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网络互动化可能性研究
2017-03-09潘齐云
潘齐云
【内容摘要】“互联网+”不可阻挡地成为时代发展的大潮流,高中地理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将传统的教学优势与先进的网络思想、互联网思维和各种媒体技术充分融合,呼应现实需求,提高教学效率。为此,我们必须依据学科规律,借力互联网及其他多媒体技术,构建一个互动的教学平台。
【关键词】网络互动化 可能性 研究
所谓高中地理教学网络互动化可能性指地理学科利用网络交互平台、推进学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可行程度。研究这种可能性就是要以试验为手段,分析二者融合的利弊,从而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地理学科特点与互联网的优势
高中地理学科由于牵涉到地理计算、地理现象动态化描述、地理图示、表格以及各种研究性学习等内容,我们常常要借助直观的表现形式描述地理问题。比如天体运行、大气洋流、污水处理、城市发展与环境的逻辑关系、地理经纬度换算、区时计算等,如果借助传统的教学形式,学生很难获得理想的认知,不能深刻领会地理现象的动态变化和地理规律,同时,师生交流必然也存在着“说不清”的问题。
与此同时,互联网将无数种媒体技术汇集到一起,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独特的功能。畅言系统能够将教材全部转化为数据,展示在屏幕上,开发者还搭配了实用的教学资源,非常方便课堂互动。以高中必修3中的问题研究“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为例,利用畅言系统将相关资源有选择地展示出来,使学生了解到三江平原的历史价值,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提供一组三江平原与东北环境的逻辑联系资源,然后,再插入问题,引发学生探究。这样学生从感性认知到理性分析,就会领会教材意图,培养地理素养。
至于学生参与讨论的过程和表现、结果又如何记录、分析诊断,这还必须借助“地理网络交流平台”实施。学生只要借助多媒体教室,人人拥有一台电脑,登陆这个平台就可以实时地留下参与课堂活动的痕迹,便于他人、教师了解。
这样,教学诊断借助交流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法,教师就会了解学生是否能够形成地理思想,培养地理能力,地理绘图的不足在哪,地理原理的阐释还存在哪些问题,等等诸多表现性、过程性评价就会显现出来,为下一步的互提供有益的参考。
可见,根据地理学科特点,合理组合互联网资源,融入不同的媒介,能够提高实际的教和学的效果。
二、融合思想的更新与学生的认可
网络化教学在地理学科中的实现存在着完全的可能性。但是,在实施之初,困难重重。因为网络化是实施的前提条件,这回带来负面效应:
1.学校微机室资源有限,地理学科与微机课存在着时间的冲突,全校开设这两门学科的班级较多,需要地理教研组与教导处协调。
2.部分地理教师的网络化思维滞后,不能充分认识到现代媒体的巨大功能,只是满足于传统的经验和形式。部分学生比较热衷新形式,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很浪费时间。
3.地理资源捉襟见肘,开发的成本较高,占据地理教师,尤其是参与课改、进行试验的教师大量的时间。
为此,研究组应当结合实际,争取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灵活应对现实问题:
1.构建资源开发团队。地理学科相对其他大学科存在着人力的不足,这需要调动区域力量,组成地理资源开发工作室,分组制作地图、表格、卡片、动态演示、课件、检测题目等资源,形成一键式资源包,实现共享。
2.開展技术培训。选择学有专长的地理教师开展应用技术培训,提高效率。为了达到共识,研究团队必须举行公开课,以示范引领。请看下面的案例:
互动内容:“全球气候变化”
第一环节:教师利用网络资源,配以声音解说,传递信息“全球气候正在变暖”,营造情境,引出问题:气候变暖的幅度、速度及影响;必须的应对之策。用时2分钟。
第二环节:学生登录网络互动平台开展研究性学习,给出一个完整的文档,足以解说问题,并将研究成果上传交流平台,注明引用资源的来源。时间10分钟左右。
第三环节:师生互动、点评,教师同时也上传关于问题的回答,关注学生学习成果,及时发现问题,最后汇总统一纠错、解释、明确。呈现几个问题:用词不准,地理学科专用术语使用不当;应对之策表述不全面,没有顾及到不同区域的差别;引用的资源没有经过加工,文档不够简练;评论、互动不够充分。时间20分钟。
第四环节:教学反馈及小结。时间13分钟。
这个案例探索出网络互动化教学模式,即情境营造—引出问题—网络研究—全员互动—反思总结,表现出几大优势:一是教师导入手段媒体化,更有吸引力;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广大;三是课堂互动较传统模式更充分、有序;四是课堂教学反馈更迅速。虽然这样的模式有自身的不足,但是能够减少挤占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时间,给学生一个自由驰骋的学习空间,容易被学生认可。
由此可见,地理学科网络互动化教学具备一定的优势,只要我们善于趋利避害,就能够将地理学科的教学效益最大化,引导学生提高地理素养。
【参考文献】
[1] 陈诗吉、李依铭. 高中地理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地理教学,2015 (24).
[2] 杨光辉. 浅析网络地理教学的发展与未来[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01).
[3] 顾筱莉. 服务于地理教学的网络教学信息资源的处理和运用[J].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3(10).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