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探究性教学实现政治教学革新
2017-03-09向跃文
向跃文
【摘 要】探究性教学是在新课标要求下教学方式的应用。初中政治教学应用探究性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格,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的公民有巨大推动作用。
【关键词】政治教学 探究性学习 现状 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149
探索式教学法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可见,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都得到了加强。学生需要思考怎么做甚至做什么,而不是让学生接受书本上或者教师提供的现成的结论。毋庸置疑,学生对通过这样的途径获得的知识会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
一、政治教学的现状
教师对教学的不够重视,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不够重视导致了在初中的思想政治课的地位不高,重视程度不够。在我国的大部分学校还是重视“应试”教育,而忽视了思想政治课进行学生德育工作的作用。教学观念的陈旧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单纯的以分数为评价手段而制约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落后,一般选择照本宣科式的讲授,“一支粉笔一张嘴”,而没有将学生放在主体的教学地位。在课堂中,教师教,学生听,听的多,进的少。学生就像是观众,没有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去,没有体现教学活动的双边效果。
二、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强调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完全不能适应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实现探究性教学方法需要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引导、指导的地位,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名副其实的主体。
1.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改革就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良好的学习环境是达到学习目的的最主要外部条件,只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激起学生的热情,反之,如果没有好的学习环境,其他各方面做得再好,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样是调动不起来的。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可以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教育家布鲁纳说过:“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问题的提出者不仅仅指教师,也包括学生。”这可以看出学生在教学活动思考主动性的重要性,“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因此,我们要寓思想品德知识教学于生活情景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
2.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在整个探究性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学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将学生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师要进入“探究“的角色,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案,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推理能力。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发言的机会,在过去的教学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而缺少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实行探究性的开放式教学,教师要用心关注课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勇气,这样会调动各类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愉悦情绪。
3.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体现在一个“导”字上,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依赖于教师的启发引导。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真正实现教学的双边活动,教师就要有效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性。探究性学习不是放任式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时思维会中断,会出现偏离,那么久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在尊重学生独立的学习方式下,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帮助各个学生寻找学习思维的突破口,做好点拨的工作,引导学生进入到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阶段。
4.巧妙的设计教学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提出问题是探究性教学内容呈现的主要形式。赋予探究性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预设问题的情境,首先将学生带入探究性学习,精心设计带有启发性的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问题的设计要围绕学生是否能够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来进行。教师需要把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疑惑点,适时激活教学内容,提出在书本上不能直接找到答案的探究性问题。围绕实际问题,让他们能够结合身边所发生的一切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5.发觉教学内容中的探索点,开展探索性的活动。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根本学习方式。在探究性学习中,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探究点”,开展多种多样的探究型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指导和组织作用,指导学生发掘问题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探究性活动。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动脑和动手来获取知识。
6.引导学生勇于发问,培养学生探究习惯。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顾明远曾说“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陶行知先生也曾谈及:“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换句话说:不善于發现问题就不善于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勇于发问,对于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要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勇于发问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并解决问题的保证。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问题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要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过程,要改变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传授——授课过程,创新地以问题为纽带,实现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产生问题——再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善于从各方面入手,用多种方法,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勇于发问,鼓励学生通过主动思考来发现问题,并敢于质疑问难,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要进口新课程理念要求,实施探究性教学模式。将探究性学习作为初中思想政治学习的重要目标和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勇于探索。探究性学习方式在现代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不是教学过程中唯一的教学模式。教师教学不能将探究式学习和其他的教学方式完全对立或是只采取探究性学习,在我们的教学中应该融合多种教学方式,相互配合,灵活运用,才能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