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桥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
2017-03-09李美艳
李美艳
(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妇一科,河北 邯郸 056008)
·论 著·
骨桥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
李美艳
(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妇一科,河北 邯郸 056008)
目的检测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探讨OPN与EC临床病理因素(年龄、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化、肌层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71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EC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C蜡块中OPN的表达,并探讨其与EC预后的关系。结果OPN在171例E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3.74%(109/171),不同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化、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OPN表达、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EC生存率有关(P<0.05)。Cox分析显示,OPN和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均为EC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OPN为EC预后的危险因素,对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子宫内膜癌;骨桥蛋白;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和结果数据库(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 Cancer,SEER)是北美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肿瘤登记注册数据库之一[1],根据其统计显示2014年新发女性癌症患者超过81万[2]。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在我国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的第2位[3],严重威胁女性健康。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恶性肿瘤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及不良预后有关,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肿瘤机制的研究[4-5],对EC预后的预测和诊治具有指导作用。本研究探讨OPN蛋白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对EC患者预后的影响,旨在为临床病情的评估和指导治疗提供帮助,对确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5年6月邯郸市中心医院妇科随访资料完整且初诊治疗为EC的患者171例(排除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者),年龄24~74岁,平均(49.54±0.76)岁。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2009)EC手术-病理分期标准:Ⅰ~Ⅱ期145例,Ⅲ~Ⅳ期26例;组织学分化:高-中分化(G1、G2)112例,低分化(G3)59例;肌层浸润:<1/2肌层123例,≥1/2肌层48例;组织学类型:Ⅰ型131例,Ⅱ型40例;淋巴结转移:术后证实有淋巴转移的23例,无淋巴转移的148例。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链接(streptavidin persoidase,SP)法提示OPN阳性109例,阴性62例。所有病例术前均未进行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所有病理切片请2位病理科医师复核,并选取包含肿瘤组织的蜡块标本备用。
1.2 试剂与方法 鼠抗人OPN单克隆抗体为美国Santa Gruz公司产品,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免疫组织化学SP法试剂盒、PBS缓冲液、DAB试剂盒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公司。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OPN在EC中的表达。实验步骤严格按说明书操作,以已确定的阳性标本切片为阳性对照,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
1.3 结果判定标准 每张切片均按阳性细胞百分比及染色强弱免疫组织化学评分。OPN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细胞质(胞膜或胞浆),细胞核不着色,以细胞质内出现棕黄色或棕褐色颗粒为阳性表达。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高倍镜下每张切片随机观察5个视野,每个视野计数100个肿瘤细胞中的阳性细胞数。染色强度评分:基本不着色为0分,浅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棕褐色为3分。阳性细胞百分比评分:<10%为0分,10%~25%为1分,>25%~50%为2分,>50%为3分。染色强度与阳性细胞百分比的乘积≥3分为免疫反应阳性,结果判断均由2名高年资病理医生统一标准。
1.4 随访 通过电话、门诊复查、微信、微博、QQ聊天等通讯方式(电话、微信和QQ联系为主)对患者进行随访,将确诊时间作为随访起始时间,将手术时间作为生存起始时间,以复发和转移作为终止事件。生存时间以月为单位,末次随访时间为2015年6月30日。随访期内,共52例死亡,其中51例死于EC转移或复发,占29.82%(51/171),1例死于其他原因。失访3例,随访率98.25%(168/171),失访者自失访之日按截尾数据处理。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回归分析观察预后。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OPN在EC中的表达情况 171例EC组织中OPN的总阳性表率达63.74%(109/171)。手术-病理分期Ⅲ~Ⅳ期者OPN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者(P<0.05),组织分化低分化者OPN阳性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者(P<0.05);肌层浸润深度≥1/2层者OPN阳性表达率高于<1/2层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OPN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不同年龄和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OPN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OPN与E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Table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PN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EC
2.2 EC患者3年和5年生存率分析 171例EC患者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7.19%(132/171)和71.93%(123/171),生存时间范围为8~7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30.0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33.3±1.3)个月。171例EC患者整体生存曲线见图1。
2.3 OPN表达阳性组和OPN表达阴性重组生存率比较 EC患者中OPN表达阳性109例,其3年死亡34例,生存率68.81%(75/109),5年死亡43例,5年生存率60.55%(66/109);OPN表达阴性组62例,其3年死亡5例,生存率91.94%(57/62),5年死亡10例,生存率83.87%(52/62)。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OPN表达阳性组的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生存曲线见图2。
图1 171例EC患者整体生存曲线
表2 EC患者临床病理和生物学特征单因素分析Table 2 The single factor analysis of EC patients on clin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图2 OPN表达情况的生存曲线
2.4 EC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以患者结局为因变量,以年龄(0=<50岁,1=≥50岁)、手术-病理分期(0=Ⅰ~Ⅱ期,1=Ⅲ~Ⅳ期)、组织学分化(0=低分化,1=高-中分化)、肌层浸润深度(0=<1/2肌层,1=≥1/2肌层)、组织学类型(0=Ⅱ型,1=Ⅰ型)、淋巴结转移(0=无,1=有)、OPN阳性(0=否,1=是)为自变量,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EC手术预后的因素为OPN阳性与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共3项(P<0.05),而年龄、组织学分化、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则未入选(P>0.05)。其中依据相对危险度由大至小分别为OPN阳性、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见表3。
表3 影响EC患者预后的Cox多因素分析Table 3 The multiplicity analysis with Cox in prognosis of EC patients
3 讨 论
恶性肿瘤相关研究涉及OPN表达与一些预后因子,如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化、手术-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及浸润深度等的相互关系,期望能通过这些研究探索OPN能成为有意义的预后因子[6]。
3.1 OPN与肿瘤 OPN是骨基质中一种富含唾液酸的分泌型钙结合磷酸化糖蛋白,是Senger等于1979年首次发现,继而由Franzen等证明了这种蛋白的存在,并正式命名为骨桥蛋白,人OPN由314个氨基酸组成,定位在染色体4q13,是一个独立编码基因[5,7-9]。研究表明,OPN的过表达与肿瘤的高侵袭、转移潜力以及预后差密切相关[10]。近年研究表明,OPN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11]。孙现军等[12]研究表明,OPN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与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另有学者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得出OPN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标志性作用[13]。在肿瘤组织中OPN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方面,近期许英艺等[6]Meta分析胃癌组织显示,OPN在高-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临床Ⅰ~Ⅱ期组与Ⅲ~Ⅳ期组、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证明OPN参与了胃癌肿瘤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检测OPN表达有助于判断肿瘤患者的预后。显然,OPN已经成为判断肿瘤转移的重要标志物[14],故OPN与预后因子的关系也成为一个研究探索方向。
3.2 OPN与EC组织病理参数的关系 对于EC的预后,国内外已有报道认为,EC的预后可能与年龄、生育史、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手术-病理分期、宫颈受累、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有关,但是各文献报道的结果不一[15-16],这使术前确定EC患者的高危临床病理标准尚不十分理想。有学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免疫荧光检验法研究EC组织发现,OPN在其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与EC肿瘤的侵袭性生长相关[17]。探索OPN能否成为一个预后因子,以及OPN与EC相关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研究结果显示,OPN在EC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50岁或<50岁)及组织学类型无显著关联,而OPN的阳性表达率在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化、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各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许英艺等[6]报道一致。本研究相关分析显示,OPN与这4个临床病理因素呈相关关系,但组织学分化的等级相关系数值为负。这提示随着分化程度降低OPN的表达有上升趋势。EC中OPN与临床参数密切相关,分析探讨二者关系,能作为肿瘤标志物协助诊断、指导治疗及评估EC预后,有望为临床医生对EC的早期诊断、预防提供依据。
3.3 OPN与EC预后的单因素生存分析 OPN表达在对EC预后的影响方面,王琰等[18]研究显示,OPN在EC中的阳性表达率越高,其恶性度越高,预后越差。提示OPN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可能相关,并且可能参与了肿瘤的侵袭性生长,考虑OPN可能成为判断EC预后的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OPN阳性表达的EC患者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8.81%、60.55%,中位生存期为25.0个月,明显低于OPN阴性表达患者的91.94%、83.87%和中位生存期37.0个月(P<0.05)。提示OPN阳性表达可作为EC侵袭进展及预后不良的生物学因素标志之一,这与以往研究相符。因此,OPN阳性表达可判断EC的侵袭与转移情况,下调OPN表达具有增加患者生存时间的可能,预示OPN可能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靶点,而阻断OPN与其受体的信号传导可能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生物学依据[13]。
3.4 OPN与EC预后的多因素生存分析 目前国内外对EC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但未形成统一的独立影响因素[19]。本研究旨在探讨OPN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因素与EC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在EC预后判断等方面的潜在价值,对EC患者的临床诊疗方案制定将有意义。本研究中,考虑到可能影响EC患者预后包括OPN和临床病理因素7项,对于组织学分化,相关分析表明OPN与之密切相关,但单因素分析时组织学分化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本研究样本例数不足有关,低分化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59.32%,明显低于高-中分化组的78.57%,也证明了低分化的EC患者预后差。本研究单因素分析显示除OPN外,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均与EC预后密切相关,而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OPN阳性3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3个因素即是影响E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虽然单因素分析中淋巴结转移3年和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EC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但多因素分析时并未进入Cox回归模型的方程中。分析原因可能为影响EC预后的因素复杂而多样,不同因素影响的权重各异,它们彼此又通过一定机制和通路相互作用,共同对EC预后产生不利影响,对此有待下一步加大样本量深入研究。
本研究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分期为Ⅲ~Ⅳ期者死亡危险度是Ⅰ~Ⅱ期者5.225倍,浸润肌层≥1/2者死亡危险度是<1/2者的4.962倍,提示分期愈晚、肌层浸润越深,预后越差。而OPN死亡危险度最大为5.261,提示OPN表达阳性者预后差。EC组织中的OPN的表达是影响EC的负性预后因子,对EC预后有不利影响,与单因素分析结果一致,再次表明了检测OPN可作为判断EC患者预后和术后复发的重要指标,有可能为EC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综上所述,OPN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化、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并共同影响EC患者生存率。OPN为EC的预后危险因素,对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EC临床需重视手术-病理分期晚、组织分化差、肌层浸润深、有淋巴结转移等高危因素的病例,以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为基础,结合OPN的检测,能有效分析EC恶性程度及更精确判断预后,便于制定个体化、综合化的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预后并提高其生活质量。由于本研究病例数相对较少,有必要在以后的诊断治疗过程中收集更多的病例,展开更深入的研究,以便进一步证实OPN的表达与E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联,为EC的治疗和预后干预提供更强的循证医学证据。
[1] 章鸣嬛,陈瑛,汪城,等.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SEER数据库概述及应用[J].微型电脑应用,2015,31(12):26-28,32.
[2] 李淑敏,韩瑛.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生理功能治疗的现状及进展[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5):715-719.
[3] 李超,赵慧尔,王翠.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分段诊断性刮宫术与术后病理诊断的比较[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35(9):1029-1031.
[4] 周行,张文先,罗琼,等.E-钙黏附蛋白、骨桥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9):87-90.
[5] 刘美红,贺海平.骨桥蛋白:胃癌生物标记物及防治新靶点[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8(5):960-963.
[6] 许英艺,张雅雅,林智才,等.胃癌组织中OPN表达及临床意义的Meta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5,23(11):1539-1543.
[7] 邓樑卿,周龙书,史文静.骨桥蛋白、整合素ανβ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324-326.
[8] 赵丽华,王雪,曹璐,等.骨桥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0(1):154-158.
[9] 童雪影,周洪莲,武亚丽,等.骨桥蛋白在实验性腹主动脉瘤中的变化及意义[J].临床荟萃,2012,27(13):1130-1132.
[10] 王征,王永霞.骨桥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广东医学,2013,34(12):1901-1903.
[11] 张晋弘,许彦枝,张玲玲,等.骨桥蛋白和CD44v6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7):745-748.
[12] 孙现军,王龙刚,侯文红,等.骨桥蛋白基因剪切体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华肿瘤杂志,2015,37(6):427-430.
[13] 刘恩玉,吕艺,谢冬艳,等.KISS-1、HE4与骨桥蛋白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7):206-207.
[14] 吕远,李世拥,安萍,等.骨桥蛋白在结直肠癌及其肝转移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5,30(5):383-385.
[15] Benedetti Panici P,Basile S,Salerno MG,et al. Secondary analyses from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age as the key prognostic factor in endometrial carcinoma[J]. Am J Obstet Gynecol,2014,210(4):e1-10.
[16] Tian W,Zhu Y,Wang Y,et al. Visfatin,a potential biomarker and prognostic factor for endometrial cancer[J]. Gynecol Oncol,2013,129(3):505-512.
[17] 张红平,刘莹,杨琳琳.早期子宫颈癌患者血清骨桥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2):5205-5207.
[18] 王琰,王静,郭新贤.血清OPN联合CA125对子宫内膜癌的价值及预后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6):2663-2665.
[19] 蔡小芳.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2):1796-1797.
(本文编辑:刘斯静)
Expression of OPN in tissue of the paitents with endometrial carcinoma and effect on the prognosis
LI Mei-yan
(TheFirstDepartmentofGynaecology,HandanCentralHospital,HebeiProvince,Handan056008,China)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osteopontin(OPN) in tissue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s and to analyze its relationship with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age, clinical and surgical stage, histo-differentiation, myometrial invasion, histological type,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n the prognosi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eventy-one patients by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to be endometrial carcinoma were selected. The expression of OPN was identifi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ly SP method in 171 paraffin block. The relationship on the OPN expression and the prognosi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was discussed. Results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OPN was 63.74%(109/171) in 171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rcinoma. The differences of OPN positive status with different situation of clinical and surgical stage, histo-differentiation, myometrial invasion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Kaplan-Meier method showed that OPN, clinical and surgical stage, myometrial invasion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were related with survival rate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P<0.05). Cox analysis showed that OPN, clinical and surgical stage, myometrial invasion were risk factor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prognosis. Conclusion OPN was an important factor effect on prognostic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and it had a great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judging prognostic and guiding clinical treatment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endometrial carcinoma; osteopontin; immunohistochemistry; prognosis
2016-03-31;
2016-04-25
李美艳(1979-),女,河北邯郸人,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妇科疾病诊治研究。
R737.33
A
1007-3205(2017)02-0168-05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