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2017-03-08鸿

福建农业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野香熟期晚稻

陈 鸿

(福建省明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325600)

福建省明溪县水稻种植以晚稻为主,晚稻种植面积约9330 hm2,筛选适宜明溪县种植的高产抗病优质晚稻新品种示范推广,对明溪县水稻生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此,2016年从福建省种子总站引进11个晚稻新品种,以当地广泛种植的品种——宜优673为对照品种进行品比试验,以期筛选出高产、抗病、优质的晚稻新品种作为生产用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参试新品种:野香优639、旗1优387、甬优5518、花优683、创两优164、福龙两优836、特优315、内香6422、荃优175、两优836、内6优673,以宜优673 为对照品种(CK),参试稻种均由福建省种子总站提供。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田设在明溪县城关乡城东村湖溪洞(东经117°09′、北纬26°24′、海拔346 m),田块地势平坦,砂壤土,肥力中等,地力较均匀,阳光充足,排灌方便,交通便捷,前作冬闲田。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12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长方形、面积13.3 m2,试验田四周设置保护行。统一插植规格(每小区315丛),种植密度为每667 m2插植1.58万丛,施肥水平和田间管理水平略高于当地大田生产水平。

1.4 栽培管理

育秧方式采用湿润水秧,6月5日上午浸种,6月6日上午催芽,6月7日上午播种。试验田7月3日用拖拉机旋耕1次,7月4日用拖拉机耙烂耙平,7月5日移栽。大田施3次追肥:7月12日施“金稻龙”水稻专用肥10.0 kg(每667 m2用量,下同),7月20日施硫酸钾型水稻专用肥(含硝态氮)15.0 kg,7月31日施“海德曼”硫酸钾复合肥37.7 kg。8月2日用吡蚜酮防稻飞虱,8月4日用钻卷螟和飞虱叶蝉专杀防治稻飞虱与螟虫, 8月31日用井冈霉素、三环唑、飞虱叶蝉专杀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和螟虫。7月12日结合第1次追肥进行化学除草。8月3日排水烤田,8月10日复水,后期干湿交替至成熟。

1.5 天气状况对试验的影响

6月的平均温度26.2℃,比历年平均值偏高1.4℃,气温显著偏高,降水量正常,日照偏多。对秧苗前期生长有一定影响,但总体影响不大。7月的平均温度27.3℃,气温、降水量、日照均属正常,有利于大田晚稻的分蘖生长。8月的平均温度26.9℃,气温、降水量、日照均正常,有利于晚稻幼穗分化。9月的平均温度24.5℃,气温、日照正常,降水量异常偏多,不利于晚稻抽穗扬花授粉。 10月的平均温度22.6℃,比历年平均值偏高2.4℃;降水总量155.9 mm,比历年平均值偏多93.6 mm (偏多150%);日照时数69.4 h,比历年平均值偏少82.9 h。10月的气温异常偏高,降水量异常偏多,日照显著偏少,对晚稻成熟收获造成一定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F测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产量在处理间差异极显著,重复间差异不显著。进一步对各品种产量进行新复极差测验。由表1可知,参试品种中产量最高的是旗1优387,折合每667 m2(下同)产量为590.67 kg,比对照品种(宜优673 ,下同)增加107.17 kg,增产22.17%,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产量居第2位的是荃优175,比对照品种增产18.44%,增产达极显著水平;野香优639、甬优5518、内6优673、花优683产量分别为543.67 kg、541.50 kg、540.17 kg、536.83 kg,均比对照品种增产达显著水平;产量最低的是福龙两优836,比对照品种减产达极显著水平;其余品种产量与对照品种差异均不显著。

2.2 生育期

由表2可知,参试新品种中生育期最长的是福龙两优836,为138 d,比对照品种长5 d;生育期最短的是花优683、创两优164,与对照品种相同,均为133 d;其余品种的生育期在134~136 d之间,比对照品种长1~3 d。

表1 参试晚稻品种产量比较

2.3 主要性状

参试晚稻品种主要性状田间观测和室内考种结果详见表3、表4 。

2.3.1株高 植株最高的是花优683,为137.4 cm;最矮的是创两优164,为103.4 cm;其余品种株高在110.6~133.0 cm之间。

2.3.2分蘖成穗 每667 m2最高苗数以旗1优387最多,为32.09万苗;最少的是福龙两优836,为23.91万苗。每667 m2有效穗数以内6优673最多,为17.33万穗;最少的是甬优5518,为11.58万穗。成穗率最高的是内6优673,为57.82%;最低的是内香6422,为45.65%;其余品种成穗率在46.00%~56.83%之间。

表2 参试晚稻品种生育期比较

表3 参试晚稻品种主要经济性状比较

注:基本苗、最高苗数和有效穗数均按每667 m2面积计算。

2.3.3穗长 穗最长的是内香6422,为27.8 cm;最短的是野香优639,为22.6 cm;其余品种在23.0~26.5 cm之间。

2.3.4每穗粒数 每穗总粒数最多的是甬优5518,为245粒;最少的是内6优673,为126粒;其余品种每穗总粒数在130~188粒之间。每穗实粒数最多的是甬优5518,为192粒;最少的是宜优673(CK),为81粒。其余品种每穗在91~144粒之间。

2.3.5结实率 结实率最高的是内香6422,为83.57%;最低的是宜优673(CK),为60.66%;其余品种在61.85%~78.24%之间。

2.3.6千粒重 千粒重最重的是花优683,为35.3 g;最轻的是野香优639,为22.9 g;其余品种在26.4~33.9 g之间。

表4 参试晚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抗性比较

2.4 整齐度及熟期转色

野香优639、旗1优387、甬优5518、创两优164、特优315、荃优175、内6优673均表现整齐,两优836整齐度表现差,其余品种整齐度为中等;熟期转色除两优836表现中等外,其余品种熟期转色均表现好;除花优683有0.32%的杂株,其余品种没有杂株;抗倒性方面,除对照品种宜优673 在9月28日出现20%植株发生倾斜外,其余品种均为直立。

3 小结

旗1优387、荃优175植株整齐,熟期转色好,生育期适中,产量分别位居参试品种第1位和第2位,比对照品种宜优673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且各性状综合表现均较突出,建议扩大示范。

野香优639、甬优5518、内6优673、花优683比对照品种宜优673增产达显著水平,植株整齐,熟期转色好,抗病性强,产量较高,建议继续参试。

特优315、创两优164、两优836、内香6422比对照品种宜优673增减产均不显著,有待于进一步试验观察后再决定取舍。

福龙两优836比对照品种宜优673减产,且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丰产性较差,建议终止试验。

猜你喜欢

野香熟期晚稻
“野香优保姆”对野香优676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
闽清县双晚稻区优质新品种简比展示初报
7个野香优系列杂交水稻新品种在余庆县的种植表现
不同熟期玉米品种对桂西北春、秋季播期的响应
2018年度安庆地区优质水稻品种比较试验
双低油菜品种早熟性对比试验小结
早熟莲藕-晚稻栽培技术
不同熟期辣椒果实农艺性状和维生素C含量动态变化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
安徽安福县:发放晚稻测土配方施肥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