,只有重视商民作用、参与国际竞争,才能分得洋利,维护国家利权,“使商民皆得置造火轮船以分洋人之利,能与洋人分利,即能与争胜无疑矣”[33]。
三、郭嵩焘国际意识的影响
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和地上的世界接触。”[34]在中国与世界的最初接触过程中,郭嵩焘以其绝无仅有的人生际遇,参与了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学习世界、走向世界的这一过程。郭嵩焘的国际意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外关系的发展,发挥了启迪民智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一)开启了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风气
郭嵩焘先知先觉者的姿态,开始将中国的命运与世界联系起来,充分肯定西方,努力学习西方,“开了晚清中国先进分子了解和学习西方的先声”[35]。他明确指出西方各国确有过人之处,“计数地球四大洲,讲求实在学问,无有能及泰西各国者”[36],“其强兵富国之术,尚学兴艺之方,与其所以通民情而立国本者,实多可以取法”[37]。他大声疾呼:“虽使尧舜生于今日,必急取泰西之法而行之,不能一日缓也”[38]。这些思想,虽在当时不为人所接受,甚至有人将他斥为“有二心于英国,欲中国臣事者”[39]的异类,但郭嵩焘仍执着地坚守着自己的观点。这种敢于走出国门、勇于学习西方的精神,开启了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风气。
(二)奠定了近代中外交往的基础
为了更好的融入国际社会,展开中外交往,郭嵩焘尊重他国礼仪,提倡诚信外交,主张恪守条约,这些都为近代中国外交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特别是,郭嵩焘身体力行,为近代外交体制作出了重要努力。他建议把总理衙门变为常设机构,使得中外关系能稳定发展,“察看西洋大势,总理衙门当遂为国家定制。”[40]。他提出要重视中外交涉,“伏愿皇上考揽人才,勤求方略,期使中外诸臣勿存薄视远人之心,以洞知其得失利病之原,……外筹应接之术,内立富强之基。”[41]此外,他建议清政府多渠道选派驻外使节,认为“出使各国,有保举派充者,亦有宜简派二三品大员者,应著为定例”。[42]在亲眼目睹了华侨生活的苦困后,他建议设立领事,指出:“华民流寓者多,必得设领事管束。”[43]更为重要的是,郭嵩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出任了当时还被“廷臣皆视此为大辱”[44]的驻外使节,并以“数万里程途,避而不任,更有艰巨,谁与任之!”[45]的豪情,开创了中外关系的崭新一页。正如郭嵩焘所言,他的出使“为今日创举,而关系中外大局,以立国家久远之基”[46]。
(三)塑造了近代中国人的早期国际形象
作为近代中国走向国际社会的先行者,郭嵩焘注重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字,学习西方礼仪,遵守国际法则,积极参与国际组织,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值得一提的是,他还仿效西方外交礼俗邀请各国使节,举行大型茶会,招待各国来宾,展示了近代中国外交家的开放意识与独特风采。郭嵩焘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还注意规范下属行为。他别具匠心地制订了“五戒”来规范下属行为,“一戒吸食鸦片,二戒嫖,三戒赌,四戒外出游荡,五戒口角喧嚷”[47],要求出使官员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竭力维护国家形象。
总之,面对新的中外形势,郭嵩焘果敢地开眼看世界,走向世界,形成了近代中国早期的国际意识。虽然他的国际意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还略显零碎,但在当时“虚骄”之气仍盛的晚清社会,是难能可贵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研究和探讨郭嵩焘的国际意识,对培养当下国人的国际意识、扩大中国对外交往、促进国际理解与融合,无疑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1]王帆.中国人的国际意识与国家形象塑造[N].湖北日报, 2007-08-29(9).
[2]朱峰.爱国:中国人的骄傲与忧思.中国与世界观察,2005,(1): 57.
[3]苏晓龙.当代中国国际意识的变迁与国家认同的重构[D].山东大学,2009:39.
[4]郭嵩焘.养知书屋文集(第3卷)[M].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十六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1966:18-19.
[5][9][11]12][13][15][19][44][46]郭嵩焘.郭嵩焘诗文集[M].长沙:岳麓书社,1984:225,693,200,216,148,148,208,519,363.
[6]8][10][14][17]郭嵩焘.郭嵩焘日记(一)[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243,403,400,158,31-33.
[7]16][45]郭嵩焘.玉池老人自叙[M].养知书屋刻本:8,27,23.
[21][26][28][30][36][39][47]郭嵩焘.郭嵩焘日记(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751,289,120,868,203,124,98.
[20][29][40][41][42]郭嵩焘.郭嵩焘奏稿[M].长沙:岳麓书社, 1983:359,384,360,361,354.
[18]中国史学会编.洋务运动[M].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302.
[22]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四国新档(英国档下)[M].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66:855.
[23][24][38][43]钟叔河.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4:676,868,1,420.
[25]尹新华.晚清中国与国际公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1:33.
[27]Immanuel C.Y.Hsu,China’s Entrance into the Family of Nations:The Diplomatic Phase,1858—1880(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0),pp.206-207.
[31][32]郭廷以.郭嵩焘先生年谱[M].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 1971:969,898.
[33]郭嵩焘.郭嵩焘日记(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608-609.
[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92.
[35]郑大华.晚清思想史[M].长沙: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4.
[37]王彦威,王亮辑,李育民等点校.清季外交史料(一)[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61.
(责任编辑:朱小宝)
10.3969/j.issn.1009-2293.2017.04.023
D647
A
1009-2293(2017)04-0081-04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近代湖南外交人物的国际意识研究”(项目编号:13C567);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外商约与近代湖南”(项目编号:16JD43)的阶段性成果。
方 慧,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讲师。方 萍,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