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管理专业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与推广

2017-03-09高雅刘明月于荣涛田晴赵林林

时代金融 2017年3期
关键词:工学院公众物流

高雅+刘明月+于荣涛+田晴+赵林林

【摘要】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大学生专业认知程度不高的现象,经过调查与分析其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对本专业了解渠道有限,了解方法单一。微信作为近年来新兴的社交软件,微信所持有的公众平台的迅速发展给高校专业外宣开辟了新的渠道。它既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接受信息和交换信息,同时也为管理者提供了有力解决上述问题的举措。本文基于沈阳工学院物流管理系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调查研究,从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内容建设,推广时机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 建设与推广

一、背景概述

(一)微信公众平台是信息分享平台及服务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自腾讯2013年8月推出那天起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随着微信支付功能和其他公共服务功能的增强,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其快速、动态、实时互动、受众多等特点更是深受大学生们的喜爱。21世纪,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作为信息分享载体的微信公众平台则更好地迎合了高校学生工作这一需求。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覆盖学习、生活、思想成长等各方面,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的主要内容紧密联系。

(二)提高大学生就读专业认知度及专业认同度

目前,大学生专业认同度不高的状况不容乐观。其根源在于大学生对自己专业认识太过薄弱。大学生在专业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影响专业认同感的不仅仅有个人主观因素,也有很多外界客观因素。例如:学校对专业的相关知识的普及、学习过程中的限制等都会使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模糊,不能确定自己是否适合所选专业。由此可见,对专业认同的个人因素需和外界因素结合起来才能使得学生建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加强自己的专业认同感。

二、信息化平台的现状

高校建设信息化平台越来越普遍,其形式也多种多样。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新兴方式受到更多学校的青睐,其便捷度与传播度既能满足高校快速传递信息的要求,以“用户体验”为首的传播方式也满足了高校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微信公众平台与其他信息平台相比的优势不只局限于此,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熟人网络,小众传播,传播有效性更高

根据微信官方数据显示,自微信推出以来其注册用户已经破亿并呈持续增长态势。微信可以实现跨平台的好友添加,微信用户可以通过访问手机通讯录来添加已开通微信业务的朋友和家人。建立起来的人际网络是一种熟人网络。学校可以利用这一点,达到学生之间信息迅速传播。以一对多,传播范围广。也可以避免学校内部信息外泄。

(二)可随时随地提供信息和服务

与传统信息平台相比,以手机为载体的微信公众平台可以随时随地接受消息,没有地点和时间的限制,这也就使推送的消息更具有时效性。直接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推送就可以达到传递消息的目的。节省时间,方便快捷。

(三)富媒体内容,便于分享

微信公众平台的娱乐性一直是被大众接受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不仅可以推送学校相关内容和通知,还可以推送学校发生的轶事,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举行各种活动。

然而,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微信公众平台的劣势随着用户的增加日益暴露出来,成为一系列的隐患,具体不足之处笔者将在以下文章中进一步剖析。

1.总体建设水平不高,专业化程度较低。信息推送者缺少专业的技能培训的培养,发布的信息缺少专业支持,缺乏统一管理。发布者对于信息内容的挑选、审核不严,导致传播的信息出现错漏。宣传题材不能紧扣网友兴趣点,传播内容专业性过强,一些内容枯燥乏味。

2.微信公众平台管理制度尚待完善。缺少专门的管理机构,着重进行公众平台的前期建设而轻视后期维护的现象明显。缺少管理发布内容、细化发布流程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如何与用户互动交流、并对其进行舆论引导等方面的统一规范制度,公众认可度较低。

3.微信公众平台互动服务功能发挥不够充分。服务功能有待完善,长期单一的推送模式难以长久的使高校学生使用下去。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限制了公众账号每日仅能推送一条信息,发布的信息相互转载抄袭现象严重,资讯内容大同小异,缺乏原创性。部分微信公众平台管理人员的文字表达和公众互动交流能力欠佳,且对微信公众平台推送规则不敏感,造成稿件内容不符合用户阅读习惯,稿件发布时间错过网友阅览高峰时间,致使许多稿件难以收到预期宣传效果。

三、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策略

(一)微信公众平台具体内容

物流管理系作为沈阳工学院重点建设专业,每年都会有很多学生想要报名。但是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了解有限,就算是升入本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度也不高。在此基础上,物流管理微信公众平台本着为学生提供便利的了解平台,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提供专业信息的想法进行创建,以下是沈阳工学院物流管理系微信公众平台:如图1所示:

图1 微信公众平台主界面

沈阳工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微信公众帐号名为沈工物流管理专业,具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专业介绍。专业介绍主要分为四大类:专业信息,教师团队,优秀毕业生,考研就业。第二部分是课上课下,分为四部分:教师答疑,雏鹰创业,物流协会,获奖情况。第三部分是小精灵。主要包括专业课表,放假通知,考试时间,生活服务四部分。

四、微信公众平台推广

(一)QQ空间

QQ空间以QQ好友为传播对象,空间稍稍有所更新和变化,好友会及时知道,也会留言互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推广就可以面向这些好友了,虽然圈子小,但是如果得到好友的转载就不一样了。在发布的日志内容里面融入我们平台特点,有针对性地面向对物流管理专業感兴趣的人,从而吸引好友转载了。如图2所示:

图2

(二)微信群、朋友圈推广

从微信群的特点看,它重新定义了品牌与用户之间的交流方式。由于微信朋友圈的风靡,信息可通过朋友圈的转发加以推广,进一步扩大了平台的影响力。我们可以借助这一优势来推广物流管理系的微信公众平台,将微信公众号的二维码发在朋友圈中,本系同学就会关注。如上图2所示。

(三)新浪微博推广

新浪微博是一个由新浪网推出,提供微型博客服务类的社交网站。用户可以通过网页、WAP页面、手机客户端、手机短信、彩信发布消息或上传图片。近年来迅速发展,现在已经是高校同学手机必备软件之一。通过微博话题的互动,大量宣传微信公众平台。让同学互相转发,形成链条式宣传。在这一点的基础上,微博无疑是最有效的宣传平台。如图3所示:

■■

图3 图4

(四)百度贴吧推广

贴吧即百度贴吧,是百度旗下独立品牌,全球最大的中文社区。结合搜索引擎建立一个在线的交流平台,每个学校几乎都有自己的贴吧。与贴吧管理者沟通之后在贴吧置顶微信公众平台介绍的帖子,并且在帖子中写上添加二维码。效果会更好。如上图3所示:

五、小结

本文已从建立微信公众平台的必要性、平台建设过程、平台总体结构功能设计,以及平台应用推广信息等方面,对物流管理专业微信公众平台的构建作了具体的阐述,期待通过新兴的媒体—微信公众平台把自身有价值的内容和信息以简明、便捷的方式推送给订阅用户,利用微信平台弥补专业自身传播方式的不足,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金则霜.大学生专业认同及其与自我概念、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1(3).

[2]隋祎.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新闻宣传研究[J].新闻研究導刊,2015(4):219.

[3]刘欢,卢蓓蓉,陈颖.高校微信平台简洁之道[J].数字校园,2012(10):52-55.

[4]吴宝善.搭建高职院校微信公众平台思考[J].教育管理信息化,2014(24):59.

[5]李小青,李建强.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应用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32-34.

[6]白浩,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4):78-81.

作者简介:高雅(1998-),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就读于沈阳工学院,研究方向:物流管理学;刘明月(1998-),女,汉族,辽宁鞍山人,就读于沈阳工学院,研究方向:物流管理学;于荣涛(1997-),男,汉族,辽宁大连人,就读于沈阳工学院,研究方向:物流管理学;田晴(1997-),女,汉族,辽宁阜新人,就读于沈阳工学院,研究方向:物流管理学;赵林林(1996-)女,汉族,辽宁大连人,就读于沈阳工学院,研究方向:物流管理学。

猜你喜欢

工学院公众物流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