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务实,作贵导
——小学生习作“少教多学”之我见
2017-03-08安徽省桐城市文昌中心小学姚成友
安徽省桐城市文昌中心小学 姚成友
习作,顾名思义,学习写作。它涵盖两层含义:其一学习的过程,其二作出文章的过程。小学生习作意指小学学生学习并写作出自己的文章。对于一个刚从呀呀学语的幼儿逐步成长为少年儿童的小学生来说,习作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挺困难的事。多年来,这一直成为困扰小学生语文成绩提高的一大关键性因素。正因如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它也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最关切、最棘手的一项教学,特别是对农村地区的教师来说,由于我国的疆域、国情、民情加上老、少、边、穷等因素,使得这些地区的孩子信息闭塞、见识少。老师们教学这些孩子的作文,就显得特别费力:有些教师干脆就采取“填鸭式”式灌输。殊不知越填学生越机械,越填学生越麻木被动。庆幸的是,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2001年教育部施行的课程改革,给全国的少年儿童及教师带来了福音,如“春风吹绉一池春水”,让课堂活了起来。新的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的课堂架构,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如何上好小学生的习作教学课呢?结合近年来的教学经验及探索尝试,我认为在作文教学课堂施行“少教多学”式的模式是有益的,是学生成功作文的法宝之一。“少教多学”并非新潮的教学思想,在我国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学记》中就有提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孔、孟也曾有过表达。而在西方最早是由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来的——“少教”即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发展性的教;“多教”指的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走向独立、积极、自主地学。
一、习务实
要想学生学会写作文,从根本上来说,是要让学生从学习中得来,从学习中体验,从学习中临摹,从学习中创新。该学习并非源于当堂习作指导课,而是来源于指导课之前的语文课的引导学习,特别是讲读课的引路教学——从中学习到实实在在的知识。
(一)学习的“实”见之于“真实的课堂”
所谓真实,即是真实存在的东西。真实的课堂、真实的教学、真实的学习——这一切体现在平常教师扎实的工作作风、学生严谨的学风之中。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认真地对待每一堂语文课,不能马虎。要从备课、上课、批改、辅导等方面抓起,一步一个脚印。这样,久而久之,学生肯定会从这一堂堂语文课中学习到一些“实用”的东西,过之于眼,记之于脑,以供日后用时检索获取。
(二)学习的“实”见之于课堂教学中“实在的课例”
从某种意义来说,语文教学无外乎“字、词、句、段、篇”几个大方面。语文课堂应从字的教学、词的教学、句的教学、段的教学抓起,最后归于篇的教学(现行教材增加了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等部分),所以教师在每一堂讲读课的教学中要抓实“字”“词”“句”“段”“篇”这些内容的教学。当然,年级不同,教学时抓的侧重点应有所区别:一、二年级时重在字词,要强调字从词中来,同时二年时要注重句的组成;三年级时,在前面字、词、句教学的基础上要注重学习段的构成及技巧;高年级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布局谋篇、文章开头、结尾时的技巧等,这一切的学习要建立在每一册教材的真实的课例之中。必要时,可搜集一些课外资料加以佐证,引导训练。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借文本之例,得语文之实”的内涵吧!
(三)学习的“实”见之于对学生读的实培养
用以沟通“读”与“写”的生命循环,让学生养成从小爱读书的好习惯。经验告诉我们:“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在现实中,写作好的同学大都是特喜欢读书的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地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爱好。
第一,重视课堂教学的“读”。
第二,重视学生的课文背诵。
第三,引导学生由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
(四)学习的“实”见之于平实的小练笔
第一,新版的语文教材中编排有《畅所欲言》《初显身手》《小练笔》等环节。这些环节正是联结文本与习作的重要通途之一。它是培养学生习作的基础性工程。学生在学习完主题单元中的几篇课文之后,开展《畅所欲言》这项活动,就有得说,说完之后,要想形成文,教师就要及时介入、引导,让学生的语言由口语转入书面语言。
第二,强调讲读课文中的仿写点,及时进行有效仿写。
第三,留意身边的实情实景,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
二、作贵导
(一)通过指导,导出学生的写法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将学到的知识存储在记忆的脑沟中,有的甚至于烂熟于心,信手拈来;有的可能在脑沟的浅层,需要教师的点拨、引领,才能忆起,获取,所以教师在习作课上就要运用各种方式加以指导,帮助学生回忆:可先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的主题及相关课文内容知识,其次,帮助学生回忆相关的文章的间架结构及各种写作技巧,这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保证学生作出的文章的条理性。
(二)通过指导,导出学生记忆中的原材料
一篇文章的主题确定之后,相关的架框结构有了之后,就需要有更多的写作的“砖”——这砖来源于课本、来源于学生平时的积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践,这些需要老师当堂启发性地将学生脑海里存储的原材料,通过指导,来激活并获取。
(三)提供范文,也是好的指导方法之一
每一堂习作指导课课前,老师可准备一篇可圈可点的范文,展示于同学们面前,让范文引领学生学习。学生通过范文的读与赏析,交流与思考,在感悟中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或仿写,或运用。这时老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悟,给学生提供自由写作的空间。由于班级学生的领悟能力,写作水平各不相同,对那些习作能力差的同学来说,范文的提供,犹如一盏指路明灯,给他们照亮了写作的方向。
(四)通过指导,导出学生的写作热情
在学生回忆的基础上,有了材料,有了一定的章法和范文后,学生就可以着笔拟写作提纲,并进行写作。这时候,教师一定要当堂巡视。了解写作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要给予不同的鼓励,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写作信心。学生写好后,先在小组内互相批阅,推荐出写得较好的作文,进行当众朗读或传阅。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写作信心,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正确处理好习作教学中“引导”与“指导”,将课堂学习和课堂作文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必要手段之一,是少教多学在作文课上的诠释和运用。