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培养

2017-03-09袁亮

南北桥 2017年4期
关键词:小學语文习惯养成学习

袁亮

【摘 要】托尔斯泰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好的习惯使人成为天才,坏的习惯使人成为囚徒”,可见习惯的养成对日常的工作、学习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而对于学生,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更应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慢慢发现,拥有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学习成绩都不会太差。王尔德说过:“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好的学习习惯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是现阶段教师急需解决的教学问题之一。

【关键词】小學语文 习惯养成 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176

巴金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反复练习,无意识中形成的一种行为习惯。习惯的形成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完成的,如果不加以引导,很容易形成不好的或者不利于学习的习惯。例如:不能按时完成课堂作业;不愿意花时间认真思考问题,做题只浮于表面;听课不认真,审题不仔细等等。这些行为一开始不会对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但经过时间的积累,这些都会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绊脚石。其实,在一开始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起步都差不多,最后的成绩却千差万别,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表明了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的结果。学生一旦形成不好的学习习惯,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很难迈向成功,从而显得平庸。学生要是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既完成了教师的教学使命,又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好的促进作用。

有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这一段时间正好处于小学学习的阶段。不过我们发现一个问题,便是不管老师、学生、家长在这一阶段对学生关心最多的是学习成绩如何,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却相当匮乏,关注度也不高。我们都知道,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地布置作业,上课机械化授课,不关心学生对于课上知识点的反应,课下不确定如何解答问题,慢慢就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对学习产生抵触的感情,这种不好的想法或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对学生后续的学习会产生很大不好的影响。因此,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要从日常的教学和学生听课开始。

一、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首先,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有关键性的作用。听说读写是相对独立的但又有着密切联系的语文能力,那怎样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这些习惯呢?

1.现在在课堂中还存在着一部分学生不会听或不听课的现象,就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上课期间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养成听课的习惯,对于上课认真听讲这件事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老师讲课时容易开小差,这是需要老师和家长都必须注意且提醒学生注意纠正的一件事。刻板的传统教学容易导致学生上课枯燥注意力不集中,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改进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多增加与学生的互动,通过对阅读、趣味故事的讲课等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听课的质量和效率。

2.培养小学生善于开口表达的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善于开口表达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能够准确表述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善于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老师和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实施对话教学。在课堂中老师鼓励学生开口,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周抽出时间安排说话课,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开口,在朗读、讨论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老师更容易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能够极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质量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当然,开口说话能力的培养最好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步进行。

3.比起开口说话,增强阅读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更基础和关键。没有阅读,丰富的词汇量和逻辑思维表述便会差强人意,在之后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也会成为学生继续前进的绊脚石,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授课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都熟读课文,记住关键词与和语句,学会课文中提到的句式和文章的结构。增加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词汇量,为之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写字的过程也是记忆的过程,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陌生的字词非常常见,如何让第一次接触的学生熟记并理解其中含义?老师要结合字、词在文章中出现的场景和意思来记忆,就拿叠字来说:“晶”、“鑫”、“淼”等既可以根据这个字本身的结构来记忆,又可以通过词语像“晶莹”这样运用到词语、句子中记忆,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新的课程时课前预习很有必要,这即是为学习新的知识做准备,也是为心理做准备。提前预习能够有效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已经预习过的学生对将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哪些地方看懂了,哪些地方有疑问,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在听课时会有意识的关注不懂的知识点,学习更有计划和规律,无疑大大增强了听课效率。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学习还未形成系统,对很多知识的掌握处于朦胧期,主动学习知识的能力差。课前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好机会,课前预习能够减少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增强了独立性,能够培养并锻炼学生的阅读、分析、理解等各种能力。在预习过程中,学生主动探索问题,不懂的地方通过老师授课得到解答,学生能从中收获到获取知识的快乐,对问题的印象加深,对知识点的吸收就更容易做到。值得注意的是,课前预习虽是学生的自主行为,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课堂的压力,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课前预习来提高效率。首先,要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致思想,其次,通过文章标注的重点和课后练习题来带着问题读全文,找出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整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正式授课过程中把问题一一解答。最后,要提醒学生的是,课前预习不是形式,谨防走马观花,流于形式。

有人说: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任何事物都不及习惯那么神通广大,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这个道理依旧有效,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尤其需要良好学习习惯的支持,作为教师来说,在为学生答疑解惑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而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优质的教学质量才能促进学生不断前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能够为学生不断吸收新鲜知识,深入学习语文这门学科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小學语文习惯养成学习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尝试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论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让“量化”更加的“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