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能力的中国本土互联网企业成长路径研究
2017-03-09张均强
张均强
(电子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以百度、阿里和腾讯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不断的蜕变,已经逐渐成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国际知名企业,但是,伴随着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升级,国际市场竞争的格局和全球产业的分工都将出现新的变化。作为根植于中国本土情境和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而逐渐走上国际舞台的中国本土互联网企业,能否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到来时,通过组织变革形成更强的核心竞争力,将直接决定它们能否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互联网巨头一较高下并最终在全球市场范围内形成核心竞争优势。众所周知,组织变革一直是战略管理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变革,才能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1]。与此同时,关于动态能力的研究一直以来也是战略管理研究的核心,并且动态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变革的成败。所谓动态能力,实际上表现的是企业在竞争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具有高阶特征的动态性,其内在性逻辑不断融入了互动与演化的特征和要素。它不仅能够让组织适应、整合与重新配置技能、资源和胜任力,而且还能在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中持续地催生变革与不断适应。Helfat等[2]认为动态能力是组织有目的性地去不断创造、延伸或修正其资源基础的能力,并且,他把动态能力划分为处置功能、搜索与选择功能。虽然最近有学者将动态能力的研究限定于复杂的动态环境中(例如Wilden和 Gudergan,Zeng、 Simpson和Dang)[3-4],但是从更一般的意义上来看,企业的动态能力与组织感知和抓住机会并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直接相关[5],并且还具备增加、更新和再生能力的特征[6],以及感知、获取和转换能力的特征[7]。事实上,动态能力最初的内在动态性正在逐渐发生转移,进而关注“由外至内”的不断探索、学习、吸收和再生等过程。例如:Eisenhardt和Martin[8]认为学习机制引领动态能力的演化过程;Dixon等[9]把动态能力划分为适应性与创新性,适应性包括利用性与处置性,而创新性包括探索性与路径创造。除此之外,还不断有学者识别出动态能力的更多的外部演化逻辑,例如结构性创新[10]、吸收能力[11-12]、市场功能[13]。由此可见,动态能力是一种能够帮助企业在变革过程中不断实现蜕变和保持活力的重要因素[14]。
为此,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的视角,聚焦于中国本土互联网企业在过去的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创新的历程与其持续性结果之间的演化规律,进而试图为中国本土互联网企业在未来的组织变革和市场竞争中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和理论指导。
二、本土互联网企业成长路径的研究设计
本研究选取典型互联网企业——百度公司,通过对其所记录关键事件的分析,探索其整个发展历程背后的"基本脉络",并由此推及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演化规律。中国本土的互联网企业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创新、合作、并购与波折,这些不断的尝试最终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崛起[15]。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自我更新以及外部参与和合作究竟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充分获取百度公司在发展历程中所保留的"大事记"(即关键事件),形成整个研究的事件数据库,采用事件路径分析的研究方法,提炼事件维度,形成事件数据的分类,并分析其事件路径的趋势。事件路径分析方法是脱胎于纵向事件研究,并与质性研究过程相结合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16]。该研究方法突破了传统案例研究中的要素"解剖"的基本思路,不再将案例中单个事件当作研究对象,而是将事件视为研究的路径并采用整体分析的视角,因此能够更加全面和准确地反映事件背后的本质信息[17]。
综上所述,本文选取一个典型的本土互联网企业案例,采用纵向的基于事件路径分析的研究方法,而采用这种研究方法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1)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究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的过程演变规律,着眼点放在企业大事件记录的连续时间点;(2)理论构建的过程往往在观察、分类、链接等过程中不断循环与重复,采用纵向案例进行考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3)通过串联主要事件发生的时间和顺序,保持视角的整体性,可以最大程度实现对案例本身的还原,发现企业演变发展过程中的新理论。
(一)案例介绍
2000年,百度公司在互联网泡沫的大背景下成立,经历十多年的发展已然成为中国乃至全球互联网企业中的翘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百度公司十余年的发展探索极具本土互联网企业发展的代表性。中国本土互联网企业发展整体步伐慢于西方,然而以百度公司为案例的一批互联网公司以后起之势迅速成长,不断壮大。1999年底,百度依靠搜索业务起家,在搜索业务上不断优化创新。2001年从后台服务转向独立提供搜索服务并在中国首创了竞价排名商业模式。2003年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之后一直在搜索领域处于领先核心地位。两年后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一举打破首日涨幅最高等多项纪录,并成为首家进入纳斯达克成分股的中国公司。2008年之后,百度公司更是在搜索领域地位稳固,2011年在网页搜索市场份额达83.6%,并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百度公司的合作多元化、业务多元化,可以说“百度帝国”已经成为在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翘楚。
(二)事件数据来源
兼顾案例数据的客观性和可获得性,本文主要数据来源于百度公司官方网站大事记(2000年—2011年)、百度官方网站新闻中心所报道大事件(2012—2015年),以及与百度发展历程相关的领导人传记、演讲以及相关评论等等。数据收集与编码过程自2015年8月开始,10月结束,历时两个月。收集到的500条主要大事记数据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了入库整理,然后对大事记的背景信息进行查询,补充整理出事件发生时间、发起主体以及最后形成的成果或者造成的影响等。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与完备性,研究中还进行了以下工作:(1)对所抽取的事件进行评估,保证重要事件不被遗漏;(2)拷贝和编撰过程重复多次,使事件描述满足完备性;(3)重复多来源资料数据的印证过程。
(三)事件数据编码
保证在事件过程选取中客观公正,研究小组全样本保留了可获得的事件数据,全景展示出企业演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我们定义了事件编码的规则:每一个事件的编码内容包括事件码(事件发生年月日的8位数字*由于部分事件发生时间只能准确到某月,我们对于这部分事件在月份内随机赋予一个具体日期,由于结果分析以年为单位分析总体发展趋势与历程,因此这样的日期赋值不影响研究数据分析。)、分类识别(对事件类别的判断)、参与方(事件主要的参与方)、事件描述(事件过程的简要描述文本)。经过几个阶段的筛选,我们共得到从2000-2015年期间的500个事件数据,建立了统一数据库并编码。事件数据在编码完成并输入数据库之前,保证在研究团队的不同成员重复检查3-4次,事件描述的文字分歧能够被控制在5%以内。表1给出了一个典型事件的编码。
表1 百度公司典型大事记编码示范
三、本土互联网企业成长路径中的事件分类与特征研究
(一)事件数据分类
在数据编码上,我们第一步将所有大事记分为两个大类:即企业独立行为或与其他企业合作的行为;第二步则根据行为的目的倾向,分为期待获得快速回馈的行动(追求当期认可)或者是自我发展的自然行为(追求探索释放);第三步将这些事件放入不同的维度进行分析研究。按照事件分类结果(如图1所示),最终形成了四个事件分类:(1)独立-探索释放事件;(2)独立-当期认可事件;(3)合作-探索释放事件;(4)合作-当期认可事件。
各事件的具体阐述和典型事件描述如表2所示。当事件分类被明确定后,将收集的事件逐一放入相应的事件分类中。为保障分类的准确性和相对客观性,研究过程中选择了一名研究团队以外的人员,在阅读事件分类标准和典型事件后,对所有事件中随机抽取100件进行分类,最终分类结果和研究中的分类结果一致的事件为92件,事件分类一致性超过90%,我们认为此分类标准是准确的,即分类标准符合研究信度要求。
图1 事件维度划分图
事件分类分类描述典型事件独立-探索释放(自主探索)倾向于独立自主行动,探索潜在能力;倾向于关注产品价值、市场价值以及长远利益发布Baidu搜索引擎Beta版,从后台服务转向独立提供搜索服务,并在中国首创了竞价排名商业模式。独立-当期认可(自主认可)倾向于依靠自身能力,获得用户关注和认可,进而利用认可扩大企业知名度;倾向于关注当期价值、社会价值和社会认可度百度公司正式推出搜索大富翁游戏,广大网民踊跃参与。合作-当期认可(合作认可)倾向于与其他组织合作,获得用户关注和认可,进而利用认可扩大企业知名度;倾向于关注当期价值、社会价值和社会认可度中国移动签约百度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康佳、联想、可口可乐等国际知名企业成为百度竞价排名客户。合作-探索释放(合作探索)倾向于与其他组织合作,探索潜在能力;倾向于关注产品价值、市场价值以及长远利益2006年10月百度与全球传统娱乐巨头MTV开展战略合作,探寻国内数字音乐。
(二)事件分阶段的特征分布
事件进行分类之后,对数据进行了散点图处理,以便发现各类事件历年来发展规律(处理结果如图2所示)。
横向而言,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各类行为和获得的成果也相继增加;同时横向观察可以发现企业在2002-2003年与2008-2009年两个阶段事件数量相对减少,出现一个短暂的低谷。纵向而言,企业萌芽阶段行为维度主要以自主独立行为为主,合作行为主要开始出现在成长阶段,这符合企业发展规律。从创业到成长,企业先通过自主的探索行为建立核心产品和服务,其次再通过对现有成果的利用不断迭代,扩大企业规模,进而吸引多方合作者共同参与到业务探索中来。
图2 事件散点分布图
除此之外,从类别交互来看,探索释放(独立+合作)的事件数量与当期认可行为(独立+合作)的事件数量相对均衡;独立行动事件数量总体大于合作行动,这反映出百度互联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以自主独立探索创造为主。
(三)事件的阶段划分
回顾百度十余年的发展,我们将百度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成长期和成熟期。2001年9月,之前仅仅作为一个搜索技术提供商的百度正式对外提供搜索服务,并在中国首创了竞价排名模式。之后启动“闪电计划”,各项搜索指标全面领先。2002年11月,百度搜索一统中文门户巨头,在搜索领域稳固立足,视为萌芽期。在搜索领域获得领先性的发展优势之后,百度开始开拓与搜索相关的各项业务,同时大量与别的企业如中国电信、盛大娱乐等进行合作。在以搜索业务为主,其他相关服务提供共同发展的势头下,企业发展良好,我们称之为发展期。2007-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对于整体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百度发展速度顺势放缓。经历了经济危机的百度公司迅速恢复,2009年推出的“凤巢系统”让其在搜索领域更进一步,之后不断优化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第一,视为成长期。2012年开始,逐渐走向成熟的百度公司内部不断创新业务、商业模式,如进军电子商务领域,领跑云计算等。对外与不同的企业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同时借助互联网强大的粘附能力,流量剧增,影响力不断扩大,视为成熟期(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百度公司成长事件的阶段划分
四、百度公司成长路径的阶段分析
(一)萌芽期(1999-2002)
互联网搜索引擎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虽然到90年代末期网络经济泡沫席卷整个大洋彼岸,但此时中文搜索市场却显现出强劲的搜索需求。李彦宏在1999年底在中关村成立了百度公司,专注于提供中文的搜索服务。
这一阶段百度公司的行为主要涉及自身对于搜索业务的不断探索。刚成立时,百度公司不断为其他公司提供服务,例如为搜狐、新浪等提供搜索服务。后来经过不断尝试和思考进行商业模式改革,独立发展搜索业务。从2000年6月推出独立搜索门户baidu.com到2001年8月发布Baidu搜索引擎Beta版,再到2002年6月推出的深受网民喜爱的“IE搜索伴侣”,百度一直致力于不断优化搜索服务。特别是当百度推出竞价排名模式时,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加入百度竞价排名阵营,百度从单纯的技术供应商向搜索门户转型,并在2002年末成为中文门户巨头。总体而言,这一时期公司专注于独立探索,不断创新,并且逐渐带动一些企业进行合作,实现当前效应的实现。依靠自身力量,不断积淀积蓄发展后劲。
结论1:在萌芽阶段,企业独立性探索直接带来外部合作性认可。
(二)成长期(2003-2011)
成长期阶段又可分为发展期和震荡期两个阶段。
1.发展期(2003-2007/2009-2011)
在此阶段百度公司不仅持续进行自主探索,同时与其他公司的合作行为也不断增加,所获得的当期认可接踵而至。在自主行为方面,企业始终致力于对搜索这一核心业务的不断提升和拓展,同时也开始了对搜索相关的业务探索。
成长阶段的百度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百度贴吧等核心产品都在此阶段相继推出,不断巩固搜索服务。这一系列整合产品,初步实现了百度生态系统的建立。通过百度贴吧、百度空间、百度知道等产品,将企业搜索服务由单方面向顾客提供服务转变为用户参与的双向互动,不断加深与用户的社交粘性。本阶段百度自主式行为的另一特征是业务的拓展,从电脑网页端拓展到手机端搜索,从国内搜索拓展到国外搜索,组织动态能力不断发展。
成长阶段相较于萌芽期显著的特征在于企业间合作的急剧上升,百度公司与其他企业的合作事例中也可以看出探索释放与当期认可的均衡。一类合作业务是以短期效用最大化的实现为目标,例如百度、胡润联合打造“2003中国百富人气榜”。另一类合作业务则是与第三方共同参与到不确定性探索中来,例如百度联手北大成立中国人搜索行为研究实验室,2006年10月百度与全球传统娱乐巨头MTV开展战略合作,探寻国内数字音乐发展模式等。合作企业的行业分布也比较广泛,百度公司开始探索多领域的布局。综合上述分析可知,百度公司在第二阶段获得了巨大成长,自身行为主要集中在对搜索业务的不断丰富,通过推出多种产品巩固核心业务竞争优势。此外,通过合作行为一方面实现了短期“立竿见影”的业务创造,另一方面实现了对长远战略布局的探索。企业在此阶段不仅要平衡长远探索和短期利用,还要平衡自身行为与合作行为的均衡。
结论2:互联网企业动态成长经历自主上由内到外,合作上由外到内的发展过程。
从数据分析结果中可看出,各类活动开始活跃在整体发展历程的顺序分别是自主性的探索释放,再者为合作性的追求当期认可,然后到独立追求当期效应的当期认可,最后发展到合作性的长远探索。换言之,百度的发展在独立行动上经历了一个从探索释放到当期认可的过程;而在合作上则反之,从合作寻求当期效应的外部认可再到合作进行实质性的长远探索。
图3 百度公司在发展期的发展趋势
2.震荡期(2008年前后)
由于2008年经济危机大环境的影响,百度各类事件明显减少,唯有合作-探索释放类事件不减。如,2008年3月百度与中国网通联手推出“灵通知道”短信搜索业务;与包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内的全国15家电台合作,正式推出免费的“电台联盟”在线收听服务等等。
对于一个企业发展而言,矛盾是一直存在的,外部大环境的危机更使得企业存续的众多矛盾由潜在转为显性。当更多的显性矛盾凸显出来时,百度公司站在整体的视角,与众多公司进行潜在的内部能力的积蓄探索,避开直接应对显性矛盾。客观环境迫使企业不得不有所行动,但企业自身也是极力寻求各种活动的动态平衡:过多独立实干在困难时期显得力量单薄,一味追求短期效果就会治根不治本。因此,独立自主和与人合作,寻求获得当期效果和潜在长远能力的积蓄,应该逐渐走向融合并实现动态的平衡。
结论3:互联网企业发展在矛盾突出的低谷时期,更倾向于借助外部合作。这样的活动既缓冲矛盾,也为企业低谷之后的发展积蓄力量。
(三)成熟期(2012-2015年)
2012年以来,经历过不断的探索发展之后,百度的发展开始趋于稳定。2013年是百度改革时期,数据点特殊。整体而言,无论是独立行为或者是合作行为达到的自身内在能量释放与当期认可效应趋于均衡。这是经历“百般探索”过程之后呈现出的结果。
图4 百度公司在成熟期期的发展趋势
从数据结果中可以看出,从2012年开始,注重探索释放的长期性探索与追求当期认可的当期效应事件数量趋于平衡,基本在0.5中心线上上下浮动,并时有交错。具体而言:从2012年开始,百度在自主探索方面转向更具有价值的智慧搜索领域,如2012年举办开发者大会,正式发布百度云战略,百度识图搜索上线,世界上第一个基于图像的全网人脸搜索等。在合作进行长远探索方面:2014年,百度公司宣布与硅谷创业公司Uber签订合作协议,并进行战略投资;中国移动与百度合作共建首个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中心;百度联合安联高瓴发起互联网保险公司“互联网+金融”。2015年,百度与微软宣布战略合作,百度将成为中国市场上Windows 10 Microsoft Edge浏览器的默认主页和搜索引擎。此外,内在的长远探索增加了公司发展的动力,也是企业源源不断发展的支撑。
结论4:企业不断发展实现长远探索与当期认可均衡,保证稳定发展。
五、本土互联网企业成长的动态演化逻辑与对策建议
通过上文对中国本土互联网企业成长路径的探索性研究,我们基本摸索出了其动态演化的逻辑。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些演化逻辑进行整合,并对中国本土互联网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具体的对策建议。
(一)动态演化逻辑
对百度公司大事件的路径分析,着眼于宏观整体发展过程,而不是其中的微观要素,诸如产品、技术之类。利用事件路径分析方法得出的直观数据点图反映了企业发展的整体发展路径,我们得到如图5所示的新兴本土互联网企业成长的路径。通过前述过程结论的分析,我们得到以下的主要发现。
图5 新兴本土互联网企业成长路径模型
第一,立足于中国本土情景的互联网企业,通过不断经历和达成“当期认可”和“探索释放”的动态均衡,获得企业持续生存与发展的结果。百度公司初期以独立的自我探索为主,极力积蓄内部实力,自我修炼;之后百度开始利用外部企业追求短期效用最大化的实现,同时与各类企业合作进行实质性探索;发展到第三阶段,百度公司全面开花,无论是在自身探索与利用,还是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探索与利用,都同时兼得。
第二,持续的内在“自主性活跃”构成支撑企业获得长期稳定向前发展的核心力量。作为中国本土互联网企业发展的典型模范,百度的发展路径虽有曲折,但是总体稳定向前。公司在应对环境变化中动态能力不断增强,但却始终保持自己在搜索领域的领先地位。中国哲学崇尚“根深方可叶茂”,纵然企业有诸多机会借助时代大潮,或是依托合作,但终究在于自身根基稳固之上。百度的发展则不忘“根本”,并始终保持内在潜力积累与释放。
第三,企业发展的“自主探索-合作认可-自主认可-合作探索”过程路径揭示了从过程到结果的演化逻辑。事实上,根据我们的理解,百度公司名称中的“度”字很好地体现了该公司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在“自主探索”、“自主认可”、“合作探索”以及“合作认可”这四类战略性行为上的“度量”与“决策”*在中国的古汉语中,“度”从“又”,“又”即手,而古代多用手臂来测量长度,所以“度”有“度量”与“决策”的意涵。,并最终形成了一条符合该公司整体战略的发展路径。
第四,合作探索过程有效支撑企业“穿越”危机与震荡。从对大事件的分析结果中不难发现,百度公司成立以来主要遭遇了两个发展低谷,分别是2003年左右和2007-2008年期间,在此期间整体活动稀少,但合作性探索活动却大有苗头,特别是2008年左右,合作性探索活动明显增多。
(二)具体对策建议
中国本土互联网企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一系列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在不断涌现,尤其是在“用户全面参与的商业模式”的作用下,互联网企业的发展与传统企业有着很大的差异[18]。因此,作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互联网企业的成长路径应该成为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然而,我们发现:在论及互联网企业的相关文献中,商业模式是学者们研究的核心与重点[19],鲜有对互联网企业本身的成长路径以及成长过程中的动态演化逻辑进行相关研究的文献。所以,本研究基于对百度公司的成长路径所做出的探索性分析,比较充分地挖掘和澄清了中国本土互联网企业成长的内在逻辑,因此可以为中国本土互联网企业的发展与变革提供以下对策建议。
首先,互联网企业应当保持持续的内在“自主性活跃”,充分培育和挖掘自己的核心业务,并通过内外部资源整合,建立核心业务的持续性竞争优势;注重内在积淀,赋予具有长远利益的创新性探索重要的战略地位,特别是那些投入成本高,持续周期长的产品创新、技术突破、客户服务、品牌维护和企业文化,应该成为中国本土互联网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始终关注的焦点。事实上,百度公司作为本研究的案例对象,在发展过程中并非没有遭遇这方面的困惑,例如2016年发生的魏则西事件给百度带来的社会争议,实际上就反映了该公司乃至中国本土互联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短期利益不可避免的过分追逐。对此,我们认为:互联网技术天生的社会属性要求其必须要更加重视长远利益和社会责任。互联网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和工具,它更是信息发布平台、信息交互平台、信息利用平台和交易平台,具有媒体属性、社交属性、商品交易属性,这些社会属性随着网络边界的扩大,正在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人类正处于生存与生活方式由线下到线上、由物理空间向网络空间迁移的阶段,这是由传统社会向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化社会的一次集体大迁徙。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本土的互联网企业一定要深刻意识到自己的社会地位提高了,责任也必然更大,权责必须对等。
其次,中国本土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应该遵循从过程到结果的演化逻辑。具体而言,应当从独立的自我探索,到“在兼顾长远利益探索和当期效果利用均衡的前提下”利用外部资源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实现,从而最终实现内在与外在、探索释放与当期认可的动态均衡。这与付敬等[20]针对传统企业的研究发现合作创新模式与创新能力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螺旋式交互影响作用既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又有内容上的明显差异。企业的成长和发展难免遇到危机和低谷,企业在应对低谷和环境巨大冲击时,可借助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合力共同承接外部的压力,有效地承接、转移并吸纳冲突。在这个过程中让企业暴露于外部不确定性的冲击,顺势承接矛盾,合力进行探索,释放出潜能,为下一轮的发展积蓄力量。事实上,互联网企业继续向前发展,不仅应该追求和实现商业模式的不断变革、活跃用户的持续增长和网络经济的规模化发展,而且还要依靠互联网技术持续不断地改变人们的生活[19],这肯定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周期。
再次,百度、阿里和腾讯等中国互联网企业在本土的成功,除了得益于它们更了解中国国情、更了解中国文化之外,更主要地还是得益于它们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战略方向,改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以本文的案例研究对象百度公司为例,虽然之前几年在多元的道路上走得跌跌撞撞,甚至市值一度有被京东超越的趋势。但是,百度深知从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搜索”的价值势必持续削弱。因此,虽然在多元化的过程中遭遇了一些挫折并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但是百度公司及时在战略布局上进行了调整,于2013年7月就成立了深度学习研究院,并于同期启动了无人驾驶汽车项目。而在2016年上半年,百度更是明确提出将人工智能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据悉,百度在过去两年半的时间里,研发费用达到200亿元人民币,其中大部分都投入到了人工智能项目上。这一战略布局相对于腾讯和阿里而言,可谓先行一步,充分说明了中国本土互联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挑战战略方向以及改进产品和服务的良好意识。当然,中国本土的客户总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这对于中国本土互联网企业是一个很大的优势。但是,中国又是一个兼容并蓄的庞大的世界级市场,很多跨国互联网企业都想在中国市场上一展身手。因此,如果中国本土互联网企业想要站稳本土市场,一方面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和文化,开发最适合国人使用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要发扬工匠精神,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品质。这就要求中国本土互联网企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少一些盲目跟风,多一些本国市场的调查研究;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精益生产;少一些心浮气躁,多一些长远眼光。
最后,中国所倡导的“互联网+”发展战略的成功推进,说明了现如今的中国企业和政府都很善于捕捉和发现这些来之不易的历史新机遇。因此,不仅仅是企业要不断地追求变革和成长,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动态能力,集聚竞争优势;政府部门也应该秉持“开放+引导”、“服务+创新”的思维和理念,为中国本土互联网企业更好、更深地融入“互联网+”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政策保障与社会资源。
[1]谢 康, 吴 瑶, 肖静华, 等. 组织变革中的战略风险控制——基于企业互联网转型的多案例研究[J]. 管理世界, 2016(2):133-148.
[2]HELFAT C E, FINKELSTEIN S, MITCHELL W, et al. Dynamic capabilities: Understanding strategic change in organizations [M]. Oxford: Blackwell, 2009.
[3]WILDEN R, GUDERGAN S P. The impact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on operational marketing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turbulence [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015, 43(2): 181-199.
[4]ZENG J, SIMPSON, C, DANG B L. A process model of dynamic capability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the Chinese manufacturing sector [J].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2017, 16(1):1-31.
[5]LI D Y, LIU J. Dynamic capabilities, environmental dynamism,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Evidence from China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4, 67(1): 2793-2799.
[6]邓少军, 焦 豪, 冯 臻.复杂动态环境下企业战略转型的过程机制研究[J]. 科研管理, 2011(1): 60-67.
[7]李 彬, 王凤彬, 秦 宇. 动态能力如何影响组织操作常规?——一项双案例比较研究[J]. 管理世界, 2013(8): 136-153.
[8]EISENHARDT K M, MARTIN J A. Dynamic capabilities: what are they?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21(3): 1105-1121.
[9]DIXON S, MEYER K, DAY M. Build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of adaptation and innovation: A study of micro-foundations in a transition economy [J]. Long Range Planning, 2014, 47(1): 186-205.
[10]GALUNIC D C, EISENHARDT K M. Architectural innovation and modular corporate form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44(3): 1229-1249.
[11]HOTHO J J, BECKER-RITTERSPACH F, SAKA-HELMHOUT A. Enriching absorptive capacity through social interaction [J].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2, 23(3): 383-401.
[12]ZAHRA S A, GEORGE G. Absorptive capacity: A review,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2, 27(1):185-203.
[13]BRUNI D S, VERONA G. Dynamic marketing capabilities in science-based firms: 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 of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J].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9, 20 (s1): 101-117.
[14]何 婧, 杜义飞. 基于一个纵向案例的后发企业“价值-能力”双向循环与顾客锁定[J]. 管理学报, 2015, 12(1): 20-28.
[15]许毅刚, 杜义飞, 曾 勇. 构建企业的边界: 权力与能力的过程观——嘉华公司案例研究[J].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13(2): 69-81.
[16]杜义飞. 衍生企业组织演化: 驱动与约束的权衡——来自企业纵向事件抽取与趋势分析[J]. 南开管理评论, 2011(4): 42-49.
[17]蔡瑞林, 陈 圻, 陈万明. 基于纵向案例扎根分析的低成本创新实现路径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4(5): 120-129.
[18]董洁林, 陈 娟. 互联网时代制造商如何重塑与用户的关系——基于小米商业模式的案例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5(8): 22-33.
[19]戴德宝, 范体军, 刘小涛. 互联网技术发展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互动效能分析[J]. 中国软科学,2016(8): 184-192.
[20]付 敬, 朱桂龙, 樊 霞. 企业合作创新模式与能力的协同演化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 2013(8): 6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